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实践》2021,(6)
正巴彦淖尔市着力提升"两新"组织"两个覆盖"质量,在建队伍、摸实情、强设置、抓活动上聚力用劲,教育引导全市广大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的党组织、党员听党话、跟党走、感党恩,积极投身到"塞上江南、绿色崛起"的火热实践中,汇聚起党建引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磅礴力量。  相似文献   

2.
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强起来的中国确立了清晰明确坚定、具有磅礴万钧之力的指导思想。党的十九大召开前夕,世界一些主流媒体在重要版面刊发文章,从"习近平倡导‘中国梦’实现大国复兴"开始,围绕中国  相似文献   

3.
<正>回首中国共产党96年奋斗历程,讲大局、顾大局,从全局出发制定战略、运用策略,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制胜之道。"千人同心,则得千人之力",讲大局、顾大局是聚合力的基础,也是涉险滩的保障。砥砺前行在决胜全面小康的新征程,全体党员干部要有更强的大局意识,在大局中思考、在大局下行动,才能汇聚攻坚克难的磅礴之力。  相似文献   

4.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基层党组织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最后一公里’,要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抓紧补齐基层党组织领导基层治理的各种短板,把各领域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实现党的领导的坚强战斗堡垒。"在"十四五"开局起步之年,我们要大力实施党建"聚力工程",让基层组织体系强起来,让基层组织政治功能强起来,让党员干部队伍强起来,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保证。  相似文献   

5.
正丁酉新春,旨在"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的《中国诗词大会》风靡全国,"圈粉"无数。去年第一季,节目一经推出就收获如潮好评,如今第二季的节目"观众缘"更强,"诗词力"更猛。在"一笑二闹三跳四唱"的娱乐节目时代,为什么《中国诗词大会》能  相似文献   

6.
正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华民族之所以能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创造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就是因为党领导人民不断建立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加强和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致力于打造扎根中华土壤、符合中国国情、为人民群众所认同拥护的"中国之治"。那么,"中国之治"有哪些重要特  相似文献   

7.
《前线》2018,(4)
正改革开放之初,中国在器物、制度和文化三个层面受到西方影响,其积极方面是学到了一些先进的生产和管理经验;消极方面,是一些人的头脑成了西方思想、理论的"跑马场"。当今,中国正在进入"强起来"的时期,要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就必须为世界贡献能解决中国问题也能解决人类问题的中国理论,为世界贡献具有世界影响的中国理论家和思想家。向世界贡献解决中国问题和人  相似文献   

8.
正世界眼中的中国两会,是一道集聚全国人民磅礴之力的风景线,不仅展现着新时代中国的意气风发,而且增添着世界的生机和动能。两会时间,世界研究中国的重要时间。中国智慧、中国方略、中国成就集中展现,来自世界的热评此起彼伏。"中国两会对全球事务有着巨大影响力","是时候对中国的突飞猛进有清醒的认识了","中国方案为世界提供借鉴"……来自世界的这些叙述,折射着  相似文献   

9.
正在新一轮的援疆工作中在新一轮的援疆工作中,如何让黑龙江援疆的涓涓细流汇聚成磅礴之力涓涓细流汇聚成磅礴之力,让素以"金山银水"著称的阿勒泰地区释放经济活力称的阿勒泰地区释放经济活力?一年多来,黑龙江援疆干部人才把产业援疆作为带动新疆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重要引擎,大力推进旅游发展、科技进步、招商引资资,随着一批贫困群众的就地就近就业,一批产业援疆项目的落地生根援疆项目的落地生根,阿勒泰地区经济活力明显增  相似文献   

10.
今年以来,巴中市实施党建扶贫组织聚力、力量聚合、资源聚集、目标聚焦"四大行动",不断强化党建引领脱贫攻坚.  相似文献   

11.
<正>一个历史事件的重大价值和深远意义,往往随着时间的推移愈益彰显,经历实践的检验愈益明晰。"这是中国近现代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个重大事件""以磅礴之力鼓动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实现民族复兴的志向和信心""在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追求民族独立和发展  相似文献   

