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是我国目前唯一以生态文明为主题的国家级、国际性论坛,对全国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构建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共享生态文明发展红利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引领作用。作为全国首批三个生态文明试验区之一,贵州为生态文明建设的"中国方案"提供了什么样的"贵州智慧"?当代贵州全媒体记者特专访贵州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省委改革办专职副主任张美钧。  相似文献   

2.
探访乌江源     
正贵州是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是国家首批、长江上游唯一的生态文明试验区。作为贵州第一大河,横贯贵州的乌江生态保护怎么样?记者沿乌江一路前行,走近乌江源头。2021年,贵州坚决扛起上游责任,把高质量推进长江经济带发展各项任务纳入贵州省"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全力打造长江珠江绿色屏障建设示范区。作为长江上游右岸最大的支流,乌江(古称延江、黔江)历来是贵州极重要的水上通道。  相似文献   

3.
正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是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重要路径。地处云贵高原的贵州,作为首批国家级生态文明试验区、"两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地球增添了一抹迷人的"贵州绿"。第52个世界地球日到来之际,记者采访有关人士,讲述他们眼中的"绿色贵州"。  相似文献   

4.
<正>今年是贵州省做强大生态长板,推进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加快发展绿色经济的重要一年。作为首批国家级生态文明试验区,贵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大力推进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不断提升多彩贵州的颜值和气质,让绿色为老百姓带来更多红利,诠释绿色发展的时代意义,交出了生态文明的出色答卷。  相似文献   

5.
正贵州建设生态文明试验区、做强做优大生态长板,把"绿色+"理念贯穿各个方面,做好结合文章,努力走出一条速度快、质量高、百姓富、生态美的绿色发展新路。8月30至31日,贵州省委十一届七次全会在贵阳召开,全会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央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决策部署,研究我省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此前不久,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设立统一规范的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的意见》,将福建、江西和贵州三省列入首批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贵州成为我国西部首个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  相似文献   

6.
正近年来,贵州通过坚持不懈地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在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上取得了积极成效,"多彩贵州公园省"正逐渐成为一张亮丽的名片。2016年8月,中办、国办印发《关于设立统一规范的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的意见》(中办发[2016]58号),明确将贵州省与福建省、江西省列为首批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2017年9月,中办、国办印发《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贵州)实施方案》(中办发[2017]57号,以下简称《贵州方案》)。  相似文献   

7.
正作为长江、珠江上游重要生态安全屏障,贵州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让制度成为刚性约束和不可触碰的高压线"。先后实施了100多项生态文明制度改革,实现了多个全国"率先"。这仅是贵州生态文明建设制度创新的一个生动实践。2016年,中央批准贵州为首批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省委、省政府紧扣"多彩贵州公园省"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总目标,聚焦制度改革主线,推动工作取得成效。  相似文献   

8.
正贵州林业将弘扬"天人合一、知行合一"贵州人文精神,坚守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努力探索"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的绿色发展新路。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设立统一规范的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的意见》,贵州被列入首批试验区之一。这标志着贵州省成为我国西部首个国家生态文明建设试验区,将为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探索路径、积累经验。贵州林业将弘扬"天人合一、知行合一"贵州人文精神,坚守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努力探索"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的绿色发展新路,重点抓好以下工作,进一步做优做强生态长板,  相似文献   

9.
正2016年,中办、国办印发《关于设立统一规范的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的意见》,在福建、江西、贵州三省首批开展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2020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改革举措和经验做法推广清单》,包含14个方面90项改革举措和经验做法,向全国分享三大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的改革样本。绿色映底蕴,山水见初心。本刊联合福建、江西两省媒体,共同见证三大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不断擦亮生态名片的绿色实践。  相似文献   

10.
10年前的国发[2012]2号文件,明确提出到2020年,将贵州建设成为"长江、珠江上游重要生态安全屏障".2016年8月,贵州省与福建省、江西省一起被纳入首批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10年后的国发[2022]2号文件,则明确了贵州"生态文明建设先行区"的战略定位.  相似文献   

