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与过去不同,现在谈到贵州,大家的认识和感知已经大不一样。贵州速度、贵州路子、贵州地位、贵州干部……这样一些带着贵州名字和温度的字眼时常出现在传统媒体和社交媒体上。十年磨一剑。截至2015年,肇始于2005年的"多彩贵州"形象塑造已跨越十年历程,触及各大领域,"独醉"大地神州,形成了耳熟能详的文化品牌。下一个十年甚至更长远的时间,立于新常态下的"多彩贵州",如何深入唱响热爱贵州、建设贵州、发展贵州  相似文献   

2.
正改革开放40年贵州的文化效应,是贵州40年成效的关键因子。贵州文化不仅取得了自身建设的伟大成就,更在于其对于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效应的集中彰显。改革开放40年,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贵州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实现了从过去深陷贫困而无法破解的"贵州现象"到今天强大精神动力下以高速增长、绿色发展为特征的"新贵州现象"的历史性转变。这一转变从文化的视角深层思考动因不难发  相似文献   

3.
正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没有文明的继承和发展,没有文化的弘扬和繁荣,就没有同步小康的实现。贵州省委十一届六次全会提出"建设多彩贵州民族特色文化强省"的战略任务,《关于建设多彩贵州民族特色文化强省的实施意见》也即将出台,弘扬贵州人文精神、建设文化强省的重要意义被进一步强调。"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对一个民族、一  相似文献   

4.
李裴 《当代贵州》2016,(36):38-39
正一个地方的发展,需要精神的支撑和文化的认同。"天人合一、知行合一"的贵州人文精神,是从哲学上揭示宇宙、社会、人生、实践间相互关系的一种理性文化,是多彩贵州民族特色文化的核心底蕴。在历史的长河里,文化的繁荣发展与国家民族的繁荣发展息息相关。孔子  相似文献   

5.
贵州燃气产业的蓬勃发展,理应回归到传统与现实难以忽视的文化之上。也许人们会惊问:贵州燃气难道会创造文化吗?当我们把视角转移到贵州燃气近20年走过的历程,当我们放眼千姿百态的世界,贵州燃气人所改写的是充满风骨的文化力。从一个产业的发展走势而言,没有文化支撑的产业是不可能也难以做大做强的。当我们认真地观察和感悟贵州燃气的文化力,其实就是文化竞争力,对此,那些曾经的"论争"和"疑问"就显得轻佻了。在计划与市场、封闭与开放的环境演变中,贵州燃气人所创造的文化力量,深深熔铸在一个产业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从一个颇具神话的煤气工程开始酝酿,贵州燃气产业首先改变的是根深蒂固的消费文化和消费诉求。从煤气主业到多元化燃气产业科学发展,贵州燃气产业站在世界的时空稳步推进,改写的是能源版图,体现的是一个产业的创造力。从以贵阳为轴心的市场拓展,到遵义、安顺、都匀、毕节等区域的有序扩张,贵州燃气所铸造的是一种持续力,一种与产业链息息相关的文化生态持续力。于是,贵州燃气产业的兴盛,可以说是传统文明与现代文明的裂变,是文化竞争力的提升和张扬。对此,曾经萦绕贵阳许多年的"酸雨"隐退,曾经堆积如山的碳灰不再遗留城市的角落,曾经富足的"煤炭"和"电"不再仅仅属于贵州的"特产"独自享用……  相似文献   

6.
正恢宏70年,奋进70年。贵州文化建设迅速发展,迈入新的历史时期,刮起一阵拂遍世界的"贵州风"。文化共享让贵州自信。70年来,"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服务点遍布各地,基本实现县县有"两馆一站"。公共文化服务为人们迅速补充精神营养,送文化下基层等活动常年开展,更让人们心怀感  相似文献   

