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警察形象战略的基石:警察核心价值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娴 《政法学刊》2007,24(4):119-122
警察形象战略是在新形势下开展警察公共关系建设,促进警察机关和人民群众的沟通和理解,密切警民关系的有效载体。而警察核心价值观的确立和培育则是警察形象战略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它可以使警察形象建设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李敏 《人民法治》2021,(5):44-47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在中共十八大报告中首先提出的,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十九大报告中进一步提出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2018年宪法修正案中,将“国家提倡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公德”修改为“国家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倡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公德”。  相似文献   

3.
警队核心价值观是警察文化软实力的灵魂,是警察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点。香港警队自1996年订立和实践其核心价值观以来,在实践理念、教学模式、社会协同、职业价值观测评等方面都有显著的先进性,回顾和总结香港警队在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及其核心价值体系构建中取得的宝贵经验,有助于我们认识广东警队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的现状、特点及成因,并为今后推进广东警队核心价值体系构建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警察体育是警察警务工作且特殊育警实战训练方式。中国警察体育其目标定在警察体育与警务实战强警的塑造,以促进国家安全、社会稳定为依托,建设我国特色警察体育学科教育训练体系,警察训练理论与公安实践相结合,以提高警察战斗力,增强实战体能、掌握警察技能和警察战术应用,才是我国警察体育发展的主要内涵和价值观。  相似文献   

5.
"亚洲价值观"是新加坡政治文化的核心,其在新加坡形成与发展具有独特的背景,在亚洲价值观的影响下,人民行动党奉行威权主义,以德治国,通过以民为本的"好政府"治理国家,构建出和谐的社会关系。其执政理念对同处于东方社会深受儒家价值观影响的中国有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警察文化是警察机关在长期警务活动中逐步形成的,为广大民警所认同的精神价值观、警务理念和对外形象的总和.警察文化建设是人民公安事业的重要基础,它是警察机关正规化管理的补充和强化,它能够潜移默化的影响全体民警的行为方式,使全体民警树立共同的警察价值观.在新时期,警察文化建设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7.
"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是近代宪政的灵魂、民主政治的核心、依法治国的基石."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其价值体现在于实践,应当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去全面理解并切实贯彻"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这一神圣的宪法原则.应围绕"人民是人类文明成果的创造者"、"人民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三个方面加深理解"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内涵,并在行动上切切实实地使人民拥有这样的权力.  相似文献   

8.
潘志锋 《政法学刊》2012,(3):102-105
在中国社会从农业国家向工业国家转型的过程中,社会结构分化复杂,利益冲突和社会矛盾日益激化,社会治安形势异常严峻,警察站在解决冲突的"风头浪尖"上,时常被携裹进激烈的冲突中,执法权和人身权等权益受到了各方面的侵害。保护警察权益的核心在于塑造人民警察"恪守法律、秉公执法、超然于利益"的"中立形象",这就需要公安机关在处理热点案件时应遵循"及时、公开、透明"的原则,充分利用网络平台,掌握社会舆论中澄清案件事实的主动权,在与网民的平等互动中,有效维护警察的各项权益。  相似文献   

9.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调适各种利益关系。调适利益关系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人,但是,人的利益需要总是无限的,现实社会的利益满足能力又总是有限的,这就需要公平合理地配置社会利益。社会利益配置得是否公平合理,通常情况下并不能以所有的人都能够同时获得利益满足为标准,只能以利益配置优先满足社会的发展需要为标准,也就是说,按照社会的发展需要配置社会利益,往往会暂时损害或牺牲某些阶层、某些群体和某些个人的利益。要想解决好由利益关系引发的社会矛盾,一方面,需要倾听广大人民群众的呼声,不断克服社会利益配置缺陷,提高社会利益配置的公平合理程度;另一方面,就是要建立核心价值体系,用核心价值观说服不同阶层、不同群体和不同个人,使他们增强对现行利益配置方法的理解和认同。核心价值观是合理配置社会利益的公平尺度,是实现不同阶层、不同群体和不同个人利益认同的文化平衡器。  相似文献   

10.
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精髓,是精神之魂、立身之本、执业之基、发展之源。在人民群众对社会公平正义的要求日益提高、利益诉求和权益保障的愿望日益迫切的今天,推进法院文化建设、提升法院文化软实力是培育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支撑,是增强司法公信力,满足人民群众司法需求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1.
唯物史观是社会主义行政文化核心价值观的内在逻辑视域.随着时代的发展,行政文化价值观理论也随之变化.当今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场域与时代精神发展的文化场景,直接构成了社会主义行政文化核心价值观的内在逻辑视域.“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行政文化核心价值观的“理论内核”,贯穿于国家行政组织活动当中,形成了以“正义、协商、责任”为社会主义行政文化核心价值观的“价值保护带”.  相似文献   

