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把到村到户到人扶贫措施与片区经济社会发展统筹起来 精准扶贫到村到户到人与片区经济社会发展,虽然各自工作侧重点不同,推进方式不同,但二者并不是矛盾关系,更不是对立排斥关系。要正确处理精准扶贫到村到户到人与片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做到"两者结合"、"两轮驱动"。通过到村到户到人精准扶贫,推动片区经济社会发展;通过片区经济社会发展、宏观环境条件改善,带动到村到户到人精准脱贫。  相似文献   

2.
《实践》2015,(3):58-59
<正>2014年4月以来,自治区扶贫办在贫困人口较为集中的2834个贫困嘎查村,全面启动以规划到村到户、项目到村到户、干部到村到户为内容的"三到村三到户"精准扶贫工作,使扶贫工作重心下沉到村,扶持到户,与扶贫对象实现无缝对接。这些贫困嘎查村覆盖全区77%的贫困人口,是自治区扶贫攻坚的主战场,计划通过4年集中帮  相似文献   

3.
《实践》2016,(11)
正开对"药方子",才能拔掉"穷根子"。2016年,乌审旗立足实际,因地制宜,强化责任,增添举措,按照结对帮扶到村到户、规划项目到村到户、措施落实到村到户、脱贫成效到村到户的总体思路,全面实施"十个全覆盖"工程、到村到户产业扶持工程、金融扶贫富民工程、互助资金合作社扶持工程、扶贫培训就业工程、电商扶贫工程等六项工程,逐村逐户"量身定制"脱贫计划,认真组织实施项目建设,加快金融扶贫贷款发放,完善贫困户档案管理,积极调动各方力量形  相似文献   

4.
正罗甸县按照引产业到镇、引企业到村、引技能到户、带增收到人的"三引一带"扶贫思路,以项目实施为抓手,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罗甸牢牢把握"精准扶贫"主旋律,以"减贫摘帽"为重点,按照引产业到镇、引企业到村、引技能到户、带增收到人的"三引一带"扶贫思路,以项目实施为抓手,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进一步加大产业扶贫、社会扶贫、教育扶贫、金融扶贫力度,取得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5.
<正>正值插秧时节,宣汉县明月乡平等村廖铁笙老人正为家里无人插秧的事情着急。4月23日,由副乡长任登辉带队的定点对口扶贫工作队来到廖铁笙家的田里,队员们挽起衣袖和裤腿,帮助老人将家里几亩田插满了秧苗。今年,宣汉县委出台扶贫开发精准减贫工作规划,提出了"干部扶贫到村到户、基础设施改善到村到户、增收项目到村到户"等"十三条"硬措施。一个多月来,全县658名党员干部组成211个定点对口扶贫工作队,深入全县211个村、  相似文献   

6.
正罗甸县提出引产业到镇、引企业到村、引技能到户、带增收到人的"三引一带"党建扶贫模式,多措并举拓宽就业渠道和增加群众收入。近年来,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罗甸县以创建全省党建扶贫示范县为契机,着力强化农村党建工作,围绕抓党建促脱贫攻坚,做实"党建+"  相似文献   

7.
引产业到镇、引企业到村、引技能到户、带增收到人,”三引一带”党建扶贫模式成为罗甸大扶贫战略行动的重要思路与实践创新. 80%以上土地是喀斯特石漠化严重山区,生态环境脆弱,董王、交砚、木引、云干、董架等乡镇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划定为不适合人类居住环境……面对如此严峻的客观限制,党建工作该如何在脱贫攻坚中发挥作用? 罗甸的思路是:引产业到镇、引企业到村、引技能到户、带增收到人. “三引一带”党建扶贫模式的重点在党建引领、产业脱贫.“要通过土地流转来助力产业扶贫,加速实体经济的发展;要结合当下招商引资的大环境,选好、选准、选对企业,采取流转当地群众土地的方式让群众参与产业发展.”罗甸县委副书记、县长杨兴华在全县产业扶贫发展座谈会上说.  相似文献   

8.
《实践》2016,(11)
正近年来,包头市达茂旗深入贯彻落实上级党委决策部署,举全旗之力、集全民之智,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和一号民生工程来抓,全面落实各类脱贫攻坚政策,组织实施了整村推进、移民扶贫、三到村三到户、产业扶贫等九大类扶贫项目,构建了旗、乡、村三级帮扶组织,全旗脱贫攻坚进展顺利,已有2.6万人稳定脱贫。一是坚持两个清楚,即政策清楚和目标  相似文献   

9.
<正>沿河自治县创新扶贫开发方式,探索实施"六个到村到户"和"十大扶贫产业"的"双轮驱动"模式,使不同环境、不同特点的贫困户合理享受到政府和社会的扶贫资源,让扶贫举措真正向需要扶持的贫困户重点倾斜。看着房前政府帮助筹建的生猪养殖场,想到年底能有10来万元的进账,沿河土家族自治县客田镇客田村生猪养殖户黎明正不由得喜上眉梢。近年来,沿河自治县创新扶贫开发方式,探索实施"六个到村到户"和"十大扶贫产业"的"双轮驱动"模式,使不同环境、不同特点的贫困  相似文献   

