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高其才  罗昶 《清华法学》2012,(2):127-135
1951年8月,广西金秀大瑶山各族代表大会沿用瑶族传统石牌习惯法的形式,订立了《大瑶山团结公约》。《大瑶山团结公约》是新中国成立初期金秀瑶族自治地方各族人民共同制定和实施的得到中央、自治区认可的新石牌,具有民族自治地方单行条例的性质。瑶族固有习惯法的基本精神、议订程序、某些规范在《大瑶山团结公约》订立中得到了全面的体现,这充分表明了瑶族固有习惯法具有现代价值。我国进行现代法治建设、加强民族立法需要进一步重视民族习惯法,认真发挥习惯法的积极功能。  相似文献   

2.
组织地方公安部队的权利是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权的重要内容。民族自治地方公安部队也是我国武装力量的组成部分。民族自治地方公安部队的规定是我国民族政策和制度发展变化及军事制度的发展变化共同作用的结果。民族自治地方依法所组织的地方公安部队属于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是我国武装力量的组成部分。民族自治地方公安部队有其自身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民族自治地方死刑限制与死刑废止是中国渐进式废除死刑进程的一个里程碑式的标志,而“两少一宽”的刑事政策则是民族自治地方死刑限制与废止的逻辑起点;死刑司法限制的重点应是少数民族地区和风俗习惯有关的类型化案件和毒品犯罪案件;由于少数民族没有“杀人偿命”的死刑文化,应尝试在少数民族地区首先废除死刑。  相似文献   

4.
公共政策执行力是指在复杂多变的公共政策执行环境中,政策执行主体在动态的过程依据一定的理论、原则和模式,采取一定方法,能动的利用各种资源,把公共政策转化为预期目标的系统综合的能力。公共政策执行力贯穿于政府活动的整个过程,现在国家的建设与地方发展同样离不开公共政策,尤其是在民族自治地方,由于其特殊的地域环境和文化环境,给政策有效执行带来困难,如何突破以实现提升民族自治地方政策执行力成为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张哲  张宏扬 《清华法学》2012,6(2):154-163
本文以习惯、惯例、风俗以及习俗为关键词对当代中国法律、行政法规进行检索,总结相关的69个有效法律条文并进行分析.笔者发现:我国当代法律、行政法规中的习惯在近十几年中出现了许多新的规定;在“习惯”这一概念的文字表述上存在着多种表达方式;在内容上主要集中于民商法、行政法和宪法法律部门当中.我国当代法律、行政法规中的习惯起着调整民商事关系、保护风俗习惯和规定国际惯例的适用等作用.其在最近十几年当中呈现新的发展趋势——立法对于习惯尤其是民事习惯转变为了更为尊重和认可的态度;习惯在当下的立法模式下作为一种补充性法源而存在;我国当代法律、行政法规中习惯的发展与变化代表了一种“为生活而立法”的新的立法理念.这些新的趋势为制定法中的习惯以及当下的立法都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我国当代制定法中的习惯和社会生活一起处在不停地发展变化当中.  相似文献   

6.
民族自治地方政府信息化是信息时代背景下信息网络技术介入民族自治地方政府管理活动后出现的一种政府管理现象,是民族自治地方政府在国家信息化战略框架下,利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结合地方民族构成、民族语言文字、民族传统文化和行政生态环境所开展的自治地方各级政府及其部门的信息化,以及引领地方信息化建设的阶段性状态和发展过程.信息网络技术介入民族自治地方政府管理过程,必然为民族自治地方政府文化注入新的文化元素和新的文化内容——信息文化.塑造民族自治地方政府的信息文化,既是民族自治地方政府文化本身的时代要求,也是民族自治地方政府进行网络社会文化治理的功能要求.民族自治地方政府工作人员的信息素养和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是民族自治地方政府信息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信息时代特别是当今互联网时代也对民族自治地方政府的网络文化治理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依法治国的高度提出民族区域自治地方依法治理必须首先落实自治法,而实施自治法就必须首先建立完备的民族法规体系,其中包括修改完善自治法,从中央到地方尽快出台与之配套的法律、法规,与此相适应,要努力转变各种旧的观念。另外,实施自治法必须突出重点,这就是用活用够自治权,努力发展民族自治地方经济,在搞好经济建设的同时,结合搞好扶贫工作和民族团结  相似文献   

8.
民族自治地方立法变通权是自治权中的重要内容,是民族自治法规立法的灵魂。本文从分析民族自治地方立法变通权的法理依据入手,并着重分析了民族自治地方立法变通权的行使权限,使得民族自治地方行使变通权的范围进一步明确。  相似文献   

9.
民族自治地方立法,是指民族自治地方的立法机关依照宪法、法律规定的权限范围制定适用于本地方的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活动的总称。其特色主要体现在地方性与统一性、民族性与自治性以及复杂性与迫切性等方面。为了使民族自治地方立法更好地体现特色,应当对地方性法规和自治法规进行区分,选择具有当地民族特点的立法项目,并且发挥民族自治地方立法的创新功能。  相似文献   

10.
民族自治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自主权是在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赋予民族自治地方经济与社会各项自治权的基础和框架下,民族自治地方自主地管理和发展本地区经济与社会各项事业的一项法定的权利。对民族自治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自主权的研究,实质上就是探索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民族自治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道路、规律和途径等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  相似文献   

11.
在《重庆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办法》起草和修订过程中,通过对我国地方民族立法的几个基本问题的思考和探索,各方面达成了比较一致的认识,进一步明确了地方民族立法的目的,其法律和政策参照依据,地方民族立法的基本形式,以及地方民族立法中权利与义务对等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宪法》、《老年法》及多种相关法律法规,充分肯定了以老年人合法权益为核心的老年人法律地位。应充分保障老年人法律地位。目前,社会上时隐时现的所谓老年人"累赘"、"包袱"论、"离退休人员是靠在职人员养活"论等言论有损老年人法律地位,不符合事实与情理。  相似文献   

13.
刘振宇  陈金全 《北方法学》2011,5(4):104-110
民主改革前的西盟佤族社会因其封闭性和原始性而被称为"初民社会活化石"。以纠纷解决为着眼点,充分运用田野调查获得的第一手资料,全景式地展现西盟佤族传统社会调控内外秩序的八种类型是具有时代意义的工作。在此基础上,从法社会学的视角深入剖析西盟佤族传统纠纷解决的制度设计、运作机理、社会支撑和文化密码,以期在相互联系的社会统一体的运行过程中对西盟佤族传统纠纷解决有更为明晰的认知。  相似文献   

14.
文章认为 ,行政程序立法是一项艰巨而繁杂的系统工程 ,在中国行政程序立法的思路上可考虑“先地方后中央”的模式。本文三位作者经过将近一年多时间的努力 ,提出了一份《重庆市行政程序暂行条例》(试拟稿 ) ,为中国行政程序立法“先地方后中央”的模式进行了身体力行的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