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谈及“诚信”,其之干立人、兴业、治家、固邦的重要性毋庸赘言。在深陷诚信危机的现代社会,“挽救”、“重建”、“养成”成为最为常见的关于“诚信”的前缀词,社会心理层面上的诚信信仰救赎,以及在此基础上物态层面上的信用体系构建成为一个宏大而急迫的社会命题。  相似文献   

2.
诚信是社会正常运转所必不可少的基本品质。我国当前面临着严重的诚信危机,无论国家机关诚信还是社会诚信均需重塑。我国当前的诚信信息供给模式属于公共信息机构占据主导地位的混合模式,市场化的诚信信息供给主体作用较小。因此,对社会诚信危机的治理,应当在完善公共诚信信息系统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公共诚信信息的行政运用机制,通过行政机关的协同配合和社会公众的参与来达成目标。  相似文献   

3.
论诚信法制建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沈建军 《行政与法》2003,(10):26-28
诚信是市场经济的灵魂。一个没有诚信、没有秩序的市场,就无法保障经济的可持续增长,更无法带来民众生活质量的提升。诚信是规范、制度和价格的统一体,是现代社会中每一个成员都必须遵循的基本规则和社会义务,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可忽视的一个方面。本文从诚信的内涵,诚信面临的危机,危机的根源分析,他山之石等方面阐述了诚信的相关问题,并着重论述了如何完善我国的诚信法制,建立诚信社会的具体构想。  相似文献   

4.
诚信是一个国家经济繁荣与社会发展的基础,也是市场经济秩序的基本内容.诚信危机,已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我国社会发展的当务之急是必须加快诚信立法.  相似文献   

5.
矫宇 《行政与法》2008,(2):27-29
诚信危机是当前我国市场经济建设中面临的一个较为现实的社会问题。是一种在一定范围内存在的社会病态心理的体现,它的存在影响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和社会风气的和谐。本文针对诚信危机产生的社会心理进。行了阐释和剖析,并对重塑诚信风尚提出了看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万事信为本,人无信不立;信是擎天柱,人类社会赖以柱其间。当下的中国官民之间、民商之间、百姓之间由于缺乏诚信,种种令人匪夷所思的极端负面事件不断发生,中国这个曾经的礼仪之邦正遭受诚信危机的侵蚀,更有人说中国社会已患上“诚信癌”……已故德国社会学大师鲁曼说过:“当一个人对世界完全失去信任时,早上甚至没法从床上爬起来。”我们弼去想象,没有了信任,这个社会将会是一个什么状况,一个民族没有了诚信,将会处于何等的危险境地。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和谐社会,诚信是基础,诚信是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灵魂就是契约规则,和谐社会的本质所在就是人与人之间的赤诚守信。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之梦,离开社会诚信,这个梦只能是一个没有灵魂的噩梦。本期策划要探讨的是:诚信缺失的社会怪象因何形Jjj扫诚信缺失对中国社会的伤害后果,以及我们如何来拯救中国社会的诚信危机。让我们大声疾呼:SOS,诚信!!  相似文献   

7.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基石。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在祖国未来的建设中将发挥重要作用。近年来,大学生诚信问题凸出,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本文首先分析了大学生诚信危机的表现,并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8.
陈正云 《人民检察》2012,(21):25-28
诚实信用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和市场经济发展的基本要素,是维系正常的经济秩序、社会秩序的基本准则。近些年来,我国社会生活中诚信缺失问题日益凸显,由此引发大量的社会问题,如何加强诚信建设、有效化解诚信危机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也成为促进和加强社会管理亟待解决的重点任务。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强调,把诚信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大力推进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抓紧建立健全覆盖全社会的征信系统,加大对失信行为惩戒力度,在全社会广泛形成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氛围。  相似文献   

