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建立和完善突发公共事件社会心理干预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突发公共事件在对社会生活造成物质破坏的同时,也会严重影响公众的心理,而这种对公众心理造成的影响将会反过来恶化其不良局势。因此,建立和完善突发公共事件社会心理干预机制将是应对危机,尽快控制局势的重要手段。建立和完善突发公共事件社会心理干预机制,主要是通过明确社会心理干预机制的内涵,并借鉴国外关于建立突发公共事件社会心理干预机制的经验,重点对突发公共事件中几种典型的社会心理进行干预。同时,必须对突发公共事件中公众心理和负面情绪、突发公共事件不同阶段公众心理变化和不同社会心理状态危机传播方案调整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2.
按照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的规定,突发公共事件可分为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四类。本文论述了突发公共事件的分类方法,分析了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特点及安全状况。具体来说,自然灾害可分为两类,事故灾难可分为四类,公共卫生事件分为两类,社会安全事件分为四类。当前的突发公共事件分类主要侧重于事件的属性,符合公共安全事件的应急救援和安全管理的要求,利于划定应急管理的范围、指导救灾工作。对于突发公共事件的分类亦有不同看法,本文没有具体论述。  相似文献   

3.
在全球化的时代,国际问题不断涌现,突发公共事件频繁发生,有效的突发公共事件管理机制,可以让政府对突发公共事件的管理纳入有步骤,有条理的进程中,让突发公共事件对社会的破坏降低到最小程度.本文以雪灾为例分析了我国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机制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最后给出了相应的改善措施.  相似文献   

4.
面对突发公共事件在国际国内造成的严峻形势,我们应该认识到,突发公共事件紧急救援机制的建立和完善刻不容缓。面对这些突如其来的自然灾害和社会灾难,完善紧急救援应急硬件和软件支撑系统,我们必须正确把握危机管理紧急救援的原则,建立健全突发公共事件紧急救援机制;同时,要正确把握紧急救援应急管理系统的建构和突发公共事件救援体系的响应程序以及应急救援体系管理系统的运行流程。  相似文献   

5.
关于突发公共事件预警管理系统活动内容和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突发公共事件预警管理系统是整个危机预警管理系统的一个子系统,突发公共事件预警管理是在相关职能部门内部建立起来的,具有纠错防错的功能。预警管理系统进入相关职能部门组织机构,必将导致原组织结构的调整与职能重组,通过预警自身新置功能的介入和对原管理系统某些职能的归并,预警系统本身就在相关职能部门组织结构中构成一个相对独立的不可缺少的部分,并同相关职能部门组织中的战略管理系统、执行管理系统构成三位一体的组织功能体系。  相似文献   

6.
政法要闻     
(2005.1.21-2005.2.20)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获原则通过经过一年多时间的努力,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105个专项和部门预案以及绝大部分省级应急预案编制基本完成,全国应急预案框架体系初步建立。1月2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了《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该预案是全国应急预案体系的总纲,规定了国务院应对重大突发公共事件的工作原则、组织体系和运行机制,对于指导地方各级政府和各部门有效处置突发公共事件,保障公众生命财产安全,减少灾害损失,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依据<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将突发公共事件分为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四类.纵观近年来世界范围内的突发公共事件有大规模上升趋势,仅今年就有海地地震、中国山西王家岭煤矿透水事故、中国青海玉树地震以及冰岛火山喷发等.突发公共事件的频繁发生对国家的应急救援、抢险救灾的通信保障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在处置涉检网络舆情工作中,丰县检察院从强化自身建设入手,提高认识,完善机制,树立正确的舆情观念,克服“瞒、慢、蛮”的工作弊端,做好涉检突发公共事件舆论发现和引导处置工作,成功疏导了3起可能引发的越级上访事件,进一步提高了检察机关的执法公信力。  相似文献   

