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以绿色优质农产品为载体的贵州绿色产业在国内多地推介招商,打造"绿色黔货"品牌,将推动贵州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贵州农业实体经济注入新动力。黔山出珍品,笑迎八方客。2月28日,在贵州绿色优质农产品广州推介展示会上,乌骨鸡、大方天椒、九龙天麻、大龙菜籽油、石阡苔茶等特色农产品得到粤地客商的认可和好评。本次广州推介展示会,不仅是贵州绿色优质农产品在珠三角地区市场的集中展示,更是贵州绿色产业招商引资、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  相似文献   

2.
《奋斗》2017,(14)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时指出:"农业主要矛盾已由总量不足转变为结构性矛盾。解决这一矛盾,重在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积极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哈尔滨市农发办在确保增加农产品供给数量的同时,在转方式、调结构、补短板上精准发力。农发项目区形成了结构合理、品种和质量契合消费者需要的农产品供给体系,为推进全市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  相似文献   

3.
刘悦 《当代贵州》2020,(2):16-17
贵州农村产业革命把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振兴、产业扶贫有机结合起来,采取超常规举措,深入推进思想观念、发展方式、工作作风的革命性转变。  相似文献   

4.
新形势下,农业主要矛盾已经由总量不足转变为结构性矛盾,主要表现为阶段性的供过于求和供给不足并存。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农业政策改革和完善的主要方向。加强品牌建设是农业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抓手。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下,运用SWOT分析法,研究安徽省农产品品牌建设的优势与劣势,机遇与威胁,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正>务农重本,国之大纲。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乡村振兴战略,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三农"工作做出的战略部署。"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乡村振兴战略20字总要求,"产业兴旺"居首位。近年来,贵州围绕打造"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大省"目标,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依托山地资源,念好"山字经",种好"摇钱树",大力发展绿色经济,探索出一条符合山地农业规律、凸显生态环境优势、体现贵州品牌特色的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之路。  相似文献   

6.
孙翔 《唯实》2018,(4):41-43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是中央在深刻认识城乡关系变化趋势和城乡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提出的,明确了我国农业农村发展新的更高目标。近年来,江苏省在工业化、城镇化快速推进中,农业农村经济保持同步增长,多项核心指标稳居全国前列,但在现代农业发展特别是供给侧改革方面存在一些突出问题。我们认为:当前农业农村发展内外部环境正在发生着重大而深刻的变化,农业的主要矛盾由总量不足转变为结构性矛盾.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标志着我国城乡一体化进入到城乡深度融合的新阶段。乡村振兴离不开农村经济的繁荣发展,作为农村经济发展的一种新兴业态,迅猛发展的农村电商已成为有效激活农村市场、创新农产品交易方式、推动农民增收、引导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新引擎。针对当前吉林省农村电商发展中存在的诸多"短板",要在电商生态和品牌化建设、人才引进和培训、脱贫攻坚等方面加快推进。  相似文献   

8.
正一年之计在于春。春播是全年农业生产的大头,也是安排作物茬口、调整种植结构的重要节点。全国春季田管暨春耕备耕工作视频会议提出,巩固发展农业农村好形势,特别是稳定粮食生产、保障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坚定不移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央有部署,贵州有行动。在贵州与全国同步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中,2019年是决战之年,夺取决战之年的根本性胜利,打好春耕生产第一仗,把农村产业发展起来,是脱贫攻坚的根本之策,是乡村振兴的首要任务。贵州坚决落实"巩固、增强、提升、畅通"八字方针,  相似文献   

9.
正党的十九大报告从国家战略的高度对乡村振兴提出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20字总要求。推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是促进农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环节,也是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必然趋势。乡村振兴视域下的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可以突破农业资源约束的瓶颈,实现农村产业间多种资源要素的优化配置,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繁荣,为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重要支撑。  相似文献   

