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非法羁押、超期羁押的程序规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我国目前 ,非法羁押、超期羁押现象普遍存在 ,这已成为困扰我国刑事司法实践的突出难题。它严重削弱了刑事诉讼法的人权保障功能 ,使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刑事诉讼中的弱势地位更加恶化、权益失却保障。其根本原因在于我国缺乏羁押的司法审查机制。为此 ,必须在考察国外规制非法羁押、超期羁押的司法经验的基础上 ,确立羁押的司法审查原则 ,才能从根本上规制非法羁押、超期羁押。  相似文献   

2.
论我国审前羁押制度的改革与完善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作为刑事诉讼中的一种保障性措施,羁押的适用必须严格依法进行,否则必将侵害被羁押人的人身权利.但是,我国目前的羁押制度极其不健全,导致实践中出现超期羁押等严重侵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合法权益的现象.为消除非法羁押现象,当务之急就应当以联合国刑事司法准则为标准,借鉴其他国家的经验,改革和完善我国的羁押制度.  相似文献   

3.
我国现行未决羁押制度存在价值取向偏差,羁押标准简单、模糊,权利配置不合理,羁押措施不独立、超期羁押痼疾难除,被羁押人缺乏救济途径等问题,造成了司法成本和社会成本的浪费,出现了"羁押绑架司法"情形,极大地制约了司法权的独立行使,未决羁押制度的改革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4.
超期羁押现象普遍 ,危害严重。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羁押权本身具有的双重性质。其次是观念上的原因 ,包括立法者、执法者和司法者。立法的疏漏给执法司法者留下了进行不法行为的空间 ,也使得公民的合法权益无法得到法律的救济。要解决这一问题 ,最基本的还是要完善我国的刑事诉讼法规。  相似文献   

5.
根治超期羁押 保障犯罪嫌疑人权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超期羁押是我国刑事司法实践中的一大顽症。多年来,我国虽然采取了各种治理超期羁押的措施,但往往是“前清后超,边清边超”,此消彼长。超期羁押的存在严重地侵犯了被羁押人的合法权益,妨碍了刑事诉讼活动的公平和效率,破坏了正常的司法诉讼程序,浪费了有限的司法资源。通过对我国目前超期羁押的现状和其深层次原因的分析,结合国际准则,可以对我国超期羁押问题进行改革探讨,提出更贴近我国司法实践的解决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我国的审前羁押制度由于结构上的缺陷,在适用过程中引发了许多的超期羁押和刑讯逼供。必须对审前羁押制度进行改革,逐步建立羁押分流制度、捕押分离制度、羁押的司法审查制度及侦查机关与看守机关的分离制度。  相似文献   

7.
刑事司法实践中关于保障公民合法权益的法律规定和司法制度日益完善,但超期羁押、隐形羁押等问题仍然是困扰刑事司法的难题。新《刑事诉讼法》提出了对"羁押必要性"的审查,为此,应当探讨"羁押必要性"审查的基础,进而提出构建相关工作机制的构想。  相似文献   

8.
超期羁押是司法实践中长期存在又较难解决的现实问题,它的存在侵犯了被羁押人的合法权益,破坏了正常司法诉讼程序。文章分析了超期羁押的危害,并提出要解决好这一问题,必须转变观念、改革制度、提高办案人员的素质,完善立法。  相似文献   

9.
我国的审前羁押制度由于结构上的缺陷 ,在适用过程中引发了大量的超期羁押和刑讯逼供 ,对审前羁押制度进行改革的呼声日益高涨。我国应当逐步建立羁押分流制度、捕押分离制度、羁押的司法审查制度及侦查机关与看守机关的分离制度。  相似文献   

10.
我国未决羁押制度的批判性重构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我国的未决羁押适用的目的失之偏颇;不是一个例外,而是一种常态;缺乏比例性原则;期限具有不确定性;羁押措施滥用;超期羁押现象严重;场所设置违背中立性原则;救济功能缺失等等。实际上,未决羁押应当受到比已决羁押更加严格的司法控制,因此,必须对我国未决羁押制度进行制度性、法治化的改造与构建,使之成为一个独立的、封闭的司法控制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