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资本”胡积健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出现了“资本”、“资本市场”的概念。如何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资本,不仅是个理论问题,也是深化改革中迫切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一)长...  相似文献   

2.
资本范畴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张泰城资本范畴是否存在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之中?或者更进一步说,资本范畴与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能否兼容?这是随着我国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的进程和经济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而提出的新课题。大家一定注意到,诸如“国有资本”、“资本经营”...  相似文献   

3.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第一次使用了“公有资本”的概念。这标志着“公有资本”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学的范畴正式确立起来,可以说是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创新,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4.
善与恶是道德领域中的特殊矛盾,随着社会经济关系的变化,它们的内涵也随之改变。善恶的依据来自一定的社会经济关系,并随着社会经济关系的改变而改变;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善的底限是:追求自利,保证他利;善有底善、常善、至善的层次之分。扬善抑恶需要法律的强力支持,需要加强教育、奖励和引导。  相似文献   

5.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保证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使企业成为市场活动的主体,特别需要建立和健全社会保障体系。这是因为: 第一,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过程中,要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四大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在新的体制中,市场调节的作用将得到充分发挥,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但是,我们要建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而不是排斥国家计划和宏观调控的自由市场经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宏观调控的内容是什么以及如何有效地实行宏观调控,是需要深入研究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7.
我国政府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行政实践中必须重视自身形象的塑造,虽然政府形象研究已引起普遍的关注,但其理论基础还比较薄弱,关于政府形象的若干基本问题,仍然有必要加以探讨和讨论。 政府形象的主要构成 人民群众对政府行政行为感知的不同角度和具体标准,决定着政府形象的构成,政府形象具有时代性特征,在计划经济时期,人民群众依赖于政府,要求政府进行无微不至的具体服务,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政府不再无所不管,它一方面要通过建立市场机制使人民群众自主地以竞争方式  相似文献   

8.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人格问题张挪威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以市场为取向的改革开放实践,使我国社会政治经济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历史性变革,中国公众的价值观念也发生了巨大的历史性变革。与之相应,在人们的道德心理机制上,也必将产生深刻的变化。重新确立与市场经济相...  相似文献   

9.
公平是市场经济的基本原则之一,社会公平也是我们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构建和谐社会的题中之义,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当前社会的不公平现象严重阻碍了社会的和谐发展,因此,关注社会公平乃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0.
资源优化配置,是人类社会经济运动的核心问题,也是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与发展所追求的基本目标。本文试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资源配置问题,做粗略论述,以就教同仁。一、资源配置及其形式资源,是指可供满足人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需要的所有自然要素和社会要素的总和。资源配置成为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核心问题,从经济理论的角度看,源于两个最基本的前提:一是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目标函数的最大化。即人作为一种有思维的社会动物,其经济行为不仅具有明确的目的性,而且要追求其目标实现的最大化;二是资源的有限性。即  相似文献   

11.
当前,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问题上,存在着两种错误倾向:一种倾向认为,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明建设会阻碍市场经济发展,要发展市场经济,精神文明建设就要“让路”;另一种倾向认为,发展市场经济会冲击精神文明建设,要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市场经济就要“降温”,就要“停步”。这两种倾向的错误就在于看不到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在统一性,而将它们对立起来,割裂开来。这不仅违背事物发展的辩证  相似文献   

12.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中的社会发展理念,就是要将社会主义经济改革的工具理性与社会主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价值理性结合起来,这是社会主义社会创新市场经济,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以人的精神为归依为关怀特征的理想建设,呼吁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中的主体确认;  相似文献   

1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义利之辨○路德斌一、儒家传统义利观之检讨义利之说,在历史上一向被视为儒家哲学的第一义。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儒家的义利之辨一直是近代以前中国人营其社会生活的价值坐标,即便在今天,其影响依然存在。儒家在义利问题上的价值取向是从人禽...  相似文献   

14.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命题本身就是思想解放的产物。从实践上看,它包括持续发生的三个环节:选择市场方式——坚持市场方向——改造市场模式;而从理论上则需要回答:社会主义国家可否运用市场经济方式发展生产力?市场经济对社会主义而言是否仅仅属于"手段"?社会主义能否形成优于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模式?三大问题即为思想解放的旨归。  相似文献   

15.
在转换企业经营机制之际,建立、使用以资本为中心的管理模式,有利于改革的深入和成果的扩大,能促进经营者思想的转变,能明确企业的目标与任务,有利于政企分开,有利于“四自”的经营机制,是实现国有资产良性运行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6.
资本经营与资产经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一、两年来,企业进行资本经营已成为一个时髦的话题,在很多情况下,它或被当作企业扩大经营规模,拓宽经营范围,加速发展的一条捷径;或被当作企业解危脱困、重现生机的灵丹妙药。似乎企业当然就应该是“资本经营”的主体,企业的经营者当然就应该是资本经营的高手。不如此,企业的经营就有所欠缺。但是,究竟应该怎样  相似文献   

17.
《党建》1996,(Z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能否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一个为人们普遍关心的重大问题。十四届六中全会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对于这个问题作出了科学的回答,为加强新形势下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为推进改...  相似文献   

18.
市场社会主义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东剧变后,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陷入困坷。在西方,“社会主义终结”论应时而出,有人宣称:“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种体制的竞争,在其正式开始后到75年时间里已经结束,资本主义获得了最终胜利。”①然而,此论尚嚣嚣未竟,在以中国为代表的社会主义国家继续坚持社会主义实践的同时,国际上一些有识之士开展了关于社会主义的新的大讨论。许多学者结合当今世界的特点,特别是科技进步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对社会主义的历史、现实和未来从理论上进行了新的反思和探索。在这个重新认识的过程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关于社会主义的新观点、新学说…  相似文献   

19.
《求实》1993,(2)
国外报纸对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四大报告评论说,“是21世纪的共产党宣言”。报告对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作了最新最权威的概括,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在政治理论上的进一步成熟。从当前世界发展的态势和国际共运的经验教训看,建设有中国持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所确定的发展道路和方向,对我们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具有生死攸关的重大而深远的意义。而建立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四大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一体制改革目标的确定,是十四年来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实践经验的总结,是对社会主义社会客观经济规律认识的深化,是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重大突破。要完成这一历史任务,必须认真深入地研讨市场经济理论提出的重大意义,市场经济的本质特征,市场经济的发育规律,才能尽快建成这项艰巨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