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2001年11月第五次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上,朱镕基总理与东盟各国领导人达成共识,一致同意在今后10年内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云南与东盟国家毗邻,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为云南扩大开放、加快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为云南扩大开  相似文献   

2.
甘霖 《学习导报》2011,(3):59-61
东南亚是我国重要的传统海外市场,是从前华人"下南洋"的主要目的地。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下简称自贸区)2010年1月1日全面建成,中国与东盟老成员国之间90%以上产品关税降为零,开启了中国与东盟互利合作的崭新时代。自贸区建成后“南洋”市场商机涌动,扩大湖南与东盟经贸合作大有可为。  相似文献   

3.
本文在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建成之际研究中国和东盟目前经济合作中还具有巨大潜力的直接投资问题,对驱动中国企业对东盟直接投资的市场因素、生产成本因素、政策因素等五个方面进行详细的分析,以期为中国加强与东盟的投资合作提供理论和现实基础。  相似文献   

4.
2010年1月1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如期建成。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覆盖面积达1400万平方公里,惠及19亿人口,整个自由贸易区的国内生产总值达6万亿美元,贸易总额达4.5万亿美元,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自贸区。自今年1月1日起,中国和东盟六个老成员国(即文莱、菲律宾、印尼、马来西亚、泰国和新加坡)之间,有90%约7000种产品接近零关税,中国对东盟的平均关税从9.8%降到0.1%;  相似文献   

5.
打通通道借船出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南是“9 2”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千公里边境线与东盟接壤,且是我国最早面向东南亚、南亚沿边开放区域。在这个区域里,四川具有重要地位。在西南各省积极推进向东南亚、南亚开放的同时,我国与东盟10 1和10 3的合作也在提速,尤其是提出了10年建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人口超过  相似文献   

6.
2002年11月4日,中国与东盟10国签署了《中国与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决定在2010年建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这是仅次于欧盟和北美的第三大自由贸易区。 一、携手合作,共同心愿 自由贸易区是经济一体化的一种形式。在世界经济不断向前推进的浪潮中,中国如何保持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东盟经济如何走出低谷?这是中国、东盟都不得不认真思考的问题。而《中国与东盟  相似文献   

7.
广西与东盟旅游经济合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和每年一次的中国-东盟博览会在广西首府南宁市举办,广西由边陲和交通末梢变为与国内外交往的重要通道和枢纽。广西的区位优势也从“西南出海大通道”扩大到“中国-东盟合作的经济走廊”,这将极大地拓展我国与东盟各国旅游业的发展空间。广西也成为吸引国内外游客的主要旅游目的地和新的东南亚旅游集散中心。因此,广西面对新的旅游环境,应采取有效措施促进旅游经济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进程的启动,中国与东南亚这一相邻地区的经济合作、贸易往来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中国经济的发展趋势,将和东盟各国形成互利、互助、互补的格局,成为带动东盟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一、中国能够为东盟企业提供广阔的经贸合作空间中国东盟双方地理位置毗邻,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缘优势。双方悠久的民间交往以及多年来形成的政治上的相互信任,为双方发展经贸合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双方在资源构成、产业结构、工农产品等方面各具  相似文献   

9.
《福建理论学习》2010,(2):48-48
1日,由中国和东盟10国共同组成,拥有19亿消费者、近6万亿美元国内生产总值和4.5万亿美元贸易总额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正式启动。自贸区启动后,中国和东盟6个老成员国文莱、菲律宾、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泰国、新加坡之间,超过90%的产品将实行零关税。中国对东盟平均关税将从9.8%降到0.1%,东盟6个老成员国对中国的平均关税将从12.8%降至0.6%。  相似文献   

10.
中国与东盟正在就建立自由贸易区展开积极努力。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一旦建成,对于双边及亚太地区、乃至世界经济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贵州如何把握这个新的发展机遇?  相似文献   

11.
陈政 《当代贵州》2007,(23):22-22
中国与东盟正在就建立自由贸易区展开积极努力。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一旦建成,对于双边及亚太地区、乃至世界经济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贵州如何把握这个新的发展机遇?  相似文献   

