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当代贵州》2005,(18):55
在遵义地区属县中,余庆名入"边塞",而且直到上世纪60年代,才趋于"稳定",归入遵义建制.今余庆县境地,始置于明万历二十九年(1602),但其历史则更早于此.唐乾符三年(876),以牂州属白泥、余庆两土司为校尉(其地即今县地);宋为绍庆府属羁縻小州;元置余庆州、白泥州,属播州宣抚司,"余庆"始作正式行政区划名称出现;明洪武十七年改余庆州为余庆长官司,属播州宣慰司,万历中置县后属平越直隶州而归贵州版图.  相似文献   

2.
一、遵义地区历史悠久 遵义地区历史悠久。在春秋战国时期,遵义地区曾是巴、蜀、夜郎等国的领地。西汉时期,在这里设置犍为郡,郡治在(?)县,即今遵义市西北。唐代贞观十三年建播州,十六年(642)年,改播州所辖罗蒙县为遵义县。这是遵义得名之始。从唐末历五代、宋、元、明代计  相似文献   

3.
《当代贵州》2004,(14):53
全长480公里的赤水河,西起云南镇雄,逶迤蜿蜒在川、黔、滇三省之边缘,由四川合江汇入长江,古称大涉水,又名赤虺河,今赤水市即因河而得名.20世纪80年代后,成为长江三峡旅游线的延伸、补充地区,被誉为千瀑之都、楠竹之乡、桫椤故国,有丹霞之冠、原始之奇、美酒之河的景色,是黔北高原上的一颗璀璨明珠!  相似文献   

4.
德江县位于铜仁地区西北部,地处武陵山脉与娄山山脉交汇地带。东邻印江,南接思南,西南界凤冈,北抵沿河、务川。土地总面积2071.9平方公里。有汉、土家、苗等民族。德江之名,缘于明初设于思南的水德江长官司。元明德江地属思南宣慰司、思南府。清光绪八年(1882年),思南府属安化县迁至大堡(今德江县城),称安化县。民国2年(1913年),因原有水德江之名,将安化县改名德江县,为县名之始。  相似文献   

5.
田茂乾 《当代贵州》2011,(20):37-37
猴场会议以后,中央红军以秋风扫落叶之势,抢渡乌江,翻开了中国革命史新的篇章。 黎平会议以后,中央红军分为左、右两个纵队向以遵义为中心的黔北地区前进,一路过关斩将,横扫黔敌,突破了王家烈的清水江河防。1934年12月21日起,中央红军连克剑河、镇远、施秉、黄平、余庆等几座县城。  相似文献   

6.
正作为"黔系列"的一份子,黔茶将树立贵州茶产业统一形象,"将茶产业发展进行到底,使茶文化成为贵州新优势",实现"以茶兴业、以茶惠民、以茶养文"目标。"高山云雾出好茶。"贵州是全国唯一兼具"低纬度、高海拔、寡日照"条件的原生态茶区。茶圣陆羽在《茶经》中记载:"茶生思州、播州、费州、夷州……往往得之,其味极佳。"古代的思州、播州、费州、夷州就是指今天的遵义、铜仁等地。  相似文献   

7.
金沙县位于毕节地区东部,地处乌蒙山脉与大委山脉过渡地带。东临遵义、西及西南界大方,西北接毕节,东南邻修文、息烽、黔西,北至仁怀及四川古蔺等县(市),土地总面积2528平方公里。有汉、苗、彝、布依、仡佬等民族。金沙之名源于县内金宝屯、沙溪坎两地名。今金沙境, 元明分隶水西、播州两宣慰司,明末清初"改土归流"后, 分隶大定、遵义两府。民国时期分隶黔西、遵义两县。民  相似文献   

8.
正遵义市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立足大生态、服务大扶贫、利用大数据,构建集辣椒生产、加工、物流、营销为一体的黔北辣椒产业带,推进遵义辣椒泉涌发展、风行天下。8月5日,由遵义市政府、贵州省农业委员会、中国蔬菜流通协会主办,以"生态黔椒·泉涌天下"为主题的2017中国·遵义第二届国际辣椒博览会在遵义市新蒲新区开幕。开幕式上,中国蔬菜流通协会授予遵义市"中国辣椒之都"称号,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中国辣椒检  相似文献   

9.
“茶之出黔中,生思州、播州、费州、夷州(即今岑巩、遵义、德江、石阡)……十一州,往往得之,其味极佳。”——唐·陆羽《茶经》 自从1000多年前唐代茶圣陆羽对黔茶作出文字记载后,北宋《太平寰宇记》、明代《事物钳珠》、清朝《贵州通志》等文献对黔茶的称道之词又屡屡见诸笔端。在视贵州为蛮夷之地的封建时代,对黔茶的推崇在乾隆55年达到了顶峰:茶中佳品“贵定雪芽”被铁定为贡茶。1915年,都匀毛尖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捧走金奖,与国酒茅台比肩飘香,贵州“北酒南茶”一时间名噪中华,风靡欧美。建国后,茶叶是贵州仅次于烤烟、油菜的第三大经济作物,对贵州农村经济的发展贡献良多。  相似文献   