10.
丰茂金州     
正黔西南州"两江一河"立体生态经济带加快建设,扶贫产业已形成"一县一业、一乡一特、一村一品"的发展新格局,茶叶、食用菌、中药材、精品水果等十大特色产业,形成全产业链发展态势,推动产业链接到村,项目覆盖到户。  相似文献   

11.
为加快扶贫步伐,正宁县以14个省定贫困村为重点,按照“扶贫到户、扶持到人”的原则,一户一策,因人制宜,到户到人,为贫困群众脱贫致富注入了强劲动力。正宁县三嘉乡林坡村村民冯权荣家里有4口人,由于没有收入来源,建不起新房,全家人一直住在破旧的土木屋中。冯权荣的妻子王秋霞对生活失去了侮山,离家出走。帮联干部了解到这一睛况后,利用贫困户危房改造项目,为他全额援建了4间新房,并多方筹措资金,帮其发展生猪养殖。冯权荣的妻子看到生活有了着落,也重新回归了家庭,让这个濒临破碎的家庭恢复了往H的和睦与温馨。  相似文献   

12.
正面对严峻形势,门源县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充分发挥组织协调和示范带头作用,强化社区、农村网格化防控措施,责任到人、联系到户,加强入户排查和流动人员登记。确保防控措施落到每个社区、每个村组、每个家庭,做到不漏村不漏户不漏人,全方位织密防控网络,承担起了他们应有的责任与担当,在这个特殊时期践行着他们的初心和使命。  相似文献   

13.
贵州新语     
正要把"精准"二字落实到村到户到人,做到对象识别更加精准,政策措施更加精准,项目安排更加精准,干部选派更加精准,脱贫成效更加精准,坚决打赢大扶贫战略行动这场输不起的攻坚战。——贵州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陈敏尔在参加审议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时说要以创新的理念激发市场活力、全力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用心用  相似文献   

14.
<正>为打赢脱贫攻坚战这场输不起的硬仗,近年来岑巩县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把发展生产脱贫一批放在首位,大力实施农村产业革命,以"五个到村到户到人"为着力点,统筹"八要素",活用"五步工作法",扎实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扶贫工作,通过"因户施策""异地置业""入股合作社"等实现未脱贫人口产业全覆盖。  相似文献   

15.
正纳雍县抢抓广州市天河区帮扶机遇,开展"百企帮百村"行动,实现天河区企业对纳雍县深度贫困村结对帮扶全覆盖,加强两地劳务供需对接,实现就业帮扶到村到户。2016年9月3日,贵州·广东扶贫协作工作联席会明确广州市天河区对口帮扶毕节市纳雍县。两年多来,纳雍县抢抓天河区帮扶机遇,开展"百企帮百村"行动,实现天河区企业对纳雍县深度贫困村结对帮扶全覆盖。同时加强两地劳务供需对接,创新建立了10个"扶贫车间",吸纳483人在家门口就业,实  相似文献   

16.
王荣平 《唯实》2015,(4):7-8
近年来,盐城市紧紧围绕年收入4000元以下低收入人口脱贫目标,以提高扶贫标准、着力解决相对贫困,聚焦重点片区、着力开展整体帮扶为重点,坚持“区域发展带动扶贫开发、扶贫开发促进区域发展”的基本思路,突出精准扶贫到村到户,推动扶贫开发工作不断取得新的成效。截至2013年底,全市52.02万低收入人口,已脱贫25.13万人;省定  相似文献   

17.
在吉林市龙潭区江北乡,有个“龙潭第一村”——江北乡棋盘村。1995年,全村工农业总产值达到2101.3万元,村民人均收入2676元,居全区各村之首。近年来,棋盘村党支部率领村民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共同致富的道路,在棋盘这块方阵上走出了三着棋。 分田到户,集体资产不分到户 1983年,棋盘村开始实行土地承包责任制,和其他村一样,分田到户,牛、马、大车也作价分了。人们的眼睛又盯上了各社办公室的房屋和村社企业。  相似文献   

18.
种草养畜:山区农民的增收之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洪亮 《共产党人》2007,(14):39-40
种草养畜发展潜力大,已成为宁夏南部山区扶贫开发稳定解决温饱的主要举措。种草养畜产业链长,附加值高且技术难度低,便于到村到户实施,是开展扶贫开发稳定增加农民收入的突破口。据对宁夏海原县观察记录,种  相似文献   

19.
正稳定实现农村贫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保障,是贫困人口脱贫的基本要求和核心指标。"国家越发展,越要把贫困群众基本生活保障好。"今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考察时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两不愁三保障"各项措施落实到村、到户、到人。针对贵州"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和脱贫攻坚成效考核发现问题,贵州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孙志刚指  相似文献   

20.
潘淙淙  何广 《当代贵州》2020,(10):71-71
眼下又是一年春耕时节,也是脱贫攻坚的新起点。面临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的双重考验,三都水族自治县毫不退缩,四举措筑牢全民抗疫防线,打出脱贫攻坚、春耕生产组合拳。双网联动,共同发力。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三都迅速启动包含全县91个村级脱贫攻坚驻村工作队、2249个村级网格的脱贫攻坚县、镇、村、网格四级联动机制,建立新冠肺炎疫情县、镇、村、网格四级联动防控网,全面将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工作精准锁定到户到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