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从年轻小伙到古稀老人,谭国超每天坚守在印江自治县刀坝镇兰克寨村的国家坝库区,摆渡护送来往的村民和学生,40余年如一日,风雨无阻。印江自治县刀坝镇兰克寨村的谭国超老人已经70岁。上世纪70年代初,为了周边村民出行方便,不绕山路,谭国超就做起了摆渡人。从年轻小伙到古稀老人,谭国超40余载如一日,摆渡护送村民和学生过河。  相似文献   

2.
新年希望:希望孩手们健康成长,山村教育事业越来越好. 1月25日,沿着蜿蜒的乡村公路,在陈芳的指引下,记者来到印江自治县刀坝镇兰克寨村兰克完小附属幼儿园. 虽然处于假期,但幼儿园的操场上还有几个小孩在玩耍.孩子们见到陈芳,纷纷跑过来围在她身旁,连声喊“老师好”.  相似文献   

3.
正我叫代泽斌,贵州印江人,1986年毕业于贵州师范大学中文系,目前在贵州省铜仁第一中学任教,同时担任铜仁第一中学教师发展中心主任。毕业后,我在印江民族中学工作了10年,送走9届毕业班。由于教学效果出色,我被贵州省广播电视大学印江工作站聘请为教学教师,被卫电师专印江教师进修学校聘请为教学教师,  相似文献   

4.
正美丽乡村建设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深化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工程、新载体,是统筹城乡发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具体要求。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对于决胜脱贫攻坚,建设百姓富、生态美的美丽新印江,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为此,笔者对印江自治县"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以期总结经验,提供参考。一、印江自治县"美丽乡村"建设取得的成效及主要做法据统计,截至2016年底,印江县"美丽乡村"建  相似文献   

5.
正为助推精准扶贫、实现乡村振兴,印江农信社创新设立"振兴行"诚信互助基金,通过群众自发参与认缴、村级集体经济适度补助、"春晖使者"捐赠等方式筹集资金,农户自愿加入并入资后,可向农信社申请最高50万元的创业发展贷款。"多亏有‘振兴行’诚信互助基金,我的副食品经营才能发展得这么好。"印江自治县朗溪镇坪柳村村民  相似文献   

6.
郑洁 《当代贵州》2020,(18):34-34
"在这里,与孩子相处教学是快乐的,同时也收获了师生之间特殊的友谊。看到学生们健康长大,家长们对我的信赖不断加深,我觉得这样的生活也是一种幸福。"丹寨县排调镇第二小学"90后"乡村教师张炳梅说。2015年,张炳梅来到丹寨县排调镇第二小学,成为一名乡村小学教师。除执教语文科目外,她还担任了学校少年宫美术室、舞蹈室的指导老师。  相似文献   

7.
正时下,徜徉印江农村,田畴间瓜果蔬菜遍地流翠,山岗上生态牛羊悠然觅食,乡村旅游风生水起。随着一项项精准扶贫措施的有效推进,印江广大农村就像一个生机盎然的大公园,农业在变强,农村在变美,农民在变富,满园春色,一地芳菲。"‘十三五’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  相似文献   

8.
正全民健身的推广普及为印江自治县体育产业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全县目前共有健身服务企业8家,2016年实现体育及相关产业产值约850万元。晨曦微露,在印江自治县文昌广场,年近80的王大爷和同伴们一起精神抖擞地打着太极。扎实的马步、专注的眼神、轻柔的动作,看上去完全不像是已到耄耋之年的老人。印江坚持把保证和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和体能素质作为体育工作的立足点和归宿,着力抓好体育设施建设、全民健身活动、品牌赛事提升  相似文献   

9.
左禹华 《当代贵州》2016,(42):54-55
正印江自治县将打响"书法之乡·养生印江"文化品牌,继续营造传承书法文化的浓厚氛围,建设集文化体验、书法创作、产品展销、会议论坛为一体的书法文化产业。10月18日,2016年首届书法文化艺术节(中国·印江)在印江自治县开幕,印江书法馆同天开馆。从在北京中华世纪坛举行新闻发布会,到在贵阳美术馆举行"书香印江六百年"大型书法展,再到书法文化艺术节开幕,印江这个中国书法之乡备受各界关注,"书法之乡·养生印江"成为独特符号。  相似文献   

10.
正印江"暖冬行动"号召帮扶干部走出机关、沉到村组、深入农家,扎实开展"大宣讲、大调研、大落实、大帮扶"活动。"水泥砂子要严格按照配比搅拌。""这个地基放线不精准,要重新测量。""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将让美丽乡村更加美丽。"一场场宣讲,一次次帮扶,一项项工程,温暖了印江的冬天。2017年12月11日,印江自治县发出脱贫攻坚"暖冬行动"令,5000多名党员领导干部奔赴一线,为贫困户送去寒冬中的温暖。  相似文献   

11.
<正>印江依托全县茶产业转型变革的契机,整合资源,抱团发展,打造武陵山地区优质出口茶生产基地,助推茶产品走出去。"看了十几家店铺,发现同样的牌子包装都不一样,不知该购买哪款才放心。"去年底,慕名来到印江自治县购茶的重庆市民张强心存疑惑。张强的境遇正是近年来印江茶产业遭遇的一大难题,一个品牌近百种包装,混乱的市场难以叫响品牌效益。2017年伊始,印江依托当前全县茶产业转型变革的契机,提出整合资源、  相似文献   

