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报载,江西玉山县仙岩镇党委、政府把赶集日定为干群恳谈日,听群众发“牢骚”,为干群交流营造空间,为群众排忧解难。笔者禁不住要为他们的做法拍手叫好。了解民情听“牢骚”,体现了仙岩镇党委,政府敢于直面问题和矛盾的勇气,他们的这种群众工作理念,就是引导群众以理性合法的形式表达利益要求,  相似文献   

2.
王浩宁 《党风建设》2003,(10):42-42
报载,某镇在开展进村入户记“民情日记”活动中,要求干部将群众的牢骚作为记录的重要内容之一,及时收集群众反映的意见和问题.然后有针对性地加以解决,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  相似文献   

3.
一个时期以来,一些干部联系群众的观念淡薄了,致使干群之间出现了一种无形的“鸿沟”。对此,群众意见很大,甚至还有一些对立情绪。在这种情况下,干部要下去,弥补干群之间的感情裂痕,重塑党群、干群的血肉联系,难免会受到冷遇,甚至会有一大堆的牢骚向你袭来。对此,若不下一番苦功夫,真心诚意地听取意见,冷静分析、思考,要想同群众把心贴在一起是不可能的。也就是说,听不得牢骚抓不住心。实际上,听听群众的牢骚之言,即使是声色俱厉,总还是有好处的,起码有助于了解、把握群众反映强烈、意见较多的问题,起到知晓民情、通晓民心的功效,从而使我们…  相似文献   

4.
《天津支部生活》2014,(1):45-45
为增强社区党员干部服务意识,变“坐等群众上门”为“主动下社区服务”,2013年新疆奎屯市团结街街道社区全体党员干部均开通了工作微博,写民情日记。街道社区党员干部紧紧围绕年初制定的工作目标和计划,在人户走访时,认真倾听和记录群众的所思所想,零距离感受群众的苦与愁,特别是对社区的热点、难点问题详细登记,通过网络平台记录社区民情、辖区动态、个人感悟,做到活动有心得、工作有体会。街道社区建立了“民情微博”台账,对群众通过微博反映出来的热、难点问题及时汇总,协助相关职能部门一同解决;建立督查通报制,实行一月一查阅、一季一调阅、一季一通报,并将通报结果纳入社区干部绩效目标考核,奖惩分明,从而激发了街道社区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通过街道社区干部走访基层一线,直接面对各种矛盾和复杂问题,形成了推动街居干部下基层的激励机制,为工作顺利开展打下坚实基础,使“电子民情日记”成为街道社区干部的“百科书”。  相似文献   

5.
正青龙满族自治县坚持以党建引领农村基层治理,2019年,以双山子镇为试点,开展"百姓说事儿日"活动,面对面服务群众,点对点解决问题。向群众问需问计,把矛盾隐患化解在基层。入户走访察民情。建立干部入户走访制度,与群众唠家常,了解百姓家常事儿、烦心事儿、急难事儿,动态掌握户情民情。组织包村干部、村党组织书记全年遍访农户,其他村"两委"干部全年走访农户数不低于全村总户数的80%。集中接待听民意。将每月6日、16日定为"说事儿日",依托各村村  相似文献   

6.
“坝坝论坛”切实转变了干部作风、密切了干群关系,这是合江县尧坝镇在开展“坝坝论坛”后最明显的成效。论坛上党员干部和村民一起畅谈,从新农村建设到产业结构调整,从村务公开到公共服务,从信访制度到各类农村政策,从柴米油盐到民生问题,大家评说、大家裁断、大家解决。通过“问需于民”,全面了解到群众的所想、所需、所盼,不断深化干部宗旨意识,提升干部履职能力,促进干部亲民为民。台账记民情,知群众冷暖 为确保“坝坝论坛”能够实实在在解决群众的问题,尧坝镇党委组织党员干部带着民情日记,到田间地头、农家院落了解民情,并按照诱因、时间、地点、涉及人数、重点人员等要素逐件进行登记,做到总量清、缘由明、依据实,有针对性地解决民生问题和矛盾纠纷。  相似文献   

