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清水江文书是徽州文书之外,又一系统完整的民间契约文书宝库。其数量之繁多,保存之完整,种类之齐全,价值之突出,堪称苗、侗、汉各族人民世代积累的文物瑰宝,民间档案文献的巨擘大宗,世界级的珍贵文化记忆遗产,已引起了海内外学术界的高度重视。清水江流域战略地位的重要,清初朝廷命官如方显等已有清楚认识:"清水江潆洄宽阔,上通平越府黄平州之重安江,其旁支则通黄丝驿;  相似文献   

2.
清水江起源于贵州省贵定县斗蓬山,流经贵州境内都匀、福泉、丹寨、麻江、凯里、黄平、台江、剑河、锦屏、天柱等县,从天柱县下金子村流入湖南,属长江水系一级支流,系沅江上游。沿清水江可达洞庭湖入长江抵上海,清水江贵州境内河长487公里,目前,自麻江县下司镇起可通航,省境内航程320公里,是公路运输兴起前贵州的运输大动脉,是民国前历朝贵州通江达海水上黄金通道。 近年来,曾经是贵州省主要通江达海通道之一、养育着黔南、黔东南沿江10余县人口的清水江,因航运衰落而严重影响到沿江百姓的生活和经济发展,没落的清水江航运使沿江一个个村寨成了亟待帮扶的贫困村、特困村。  相似文献   

3.
正"锦屏文书"泛指清水江流域苗侗人民生产劳动、经济交往和社会实践过程中产生的山林土地权属买卖、转让、村规民约、环境保护等民间契约。目前发现的清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及民国各个时期的"锦屏文书",记载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森林保护与林业开发、生态保持与经济同步协调发展的习俗和制度等契约,是我国较早的森林契约保护条文之一,同"敦煌文书""徽州文书"并称为我国迄今发现  相似文献   

4.
正自原农业部2016年启动中国美丽休闲乡村推介工作以来,贵州已有十余个乡村入选,或是特色民居村,或是特色民俗村,或是现代新村,或是历史古村,每一个村落,都是一份独特的乡村振兴样本。本栏目近期陆续推出"乡愁贵州·美丽村落"系列报道,展现贵州乡村的独特魅力。位于清水江流域的天柱县高酿镇地良村,每天清晨都在鸡鸣犬吠中苏醒。人们打开木门的"吱嘎"声次第响起,随后,牛哞羊咩的出圈声,孩子们的哭闹声,锅碗瓢盆的碰撞声,担水人、扫院人的问候声,小四轮、摩托车的发动声,掺杂在一起,小山村逐渐  相似文献   

5.
正天柱县蓝田镇东风村在书记带头干、党员带着干、党群一起干的"三干"精神作用下,用3年时间从一个深度贫困村发展为产业示范村,年人均纯收入达到8600元,高于全县农民纯收入平均水平。天柱县蓝田镇东风村坐落于清水江畔的山凹里,走进村子,白墙青瓦的民居错落有致,门前产业兴旺,屋后青山滴翠。全村现有规模以上农业专业合  相似文献   

6.
正[人物简介]王宗勋,侗族,锦屏县档案馆馆长、锦屏县地方史志办公室主任、锦屏文书研究中心办公室主任。长期从事锦屏文书收集整理和研究工作,主编有《清水江文书》(3辑33册)、《锦屏文书》(第一辑10册);著有《清水江历史文化探微》《寻找遗落的记忆:锦屏文书征集手记》《红军师长龙云》等。  相似文献   

7.
吴文仙 《当代贵州》2014,(13):38-39
正因地制宜,天柱县邦洞镇赖洞村的美丽乡村建设既延续了村民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生态智慧,又结合当下美丽乡村建设的要求,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水如碧玉山如黛。这是记者前往天柱县邦洞镇赖洞村走一路看一路的真切感受。作为清水江支流的鉴江,在天柱县境内婀娜妩媚;赖洞村距离县城12公里,重峦叠嶂的大山把整个村庄环抱其中,弯弯的小河环绕着山村静静地流淌,远远望去,恰如一  相似文献   

8.
正清水江考古遗存,反映了万年以来,该流域人群和文化的流向大致经历了顺流而下、逆流而上以及上下互动三个历史时期。清水江是沅江上游重要支流,源自都匀市境,向东受重安江而称清水江,至湖南洪江与潕水交汇而称沅江。近年来,由于清水江契约文书的发现,明清时代清水江流域的经济、文化、民族与生态等问题成为学界关注的热点。2004年夏天,我带着一支队伍,对  相似文献   

9.
正从碧水悠悠的清水江畔,到雄关漫道真如铁的娄山关,今天的贵州,干部群众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围绕习近平总书记春节前视察贵州提出的"四新"主目标,主攻"四化"主抓手,将红色精神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能,一往无前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两岸碧色映江水。清水江流经贵州剑河中段,人称中都溪,向远方汇入湖南省洞庭湖,一路奔腾流入长江。  相似文献   