9.
研究生作为高校最高学历层次的学生,是学术研究和科学创新的生力军。但是现在研究生普遍缺乏学术诚信,学术不诚行为普遍存在,已经造成严重的学术危机,阻碍了学术和高校的发展,因此,研究生学术诚信建设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0.
诚信政府的制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戴修成 《行政与法》2003,(12):39-40
近年来,随着体制转轨的不断深入,“诚信危机”现象已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严重的政治、经济诚信缺失不仅影响了人们的正常生活,而且危及到社会经济秩序的正常运转,甚至影响到了社会的稳定。因此,重新构建诚信社会已成为当前中国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1.
诚信作为一种德行,是各个民族普遍认可的基本道德规范。对个人来说是做人的根本,对社会来说是社会得以形成凝聚力的根基。文明史证明,诚信确保了人类社会健康运转。然而随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失信现象日益严重,信用失范已成为市场经济发展的瓶颈,转型期信用危机不容我们忽视。本文旨在从法理学角度通过对我国信用现状、失信原因以及危害的分析,具体论证和谐社会中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用体系应当关注政府信用和提高公民诚信意识。  相似文献   

12.
马景顺 《河北法学》2007,25(5):197-200
崇尚诚信是和谐社会建设的重大问题,如何加强诚信建设,应首先对诚信的自律与他律机制进行研究,诚信的自律与他律机制的失灵,导致了我国在许多方面出现诚信危机,严重影响社会和谐.诚信的自律与他律机制的特点和失灵,既有历史文化的原因、又有思维方式的原因,同时还有现代化的原因.重构现代诚信机制须吸取先人及外国人的经验,从多方面入手揭示诚信的自律和他律.  相似文献   

13.
公权力诚信体系出现危机时,往往出现道德滑坡、诚信缺失,政府计划履行的各项任务受到怀疑,使民主受到质疑。不断完善公权力诚信体系,制定社会信用管理法律法规的要求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公权力诚信与民众认同有着直接的关联,当公权力在政务诚信与民众对公权力诚信的期待值之间引发尖锐矛盾时,需要法律监督在公权力运行机制上伸张公平正义。  相似文献   

14.
SOS,诚信     
万事信为本,人无信不立;信是擎天柱,人类社会赖以柱其间。当下的中国官民之间、民商之间、百姓之间由于缺乏诚信,种种令人匪夷所思的极端负面事件不断发生,中国这个曾经的礼仪之邦正遭受诚信危机的侵蚀,更有人说中国社会已患上"诚信癌"……已故德国社会学大师鲁曼说过:"当一个人对世界完全失去信任时,早上甚至没法从床上爬起来。"我们无法想象,没有了信任,这个社会将会  相似文献   

15.
《中国公证》2010,(9):58-59
近日.某知名人士卷入“学历门”事件.其“疑似假学历”被广泛质疑.个人的诚信形象和人格信誉也遭遇危机。假学历、假文凭早已有之.满天飞的假证小广告凸显出社会诚信价值的缺失。有没有防治这一诚信毒瘤的手段呢?其实公证完全可以成为这把安全锁。  相似文献   

16.
文丰安 《刑警与科技》2008,(16):112-114
诚信,已经成为当前和谐社会最为缺失的一种社会信任资源。对企业而言,诚信是一种经营文化,关乎企业的声誉、形象和实力。  相似文献   

17.
诚信,已经成为当前和谐社会最为缺失的一种社会信任资源.对企业而言,诚信是一种经营文化,关乎企业的声誉、形象和实力.  相似文献   

18.
谢梅  赵许明 《行政与法》2005,(1):27-28,33
责任政府要求政府必须回应社会和民众的基本要求并积极采取行动加以满足,积极地履行其在社会中的职能和义务,正确地做事和做正确的事。我国社会信用的缺失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构建诚信社会已经成为公众的共同期盼,政府应当回应民众的这一要求,定准自己在构建诚信社会中的坐标,明确构建诚信社会的当前任务。  相似文献   

19.
我国政府危机管理能力的现状和完善的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了一个充满危机的风险社会,各种社会矛盾、冲突越来越多,越来越激烈。在政府的诸多能力中,政府的危机管理能力成为目前最受重视也是迫切需要提高和完善的能力之一。当前我国政府危机管理还存在诸多问题,提高政府的危机管理能力已经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内容,因此政府必须加强立法保障,建立常设的危机管理系统,加强信息的全面公开,全面把握危机发生的规律,以确保危机管理能力的全面提高,从而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当下,诚信危机已经蔓延到社会各个领域。在这样的背景下,被誉为庄严和权威之地的法院也未能幸免。在法院工作的这些年,我和我的同事们都深切地体会到,国人传统的耻诉、惧诉心理在现实利益的诱惑下正在发生着微妙的变化,而当事人利用形式上合法的虚假诉讼为自己谋取不正当利益的案件有愈演愈烈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