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正>海拔一千二百多米的遵义市务川自治县大坪镇胜利村,山高坡陡,崎岖险峻,200多户1000多位苗族同胞祖祖辈辈散居在这崇山峻岭的"腰杆"上。水,是苗家人生生世世的想;路,是胜利人岁岁年年的盼;富,是千多人祖祖辈辈的梦。40多年来,为了带领村民决战贫困,让村民过上好日子,务川自治县涪洋镇当阳村胜利组(原胜利村)老支部书记王章礼不但自己带领村民拼了几  相似文献   

2.
正在务川自治县涪洋镇胜利村的悬崖峭壁之上,蜿蜒盘曲着一条人工"天渠",这条"天渠"被胜利村百姓誉之为"生命线"。提起这条"天渠",那曾是当地人永难磨灭的记忆,重拾那段岁月,使人感慨万千。4月4日,记者在遵义市务川自治县涪洋镇胜利村见到了当年的凿渠带头人——年过八旬的老支书王章礼。上世纪70年代,为了引水进村,王章礼和他的大儿子王大洪带领村民们每天早上6点起床,晚上8点收工,凿沟渠、架渡槽,斩荆棘、碎大石,一锤一锤,一钎一钎向绝壁开战。他们依靠双手苦苦支撑,一米一米艰难向前推进。  相似文献   

3.
正产业发展有了金融"活水",保障了产业链条的完整衔接,真正做到了"扶持一个产业,带动一批农户,致富一个村庄"。"春雷响,万物长。"3月6日,适逢二十四节气的惊蛰,务川自治县涪洋镇前进村村民开始了今年的辣椒育苗。"辣椒产业真的好,去年我家种了5亩辣椒,有1万多元的收入。"73岁的老人王考章说。前进村位于涪洋镇西南,属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全村土地面积24.1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只有4475.8亩,建档立卡贫困户343户1614人,是典型的贫困山村。为了脱贫,村支"两委"以前曾多次带领村民搞小规模种植养殖业,但由于种种条件制约,都没有取得成功。  相似文献   

4.
"过去在对岸望哥哥,泪蛋蛋抛进涪江河.如今想亲亲咱不怕,想得不行就打电话……"75岁的张大爷接过小姑娘递过来的麦克风,扯开喉咙用散曲调陶醉地唱了起来,逗得上百村民哈哈大笑.这是前不久涪城区河边镇一组农民参加"文明在农家"活动时的一幕.每逢村里开展类似的活动,大家就聚在"典型文化户"王美英家"闹红火",邻近村爱好文艺的村民也纷纷赶来献艺,那场面格外热闹.……  相似文献   

5.
正"以前买生活用品,都要挑着担子走两个小时去乡里。"三都自治县中和镇雪花湖社区搬迁户潘永炎说。由于地理位置偏僻,交通不便,"背上背着孩子,肩上挑着担子"曾是潘永炎的日常,也曾是三都自治县三洞乡兴旺村水洋组村民的生活写照。2016年8月,潘永炎一家6口搬进了三都中和镇雪花湖社区移民搬迁点120平方米的新房。  相似文献   

6.
中国乡村社区治理既要贯彻国家主流秩序精神,同时也要充分考虑农村乡土习俗元素与村民利益诉求,并让二者相互促进形成良性循环。如果这一互动逻辑不畅,则会有村民运用其"常备剧目"对抗国家政令,从而大大增加国家秩序的运行成本。以秸秆焚烧政令的推行为例考察国家政令在当前乡村中的运行,结果表明此政令的执行给当地农村社区个别居民"怨气"的集聚与宣泄提供了土壤,村民宣泄"怨气"的途径给禁烧禁令的执行造成困惑;当地乡镇村干部利用"权变理论"吸纳民间习俗,尊重村民利益诉求,一定程度上化解了相关难题,理顺了农村社区治理逻辑,提升了村民的获得感与幸福感。乡村社区治理良性互动逻辑得以形成。  相似文献   

