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警用擒拿格斗必须为警务实战服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警用擒拿格斗技能是人民警察执行公务和非工作期间 ,不能或不便使用枪支、警械的情况下 ,克敌制胜保护自己的一项专门技术 ,是每个警察必备的技能。根据对敌斗争和公安民警的实际情况 ,警用擒拿格斗需突出简便、实用特点 ,才能更好地为警务实战服务。  相似文献   

2.
警察警用枪支使用能力是很重要的警务实战能力,加强公安院校公安专业学员警用枪支使用能力培养教育,对提高警察警务实战工作能力,意义重大.以湖南警察学院为例,对公安专业学员警用枪支使用能力培养状况进行了研究,通过研究,指出了在培养中存在的不足,并根据警察警用枪支使用能力构成因素,结合其不足之处,有针对性的提出了一些建设建议,旨在为提高公安专业学员警用枪支使用能力服务,也为其他公安院校在警用枪支使用能力培养建设上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3.
目前,公安机关在使用枪支的规定上对警察限制颇多,很多警察对枪"不敢用"、"不敢开"、"不会用"。国内大多数警察院校和警察培训机构在枪支培训方面,只是关注学员的射击成绩,而忽略了学员对枪支规范安全的操作,射击训练实效不高。现代枪战具有危险性大,发生时间短,距离短,临场时民警所承受的心理压力大的特征,警用手枪训练模式要定位准,目的明确,培养学员依法使用警用枪支的意识,培养学员安全规范操作枪支的习惯,训练设置要以实战为依据,确保警用手枪射击训练符合实战要求。  相似文献   

4.
人民警察武器使用的程序规定实质是对武器使用的义务规定。人民警察在武器使用过程中,要严格遵循出枪、警告、射击、射击后现场处置四个方面相应的程序,并时刻提醒自己应尽的法定义务。这样,在武器使用当中,才能最大程度上克服实践中存在的滥用枪支和不敢用枪的现实难题,也才能更大程度地避免因违法使用枪支而可能导致的各种法律责任。  相似文献   

5.
美国警察枪支使用法律制度概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警察枪支使用法律制度比较健全,法律、司法判例和警局政策规定了警察使用枪支须遵循必要合理原则和生命威胁原则,同时,规定了详尽的用枪条件和严格的事前警告、事后报告程序。心理辅导、法律帮助制度体现了对警察用枪的人性化关怀。培训、认证和警用装备制度则确保了警察执法时能够正确使用武器。  相似文献   

6.
枪支是法律赋予人民警察依法使用的致命性武器。要提高民警使用枪支的实战能力,就必须进行贴近实战需要、科学合理的使用枪支的训练,并且建立有效的长效训练机制。只有这样,民警使用枪支的实战能力才能真正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7.
对公安民警使用枪支若干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确认识"人民警察使用枪支权"的职权性质,提高公安民警使用枪支的职业法律意识,完善公务用枪的法律法规,加强公安民警使用枪支的实战训练,不仅有利于公安机关严格依法规范公安民警因公使用枪支、保护相对人的合法权益,而且有利于维护公安机关严格执法、热情服务的良好形象及法律的至上权威。  相似文献   

8.
大量枪支流入社会,使涉枪暴力案件日益增多。作者指出涉枪暴力案件有其自身的特点,公安部门在枪支的管理、使用方面,公安民警在战术使用及自我保护方面都存在一定问题。只有提高人民警察对涉枪暴力案件的认识,对武器性能的熟悉程度,提高快速反应能力及协调作战能力,才能更好地处理暴力案件,有效地保护自身安全。  相似文献   

9.
为贯彻党的十八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全面推进深化公安改革,提升公安执法公信力,人民警察在执法过程中应依法合规、正确使用枪支。然而,近年来频发的警务枪支使用事件却显现出实践中存在配枪规则虚置、临场处置不当等现实难题。为此,在社会转型之际,面对警务枪支使用事件偶然多发、容易引发质疑等新态势,警务枪支使用要在修法的制度背景下,准确把握规范使用枪支的原则,深入剖析当前枪支使用存在的突出问题,强化舆情应对,在从严治警的理念下探索警枪使用的完善之路。  相似文献   