12.
粱中凯 《当代贵州》2011,(26):63-63
我是遵义市余庆县龙家小学的校长,也是一名普通的共产党员,我在这所乡村小学从事教育工作30余年,见证了学校的巨大变化。30多年来,学校从一所普通的乡村小学发展成为拥有国家教育部表彰的“全国中小学德育工作先进集体”等5项荣誉称号的全国优秀乡村学校,而我自己做梦也没想到,  相似文献   

13.
正"感谢几位电力叔叔,不辞辛劳为学校更换了线路,现在我们不再为吃夹生饭发愁了,不再因电压不稳上不成晚自习而担忧了……"这是电力整改优化后,印江自治县木黄镇新民小学六年级班长杨美琳在她空间发布的动态。围绕大扶贫战略行动,印江供电局精准发力,因户施策,以电力扶贫帮扶为切入点,在全县范围内对2138台变压器开展低电压调查摸底,共梳理整治辖区内188台变压器,木黄镇新民小学附近变压器便是其中之一。  相似文献   

14.
内容丰富多彩、造型生动活泼的焰火架出自印江土家艺人之手。印江于明代弘治七年(1494)改司设县,传说弘治年间一外地人带着太太来印江做县官。那时印江闭塞荒蛮,生活单调,因而太太终日郁郁寡欢。为讨太太欢心,县官差人四处寻访民间艺人进县衙献艺。衙差深入查访,仅寻得一个拉二胡的瞎子和打金钱杆的乞丐。衙差说:“你二人听好了,县官要你二人进县衙献艺。若能赢得太太开怀一笑,定有赏银;否则,屁股要挨板子。”瞎子急得直跳脚。乞丐则安慰说“瞎哥,你别担心,跟着我走。只要听从我的口令,我们一定能  相似文献   

15.
《江淮》2008,(4)
2005年10月28日,是我人生中最难忘的日子。这一天,我捐书捐资在家乡创办的安徽省第一家乡村书屋正式开馆。昔日偏僻的乡村一下子热闹起来,乡亲们成群结队地涌向书屋,看书、看报、看光盘。  相似文献   

16.
<正>"最让我高兴的是第四代农家乐酒店被省旅游局列为全省首批五星级乡村酒店。"全国第一家农家乐创始人、四川徐家大院乡村酒店董事长徐纪元指着酒店说。今年距离徐纪元开办全国第一家农家乐"徐家大院",已经过去了近28年。第一代农家乐旧宅已于2012年3月被复原性改造为"中国农家乐第一家原址",墙壁上贴着1987年成都媒体的系列报道,堂屋正中是1992年时任四川省委副书记冯元蔚题写的"农家乐"三个大字。  相似文献   

17.
在黔西南州兴仁市、普安县、晴隆县交界处的兴仁市潘家庄镇楮皮田村,有一所名为大坝田小学的村级小学,然而,就是这所偏远的山旮旯小学,却是许多学生争先就读的学校,这是为什么呢?大坝田小学的校长名叫张泽龙,他不仅是村民、同事眼中的传奇人物,更是学生心目中的好校长、好老师。现年57岁的张泽龙,在36年教学生涯中,始终把乡村教育当成一生的事业,用爱心和知识铺就孩子们前行的道路,更用责任和诚心坚守着对家乡教育的不懈追求,即便身患癌症也不放弃三尺讲台。在他的辛勤耕耘下,校园环境得到极大改善,教学水平远近闻名,学生人数从最初的40来人增加到如今的近400人,更为传奇的是让一个只有3000余人的村庄走出了近100名大学生、研究生。  相似文献   

18.
杨刚 《当代贵州》2017,(3):44-45
"村两委+乡贤会"模式创新和丰富基层社会治理,弘扬中华民族反哺桑梓的传统美德,激发游子回报故土热情。乡贤会是乡贤参与乡村治理的社会组织。早在2014年,铜仁市印江自治县就已在全县开展"村两委+乡贤会"乡村治理模式试点工作。通过试点,这一模式逐渐成熟,于2016年3月在铜仁市全面推行。"乡贤在村子里地位较高,村民听得进他们的意见,可以起到弥合社会分歧的作用,有利于农民、农村顺利融入现代化进程,分享改革开放的红利。"  相似文献   

19.
<正>在茶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印江自治县突破既有的销售格局,利用电商平台开启新局面,着力打造中国茶叶市场中的"印江品牌"。在印江自治县体育广场的外侧,有一排装修明快、涵盖印江十余个乡镇的O2O线下体验店,一根网线,一台电脑,印江把茶叶卖到全国各地。"酒香也怕巷子深,茶也一样。"缠溪镇湄坨村支书李文志说。在原有销售渠道受阻的情况下,2015年4月,初中文化水平的李文志带头成立了湄  相似文献   

20.
<正>印江自治县木黄信用社为广大农民、城镇个体工商户、小微企业提供灵活、方便、快捷的金融服务,走出一条规模、质量、效益协调发展的道路,被乡亲们亲切地称为"乡村金融超市"。3月10日,铜仁市农村信用社基层学木黄现场会在印江自治县木黄镇召开,学习木黄信用社坚持诚信建设不打折、坚持普惠金融服务不停步、坚持服务创新不懈怠、坚持团队建设不停滞、坚持责任担当不放松的特色做法。省联社党委副书记、副理事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