7.
<正>从"上面管"到村民"自己管",从管理到治理的一字之变,显示出农村基层治理的大跨越"社区有了党员志愿服务队,我们能不能效仿成立村民志愿服务队,也为社区做点事呢?"前段时间,彭州市天彭镇檀木社区村民刘招齐和黄贵禄来到村民议事会上表达了这个愿望。不久,16人组成的村民志愿服务队便在村里开始了服务行动。  相似文献   

8.
正走进威宁自治县石门乡,沿路清一色的灰瓦白墙民居掩映于山间,整洁的通村通组路纵横交错,村民的房前屋后绿树成荫、花香扑鼻。"元宵过年不喝酒,喝酒就喝年丰酒,年丰酒里话丰年,幸福话儿说不完。"今年元宵节,在威宁自治县石门乡年丰村小广场上,已经脱贫致富的危房改造户熊朝万用山歌表达了  相似文献   

9.
正王章礼祖孙三代带领村民筑坝凿渠、开山修路、发展产业,在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同步小康的道路上,用实际行动践行了党员标准,传承了文明家风。初春的务川自治县涪洋镇,天气寒冷,山路上还有些许薄冰。恶劣的天气没有挡住当阳村83岁的原党支部书记王章礼的热情,每天到村里的小水库上走走看看,已经成了他从村支书岗位上退下来20多年的一个习惯。大山环绕的当阳村胜利组,山高坡陡、崎岖险峻。在这里,王章礼祖孙三代带领村民筑坝修渠、开山修路、发展产业,在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同步小康的道路上,用实际行动践行了党员标准,传承了文明家风。  相似文献   

10.
<正>村民自治是我国民主政治制度的重要体现和标志。1980年2月,中国第一个由农民选举产生的村民委员会在广西宜州市屏南乡果作村产生,1981年下半年,中央调查组对这一实践成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1982年"村民委员会"这一组织形式被写进了宪法条文,明确规定了村民委员会的性质和任务,确立了村民委员会是群众性自治组织的法律地位。可以说,从上世纪80代初期到现在,我国村民自治从基本普及到全面展开,从推进"四个民主"到开展农村社区  相似文献   

11.
正一个偏僻的小村庄,因为他们的支部书记生病了,一天之内村民自发筹集了数万元手术费为他治病,村民们说"就是讨饭也要救他"。当地就有一些干部不由地发出了"假如我病倒了,会有多少村民来救我"这样的感慨!郑九万所做的一切都体现在了村民的回报上,是老百姓心中那杆秤称出了一名基层党员干部的分量。他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深刻揭示了"老百姓在干部心中的分量有多重、干部在老百姓心中的分量就有多重"的丰  相似文献   

12.
正彭阳县以"四化一评"为着力点,积极构建"小社区、大服务"的"服务型"社区党建工作新格局。搭建一体化平台,优化服务阵地。新建社区组织活动场所,建立"一站式"服务窗口,为社区居民提供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服务。完善区域化支撑,整合服务资源。采取基层组织联建、发展大计联议、富民产业联抓、惠民实事联办、党员干部联管、党群关系联促"六联"措施,广泛开展机关和社区结对帮扶、互助共建活动。  相似文献   

13.
冉彪 《当代党员》2007,(9):9-10
社区是社会的细胞,社区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涪陵区荔枝街道建涪社区党委以社区党建为统揽,通过抓发展促和谐,为党在城市社区“固本强基”的工作开拓了新的视野——  相似文献   

14.
正4月的黔北大地,桃红柳绿。行走在乡间田野,随处可见村民们忙碌的身影。翻土整田,除草理沟,播种盖膜……勾画出了一幅"人勤春来早,田野春耕忙"的美丽画卷。位于播州区鸭溪镇的乐理村关丰组,连片的卷心菜正待采摘。关丰组的蔬菜基地总共有6 7 5亩,2018年关丰组蔬菜基地亩产量在800斤左右,总产值达到300多万元。全镇这样的基地有5个,总共3000多  相似文献   