12.
正近年来,莒县坚持在落细落实抓党建促脱贫攻坚上做文章,主动发挥组织部门职能作用,持续深化333模式,聚力关键队伍、关键难题、关键效能,推动基层党建与脱贫攻坚深度融合、协同发力,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提供坚强组织保证。坚持三力聚合,建强脱贫攻坚"关键队伍"。推进脱贫攻坚,关键是责任落实到人。为此,我们从抓关键队伍入手,全领域集聚各方人才,助力脱贫攻坚。一是育强"乡村振兴领  相似文献   

13.
正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全党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落实"重实干、强执行、抓落实"专项行动,必须以真抓的实劲、敢抓的狠劲、善抓的巧劲、长抓的韧劲,扎实推进各项工作落实,为辽宁振兴发展交出合格的时代答卷。涵养政治操守,把"实干"扛在肩上。政治操守体  相似文献   

14.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传递了中国理念、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回答了"中国向何处去""世界向何处去"的"中国之问"和"世界之问"。这突破了"中国威胁论"的认知逻辑,打破了"历史终结论""新自由主义经济论""文明冲突论"的多重理论约束。新时代要做好"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理论探索和话语表达,积极主动地建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国际话语权。  相似文献   

15.
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关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论述,不仅指明了中华民族强起来的奋斗目标,而且蕴含了美起来与强起来有机统一的深刻内涵,即通过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与各国人民一道,"共同创造人类的美好未来"。实现"美起来"的"强起来",是立足中国当代实际、根植中国优良传统,放眼当今世界促进人类社会美好理想的实现,是当下中国发展方向的一个正确选择。因而,它是中国人民应努力为之奋斗的目标。  相似文献   

16.
县委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具有重大意义:既是对县委执政态度和决心的考验,也是对执政能力和水平的考验;既可实现县委决策方式转变,也能促进机关作风转变;既是党内民主的深化,也是社会民主政治的深化;既是加强党的建设的需要,也是加强惩防体系建设的需要。实施好"四聚工程":聚力"一主三高",做好"推开"工作;聚合"一台三网",做好"推动"工作;聚焦"一点三建",做好"推新"工作;聚集"一规三权",做好"推进"工作。不断总结经验,强化"四力":着力完善制度;全力实施公开;强力推进监督;给力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17.
《湘潮》2021,(8)
正百年风雨,百年风华;百年奋斗,百年辉煌。从中国政治舞台边缘的50多人的一个小党,到越来越接近世界舞台中央、超过9500万党员的世界第一大执政党;从积贫积弱长夜难明,到雄峰巍峨伟大复兴,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走出了一条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中国道路,创造了让世界惊叹的"中国奇迹"。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答案就蕴藏在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史中。  相似文献   

18.
辛鸣 《理论导报》2022,(3):39-42
"坚持理论创新"作为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重要历史经验之一,不仅深刻揭示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带领中华民族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的成功密码,同时也深刻揭示了马克思主义永葆生机活力的奥秘所在.紧密结合中国实际,深入回答时代课题,勇于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紧紧围绕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断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从领导指挥体制改革到军队规模结构和力量编成改革,全方位擘画了建设强大人民军队的宏伟蓝图。国防和军队改革必须扭住能打仗、打胜仗这个强军之要,坚持一切改革向战斗力聚焦,要站在支撑中国梦、实现强军目标的战略维度;坚定理想信念、铁心跟党走的理念维度;聚力顶层设计、统筹协调"末端"改革的实践维度;着眼"战斗力标准"、聚焦"打赢"的时代维度的角度,不断推进我军组织形态现代化,构建能够打赢信息化战争、有效履行使命任务的中国特色现代军事力量体系。  相似文献   

20.
正中国文化是轴心期以来唯一一个仍然继续发展繁荣的文化,有着生生不息的活力。如何把握和理解其中奥义之所在,李建中先生的《中国文化:元典与要义》一书,为我们提供了方法和路径。"元典"与"要义",是李建中先生理解中国文化的两个关键词。"元典"一词,学界一般认为是由冯天瑜教授首先使用的,他认为:"‘元典’有始典、首典、基本之典、原典、长(长幼之‘长’)典、正典、大典、善典、美典、上典、宝典等意蕴。"而"文化元典",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