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安顺是一片红色的热土.今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考察调研时殷切期望贵州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上闯新路、在乡村振兴上开新局.作为全国脱贫攻坚战的主战场之一,安顺市充分发挥精准扶贫档案在就业扶贫工作中的基础性支撑作用,遵循"一户一档一策"的工作思路,将档案管理服务贯穿到就业扶贫岗位开发、劳务协作、技能培训、就业服务、权益维护等全过程,多措并举促进贫困劳动力稳就业、增收入,实现"教育培训一人,就业创业一人,脱贫致富一户"工作目标.  相似文献   

2.
正半年时间,省人社厅选派的76名干部扎根基层,他们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奉献,为推动全省就业脱贫工作作出了积极贡献。近年来,贵州通过农村贫困劳动力全员培训、大力促进转移就业、公益性岗位安置等工作的实施,有120万农村贫困劳动力已实现就业创业。截至2018年6月底,需要就业帮扶的农村贫困劳动力还有40余万人。为深入推进大扶贫战略行动,助力贵州脱贫攻  相似文献   

3.
正贵州扎实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签订稳岗协议、落实稳岗责任、开发就业岗位、推动人岗匹配,全力稳住外出贫困劳动力务工就业基本盘,坚决按时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月薪三千,食宿全包,培训合格立即上岗。""我们这里岗位多多,还购买保险,感兴趣的老乡可以过来填一份信息表……"6月17日,道真自治县劳务就业扶贫现场招聘会刚开始半小时,已经人  相似文献   

4.
正当前,黔西南州进入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关键时期,劳务输出是当地扶贫增收的重要途径。得益于加强东西部扶贫协作、加快健全促进就业机制等一系列暖心举措的实施,黔西南州通过加强和劳务输入地精准对接、提升劳务协作组织化程度,帮助众多贫困劳动力端稳了就业"饭碗"。"一来就有班上,上个月我就领了4000多元的工资。在这边工作很  相似文献   

5.
正湄潭县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孙志刚书记对做好稳就业工作、抓好就业扶贫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采取有力措施,全力以赴做好劳务就业扶贫工作,实现疫情防控与稳定就业"两不误、双推进"。一是开发公益岗位,打好"兜底拳"。摸清辖区内乡村公益性岗位开发需求,准确对接岗位类型、岗位数量、岗位条件,确定治安巡防、公共产业巡护等巡防巡护岗位,村寨保洁、河道管护、农村"组组通"公路养护等公共服务岗位,重点安置"无业可扶、无力脱贫"的贫困劳动力。目前,已开发公益性岗  相似文献   

6.
正截至2020年5月,全省已累计选聘生态护林员17.25万名,带动51.75万贫困人口实现脱贫。今年,全省林业系统确保新增就业岗位4.4万个,促进省内未就业及返乡贫困劳动力稳就业、稳收入、稳脱贫。贵州是全国脱贫攻坚任务最重的省份之一,同时又是石漠化严重、生态环境脆弱的省份,"贫困"与"生态"相互影响、互为因果。既要生态,又要扶贫,贵州面临双重任务。  相似文献   

7.
正脱贫攻坚新引擎当代贵州:2018年12月18日,省政府办公厅出台《关于印发贵州省农民全员培训三年行动计划(2019—2021年)的通知》,启动了新一轮的全员培训和促进就业工作助推脱贫攻坚的行动。请谈一谈实施农民全员培训三年行动计划的重要意义。省人社厅:就业是最大的民生,中央提出的"六个稳",第一稳就是稳就业。就业是最直接、最快速的脱贫方式,而培训是提高技能水平促进就业最有效的途径。党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三  相似文献   

8.
建设100所公办幼儿园,在100所中小学实施“阳光校园·智慧教育”工程;对40万贫困劳动力开展技能培训,公益性岗位安置就业困难人员6万群众利益无小事,民生问题大于天。贵州扎实办好“十件民生实事”,着力解决就业问题、社会民生痛点、难点问题,彰显了谋民生之利、解民生之忧的必胜决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贵州落实好民生实事,准确把握民生脉动,保障人民各项权利,不断解决好民生问题,让人民过上更加富足美好的新生活。  相似文献   

9.
《奋斗》2020,(11)
正习近平总书记指岀,就业是最大的民生,是最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根基工程,一人就业,全家脱贫,增加就业是最有效最直接的脱贫方式。泰来县脱贫摘帽后,时刻紧绷巩固脱贫成果这根弦,不放松、不停顿、不间断地解决贫困劳动力就业问题,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提供了强大支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泰来县解决就业问题贵在底数清,依托信息化平台进行实时监控,用  相似文献   