10.
近日,锦屏县和天柱县两口地热井项目通过评审并启动施工,标志着贵州省地热资源"探采分离"改革试点的十口地热井项目进入实质性施工阶段。温泉(地热)资源"探采分离"改革试点如何助推贵州"中国温泉省"建设?当代贵州全媒体记者采访了省国土资源厅副厅长王赤兵。  相似文献   

11.
正天柱县始终按照易地扶贫搬迁"六个坚持",不断优化公共服务,以新城标准建设安置点,打造一座"新市民新城"。自2015年底以来,贵州率先在全国打响易地扶贫搬迁"当头炮",牢牢把握"搬迁是手段,脱贫是目的"的根本要求,用"绣花"功夫做深做细易地扶贫搬迁工作,让百万山区农民迁入城镇新居。  相似文献   

12.
正杨长槐(1938—2015),侗族,贵州天柱县人。1963年毕业于贵州大学艺术系,分配到贵州省美协工作,历任贵州省美协主席、贵州省文联秘书长暨主席、中国美协理事、中国文联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系中国国家画院"杨长槐山水画工作室"导师、一级美术师。杨长槐学生时代主要师法贵州山水画名家孟光涛,并坚持到大自然中写生,又曾赴北京故宫研习临  相似文献   

13.
石玉锡 《湘潮》2018,(2):58-61
2016年2月25日,在贵州东南清水江畔锦屏县从事地方党史工作12年的王宗勋,作为全国党史系统十位先进工作者之一,登上了设在北京友谊宾馆聚英厅的全国党史系统领奖台,接受党史部门的最高荣誉。长期以来,王宗勋在党史园地辛勤耕耘,取得了一系列卓著成绩甚至突破性成果。被誉为清水江畔党史园地的"拓荒者"。  相似文献   

14.
天柱县位于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东部,地处苗岭山脉东段.东接湖南会同和芷江两县,南临湖南靖州自治县和贵州锦屏县,西靠贵州剑河、三穗县;北界湖南新晃县.总面积2213平方公里,有侗、苗、汉等民族.  相似文献   

15.
贵水黔鱼     
正地处西南腹地的贵州,群山环绕,风景绮丽,降雨丰沛,河网密布,植被茂盛,生物多样。好山好水好生态,这是上天赐予贵州人民的独特自然优势。然而,一段时间以来,贵州境内的乌江、清水江、万峰湖等江河湖库渔业加速发展,大量的网箱养殖虽然在一些地区解决居民生计问题方面发挥了阶段性作用,但是对水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正>巴拉河,凯里生态旅游之河。发源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国家级森林公园雷公山,系清水江支流,主河道西流折向北流,经雷山、凯里、台江三县市,至台江县施洞口乡石家寨村入清水江。干流全长141公里,流域面积2264平方公里。近年来,凯里市坚守生态发展底线,加快"山水田园城市和国际旅游城市"建设步伐,打造"绿色生态"凯里,生态资源和城乡环境不断改善。巴拉河旅游带民族风情浓郁,田园风光秀美,民间习俗绚丽多彩。沿岸的苗族村寨如散落在巴拉河  相似文献   

17.
正在推进产业扶贫进程中,天柱县大力推行党支部带领,以"党员中心户、贫困户、一般户"抱团发展"小农场、小基地、小企业"的扶贫新模式,带动贫困群众增收致富。脱贫攻坚,最根本的途径是发展产业。有产业支撑,才能从源头上拔掉穷根。2017年,天柱县在新一轮脱贫攻坚工作中因地制宜,全力响应全省脱  相似文献   

18.
贵州采用新的开发手段比内地晚了一千多年,而作为农业社会主要资源的土地又不如其他地区,"渐比中州"恰如其分地反映了这一状况。在贵州开发史上,明代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其主要标志是与中原接轨,按照"中原模式"开发。明清两代,交通条件起了较大变化,不但有驿道与全国相通,赤水河、乌江、舞阳河、清水江、都柳江、北盘江及红水河的航运发展起来,而且省城与府、厅、州、县的道路不断开通,打开"山门",渐成开放态势,为人口  相似文献   

19.
正今年以来,天柱县围绕年度脱贫目标任务,坚持因地制宜、因户施策,强化举措,大胆创新,扎实推进特色种植养殖业扶贫工作,确保脱贫攻坚取得实效。围绕"户户有增收项目、人人有脱贫门路"的目标,天柱县把种植养殖业作为产业扶贫主攻方向,确保贫困户,尤其是84个深度贫困村和27个  相似文献   

20.
<正>苗族剪纸俗称"苗花纸""剪花""绣花纸",是分布在贵州省黔东南清水江沿岸及苗族村寨的一种民间传统文化的剪纸艺术。其构图反映了苗族自然崇拜和图腾崇拜的心理,反映了远古文化和原始艺术的特征,对了解苗族历史、经济和文化发展过程具有"文字史书"的作用,被外界誉为苗族服饰、刺绣、挑花的蓝本和苗族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