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威宁马铃薯     
正威宁自治县与马铃薯原产地秘鲁安第斯山区自然条件极为相似,是最适宜栽种马铃薯的地区之一,也是全国为数不多的马铃薯百万亩种植大县,常年种植面积165万亩,鲜薯总产量300万吨,总产值40亿元以上。威宁马铃薯个头大、口感好、淀粉含量高、耐储存,深受各地客商青睐。目前,"威宁洋芋"已获国家工商总局地理证明商标,打造"威宁洋  相似文献   

2.
威宁洋芋     
正联系电话:13985361214联系人:管绍刚威宁洋芋——全国百强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产自海拔2400米的"中国南方马铃薯之乡"威宁自治县,生长环境与安第斯山脉原产区最为接近,至今已有400多年的种植历史。得天独厚的生长条件成就了威宁洋芋块大、品质优、口感好等优势,产量和质量在全国均处于一流水平。2018年威宁洋芋种植面积达到180万亩左右,总产量达371万吨,总产值67亿元,带动约8万贫困群众增收,成为全县农民脱贫增收的支柱产业。  相似文献   

3.
《共产党人》2012,(15):5
原州区大力实施节水灌溉工程,有效破解了当地特色优势产业发展的用水难题,马铃薯种薯、枸杞、冷凉蔬菜等特色优势产业种植面积迅速扩大。目前,原州区马铃薯种植面积达到53万亩,枸杞种植面积达到7万亩,蔬菜种植面积达到18万亩。特色产业种植面  相似文献   

4.
郑洁 《当代贵州》2020,(16):22-22
3月25日,在威宁自治县雪山镇银光村马铃薯种植基地,随处可见村民辛勤劳作的身影。他们有的起垄、有的施底肥、有的覆膜,田间地头掀起了马铃薯春耕生产热潮。"覆膜马铃薯的种植,关键要保温、保潮。"威宁自治县雪山镇农业服务中心农业技术员管绍刚向种植户讲解种植技术。"2月份我们就开始栽种覆膜马铃薯。  相似文献   

5.
品种改良——种植脱毒马铃薯增收见效快我省发展马铃薯生产具有优越的自然条件和区位优势。马铃薯是我省种植的主要农作物,全省大部分地区适宜种植马铃薯,年种植面积达700余万亩。但是,由于品种结构逐渐老化,多年来的自繁自生使薯种严重感染病毒而退化,导致单产水平低下,产品质量低劣。为改变这一现状,近年来省委、省政府已把脱毒马铃薯种植作为一项温饱工程在全省全面推广。今年全省脱毒马铃薯推广种植的计划面积达300万亩,占全省马铃薯种植面积的近一半。据实地验收测产,脱毒马铃薯亩产在1400公斤左右。织金县马场、牛场等乡镇目前推广种植的脱毒马铃薯,高产地亩产达3600公斤,最大单个重达700克,单株最高产  相似文献   

6.
威宁洋芋     
正威宁洋芋——全国百强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产自海拔2400米的"中国南方马铃薯之乡"威宁自治县,生长环境与安第斯山原产区最为接近,至今已有400多年的种植历史。得天独厚的生长条件成就了威宁洋芋块大、品质优、口感好等优势,产量和质量在全国均处于一流水平。  相似文献   

7.
<正>坚持以党建为统领,突出大扶贫、大安全、大发展三大战略任务,推动省十二次党代会精神在威宁落地生根,努力把威宁建成中国休闲度假旅游基地、中国南方马铃薯种植基地、中国中药材种植基地、南方高原生态苹果基地、贵州绿色能源基地和云贵川毗邻地区的重要节点城市。一、要在贯彻精准方略中决胜脱贫攻坚  相似文献   

8.
正2016年2月,农业部发布《关于推进马铃薯产业开发的指导意见》,将马铃薯作为主粮产品进行产业化开发。成宁自治县马铃薯产业迎来大好机遇。威宁县常年种植面积16滁万亩,总产量270万吨,全县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马铃薯种植业收入占40%。马铃著产  相似文献   

9.
正日前,中国食品工业协会授予威宁自治县为"中国薯城"称号,成为威宁获得的又一张国家级靓丽名片。中国食品工业协会专家组一致认为,威宁自然条件优势,发展马铃薯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威宁县十分重视马铃薯产业发展,在资金、政策等方面给予重点扶持,为马铃薯产业发展提供了保障,威宁马铃薯产业从品种选育、脱毒种薯扩繁、商品薯生产、存贮、加  相似文献   

10.
乌盟在农业经济结构调整中,突破了传统的种植观念,在“调”字上走出一招妙棋   在种植业结构中,乌盟突破了“唯种是粮”的观念,把土豆从粮食作物中分离出来,提出了“土豆立盟”发展思路,使大规模种植马铃薯成为调整种植业结构的重头戏。四子王旗可以说是乌盟“土豆立盟”的一个缩影。这个旗的东八号乡,有耕地 9. 28万亩, 98年马铃薯播种面积就达 4. 12万亩,人均达五亩。仅此一项农民从中获纯收入就高达 1300元,收入上万元的有 80多户。 2000年,东八号乡马铃薯面积一跃扩大到了 7. 54万亩,人均 9. 3亩,占总播面积的 81%,全…  相似文献   