11.
正实施河长制、保护母亲河,是建设生态文明、推动绿色发展的重要内容。贵州河长制全面实施以来,不断助推国家级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和大生态战略行动。"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生态文明建设推向新高度,美丽中国的新图景正徐徐展开。作为长江、珠江"两江"上游生态屏障和国家首批生态文明试验区之一,贵州举全省之力推进生态  相似文献   

12.
正正是坚守了"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目标,贵州的底色越来越厚重,生态文明的主旋律越来越响亮。回望来时路,一个致力于传递生态文明理念、绿波涌动的贵州,正生动呈现在世界面前。山青、天蓝、水清、地洁。6月的贵州,绿意盈盈,生机盎然。2015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要求"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2016年8月,贵州入选首批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同年9月,贵州决定将每年6月18日设立为"贵州  相似文献   

13.
正不以发展为由破坏生态,不以保护生态为名拒绝发展,贵州努力在坚守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上有新的更大作为,为老百姓带来更多红利、更大获得感。2016年,中央将贵州省列为首批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给予一系列含金量很高的政策支持,充分体现了对贵州生态文明建设的高度重视,为贵州在新的起点上推动绿色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注入了强大动力。  相似文献   

14.
尚宇杰 《当代贵州》2022,(46):44-45
<正>贵州首个森林碳汇管理局——赤水市森林碳汇管理局正式挂牌成立。这是贵州聚焦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的一个生动缩影。作为首批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贵州多项试点工作走在全国前列,30项改革成果列入国家推广清单。9月19日上午,贵州首个森林碳汇管理局——赤水市森林碳汇管理局正式挂牌成立。赤水市森林面积224万亩,森林覆盖率82.51%,是贵州森林覆盖率最高的县(市)。作为贵州省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丰富的森林资源为赤水带来了丰富的碳库储量,  相似文献   

15.
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内涵丰富、思想深刻,系统全面、科学完整的回答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是新时代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依据和实践遵循。党的十八大以来,作为我国首批生态文明试验区,长江、珠江上游的重要生态屏障以及全国重要生态功能区,贵州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相似文献   

16.
秦涛  李唯睿 《当代贵州》2014,(22):40-41
党的十八大强调将生态文明建设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作为支持贵州经济发展的金融主力军,贵州省农信社如何让金融建设推动生态文明发展,发展普惠金融?本刊记者就此进行了专访。  相似文献   

17.
正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山地公园省贵州最普惠的公共产品,贵州的生态底色不断"添绿",民生福祉随之增加。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人民福祉。贵州省作为全国首批三个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之一,生态文明建设走在前列。深呼吸、看绿化、见清水,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贵州这个"大公园"普惠的公共产品,贵州的生态底色不断"添绿",民生福祉随之增加。幸福绿色中来清晨,家住贵阳市云岩区的于阿姨来到黔灵山公  相似文献   

18.
<正>建设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是一项全新的工作,没有成熟的经验和案例可供借鉴。贵州省是唯一位于西部地区的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在贵州开展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综合试验,对我国西部欠发达地区探索生态文明建设道路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正绿色发展、知行合一,贵州懂绿、爱绿。在更多依靠创新驱动转型的关键时期,坚持绿色发展才符合"天人合一、知行合一"贵州人文精神,是践行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理念的最佳路径选择。"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存。"贵州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陈敏尔说,贵州生态环境保持良好,但是十分脆弱,损害后非常难以修复和恢复,要坚持生态优先,推动绿色发展。8月下旬,中办、国办《关于设立统一规范的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的意见》公布,因"生态基础较好、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贵州成为三个首批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之一。  相似文献   

20.
呵护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贵州坚决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呵护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5月18日至19日召开的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指出,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要统筹兼顾、整体施策、多措并举,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开展生态文明建设。作为首批国家级生态文明试验区,贵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积极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呵护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治水护山"换来"绿水青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