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自从马克思、恩格斯于19世纪40年代提出自己的学说以来,已经过去了一个半世纪。在这样长的历史时期里,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实际上呈现出这样一个地缘文化事实:它产生于西方,却影响、改变和扎根在了东方。这是特别耐人寻味的。为什么会这样?笔者认为,马克思主义作为人类智慧和人类优秀思想文化发展的结晶,是由两个大的部分构成的,即理想主义的部分和现实主义的部  相似文献   

2.
后马克思主义是在20世纪70年代兴起于西方的颇具争议的政治理论、哲学思潮。国内学者对后马克思主义的概念及边界、后马克思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后马克思主义与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关系、后马克思主义中的重要概念和理论进行了讨论和研究。尽管后马克思主义在国内的研究不足十年,但取得了不少的成绩,同时也存在不足之处。在对待后马克思主义的态度上,应避免将其"神圣化"和"虚无化"。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是产生于欧洲、代表社会前进方向、有关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学说。它的中国化过程是与中国传统生态智慧的融合过程,是与中国现实国情的结合过程,在融合和结合过程中形成了生态文明这一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从西方到东方,从近代到当代,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中国化的主题。  相似文献   

4.
纵观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历史观中的主体,从以卢卡奇为代表的早期西方马克思主义者的"历史辩证法的本质就是人的主体性",中经以阿尔都塞为代表的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者的"历史是一个无主体的过程",再到哈贝马斯的具体的包含丰富差异的社会历史共在主体,主体在历史观中的作用和地位经历了复杂的演变过程。在这一流变的背后,深刻反映的是西方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历史条件的变化和问题域的转化。  相似文献   

5.
十月革命以后,列宁鉴于西方国家的革命形势日渐低落和东方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革命运动日益高涨,形成和提出了“东方国家决定论”的战略思想。这一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革命论的最伟大发展。 首先,把马克思主义同十月革命后的世界革命实际相结合,用新的理论突破了马克思主义的“西方国家决定论”。马克思和恩格斯在论及世界社会主义革命的发展战略时,往往仅限于论及西欧、北美先进资本主义国家的革命,如他们说的:共产主义革命  相似文献   

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经过两次裂变才从资本主义形态中产生出来的,它既包含有西方文化的因子,又包含有马克思主义文化和中华文化的因子.西方文化的"市场经济"文化基因十分丰富,这些文化基因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快速发展、"中西马"文化的完美结合及人的全面发展等有着不可低估的价值.  相似文献   

7.
佩里·安德森在《西方马克思主义探讨》中明确提出了西方马克思主义曾发生哲学转向的现象。佩里·安德森通过对"编史工作"与"理论建构"、"理论"与"实践"等方面进行剖析,结合"哲学转向"后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现实发展,提出了个人的预言和希望。佩里·安德森的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转向论启示我们要加强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理论与实践、关注领域等方面的研究,汲取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的长处,丰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主义形成于自由资本主义时代的西欧,发展于帝国主义时代的俄国,壮大于斯大林时代的苏联,鼎盛于二战后的世界东方,迄今已有170多年的历史。在今天,尤其是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当下中国,我们应该如何科学认识马克思主义,这是每个从事马克思主义教育和研究的人不得不面对和思考的问题。马克思主义不仅是一种革命的理论,更是一种革命的信仰。批判精神的养成、"三观"的形塑、人类理想的达成是马克思主义给我们最重要的三点启示。  相似文献   

9.
当代社会主义的发展,有一个重要特征,即社会主义首先发生在落后国家,继而扩展主要也在落后国家。这样就提出了一个问题,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所作的关于社会主义将首先发生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并有可能数个国家同时发生、共同胜利这一推测的科学性如何评价?人们都知道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这个推测虽然简洁,但却包含着严格的历史逻辑意义,可以说是关于社会主义历史前提的一个基本理论观点。前些年曾经出现过关于马克思恩格斯“东方理论”的讨论。  相似文献   

10.
正马克思主义诞生于19世纪40年代。这一时期,中国刚刚经历了鸦片战争,深受封建王朝和西方列强双重压迫的中国人民开始为探寻民族复兴之路而进行艰辛的求索。直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人民才零星地了解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马克思恩格斯的学说开始在中国广泛传播,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这时,也只是在这时,中国人民从思想到生活,才出现了一个崭新的时期。"中国共产党从成立时起就把马克思列宁主义作为指导思想,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程中,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创造性地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指引下,这个东方文明古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变。  相似文献   