12.
自SARS、禽流感爆发以来,中国与东盟领导人在多次会议中频频谈及要加强公共卫生安全合作。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公共卫生安全合作的运作施行,将对各合作成员以及区域整体的发展起到不可忽视的战略意义。中国-东盟公共卫生安全合作的良好运行,需要科学的区域合作机制作为基础和保障。必须找出构建中国-东盟公共卫生安全合作机制存在的问题和障碍,创建一套科学、本土化的中国-东盟公共卫生安全合作机制。  相似文献   

13.
2001年10月,中国、东盟双方确定了包括农业在内的新世纪初中国东盟重点合作领域。2002年11月,中国、东盟双方在金边签署了《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和《农业合作谅解备忘录》,使我国和东盟的农业合作走上了前所未有的制度化轨道。《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确定双方的合作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2004-2006年,约600种产品关税要陆续减免到零;第二阶段是到2010年,中国与东盟之间建立自由贸易区。而第一阶段的约600种产品主要以农产品为主,被称作“早期收获”方案。按照“早期收获”方案,中国与东盟6个老成员国农产品关税在2004年降到10%以下的水平,2005年降到5%,2006年实现零关税。农业在我国和东盟国家中均占重要地位,是我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中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4.
每月大事     
<正>1日,由中国和东盟10国共同组成,拥有19亿消费者、近6万亿美元国内生产总值和4.5万亿美元贸易总额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正式启动。自贸区启动后,中国和东盟6个老成员国文莱、菲律宾、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泰国、新加坡之间,超过90%的产品将实行零关税。中国对东盟平均关税将从9.8%降到0.1%,东  相似文献   

15.
《支部生活》2010,(2):50-50
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全面启动 1月1日,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全面启动。该贸易区是目前世界上人口最多的自贸区,也是发展中国家间最大的自贸区。中国与东盟双方90%的商品将享受零关税待遇,中国13亿人口与东盟地区的6亿人口因此被联系在同一个市场中。  相似文献   

16.
中国与东盟达成共识,用10年时间建设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历史就把与缅甸、老挝、越南三国接壤的思茅市从开放的末梢推到了开放的最前沿.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是继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之后,实现思茅市经济跨越式发展的又一历史机遇.  相似文献   

17.
《当代贵州》2010,(16):7-7
<正>8月3日,中国-东盟教育部长圆桌会议暨第三届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在贵阳开幕。省领导在致辞中指出,相信此次"圆桌会议"和"教育交流周",一定能够进一步深化中国与东盟各国在教育领域的合作交流,构筑起本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民意和智力基础。贵州省将继续承办好活动,并以此为契机加快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为中国与东盟各国的教育交流作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18.
曹洪军  张达 《发展论坛》2003,(11):42-43
当前,全球跨国直接投资迅猛增长,各国对国际资本和世界市场的争夺也日趋白热化。这既为我国扩大对外开放,引进外资提供了新的机遇,也对我国提出了严峻的挑战。目前,中国以及东盟各国正在成为最吸引跨国公司直接投资的地区之一。但在投资环境上我国与东盟四国相比较,还存在着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我们应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创造出能够更好地吸引外商投资的环境和条件。一、开放新的投资领域按照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承诺,我国将在五年内逐步取消对外资在许多行业的准入限制。对原来禁止外商投资的电信、燃气、热力、供排水等城市管网建设应…  相似文献   

19.
杨柏 《当代贵州》2009,(17):62-62
历时8年,中国-东盟经贸部长(10+1)会议,在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成功签署了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投资协议>.这表明从物质与服务贸易自由化到投资自由化,中国-东盟"10+1"模式进展到了在框架内"建立一个自由、便利、透明及公平的投资体制"的制度安排新阶段.  相似文献   

20.
云南经济发展滞后与开放不够密切相关,封闭必然意味着落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印度经济的崛起,给云南谋求跨越式发展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云南应该把对外开放的重点定位于东盟和南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