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0 毫秒
1.
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简称"讲话"),关键是把握讲话贯穿的"坚定信仰追求、历史担当意识、真挚为民情怀、务实思想作风和科学思想方法"的思想精髓。本文从坚定自信:信仰忠诚与理论自觉;担当勇毅:历史担当与改革胆略;务实亲民:实事求是与群众路线;开明睿智:眼界胸襟和思想方法等四个方面,从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党性和理想人格,精神品格与思想智慧等理论层面,对"讲话"贯穿的思想精髓进行了具体的理论阐发。并认为,"讲话"的思想风格,既传承发扬了党的优良传统,又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个人领导魅力,是站在时代与现实、理论与实践的历史新高度,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坚持、丰富和发展。  相似文献   

2.
正4月26日,中共广东省委统战部在省社会主义学院召开"广东省纪念中共中央'五一口号'70周年理论研讨会暨《大道——多党合作历史记忆和时代心声》座谈会"。我院党组书记、常务副院长吴显标主持会议,他指出,"五一口号"的发布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事件,隆重纪念"五一口号"70周年是为重温多党合作历史,弘扬多党合作的优良传统,凝聚共识,是认真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中共十九大精神的具体行动,体现了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在新时代新征程中为多党合作事业作出新贡献、为实现  相似文献   

3.
"三牛精神"是指"孺子牛"为人民服务、无私奉献的精神,"拓荒牛"创新发展、攻坚克难的精神,"老黄牛"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的精神."三牛精神"不仅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而且对基层公安机关做好实有人口管理工作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和合"思想具有悠久的历史,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它已深深融入了习近平的世界文明观之中,成为其重要的思想来源。大体上,"和合"思想可以概括为化育万物、人心和善、和而不同、和谐共生四层涵义。习近平传承传统文化的"和合"思想依据时代的发展变化,形成了极具中国特色的世界文明观。习近平的世界文明观充分发挥了"和"的理念,深刻认识到了不同文明的价值,主张发挥不同文化在推进人类文明发展及促进人类进步中的作用。其展示了世界文明之间相互尊重、理解欣赏、交流互鉴、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丰富内涵,形成了平等性、包容性、多样性、整体性的特征,在国际关系中,塑造了新时代中国大国外交的风范。  相似文献   

5.
刘少奇群众路线思想所蕴含的精神底色历久弥新,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研究与践行群众路线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内涵丰富、意义深远的群众路线思想是刘少奇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进行有机结合而形成的,其极具中国特色的科学内涵主要体现在"相信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一切为了人民群众"的马克思主义价值取向,"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的马克思主义使命担当以及"向人民群众学习"的马克思主义实践标准。现阶段,我国正处在改革攻坚克难、社会加速转型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性关键时期,重温刘少奇群众路线思想的科学内涵,这对于新时代解决党内存在的思想不纯、组织不纯和作风不纯等突出问题无疑具有重大的当代价值。  相似文献   

6.
"聚合性"是俄罗斯文化价值空间内的本质性内容,也是独属于俄罗斯的政治伦理原则。在认识论上,"聚合性"的理论发生沿着从历史到哲学的路径展开,并进入伦理学领域。从历史上,"聚合性"缘起"村社精神",承载"东正教精神",促成"集体主义精神",凝聚"俄罗斯精神"。在经验上,"聚合性"既是政治与道德、公民社会与"个体道德"、伦理传统与政治诉求、伦理原则与政治决策的同一性,又是沟通上述理论实践范畴的纽带,是含有具体内置物的伦理要素。在实践上,"聚合性"凝聚人心的情感纽带,是指引发展的价值原则,是平衡利益的实践手段。  相似文献   

7.
继"中国梦"之后,"创新"成为当前中国共产党和政府宣讲的一个高频词语。人类历史已经证明,科技创新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引擎,只有科技创新才能为实现中国梦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思想文化创新则推动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增强文化软实力,提高一个民族的思想高度,为实现中国梦提供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8.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华文明的"轴心时代",这个时代的文化思想塑造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当时普遍存在的集体议事文化,源于原始民主,本于民本思想,基于国家富强需求,既有制度上的安排,也有思想上的总结,更有实践中的顿悟、学术上的争鸣,并在历史兴衰、朝代更替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是习近平同志治国理政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科学地反映出当今世界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其目的在于达到双赢、多赢、共赢目的,符合全球化价值链的历史发展过程。"人类命运共同体"包含了合作共赢、互利互惠,平等相待、互商互谅,包容互鉴、和衷共济的科学内涵。从马克思真正的共同体思想看,"人类命运共同体"与马克思真正的共同体在致思理路、实现路径及最终目标和价值取向上都是相似的,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思想成果。  相似文献   