15.
他不止一次地强调当今社会已经后现代化,他所说的话只能代表他个人的观点。但这阻挡不了相互矛盾的标签被同时贴在他身上。有时候他是"洋五毛",有时他又成了"洋公知"。"你就别把我和那个人放在一组好不好!小流氓再二也不会二到那个程度,而且我从来不善于给别人拍马屁!"雷克自称"小流氓",当看到有人把自己和罗思义一起放在"洋五毛"之列,他这样"抗议"。他不止一次地强调当今社会已经后现代化,他所说的话只能代表他个人的观点。但这阻挡不了相互矛盾的标签被同时贴在他身上。有时候他是"洋五毛",有时他又成了"洋公知"。  相似文献   

16.
正2019年1月25日星期五晴"茄子!"随着摄影师一次次按下快门,丰胜村100多户家庭的2019年全家福就此定格。一张全家福,珍藏着一个大家庭弥足珍贵的记忆。今天,丰胜村村民迎来了期盼已久的摄影团队。上午9点,在省药监局科技标准宣传处有关同志的带领下,摄影老师们手持"长枪短炮"等专业摄影设备来到我们工作队的驻地,经过商量,驻村工作队队员和摄影团队均分为三组到16个自然屯为100多户家庭拍摄全家福。我跟摄  相似文献   

17.
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农村居民消费行为的焦点逐渐从商品的使用价值扩大到符号消费领域。本文以大连市J村的经验研究证明,在村民向符号消费阶段的发展过程中,人们对消费对象的使用价值的需求正在逐步减弱;另外,通过运用"生存—享受"二分法分析框架,本文进一步证明,村民对消费对象的符号功能的追求正在不断增加。它表征着当下中国农村社区正在经历迈向"消费体制"的过渡阶段,村民通过消费符号来获得社区认同感,也表征着"物体系"及其价值观正在替换社区传统价值的空间。  相似文献   

18.
《奋斗》2017,(12)
<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形成做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近年来,黑龙江省在社区治理中充分发挥社区党组织在区域和群众中的凝聚引领作用,积极推进"组织联建、党员联管、活动联搞、资源联用、服务联做"的区域化党建格局,打造形成了"同心凝聚、辐射发散、同轨运转、同脉相连"的区域命运共同体和社区共治"同心圆"。一、核心凝聚,理顺联建共建联结带党建引领,搭建框架。坚持顶层设计,明确职责定位,制定完善细则。牡丹江市制定大党委《议  相似文献   

19.
黄博 《求实》2020,(1):74-83,M0005,M0006
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为村民自治提供了新的历史机遇和发展空间,村民自治是乡村振兴的要义之一,亦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制度支撑与保障,两者相互嵌入,彼此之间存在紧密的价值耦合。作为乡村治理现代化图景实现基石的村民自治需要满足"治理有效"这一要求。从"管理民主"到"治理有效"的嬗变,要求从治理形态、治理资源、治理主体、治理载体层面对村民自治进行重新审视和设计。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村民自治的发展路径需要从多维度进行建构,体现为基层政治权威与乡村内生动力的协同共治,精英型农民群体的塑造,村域经济、文化与组织资源的三重嵌入,农村社区自治的形成及相关配套法律制度的健全。  相似文献   

20.
《求实》2014,(1)
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过程中,地方政府采取制度和组织外在嵌入乡村方式,实现农村社区居民对社区事务管理的参与式民主监督,这就需要在新型农村社区的环境中建立一种新型的政府管理模式。法治型政府、参与型政府、阳光型政府、效能型政府都是基于人民主权为政府合法性唯一来源基础上的现代政府模式。进一步创新农村基层民主建设与农村经济建设有机结合的方式、村民监督乡镇政府行为方式和政府与农村自治组织、农民合作组织、企业及村民的合作治理方式,提高新农村治理的整体功效。新农村治理方式要努力由单一的治理转向综合治理,由"暗箱"治理转向公开治理,由局部治理转向全面治理,由只顾眼前的治理转向可持续发展的治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