10.
正河北省作为农业大省,要实现乡村振兴的宏伟目标,必须要结合自身实际,实实在在抓好乡村振兴战略重点任务,推动乡村振兴战略落地见效。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乡村振兴归根结底是发展问题,农业产业是激发乡村活力的基础,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点。因此,要继续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改革创新为动力,着力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大力推进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充分挖掘和拓展农业的多维功能,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优化供求链、完善利  相似文献   

11.
正当前是我省农业发展由数量型向质量型、效益型转变的关键阶段,发展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是实现农业转型升级的有效手段。在深入开展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建设和推广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关键。一、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建设是提高农业综合竞争力的重要内容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是农产品品牌的一种重要类型。是以一定优势农产品生产地域范围为基础,区域内相关机构、企业、农户等  相似文献   

12.
《奋斗》2017,(23)
正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要解决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适应市场需求,改善农产品的供求关系。二是提高农业的质量和效益,增加农民的收入。三是促进农业转型升级,提高竞争力。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做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篇大文章,就要牢牢把握发展机遇,主攻农业供给质量,补齐农业发展短板,推动农业创新绿色发展,  相似文献   

13.
正回音壁贵州省农业委员会主任袁家榆:2018年,我们将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紧紧围绕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线,聚焦产业精准扶贫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聚焦绿色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聚焦农村改革和农业经营主体,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以重大行动、重大工程、重大项目支撑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后发赶超,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同步小康,促进乡村振兴,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相似文献   

14.
正乡村振兴归根结底是发展问题,而产业振兴则是关键所在。近年来,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坚持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构建现代农业产业、生产、经营体系,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做实产业振兴文章,筑牢乡村振兴之基。2018年上半年,笔者通过实地调研、入户走访、座谈交流等形式,重点对该区乡村产业现状、存在问题进行了调查,在此基础上拟就推进产业发展提出了意见建议。一、产业现状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是一个农业大区,气候条件  相似文献   

15.
正万盛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为切入点,以旅游业和农业现代化为突破口,以资源型城市转型升级为重要抓手,全域展开、全面推进、全员参与,积极探索具有万盛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实现了乡村振兴的良好开局。创新融合促产业振兴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科学布局四大农业园区,高标准规划建设茶叶、猕猴桃、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提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把农业农村农民发展摆在国家战略的位置进行决策部署。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重大举措,是弥补我国"三农"发展短板的重要抓手,为更好地解决"三农"问题指明了方向。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在粮食安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绿色发展理念、农村基础设施、乡村治理、深化改革等六个方面着力推进。  相似文献   

17.
项蕾  杨刚 《当代贵州》2018,(46):18-19
“校农结合”是贵州推动产业脱贫、乡村振兴和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的创新举措,是促进农业产业发展、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和保障学校食堂供给的有力抓手。  相似文献   

18.
冉阿建 《当代贵州》2017,(47):10-11
贵州立足大生态、利用大数据、服务大扶贫,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建品牌、闯市场,推动绿色农产品“泉涌”发展。  相似文献   

19.
<正>近年来,六盘水瞄准农业发展的薄弱环节,紧盯"三农"工作的重点难点,积极探索农业转型升级、农民增收致富,农村发展加快的新路径,不断探索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了初步成效。但随着改革的深入推进,不少矛盾与问题也凸显了出来。本文以问题为导向,通过梳理六盘水市在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面临的现实矛盾与重大难题,旨在努力寻找解决矛盾与困难的路径,为奋力谱写百姓富、生态美多彩贵州新未来的六盘水新篇  相似文献   

20.
正农村产业革命的深刻变革,一头连着产业发展大局,一头系着人民群众期盼,思南坚持用绿色加特色助推农业转型发展,推动乡村振兴。春回大地,春风醉人,走进铜仁市思南县,田间地头随处可见村民备战春耕的繁忙景象。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如何调整农业结构提升产业化水平?怎样培育农村经济发展新动能?思南县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用绿色加特色助推农业转型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