10.
本文认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体系有以下主要特点:第一它是对党的全部历史全部经验的概括和提升。第二它以始终走在时代发展的前列为己任。第三它是以邓小平理论为基础形成的。第四它具有在指导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中不断创新和发展功能。深入认识和把握这些特点,对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构建"美丽中国"是我党在新的历史时期提出的崭新命题。大学生是建设"美丽中国"的生力军,担负着构建"美丽中国"的社会责任。可以说,"美丽中国"赋予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的时代内容,同时也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帮助大学生提高对构建"美丽中国"重要性的认识,树立构建"美丽中国"的理想信念,培养其构建"美丽中国"的实践能力,已成为当前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2.
正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为满足备战需要和优化我国经济发展战略布局,国家启动"三线建设"。"三线建设"历经几十载,不仅创造了一个时代的不朽工业传奇,而且创造了"艰苦创业、无私奉献、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三线精神"。半个世纪过去,"三线建设"的号角已消失在历史的深处,但它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却历久弥新。乐山电力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为"乐山电力")因"三线建设"的成果而生,因"三线企业"的发展而兴。"三线精神"已深深浸润在乐电人接续创业创新创造的奋斗品格和血脉中,  相似文献   

13.
毛泽东在在20世纪30年代为中国抗日军政大学的题词"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三句话以及"团结、紧张、严肃、活泼"八个字被概括为"三八作风"思想。他的"三八作风"思想很深刻,在革命战争年代有着积极的历史作用。随着时代的变化发展,"三八作风"没有过时。在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的新形势下,它对于我国加强军队建设、加强党政机关作风建设以及提高我国公民的政治素质,增强抵御西方国家"和平演变"的能力,都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雷锋精神已成为每个中华儿女心中的时代标识和精神标杆,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和精神价值,主要包括:忠党爱国的坚定革命理想信念,一心一意为民服务的奉献精神,不求回报助人为乐的精神品质,勤奋刻苦学习的"钉子"精神,任劳任怨的"螺丝钉"品行,艰苦奋斗的"百宝箱"品德,脚踏实地的忘我的实干精神,英勇无畏的不怕牺牲的情怀。雷锋精神是他身上所折射和映照的理想信念和精神追求,立场观点和道德风尚,情感诉求和言谈举止,价值取向和行为选择的凝练总结和提升,始终熠熠生辉、光芒永照,具有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主义关于党的性质和党的建设纲领的理论阐明了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和如何建设党的基本思想.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经验教训提出了发展这一理论的重大历史课题.适应时代变化和执政党建设动态发展规律的要求,"三个代表"思想揭示了执政党的性质是先进性与人民性、时代性的有机统一,指明了加强和改革执政党建设的目标、任务和途径,在党的建设历史上第一次完备、科学地提出了执政党自身建设的纲领,对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理论的发展作出了历史性贡献.  相似文献   

16.
"五四"运动以来,意蕴深厚的"五四精神"经久不息。"五四精神"蕴含的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精神与时代新人的政治素养、能力素养和身心素养构成内生联系。将"五四精神"熔铸于培育时代新人的理论与实践之中,从时代新人培育主体、客体和环体三个维度出发探析培育路径,强调在理论学习中增强思想定力,在实践探索中练就硬核本领,对新时代助力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17.
"河南公安精神"在2004年以来河南公安实践的基础上产生,但它在理论上绝对不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从宏观上看,"河南公安精神"带有人类历史上所有精神成果的特点;从中观上看,中华民族精神为"河南公安精神"提供丰富的营养;从微观上看,新时期人民警察精神和河南人的"三平精神"是"河南公安精神"直接的理论来源。  相似文献   

18.
自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分别提出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以来,"三种精神"不仅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更成为学界的研究热点以及实践领域探讨落实的焦点。通过对"三种精神"的时代内涵及其内在逻辑进行深入探讨,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而且通过对高河埂社区模范事迹长廊打造和淮北矿业集团"工匠年薪制"实施的详细分析,也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9.
五四运动是中国近现代历史上一次完全的、不妥协的反抗运动,它促使中国人从思想觉醒不断走向精神重塑。五四运动包含着多重历史色彩,主要有文学革命色彩、思想启蒙色彩、政治革命色彩、社会变革色彩。五四之后,人们从思想觉醒走向精神重塑大致经历三个阶段,即以争取民族独立为核心塑造的伟大抗争精神、以寻求民主进步为核心塑造的伟大变革精神、以探索改革创新为核心塑造的伟大奋斗精神。新的历史时期,继续传承弘扬五四精神的时代价值,对于推进改革开放、发扬民主政治、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的首要政治任务,要紧紧把握十六大的主题、灵魂和精髓,在全县上下兴起一个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新高潮,牢牢把握"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核心在坚持党的先进性,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这个根本要求,更加自觉地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到改革发展稳定的各项工作中,体现在党的建设的各个方面,化作开拓前进的巨大力量,真正做到:部署工作,"三个代表"是方向;推进工作,"三个代表"是动力;检查工作,"三个代表"是标准。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把运用十六大精神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作为学习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作为衡量学习成效的重要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