7.
肖扬 《当代贵州》2011,(33):51-51
通过记好“民情日记”,建好“民情台账”与“农村矛盾纠纷台账”,了解基层群众的所需所想所盼,做到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  相似文献   

8.
干部下基层,目的是要访民情、知民声,解民困,增进和群众的联系,融洽党群、干群关系。如何与基层群众进行有效交流,获得基层的真实情况,是实现这个目的的关键。要说得了“农家话”。到基层了解民情,听取民声,和群众谈话交流是必不可少的,现在有的干部在机关坐得久了,习惯摆架子、打“官腔”,不善于与群众交流,和群众谈话没有“共同语言”,这样的干部显然不受群众欢迎,不能让群众接受。和群众交流要避免说“官话”、大话、套话,朴素实在的“农家话”才能说到群众心窝子里去,群众也愿意把这样的干部当成自己人。  相似文献   

9.
“下基层”,成为今夏重庆各级干部的流行语——目前全市正在组织一万名左右干部开展“以城带乡万名干部驻村”活动,组工干部正在开展下基层活动,区县正在深化党政领导干部从去年开始的大下访、大走访活动……一批又一批干部走进基层,对于宣传党的政策,排解基层矛盾。带领群众致富,促进城乡统筹等,将会发挥巨大作用;通过深入了解民情,亲身感受群众疾苦,在基层摸爬滚打过的一大批年轻干部,将成为更了解市情、更懂得民意的推进重庆科学发展的宝贵财富。因此,大规模组织干部下基层,是一举多得的好事。  相似文献   

10.
报载:某县在开展干部进村入户记"民情日记"活动中,要求干部将群众的"牢骚"作为记录的重要内容之一,及时收集群众反映的意见和问题,然后有针对性地分析研究,加以解决,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  相似文献   

11.
今年年初,中共上海杨浦区委强调领导带头垂范,为“一线工作法”赋予新内涵,推出“知民情、解民忧、暖民心”主题活动,即“知民情,情况在一线了解;解民忧,问题在一线解决;暖民心,感情在一线融合。工作重心下移,在一线疏导群众情绪,在一线解决群众问题,在一线化解群众矛盾,实现工  相似文献   

12.
从1998年4月起,浙江省嵊州市雅璜乡的32名乡干部开始记起了民情日记,民情日记的主题是:“串百家门,知百家情,解百家难,连百家心,办百家事,致百家富”。每个乡干部把自己到群众中了解到的情况、问题、要求、建议都一一记在民情日记中,并及时给予处理解决。乡党委和政府每星期抽一个晚上,集中全体干部交流研究民情日记中提出的问题,每个季度评比一次,看谁的民情日记记得好,反映的情况多,为群众解决的困难多。民情日记作为一种好的载体,密切了基层干群关系。对于乡镇干部来说,在新的历史时期,如何及时准确地了解群众的意见、想法以及存在的困难…  相似文献   

13.
乡镇干部记《民情日记》已有三四年时间了,到底谁是发明者我们暂且不去探究,但这种形式逐渐在各地推广,并开始成为党和政府与群众沟通的桥梁却是实情。记者不久前深入到一些乡村,就干部们在《民情日记》中所记问题的处理情况作了一番追踪。翻开一本本《民情日记》,倾听一位位农民的诉说,展现在记者面前的不仅仅是一幅幅民情图,更让我们感受到干部从“记”到“办”的变化。记下的事有制度约束督办背景:冯家镇是山东省乳山市最早推行干部记《民情日记》的地方。4年前这个镇党委针对有的干部下乡“一溜烟”、走过场的问题,油印了一个…  相似文献   