11.
《实践》2021,(6)
正喀喇沁旗是典型的山区,人多地少、山多川少。全旗75万亩耕地,水浇地仅有24.5万亩,人均耕地只有2.1亩。为了化劣势为优势,变弱势为强项,近年来,该旗因地制宜、因村施策,以特色为依托,以品牌为动力,着力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以中药材、硬果番茄、山葡萄、马铃薯、花卉种植为代表的特色农业在喀喇沁旗迅速崛起,渐成气候。  相似文献   

12.
《奋斗》2017,(8)
<正>望奎县是全国最大的马铃薯脱毒小薯无基质栽培工厂化生产基地,马铃薯种植面积达30万亩,产量60万吨。早在1998年,望奎县就注册了中国第一个薯类商标——黄麻子,并于2003年获得了绿色食品标识。2014年,望奎被省农发办确定为马铃薯产业发展示范区,投入农发资金5600万元,进一步配套完善基础设施,为马铃薯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自繁自育亩均增收400元  相似文献   

13.
“推动马铃薯产业化发展,提高马铃薯产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市场竞争力”是实施“粮食安全保障工程”的一项重要内容。马铃薯是世界第三、中国第四大主粮作物。历经20余年快速发展,马铃薯现已成为我国诸多地区的特色优势产业,正在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和乡村振兴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黑龙江省是粮食生产大省,也曾经是马铃薯生产大省,种植面积曾多达600万亩,是马铃薯种薯和淀粉加工薯优势产区。  相似文献   

14.
刘云龙  姜雁龙 《奋斗》2009,(9):48-48,60
红旗农场隶属省农垦总局哈尔滨分局,地处哈尔滨市西郊.现有土地面积2万亩,其中耕地1.2万亩,95%的耕地实现了节水灌溉。人口2833人,种植作物有蔬菜、瓜类水果及马铃薯、甜菜、药材。经过近几年的发展,红旗农场实现了经济社会大跨越。2008年实现生产总值8355万元,同比增长27%,其中第一产业3474万元、  相似文献   

15.
正6月11日,威宁自治县新发乡开坝村佛手瓜种植基地,负责人陈讯又接到了来自广州客商的电话,询问佛手瓜上市时间。"你在手机上下一个‘黔菜网’,我们的上市时间会实时更新。"陈讯介绍,"黔菜网"不仅能查到威宁40万亩蔬菜基地的信息,还能了解哪里卖得起高价,预测"茬口期"。作为全省首个整合蔬菜农产品供应端和销售端信息的B2B平台,黔  相似文献   

16.
正威宁始终把强化组织方式、产销对接、打造特色品牌放在做大做强特色产业的重要位置,大力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完善利益联结机制,让龙头企业、合作社、村集体和农户特别是贫困户共享发展红利。初秋时节,威宁自治县迤那牛棚万亩精品苹果示范基地里,红彤彤的苹果挂满枝头,村民们在果园里忙得不亦乐乎。"基地有3000多亩苹果树已挂果,去年产苹果1750吨,产值2000万元。今年预计产苹果超过4000  相似文献   

17.
<正>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是农业大县,早在1999年就被国务院命名为"中国马铃薯之乡",被农业部确定为全国马铃薯种薯、商品薯基地县。到2013年底,全县马铃薯种植面积达60余万亩,约占农作物播种面积的50%,提高农民人均纯收入超过1000元,占农民人均总收入的25%以上;从事马铃薯产业的技术骨干人才近千人,其中省管专家1名、市县管专业技术拔尖人才2名、正高职3名、副高职11名。为持续壮大这一强县富民的特色产业,充分发挥  相似文献   

18.
杨威  罗翔 《当代贵州》2008,(14):60-60
2008年6月24日,中国南方马铃薯之乡——威宁马铃薯文化节在威宁自治县召开,主推贵州马铃薯文化的本届大会的召开,成为我省近年来加快转变县域经济发展方式的又一个新亮点。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在新的形势下,威宁自治县这样一个边远少数民族地区,地方党委、政府在面临重大而紧迫的课题面前,紧紧抓住机遇,立足区域优势,深化农业产业化结构调整,迈出了可喜的步伐。  相似文献   

19.
从江辣椒     
正从江是全省16个深度贫困县之一,现有耕地面积21.6万亩。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入,当地瞄准市场需求,结合土壤气候资源优势,把辣椒种植作为产业扶贫助农增收的一大举措。目前,从江辣椒种植面积2万余亩,产量2万余吨,实现产值约1亿元。计划到2020年夏秋季,全县将种植线椒1.3万亩、尖椒0.4万亩、本地朝天椒0.2万亩,预计总产量3万吨以上,上市时间集中在当年7月至11月。  相似文献   

20.
2004年,我省在政策牵动、市场拉动、改革推动、科技带动下,通过实施水稻100万亩、玉米100万亩、马铃薯100万亩的科技"三百"工程,全面完成了增产增收任务.全省粮食面积9400万亩以上,比上年增加270万亩以上,增长3.0%;总产量达3326.5万吨,增产143.2万吨,增长4.5%;种植业为农民人均增收235.7元,是近5年来最好的一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