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推动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序衔接,全方位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质量,提升县域乡风文明建设水平,甘肃省文明办和文县县委县政府联合发力,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体要求,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为引领,以人居环境集中整治为重点,采取部门联建、省县共建、全民创建的方式,在文县全境开展"人居环境集中整治乡风文明建设提升行动",奏响了文县乡风文明建设提升行动的协奏曲.  相似文献   

2.
正六月的德江县沙溪乡石龙村,产业基地的西红柿、辣椒、豇豆等连片蔬菜长势正旺,核桃、花椒、板栗、脐橙等果实挂满枝头。"在参加乡里开展的乡风文明活动中,我学会了种植蔬菜,走出了守着煤洞过苦日子的困境。"石龙村果蔬专业合作社社员张健康一语道出乡风文明建设带给村民的益处。石龙村距离德江县城31公里,平均海拔1200米左右,毗邻务川县石朝乡沙板村。早在上世纪60年代末,德江县乡镇企业局就在此探测出大量的  相似文献   

3.
《实践》2020,(8)
正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是关系我区农业农村现代化的两大重要战略性部署。脱贫攻坚针对绝对贫困,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和阶段性目标。乡村振兴是新时代做好"三农三牧"工作的总抓手,注重消除相对贫困,是脱贫攻坚的巩固和深化。我区现在正处于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交汇期,聚焦"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统筹做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衔接工作,对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消除相对贫困、推动农村牧区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正>新使命开启新征程。遵义市扎实推进巩固脱贫成果、发展乡村产业、提升人居环境、推进乡风文明、加强乡村治理“五大行动”,广袤的黔北大地,新希望已种下,新动能正在孕育。脱贫攻坚期间,遵义市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聚焦“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高质量打好脱贫攻坚“四场硬仗”,跑出了贵州脱贫攻坚主战场的遵义速度——全市8个贫困县脱贫摘帽、871个贫困村脱贫出列、92.22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相似文献   

5.
《实践》2021,(5)
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伊金霍洛旗党委政府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体要求,在不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同时,注重把脱贫攻坚形成的政策、制度和工作体系等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办法移植到乡村振兴工作当中,并重点从产业、政策、治理等方面入手,推动脱贫攻坚向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相似文献   

6.
陈松  文叶飞 《当代贵州》2017,(48):52-53
正德江县向深度贫困发起总攻,聚焦"两委一队三个人",即村支"两委",驻村工作队,村"第一书记"、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精准配强驻村工作力量,为脱贫攻坚提供组织保障。今年8月以来,德江县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座谈会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和贵州省、铜仁市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推进大会精神,聚焦"两委一队三个人",即村支"两委",驻村工作队,村"第一书记"、村党支部  相似文献   

7.
正德江县紧紧围绕"整县脱贫摘帽"核心目标任务,大力开展"驻村帮扶不扎实"问题专项治理,为实现整县脱贫摘帽提供坚强组织纪律保障。打赢脱贫攻坚战,关键在党,关键在人。今年以来,德江县紧紧围绕"整县脱贫摘帽"核心目标任务,推动力量下沉,尽锐出战向脱贫攻坚发起最后总攻。聚焦春季攻势和夏秋决战,注重打法精准,压实攻坚责任,扎实开展驻村帮扶不扎实问题专项治理,为实现整县脱贫摘帽提供坚强组织纪律保障。  相似文献   

8.
正德江县以"走进群众家里·走进群众心里""两走进"活动为抓手,万名县乡党员干部奔赴脱贫攻坚一线,通过面对面交流、零距离走访、心连心服务,在全县上下持续掀起脱贫攻坚"大比武"热潮。"开展‘走进群众家里·走进群众心里’活动,把走群众路线贯穿脱贫攻坚全过程。"在2016年10月召  相似文献   

9.
正思南县创新文军扶贫方式,开展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的"乡风文明助推脱贫攻坚助力乡村振兴"宣讲活动,形成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同步小康,建设幸福美好家园的强大正能量。"乡亲们,我叫程尚权,全家5口人里有3个残疾人,靠着党和政府的惠民政策,凭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一家人通过发展种养业摆脱贫穷,过上了幸福生活……命运让我残了一条腿,我要用拐杖挑战命运!"在思南县大坝场镇,邵家桥镇陈家湾村村民程尚权向1000多名干部群众讲述着自己的故事。思南县的脱贫攻坚已进入决战阶段,将于2019年实现脱贫摘帽目标。针对县情,该县围绕扶贫先扶  相似文献   