9.
突发公共事件政府应急管理,是现代政府的重要职能。政府的应急管理能力与行为,直接关系到政府在公民心目中的地位和形象,甚至关系到国家政权的存亡。妥善处置突发公共事件,是考验政府执政能力的重中之重。目前,我国应急机制建设已迈出了坚实的步伐,并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是,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机制方面还存在一些缺陷和薄弱环节,影响了人民的生命安全,甚至危及到社会稳定。因此,政府应增强应对复杂局面和抵御各种风险的能力,全面提高保障公共安全和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水平。  相似文献   

10.
杨贤芳 《法制与社会》2012,(24):235-236
突发公共事件给社会造成了极为恶劣的影响,在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含义、分类以及所呈现的特点等进行分析的同时.关键是寻找防止类似事故发生的有效措施.本文以这些突发公共事件所呈现的突出问题以及国家为解决这些问题所出台的一系列措施为依据,从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入手,寻求解决方案,提出了对思想政治教育方法采取正确选择所坚持的原则及所注意的一些问题,以有效应对突发公共事件.  相似文献   

11.
12.
程燎原 《法学研究》2011,(5):143-163
法治政体理论在根本上把法治理解为,只有立宪政体才会要求并实现法律统治的一个政体问题。建立民主立宪的法治政体是辛亥政治革命的目标。为达成这一目标,民国初年的《临时约法》等法律初步构建了中华民国法治政体的雏形,但这一政体也陷入多重困厄之中。孙中山等人对这一政体及其困厄进行了富有价值的探索与反思。从法治政体理论及民初缔造法治政体的实践出发,可以对治法型法治的思想观念进行比较性的检视。  相似文献   

13.
胡东海 《法律科学》2011,(4):121-127
民法教义学中,合同履行请求权至少应包括合同生效要件。其中,合同的特别生效要件由原告承担证明责任,学说及实践中已无异议;合同的"一般生效要件",并无"符合"与否的问题,而只有"违反"如何的问题。私法自治原则要求,证明责任分配在参与民法外部体系的构建时,将合同效力要件规定为"效力阻却要件",交由被告承担证明责任,所以,应对《证据规定》第5条规定之"生效要件"作目的性限缩。此种以证明责任为解释目标的进路,表明证明责任分配也是法规范之关联脉络的一种,解释论亦应以证明责任分配为解释目标。  相似文献   

14.
15.
<左传>文辞古奥,义蕴深微.由于时代悬隔,虽经历代训释,疑义犹夥.本义湮没,通假不明,指代不清,诸般情形,在在多有.本文就襄公时期若干训诂问题予以新的探讨.  相似文献   

16.
提单的管辖权是正确处理无单放货等提单纠纷的首要问题。提单的管辖权条款属于协议管辖,是国际私法中“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的产物。无单放货案件存在违约责任与侵权责任竞合的情形,所谓的“侵权纠纷一般不适用协议管辖条款”的规则并不能当然适用。根据现行法以及民事侵权的基本法理,分析中国法院用于否定提单管辖权条款适用的“侵权诉因”及“与争议没有实际联系”两个主要事由,认为以“侵权诉因”排除提单管辖权条款适用的做法不仅于法无据,而且违背法理;而以“与争议没有实际联系”作为否定承运人总部或主营业地之管辖连接点的理由也过于极端。在上述批评的基础上,提出解决提单管辖权条款问题的三点策略。  相似文献   

17.
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在内容上不断丰富,是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而形成的科学的理论体系;在理论上不断创新,是相对独立的理论体系;在体系上不断完善,是发展和开放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8.
19.
不当得利返还请求权之再定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传统民法把不当得利返还权定性为债权而归入债权编,然而这种定性定位不利于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而且与我国物权变动的有因模式相冲突。通过对不当得利制度的历史考察和价值分析,得出的结论是:它是一种概括的混合的救济权,既可以救济对人性的权利,也可以救济对物性的权利。不当得利、不当得利之债和不当得利返还请求权是不同范畴的概念。  相似文献   

20.
1999年中国大陆新《合同法》第402条、403条的规定,大胆借鉴英美法系代理法的做法,突破《民法通则》将代理仅限于显名代理的陈腐规定,建立了隐名代理制度和不披露本人的代理制度。本文就此分析了我国代理理念从区别论到等同论的变化及其对我国当前的经济、民事活动即将发生的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