10.
为贯彻党的十八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全面推进深化公安改革,提升公安执法公信力,人民警察在执法过程中应依法合规、正确使用枪支。然而,近年来频发的警务枪支使用事件却显现出实践中存在配枪规则虚置、临场处置不当等现实难题。为此,在社会转型之际,面对警务枪支使用事件偶然多发、容易引发质疑等新态势,警务枪支使用要在修法的制度背景下,准确把握规范使用枪支的原则,深入剖析当前枪支使用存在的突出问题,强化舆情应对,在从严治警的理念下探索警枪使用的完善之路。  相似文献   

11.
警察使用枪支战术探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使用枪支是法律赋予人民警察的一项特殊权力,是制服犯罪嫌疑人、保护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手段之一,是构成警察执法能力的重要一环。当前,由于枪支使用战术训练缺乏科学性、实用性和针对性,警察执法中不愿佩戴枪支、不会使用枪支、不懂运用枪支及缺乏用枪自信心的尴尬现状在警察群体中普遍存在。因此,亟待加强警察实战用枪战术研究,强化警察用枪战术理念,提高警察用枪战术能力,以发挥枪支在打击犯罪、保护群众和保障警察生命安全等方面的最大效益。  相似文献   

12.
枪支是人民警察专配的、震慑与制服违法犯罪嫌疑人的直接工具和保护执勤的公安民警的有力武器。目前对武器的管理虽然可以避免滥用武器警械事件发生,但容易造成公安民警不必要的伤亡,也会降低公安民警在紧急情况下使用枪支的意识和技能。  相似文献   

13.
制造适合公安实战需要的警用制式手枪,是提高一线公安民警实用射击技能的一项不可忽视的因素。本文从公安实战需要出发,阐述了警察在实战中使用枪支的特点,并通过文献资料及实验对比,进一步探讨了我国目前警用制式手枪在实战应用中存在的缺陷,通过较为全面的定性及定量研究,较为充分地阐明了对现有警用制式手枪进行改制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4.
配备、使用警械和武器是人民警察的法定权力,目前存在不敢配备、使用和违法配备、使用枪支的问题。建议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建立科学长效的监督管理机制、加强使用警械、武器实战技能与运用法律法规能力的培训。  相似文献   

15.
中欧警务培训项目是公安部与欧盟开展的首次实质性合作项目。2013年6月24日至28日,该项目第7期培训班即"枪支的管理和使用"培训班在武汉市人民警察培训学院举行。通过培训,拓宽了参训民警视野,更新了参训民警理念,对提高我国公安机关在枪支管理和使用方面的能力和水平发挥了积极作用,实现了预期培训目的。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涉枪案件和暴恐案件时有发生,将人民警察如何依法合理依规有效使用枪支这个问题摆在了公众视线面前。虽然按照对警察的全员轮训、战训合一的训练要求,通过训练基地的建立,提高了警察的射击能力;但因各种因素的影响,警察的枪支使用仍有诸多不妥之处。本文力求对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相关分析,并提出几点射击训练建议,以提高警察在射击训练中实战用枪的判断能力和水平能力。  相似文献   

17.
2005式9mm警用转轮手枪射击弹壳痕迹种类较少,主要有弹底窝痕迹和击针头痕迹。由于此种枪支击针制造过程的特殊性,使得其击针头痕迹具有比较丰富的内容,为此类枪支射击弹壳的同一认定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随着社会治安形势的日益复杂和严峻,我国刑事犯罪的暴力化倾向也越来越突出,人民警察在执法活动中使用枪支的情况也越来越普遍,每次警察开枪的案件都会被媒体作为一个"看点"进行报道,从而引起社会公众的广泛关注.为此,一方面警察必须转变使用枪支理念,确立"以人为本,尊重生命,节制权力,维护法治"的理念;另一方面,必须修改相关法律法规,完善司法审查与救济制度.  相似文献   

19.
公安院校作为培养预备警官的摇篮 ,准确、熟练的使用枪支是对学生最起码的要求。目前 ,在公安院校多采用静止状态下的 2 5米、 5 0米精度射击 ,这种教学模式作为基础射击是可行的。但是由于人民警察使用枪支的突发性、被动性等特点 ,它又暴露出在实战中的不适用性。在公安院校开展PPC教学 ,不仅是公安院校射击课改革的方向 ,而且对于学生毕业后能胜任公安工作、依法履行职责、与国际接轨 ,也都具有现实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国产9mm警用转轮手枪是在公安队伍中列装的新式警用手枪,可实现快速联动射击。其进退弹的独特方式和枪管与弹膛分离式的特殊结构,对于射击枪弹上痕迹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通过实验总结出该手枪射击枪弹上独特的规律和痕迹特征,为该种枪支的种类鉴别和同一认定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