7.
<正>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系统描绘了"多彩贵州新未来"的宏伟蓝图,深刻把握"多彩贵州新未来"的丰富内涵,足以令人感受到贵州未来发展的自信、自觉与自强。一、自信:发展成绩厚积贵州更足的底气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党和国家领导人对贵州的高度关切和支持下,贵州发展日新月异。省十二次党代会报告用"七句话"从思想、经济、扶贫、改革、生态、文化、党建等全面梳理过去五年发展的成绩,我们感受到足够自信的底气:经济发展年均增速  相似文献   

8.
正2013年10月,铜仁市第二届旅游产业发展大会暨2013贵州梵净山文化旅游节在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举办。节会上的活动、节目将"醉墨韵茶·福寿印江"的主题演绎得淋漓尽致,成为展示、宣传印江的重要平台。2013年10月,铜仁市第二届旅游产业发展大会暨2013贵州梵净山文化旅游节在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举办。从环梵净山国际公路自行车邀请赛到"中华民族一家亲·走进印江"国家民委文化下基层活动,从2013年贵州梵净山文化旅游节"走进福寿印江·陶醉墨韵茶香"系列活动到《严寅亮与颐和园》花灯剧演出……每一个活动、每一个节目都将"醉墨韵  相似文献   

9.
正贵州把为民服务的成果实实在在地"立"在贵州大地上、"写"进群众心坎里,老百姓获得感满满的。4月11日,"多彩贵州这5年——老百姓获得感分析报告"发布。五年来,贵州守住生态底色,跑出发展"加速度",从经济、公平正义、社会福利等方面着眼,聚焦一个"实"字,老百姓获得感满满的。治国有常,利民为本。获得感是民众基于获得而产生的心理感受,更是检验一个地区发展成就的试金石。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陈敏尔在2017年的新年致辞中强调,要把为民服务的成果实实在在地"立"在贵州大地上、"写"进群众心坎里,让全省人民生活更舒心、工作更安心,  相似文献   

10.
"文化搭台"的方法是为经济社会发展造势."热爱贵州,唱响贵州,建设贵州"为主题的"多彩贵州"活动就是一次出色的造势."文化搭台,经济唱戏"是老调重弹,但老调重弹也可常弹常新,维也纳新年音乐会就是一个例子,"多彩贵州"歌唱大赛同样给予我们许多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1.
正人文精神是构成一个民族、一个地区文化个性的核心内容;是衡量一个民族、一个地区文明程度的重要尺度。今年初,省委书记陈敏尔强调要进一步弘扬贵州人文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天人合一、知行合一",构筑"精神高地"、冲出"经济洼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是中华文明发展进步的精神力量。秉持源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贵州人文精神"天人合一、知行合一",可以让我们记住中国的  相似文献   

12.
《当代贵州》2010,(5):36-37
2005年以来开展的"多彩贵州"系列活动让"多彩贵州"成为享誉国内外的文化品牌,其所体现的是贵州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神奇的原生态自然资源和历史人文景现。"多彩贵州"文化品牌在强势的宣传和推广中具有较高的无形资产价值,由此社会上出现了"多彩贵州"文化品牌的侵权行为。如,贵阳一家酒店就取名"多彩贵州酒店",广州出现了"多彩贵州餐厅",台北一家餐厅还推出了"多彩贵州养生幸运饺"……如不及时对"多彩贵州"文化品牌进行规范管理,将危及"多彩贵州"文化品牌的声誉,不利于"多彩贵州"文化品牌的健康发展。由省文改办组织省多彩贵州文化产业发展中心、省工商局、省知识产权局、省新闻出版局联合制定的《"多彩贵州"商标管理使用办法》自1月20日起正式发布实施,滥用"多彩贵州"商标者,将依据此办法追究其责任。  相似文献   

13.
正强大的物质基础和精神动力,一旦激活贵州这个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的"开放基因",就会有如"天行健、地势坤",开创出惊天动地的新局面;有如核聚变,爆发出"万马如龙出贵州"的大气象。说到与贵州相关的成语,有"夜郎自大","黔驴技穷";与贵州相连的俗语,有"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人无三分银";与贵州相通的文化,乃封闭的"山地文化"。这是偏见、偏信。偏见比无知更远离真理,偏信比万水千山更阻碍沟通和交流。贵州文化中,有没有"开放基因"?当  相似文献   