12.
强大的国家,需要强大的警察。具有公共服务能力、侦查能力、法律运用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擒拿格斗能力的警察才是强大的警察,才能应对复杂多变国际国内严峻形势的考验和挑战,才能履行党、国家和人民所赋予的艰巨任务和神圣使命。其中公共服务能力是核心,侦查能力是灵魂,法律运用能力是基础,人际交往能力是关键,擒拿格斗能力是保障。  相似文献   

13.
环境法认识论上的四个“风向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印 《河北法学》2012,30(2):81-90
法学界尤其是环境法学界在对环境法的基本目标、逻辑基础、基本定位、价值追求这四个方面的认识问题上存在着较大的分歧.即:环境法是以生态环境保护为目标的法,还是以经济发展为目标的法?是以权力为逻辑基点构建的法,还是以权利为逻辑基点构建的法?是只以当代人的利益为本位的法,还是也包括以未来世代人的利益为本位的法?是以人类利益中心主义为核心价值观的法,还是以生态利益整体主义为核心价值观的法,还是以相对人类利益中心主义兼顾生态整体利益为核心价值观的法?尽管目前世界环境保护活动带有社会实验的性质,但这四个认识上的分歧在相当程度上影响着环境法的未来发展方向或路径,因而成为影响或决定环境法未来发展方向或路径的四个“风向标”.就这四个“风向标”而言,环境法应该是以生态环境保护为基本目标的法、以公民环境权为逻辑基点构建起来的法、以当代与未来世代人的利益为本位的法以及以相对人类利益中心主义兼顾生态整体利益为核心价值观的法.  相似文献   

14.
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实践中,逐步形成并确立了以人民民主为目标、以建立宪法秩序为手段、以法治为基石的宪法价值观。这种宪法价值观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民主--秩序--法治的演进过程,并且在不同时期具有不同的侧重点。新中国初期的以人民民主为核心的宪法价值观对于新中国民主宪政制度的建立,起到了重要的奠基作用。改革开放以来,以恢复和建立民主法制秩序为核心的宪法价值观,对于现行宪法的制定产生了直接的影响。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依法治国方略的提出,以民主法治为核心的宪法价值观的形成,是中国共产党宪法价值观的重要转型。  相似文献   

15.
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美国全国范围内掀起了道德教育运动。他们开始反思"教育为什么"的问题,进而发展出一系列道德教育模式。在美国,道德教育往往与国家利益联系在一起。美国的道德教育已由价值观获得方法的训练,转向了直接的实践性价值观教育,倡导核心的、共同价值观教育,以形成军队精神的内涵。本文从分析美国道德教育模式视角来看其军队精神教育的走向。  相似文献   

16.
《司法业务文选》2013,(Z3):2+97
根据刑法规定,滥用职权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实践中,对滥用职权"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的",应当依法认定为"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  相似文献   

17.
伍玉功 《法制与经济》2009,(4):14-15,17
强大的国家,需要强大的警察。具有公共服务能力、侦查能力、法律运用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擒拿格斗能力的警察才是强大的警察,才能应对复杂多变国际国内严峻形势的考验和挑战,才能履行党、国家和人民所赋予的艰巨任务和神圣使命。其中公共服务能力是核心,侦查能力是灵魂,法律运用能力是基础,人际交往能力是关键,擒拿格斗能力是保障。  相似文献   

18.
万喆 《法制与社会》2014,(10):125-126
警察作为公诉方阵营的一员,同检察官是利益共同体。在大陆法系国家,接纳警察作为证人是一个不断吸收、借鉴、取舍的过程。大陆法系国家通过"证人优先原则"肯定了警察的证人资格。直接言词原则不是承认警察证人资格的充分条件。赋予警察证人资格的重要原因在于:首先,这类警察符合证人的内涵,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其次,从诉讼构造上看,警察充当证人身份对控辩双方都有利。再次,警察证人资格的确立有利于完善证据制度,使侦查行为以其应然的方式接受司法审查。  相似文献   

19.
国家利益是现代国际关系的核心。邓小平在处理对外关系时,明确提出以国家利益作为最高准则。他把国家利益科学划分为以国家主权和安全利益为首位、以国家经济利益为核心、超越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差别三个层次。邓小平的国家利益观既体现了改革开放时期我国利益观的现状,也反映出新时期我国的利益需求,对我国外交政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李仁尧 《中国律师》2012,(10):74-74
律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工作者,律师队伍是国家法治建设的重要力量,在律师行业开展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活动十分必要。作为承担律师行业管理职责的律师协会,在引导全省律师行业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活动中的任务也十分重要。根据司法部的要求,对新执业律师实行宣誓制度。律师执业誓词的核心内容就是"忠诚、为民、公正、廉洁"。在律师行业开展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活动,主要内容是教育广大律师坚定忠诚的政治本色,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法律,自觉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认同、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