14.
《党建与人才》2000,(12):25-25
为了进一步增强中青年干部宗旨意识,加强党性锻炼,9月18日至24日,自治区党委组织部和自治区党校共同组织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学员到和林格尔县西沟门乡5个行政村的20户农民家中,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开展了一次以党性锻炼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实践和考察调研活动。通过与农民群众拉家常、交朋友,进一步加深了学员们对区情、民情的了解和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解。置身于人民群众之中,亲自去体验那种水乳交融的感觉,极大地增强了学员们坚持“三同”的自觉性。在劳动当中,有的学员割破了手,有的手上磨起了泡,但没有人叫苦。劳动…  相似文献   

15.
《新湘评论》2014,(23):F0002-F0002
让群众满意,让百姓幸福。昭山示范区广泛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广大党员干部以脚步度量民情,访民情,听民意,解民忧,让“绿心”昭山洋溢着爱与芬芳。 把做好民生工作,提高民众福祉,为群众排忧解难作为践行群众路线的落脚点和切入点,打通联系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昭山示范区开展的“脚步为亲”“千万帮扶”等群众大走访活动共走访群众6798户,征求意见1760条,为群众解难题、办实事1042件。  相似文献   

16.
为了深入学习“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万荣县在县直副科级以上干部及乡镇和农业系统全体干部中开展千名干部“进百村、联万户、听民言、解民难”活动。 活动内容包括五个方面:一是摸底子。进村干部全面掌握所包村的基本情况,为下一步开展工作打好基础。 二是察民情。通过进村入户走访群众,征求群众意见,了解群众普遍反映强烈的焦点问题、生产生活中存在的实际困难,理顺群众情绪,逐项予以落实。三是洗“脑子”。为群众讲形势、讲政策、讲信息、讲调产、讲法制、讲理想、讲信念,引导群众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树立正确的市场观、…  相似文献   

17.
时下,不少地方的领导干部都在认真地记民情日记,一些写得比较好的民情日记还被选发在各级党报党刊上。应该说,要求干部记民情日记,激发了广大干部伏下身子干事业的热情,促使干部办了不少群众急需解决的生产、生活难题,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 然而,不容忽视的是,在这股记民情日记热中,也有一些干部不是在了解民情上务实招,却在如何写日记上下功夫,写出了一篇篇漂  相似文献   

18.
报载,如今在晋西北的宁武县,老百姓上访的少了,对政府的怨言小了,搞建设积极性大了,各项工作在全市名列前茅。这是该县在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中,从小事抓起,推行“干部常敲百姓门”活动带来的喜人变化。全县1000多名县乡干部在县委、县政府领导以身作则的带领影响下,深入村组,入户访谈,了解民情,深察民意,帮助农民搞经济结构调整,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群众赞扬说:“人怕见面,事怕交心,干部一登门,啥事都顺心。”宁武县之所以要开展干部“敲门”活动,是他们体会到,农民白天忙生产,不好找人,也无心“闲聊”。而利用晚上休息时间,通过上门与百姓…  相似文献   

19.
建立民情民意清单,打造民情服务“基础链”。开展“访民情、察民意、解民忧”活动.县处级领导带头定期到联系社区接待群众来访,面对面了解群众所想所盼。建立便民利民平台,打造民情服务“主体链”。  相似文献   

20.
重要言论     
温家宝:民政干部要对群众有深厚的爱民政工作关乎千家万户,关乎亿万群众。各级民政干部都要做一个有心的人,用心了解社情民意;做一个心重的人,把群众的事情看得比泰山还重;做一个心诚的人,诚心诚意帮助群众解决困难,为群众服务。民政工作直接为人民群众服务、为人民群众排忧解难,是党和国家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当人民群众遇到困难时,想到的第一个部门就是民政部门,要找的第一个干部就是民政干部。做好民政工作,最重要的是要对群众有深厚的爱,有真挚的感情,了解民情、反映民意、改善民生。“去民之患,如除腹心之疾。”人民群众的事情涉及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