10.
杨小友 《当代贵州》2023,(51):32-33
<正>广州安顺聚焦稳岗就业增收,打好建立劳务协作站、开展就业技能培训、引进企业吸纳就业组合拳,帮助群众就业,促进增收。今年初,紫云自治县外出务工人员龙金春通过“安心干”服务平台找到心仪的岗位,如愿坐上开往广东省惠州市的免费大巴,直接到厂门口。从家门口到厂门口,像龙金春一样,通过广州、安顺劳务协作到广东就业的群众越来越多。2021年以来,  相似文献   

11.
正2017年,六盘水市实现就业创业脱贫49443人,占全市贫困人口的15.62%,就业扶贫成效逐步凸显。2018年是贵州决战就业扶贫的关键之年,六盘水市深入实施贫困劳动力就业脱贫、建立易地扶贫搬迁点、农村劳动力全员培训、创业扶持助力等四举措,书写了就业扶贫新篇章,为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同步小康打下了坚实基础。2017年,六盘水市实现就业创业脱贫49443人,占全市贫困人口的15.62%,就业扶贫成效逐步凸显。  相似文献   

12.
贵州作为全国脱贫攻坚"主战场",贫困程度深、贫困范围广、贫困人口多,脱贫任务十分艰巨。截至2017年底,仍有280万贫困人口。就业扶贫是脱贫工作最重要和有效的抓手,是解决贫困问题的"牛鼻子"。按照贵州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全省人社系统立足本职,紧紧抓住就业这个"牛鼻子",围绕大扶贫、大数据、大生态三大战略行动做功课,下足"绣花"功夫,通过一系列措施全力推动就业扶贫工作向纵深推进。截至目前,贵州已帮助120万贫困劳动力实现就业创业。  相似文献   

13.
正就业关乎国计民生,位居"六稳""六保"之首。疫情发生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做好稳就业工作、抓好就业扶贫作出重要指示,为做好劳务就业扶贫工作提供了科学行动指南。作为全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贵州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务工收入占家庭总收入的比重较大,劳务就业对保障贫困家庭收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正跨入2020年,贵州努力描绘着创造美好生活的小康图景,即将告别跨越千年的贫困,意味着民生质量将同步实现巨大飞跃,全省人民定会铭记这个发展转折的历史交汇时刻。2019年,贵州强化40万贫困劳动力技能培训,预计全年城镇新增就业78万人,188万人易地扶贫搬迁全面完成,超过300万农村居民实现安居梦,民生财政支出达949.33亿元……过去的一年,贵州在教育、住房、医  相似文献   

15.
长春市在“十一五”期间要把劳务经济这一新兴产业做大做强,需要采取加强投入、加强就业服务、维护农民工的权益、提高劳务输出的组织化市场化程度、推进城镇化战略的实施等措施,实现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的新突破。  相似文献   

16.
杨小友 《当代贵州》2023,(51):16-17
<正>粤黔两省深化劳务协作,通过点对点输送、线上线下招聘会等方式,精准帮助农村劳动力返岗和就业务工。创新搭建省、市、县三级跨省务工农村劳动力公共服务平台,为农村劳动力广东务工提供全方位服务。引进广东省劳动密集型企业落户贵州,打造产业集群,带动群众家门口就业,实现增收。  相似文献   

17.
《理论与当代》2020,(1):I0004-I0005
贵州省贫困人口总量大、分布广,是全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为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和省委十二届六次全会精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各级人社部门牵头主动作为,联合农业农村、扶贫、教育、移民等部门力量,以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易地扶贫搬迁劳动力为重点,围绕"五个精准"实施农民全员培训,农民就业能力稳步增强,技能脱贫取得实效。  相似文献   

18.
王光莉 《当代贵州》2020,(14):18-19
连日来,贵州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就业保障,坚持把稳就业摆在"六稳"之首。为保障群众稳就业,贵州搭建就业信息化平台,实施就业优先政策,打好组合拳;点对点安排专车专列专机,确保外出务工人员安全有序返岗,为劳动力供需搭桥;增设公益性岗位,优先安排贫困劳动力就业,兜牢民生底线。  相似文献   

19.
正贵阳市"精准推进贫困劳动力全员培训促进就业脱贫工作方案"明确:要"发挥好技工院校、职业院校、职业培训机构的作用,吸引省外优质培训机构,发挥各自优势和特长,形成优势互补、合理布局、多种层次的培训体系,形式多样地开展就业技能、农村实用人才、民族特色手工艺、技能教育、扫盲等技能培训"。这一政策出台为职业教育助力贵阳市扶贫攻坚的着力点进一步明确了方向。一、职业教育助力扶贫攻坚的优势和取得的成效  相似文献   

20.
正近年来,贵州省找准定位,聚焦农村贫困人口和剩余劳动力,通过夯实就业扶贫工作基础、发展就业扶贫车间、加强省内外劳务协作、发放就业扶贫援助补贴等措施,建立健全就业扶贫机制,全力推进就业扶贫工作。"一人就业,全家脱贫。"春暖花开的季节,一场以"促进转移就业,助力脱贫攻坚"为主题的201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