11.
在跨文化交际中,东方的中国一直是西方经久不衰的书写话题,而对中国的态度也因人因时褒贬不一.英国作家萨克斯·罗默的"傅满楚"系列作品以伦敦唐人街为背景,刻画了一个阴险狡诈、无所不能、冷血无情的东方恶魔形象傅满楚,这一恶劣形象一时间在西方家喻户晓.罗默的书写印证了东方主义的话语模式,迎合了西方对东方的操控策略,也与他个人的生活经历以及社会时代的大背景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在实践基础上的社会批判,它与建构论、新古典自由主义对现实只是从肯定的方面理解根本不同: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在对现实肯定性理解中包含着否定性的理解、批判性的理解,因而这种批判使现实社会指向无限可能的未来。另一方面,它与现代西方马克思主义社会批判理论仅仅具有否定性不同,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纯粹、彻底地社会批判理论,是在肯定基础上的否定。同时,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历史上的社会革命以"边缘"颠覆"中心"的外在批判、使边缘中心化不同,它消弥的正是"边缘"与"中心"的分别,形成社会自我批判、自我否定,这正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社会批判根本变革之所在。  相似文献   

13.
竟辉  王岩 《求实》2016,(5):79-8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同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所设想的东方社会发展路径、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发展道路有着重大区别,呈现出三重超越性,即实现了对马恩所设想的东方社会发展路径的超越,实现了对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超越,实现了对人类社会终结于资本主义制度这一谬论的超越。  相似文献   

14.
书荐     
正作者:金冲及出版: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生死关头:中国共产党的道路抉择》摘录: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时期曾多次地面对道路选择的问题。为什么找到一条正确的道路那么不容易?因为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必须同各国实际国情相结合,才能取得成功。中国是一个和任何西方国家都不同的东方农业大国,各地发展极不平衡。在这样一个国家  相似文献   

15.
王镇  李宏博 《学习月刊》2011,(14):16-17
从"发展才是硬道理"到"科学发展观",表明了我国对环境问题的高度重视。西方生态马克思主义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们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我们要善于学习西方马克思主义中的有益因素,实现我国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16.
列宁东方理论是列宁关于东方落后国家革命和建设特殊发展规律的理论,它主要包括民族殖民地学说、"迂回"过渡理论、社会主义建设曲折前进理论和无产阶级政党建党学说。列宁东方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东方经济文化落后国家革命和建设的行动指南,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理论渊源。分析和研究列宁东方理论,对于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西方马克思主义是以主体性问题为切入点、以哲学研究为载体、从文化视角批判资本主义的当代西方重要左翼思潮。然而,在其百年变迁中,西方马克思主义勾画了一个从原本"修正"、"完善"马克思主义到实质上的反马克思主义、从批判资本主义到变相捍卫资本主义的怪圈,从强调无产阶级群体意识到坚持自由主义式的个人本体论是探讨这一怪圈得以形成的重要入口。西方马克思主义个人观失误的警示意义在于,在我国当前的话语体系建设中,唯有坚持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方法,总结中国传统文化在个人与社会关系问题上的经验教训,学习借鉴自由主义发展的历史经验,才有可能冲破新自由主义的话语霸权,建构中国特色和中国气派的社会主义话语体系。  相似文献   

18.
为了减少"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领域里无谓的概念之争,弄清西方马克思主义与正统马克思主义、东欧"新马克思主义"、国外马克思学,以及西方马克思主义与后马克思主义、英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应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新和发展,应把实现马克思主义的通俗化和民族化,使理论掌握于群众的过程,与创新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联系在一起;把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的结合,把马克思主义变成我们自己的东西的过程,与创新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联系在一起;把用中国化了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我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与创新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联系在一起.只有这样的马克思主义才是我们中国人自己的马克思主义,才是中国化了的马克思主义.只有这样的马克思主义,才是我们当代中国的新"国学".只有这样的新"国学",才能真正走进中国广大群众的心中,才能把我们的各项事业推向前进.  相似文献   

20.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在西方,当某些资本主义西方人士迫不及待地宣称马克思主义"已经过时了"时,一种肯定、发展、呼唤、向往和重新评价马克思主义的声音由弱渐强地发了出来;也同样在西方,各种调整、创新、坚持、发展和努力实践马克思主义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