10.
<正>一、基本情况近年来,治多县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体要求,“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的方法,坚持以乡村振兴为统揽,以脱贫摘帽成果为基石,实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全县坚持深学笃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力以赴把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最重要的政治任务、最大的民生实事、最强的发展动力,  相似文献   

11.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指出,"要把脱贫攻坚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有机结合起来,推动乡村牧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把广大农牧民的生活家园全面建设好"。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我们描绘出农村牧区发展的美好蓝图,让广大农牧民对未来的生活充满期待,也为我们指明了奋斗方向。新居生活点燃新希望  相似文献   

12.
正清镇市秉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把党建工作放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衔接乡村振兴大局中去思考、去谋划、去推动,以红枫湖环湖村级党组织为试点,创新探索产业发展线、生态保护线、乡风文明线的"一带三线"发展模式,助推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13.
<正>近年来,巴彦淖尔市临河区紧扣打赢脱贫攻坚战、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总目标,从全面加强党建、脱贫攻坚、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等六个方面,比发展、比变化、比担当、比作为,创新推行"大比武"活动,即区委每半年进行一次综合考评排队,年底梯次开展"大比武"活动,搭起了村党支部书记担当作为、干事创业  相似文献   

14.
正德江县深入开展农村产业革命,因地制宜发展肉牛、花椒2个主导产业,茶叶、烤烟、天麻、核桃、脐橙5个特色产业,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建设美丽乡村提供了强有力的产业支撑。一场新雨后,地处深山的德江县沙溪乡空山村,村民忙着在核桃园里套种辣椒,翻土、施底肥、植苗、培土,忙而有序;走进绿色流淌的平原镇坳田村,村民赶着一群群膘肥体壮的牛儿,欢欢喜喜走向原野。而在海拔1100多米,四面环山、  相似文献   

15.
<正>没有轰轰烈烈的伟业、没有豪言壮语的承诺,却坚守在脱贫攻坚战场上默默付出,坚定无私地践行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他就是田维涛,德江县泉口镇一名普通的农村党员干部。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康县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以习近平总书记对甘肃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为指引,认真学习浙江省"千村示范、万村整治"成功经验,在"5·12"地震灾后重建基础上,把建设美丽乡村作为增进农民群众福祉的重要载体,作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在全域建成生态环境优美、村容村貌整洁、基础设施完善、公共服务健全、产业特色鲜明、群众生活富裕、乡土文化繁荣、乡风文明和谐、充满发展活力的美丽乡村.  相似文献   

17.
正铜仁市碧江区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加快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以500亩以上坝区为重点,通过党建工作的高质量引领推进产业兴旺高效益、生态宜居高颜值、乡风文明高素质、治理有效高水准、生活富裕高水平。在脱贫攻坚实践中,铜仁市碧江区以民生需求为导向,突出党建统揽统筹,协调各方优势资源,探索"区域组织联建、实体产业联创、发展成果联享"的发展模式,全面深化农村产业改革,巩固提升脱贫攻  相似文献   

18.
《新长征》2020,(1):57-57
扶余市紧紧围绕抓党建促脱贫攻坚这一重点工作,采取三项举措,力促脱贫攻坚三大体系建设取得成果。压实责任,加强脱贫攻坚领导体系建设。市委整合市级领导力量,构建"1+N"领导体系。成立扶贫开发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市、乡、村三级扶贫开发工作机制,出台了《扶余市脱贫攻坚工作职责》。选育管用,加强脱贫攻坚人才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19.
《实践》2016,(8)
正为有效发挥基层党组织在推动重点工作落实中的引领带动作用,杭锦旗结合实际,推行以"贯穿一条主线、推进六项工作、发挥六大作用、搭建"X"工作载体"为主要内容的"1+6+6+X"工作模式,推进"十个全覆盖"工程、脱贫攻坚、产业发展与结构调整、村集体经济发展和乡风文明建设等五项重点工作落实,提升了嘎查村级组织规范化水平、活动阵地利用水平及群众满意度。贯穿一条主线。坚持"党建引领、  相似文献   

20.
正"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省、市、县各级党委政府聚焦德江县桶井土家族乡,在这片深度贫困的土地上,合力打响了一场输不起的脱贫攻坚战役。"乌江水呀波连波,荒草石头两岸坡;贫穷日子真难过,守着乌江缺水喝。"这首民谣,唱出了桶井人祖祖辈辈生产生活的艰难与艰辛。作为贵州省20个极贫乡镇之一的德江县桶井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