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暴力倾向精神病患者危害社会的现状、成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暴力倾向精神病患者危害社会形势不容乐观,由于种种原因这一问题已成为了一大社会隐患;分析暴力倾向精神病患者危害社会的现状和成因;加快精神卫生立法步伐;加大宣传力度,关注暴力精神病患者的生存环境;全社会齐抓共管,加大监管力度,积极探索解决精神病患者危害社会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地方环境治理中政府合作的实践探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政府间及有关部门间的合作是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的基本要求。各地在区域或流域内政府间环境治理合作,政府相关部门之间特别是环境主管部门与分管部门间的合作,以及上下环境主管部门整合方面,积累了一定经验,但在合作的内容、组织、手段、激励等具体制度安排还需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3.
校园血案等个体极端暴力犯罪的频发,凸现出我国社会转型期人们心理危机的严重性。“杀手”们不是医学上的精神病患者,他们患的是另一种精神病——精神生活缺失而产生的精神病。在绝大多数时刻,他们已习惯于这种生活意义全无的状态,可如果某些契机使其不再满足于此,或者不能继续维持这种状态,他们就会通过一些极端的方式证明自己。在精神生活缺失的情况下,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杀手。因此,转变观念,切实做到以人为本,关注人们的精神健康,重建社会的精神道德体系,实现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同步发展已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4.
人们对精神病患者固有的偏见,企业仅注重经济效益及管理制度单一等,导致精神病患者在职场上经常受到歧视、排斥。精神病患者在职场受歧视将会影响到我国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稳定。为使精神病患者在职场中得到公平对待,我国应在立法方面进行完善,同时改进企业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5.
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杀人肇祸行为数量在精神病人总体实施杀人肇祸行为的数量中占主要部分,一般杀人手段残忍、存在杀亲现象,社会影响极其恶劣。杀人肇祸行为发生后往往伴随着普通民众对精神病患者敌视和恐惧情绪的滋生,增强了对立情绪。而现今政府对精神病患者的管控不到位、监护人缺乏对患者控制力、强制医疗实施存在缺陷,因此,必须采取措施加强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管控,消除社会不稳定因素。  相似文献   

6.
战略性推进科学创新研究——庆应义塾大学的创新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新是个体精神迸发出的创造性活动,源于互动性的活动,源于个体之间及组织之间的竞争与合作。创新一方面来自于那些有独创精神的头脑,另一方面有赖于社会文化以及大学、产业界、社区、政府等对创造性活动的支持。在全球化、数字化、知识共有的21世纪,这种现象更为明显。对于有财政压力的大学而言,如何应对个人及组织间的竞争与合作显得越来越重要。因此,构建竞争与合作的战略性研究体制,战略性地推进科学研究,是大学引领创新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7.
随着精神病患者违法肇事案件的不断增多,强制收治患者行为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作为一种特殊入院方式,强制入院的实行,对于部分丧失意识能力,且对自己及他人构成潜在危险的精神病患者,无疑显得极为必要。可令人感到遗憾的是,由于我国立法尚未对此作出明确、统一规定,致使该措施在实际实行中,明显缺乏规范性。因此,应当对精神病患者强制收治程序予以法律规制。  相似文献   

8.
当出现即时危险或紧急情况时,为保护疑似精神病患者自己、他人的人身安全及维护社会的正常秩序,可以强令疑似精神病患者入院接受检查。但在具体适用时,应严格遵守程序要求,对疑似精神病患者的合法权益做到尽善保护。只有这样,才能在对个人就医权尊重的同时,尽可能地避免严重后果的发生,对于被确诊的精神病患者也能得到及时的治疗。  相似文献   