14.
<正>十年前的贵州,守着"文化资源富矿"的底子,戴着"文化产业沙漠"的帽子,但彼时,构建一个文化绿洲梦想的种子已悄然种下。发展与经济水平相匹配乃至能够引领经济发展的文化产业,打造一个满足全省人民文化需求的文化体系,是贵州文化发展的内生动力。2015年5月14日,第十一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在深圳会展中心开幕,这也是贵州省第十次组团参加文博会。深圳文博会作为目前国内唯一的国家级、国际化、综合性文化产业博览会,十年参展,贵州在世界的目光中为自己赢回了什么?  相似文献   

15.
正茶作为贵州的"五张名片"之一,自2007年贵州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加快茶产业发展的意见》以来,种植规模已经跃居全国第一,创下了一个新的"贵州速度"。在全国六大茶类品种中,贵州绿茶除了具备量的基础外,还具有独特的地域优势、生态优势、政策优势和文化优势,多重优势叠加,发展潜力巨大。习近平总书记参加今年全国"两会"贵州代表团审议时关于贵州茶产业发展的重要指示精神更是给予贵州巨大的鼓励和鞭策。  相似文献   

16.
正民族文化、山地文化、生态文化、阳明文化、红色文化、"三线"文化等在这片土地上熠熠生辉,构成了贵州文化的基本形态,筑起一座令人景仰的文明大厦。4月15日,贵州省委常委会召开会议,专题研究部署多彩贵州民族特色文化强省建设工作。会议强调,要科学认准文化发展的路径,从贵州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走新走好多彩贵州民族特色文化强省这条发展之路。自省委十一届六次全会提出建设多彩贵州民族特色文化强省的战略任务以来,贵州建设文化强省频出实招、稳步推进。  相似文献   

17.
正"多彩贵州"是2005年贵州省委省政府在结合贵州特有的民族民间文化资源的基础上,举全省之力打造的省级文化品牌,也是中国第一个以整个省的名义进行商标注册的文化品牌。十余年来,"多彩贵州"已成为一张对外宣传的靓丽名片,一句"走遍大地神州,醉美多彩贵州"的广告语传遍大江南北。"多彩贵州"为我省打造贵州文化品牌,进一步推介贵州积累不少有益的经验,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巩固提升"多彩贵州"文化品牌  相似文献   

18.
<正>作为一个国家级新区和贵州跨越发展的重要平台、民博会的永久办会会址,贵安新区以此为对外开放的重要载体,充分展示贵安新区特色的民族民间文化,并通过交流合作,促进民族民间文化的传承保护进一步开发。9月24日至28日,以"保护、传承、创新、开放"为主题的中国(贵州)第一届国际民族民间工艺品文化产品博览会(以下简称"民博会")在贵安新区隆重举行。3万多平方米的展区内,通过贵州民族民间工艺精品展、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贵州"锦绣计划"展等系  相似文献   

19.
发展文化创意产业,贵州应该怎么走?在贵州文博会上,来自北京、台湾、深圳等地的文创设计师、企业家、创客共聚一堂,通过"文创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分享会"、"文化金融产品推广会"、"绝对贵州文创商品设计大赛颁奖典礼暨两岸文创交流论坛"等平台发出声音,为贵州文创出谋划策。  相似文献   

20.
正"要科学认准文化发展的路径,从贵州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走新走好多彩贵州民族特色文化强省这条发展之路。"多彩责州民族特色文化迎来大发展、大繁荣的关键时期。4月15日,贵州省委常委会专题研究部署多彩贵州民族特色文化强省建设工作,会议强调,要从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落实五大发展新理念的高度把握文化工作,切实为贵州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实文化支撑和精神力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