10.
正遵义常年辣椒种植面积在200万亩以上,分别占全球、全国、全省种植面积的3%、10%和40%,全市有辣制品加工企业40余家,年加工产值约55亿元,年干辣椒交易量约40余万吨、交易额约60亿元,全产业链已初步形成。中国辣椒看西南,西南辣椒看贵州,贵州辣椒看遵义。遵义有着中国辣椒之都、全国优质辣椒种植区的美誉,以遵义虾子辣椒专业批发定点市场为中心,建立了市场网络体系,产品畅销川、湘、沪等20多个省、市、自治区,并出口到80多个国家和地区,形成了"中国辣椒、虾子定价、全球采购"的格局。  相似文献   

11.
<正>毛泽东同志指出:"川陕苏区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第二大区域,川陕苏区是扬子江南北两岸和中国南北两部间苏维埃革命发展的桥梁,川陕苏区在苏维埃新中国伟大战斗中具有非常巨大的作用和意义。"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创建根据地的斗争,先后建立了江西中央革命根据地和湘鄂西、鄂豫皖、琼崖、湘鄂赣、川陕、陕甘、湘鄂川黔等10多个根据地。其规模中央根据地第一,面积5万多平方公里,人口300多万,红军近10万。川陕革命根据地面积4.2万平方公里,人口近600万,红军达8万之众,规模第二。从位置上看,绝大部分根据地建立在南方,北方仅陕甘1个根据地,川陕革命根据地恰处南北根据地之中,形成了连接南北根据地之间的一座桥梁。笔者就川陕革命根据地建立的历史背景谈点看法。  相似文献   

12.
讲习所     
<正>“深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进一步提升创新能力、产业竞争力、发展能级,率先形成更高层次改革开放新格局,对于我国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意义重大。”——出自习近平总书记2023年11月30日在上海主持召开深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时的重要讲话央视快评:一域看全国。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推进包括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在内的区域协调发展战略。这是我国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途径,也是推动共同富裕的应有之义。各地要深刻领悟习近平总书记对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从中找到促进本区域发展的思路和方法,着力破解地区之间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  相似文献   

13.
闽赣省是1933年4月26日由中央人民委员会第40次常委会批准建立,中央红军第四次反“围剿”胜利后开辟的新苏区。1932年10月,中央红军利用蒋介石集中兵力“围剿”鄂豫皖和湘鄂革命根据地,对中央革命根据地暂未进攻之机,进军建(宁)黎(川)泰(宁)地区,创建了建黎泰革命根据地。次年2月,蒋介石掉头进攻中央根据地之广昌,中央红军在黄陂东陂战役中消灭敌近三个师,俘敌师长二人,缴枪万余枝,取得了第四次反“围剿”的胜利。从此,建黎泰这块新的革命根据地与原来以崇安为中心的闽北根据地及以资溪为中心的信抚根据地连成一片.当时,王明、博古的“左”倾错误路线在党内占统治地位,他们实行的是占领城市的所谓进攻路线,他们认为“争取这一广大区域成为巩固的苏区,实为夺取抚州、进攻南昌的必要条件”,“在政治上军事上均占重要地位”.(见《中央人民委员会第四十次常会》)于是,即决定将这三块根据地合并,建立闽赣省.并任命作霖为中共闽赣省委书记,邵式平为闽赣省革命委员会主席。周恩来亲自提议把闽赣省委机关设在黎川的湖坊村。  相似文献   

14.
读者来信     
《党史博览》编辑部: 我是贵刊的一名忠实读者,每年必订,每期必读。看到面貌一新的2001年《党史博览》,内心由衷的高兴。我觉得改版后的刊物有以下三大特色:一、富有新意。新增设的“世纪回眸”,“将帅风采”、“旧档解密”等栏目,不仅有新意,而且对我党、我军的历史有了更深、更细的描写,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可读性;二、编排新颖。刊物的编排、设计、布局进一步美化,无论是封面、封底和内文的编排、设计、布局,都让人爱不释手;三、文风活泼,史料精准,可读性更强。河南浙川县毛堂乡广播电视站;黄振清 我本人日常学习有《福州日报》、《党史博览》、《每周文摘》报、《福建老年报》、《中国老年》及《华夏长寿》等。除《福州日报》重点学习时事外,把贵刊排在首位学习。在学习贵刊时总觉得内容新鲜,而且多涉及好人好事,特别是革命先烈和爱国人士为党为人民利益奋勇向前,不怕牺牲,看时会掉泪。有的虽非历史文  相似文献   

15.
解放战争之初,人民军队实施战略防御,先后打破国民党军队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但这一时期,战争主要是在解放区进行。人民军队在内线作战大量歼敌的同时,解放区也承受了巨大的战争负担。在战略防御阶段,解放区面积有所收缩,加之战勤任务和敌人的破坏,农民负担比较繁重,不利于长期支持战争。在打退国民党军队对解放区的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后,毛泽东和中共中央根据解放区实际情况、我军歼敌数量和敌我实力消长等因素,为了粉碎敌人战争计划,分散和各个击破敌人,果断作出开展战略进攻、将战争引向国民党统治区的决策。自1947年6月开始,晋冀鲁豫野战军、华东野战军、西北野战军、东北野战军先后转入战略进攻,实现了中共中央提出的"以主力打到外线去,将战争引向国民党区域"的战略目标。人民军队转入大规模的攻势作战,不但收复了全面内战开始之时一度被国民党军队占领的地区,而且开辟出广大新解放区,大大加快了解放战争胜利的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