9.
知情同意权作为医患关系中的主要问题之一,正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由于我国目前还没有统一的《精神卫生法》,关于精神病住院患者的知情同意权尚无明文规定,致使患者在治疗中的知情同意权时常受到医生的忽视。对该立法缺失现象及产生的原因加以阐述,对精神病患者享有知情同意权所具有的重要意义进行分析,提出关于对该方面进行立法完善的看法,以期对我国《精神卫生法》的制定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0.
警务工作,是每一个国家公共事务的一环,受该国家经济、社会与政治等层面所决定。警务合作属政策的一环,受到其依赖法律之外,社会控制的制度与文化的影响。两岸警务合作,在于确保并促进两岸执法部门官署间最大可能之互助,建立并发展一切有助于有效预防并阻止犯罪的活动。因此,研究两岸警务合作,必须从国际与区际刑事司法协助的概念出发,再从警务合作的发展历程中,找出合作的空间与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1.
公安民警心理健康状况分析及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受各种因素影响,公安民警心理素质不健康引发的问题越来越多,民警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为研究和加强公安队伍建设的重要方面.四川省公安厅与四川大学华西医学院联合开展了民警心理素质研究,对认识公安队伍心理素质现状,提出科学、合理的对策措施进行了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12.
高风险、高负荷、高强度的职业特殊性,使公安民警衍生出了许多心理问题,如紧张、抑郁、焦虑、失眠、恐惧、自控能力差,情绪易出现激动、暴躁、难以自控,工作中呈现精力分散、行动迟缓等。将太极拳运动引入公安民警教育培训,研究制定太极拳运动在公安民警教育培训中的教学方案,针对公安民警的实际情况建立健全考核和比赛管理制度,以期改善公安民警的心理健康状况,养成长期训练的运动习惯,促使其健康养生观的形成。  相似文献   

13.
禁毒警察是一支特殊的警察队伍,他们的职业具有高风险、高压力、高负荷、高诱惑的特点。他们在工作中所承受着高强度的心理压力,因此心理健康状况亟需关注。应对由职业带来的心理压力,需要公安机关警察队伍管理部门和民警个人共同作出努力,保障禁毒民警心理健康,才能为禁毒事业做出更大贡献。  相似文献   

14.
公安院校教师面临着改革所带来的心理压力的增大,同时这也导致了一系列的身心变化和心理问题。要应对心理压力,一方面教师要进行自我调适;另一方面有关部门有责任和义务帮助教师更好地适应改革,促进教师的心理健康。改革的最终目的应该是使人获得更好的发展,包括心理的成长和成熟。  相似文献   

15.
公安新闻写作必须重视和研究受众心理。受众的求新求异心理、求知得益心理、逆反心理、休闲娱乐心理等对公安新闻作品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只有重视受众心理 ,才能产生好的公安新闻作品  相似文献   

16.
亚健康侵蚀着公安民警的身心健康。引发一系列生理、心理疾病的同时出现行为偏差。工作压力、家庭社会影响、生活心理因素、公安机关本身的各种消极因素是导致公安民警亚健康日趋严重的主要原因。通过加强锻炼、积极开展大练兵活动。以及四项具体措施、七条身心健康处方达到防范和矫治亚健康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公安教育作为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素质教育方面具有双重任务。为提高公安队伍整体素质,必须转变传统教育模式,实行素质教育,提高公安院校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公安业务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并采取多种措施,保证素质教育任务的完成。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高校大学生自杀事件频频发生,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引起社会各界尤其是高校的重视,自杀成为高校公共安全的隐性危机。借鉴美国等发达国家在这一领域的先进制度,建立合理的、适用于高校的大学生自杀防控机制,有助于提高高校的公共安全度。  相似文献   

19.
警察危机公关策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警察危机事件主要指那些突然发生的 ,可能严重影响警察队伍形象 ,影响警察行政和执法环境的事件。警察危机公关是警察公共关系的组成部分 ,但目前我国处置警察危机事件的价值取向有所偏离 ,往往用行政手段干预舆论监督 ,或对群众的知情权置若罔闻。当危机发生时 ,警察组织应当站在警察公共关系大局的角度来衡量得失 ,以积极的态度去赢得公众的信任 ,创造妥善处理危机的良好氛围。在处置方法上应注意五个原则 ,即把握信息传播源 ,充分运用媒介资源 ,态度上开诚布公 ,回应有礼有节 ,并在第一时间发出声音。  相似文献   

20.
心理测试技术与测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心理测试测试技木是一项新兴的刑事检验技术,而“测谎”则更多地出现在媒体上,为大众所广泛接受。“测谎”理论无法解释被测者在沉默状态下产生的情绪反应,而且容易引起被测者的反感,而心理测试技术理论,含盖了心理学中多方面的研究成果,已经从对谎言本身的探查中解脱出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