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降成本是贵州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突破口”,通过降低用电成本、降低物流成本、降低融资成本、降低税费成本和制度性交易成本,激发企业生产潜力活力. 1月11日召开的贵州全省发展与改革工作会议透露,2016年,贵州通过降低用电、物流、税费、融资、制度性交易“五大成本”,为企业减负超700亿元. 这个成绩符合2016年初省委、省政府《关于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的意见》设定的预期目标.“意见”明确,坚持正向激励与负面约束相结合,建立完善配套机制,以降低成本激发企业生产潜力活力,倒逼企业技术改造、转型升级,促进经济稳定增长、结构优化和转型发展. 据省发改委最新数据,2017年,贵州拟再降企业成本500亿元.  相似文献   

2.
"供给侧改革"是在经济新常态下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短期驱动力逐渐减弱的背景下提出的。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应保证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使供需结构在更高水平实现新的平衡。当前应继续从供需两端加大结构性改革力度;着力降低企业成本,为实体经济创造更大的动力空间;以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为重点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改革",提供中国经济发展新动能。  相似文献   

3.
正2019年上半年,贵州省为实体经济企业降低用能、税费、融资、物流、制度性交易成本等408亿元,超额完成上半年预期目标。其中,降低用电成本22.69亿元、税费成本355.83亿元、物流成本(减免货车通行费)9357万元、融资成本29亿元。为推动实体经济企业降成本,贵州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相似文献   

4.
权威发布     
正李克强:简政放权、减税降费都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李克强总理4月18日在贯彻新发展理念培育发展新动能座谈会上强调,要把改善供给结构作为主攻方向,从供需两侧发力,调整优化经济结构。简政放权、减税降费都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通过降低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和税负,有效改善供给端,释放更大活力。  相似文献   

5.
正市场需求回暖、动力活力增强、质量效益提升,表明我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成效,经济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实体经济根基越来越实当代贵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着力点在于实体经济。近年来,贵州实体经济在结构调整、产能优化方面取得了哪些成果?张应伟:实体经济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在全面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大背景下,贵州坚持调优结构加快转型,全方位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2018年我省深入推进"三去一降一补"重点任  相似文献   

6.
安徽要解决面临的一系列结构性问题,须按照十九大报告的要求——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安徽应深刻认识在执行中央"三去一降一补"方针时存在的问题与不足,面对供给侧改革的重点任务,改革方向是产能过剩产业要去产能、房地产要去库存、企业杠杆率和成本要降低、软硬短板要补齐。最后从要素层面、产业层面和制度层面,探索安徽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7.
李坤 《当代贵州》2016,(14):22-23
贵州全面落实“三去一降一补”五大任务,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全省经济工作的主抓手,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同步小康提供坚强保障。  相似文献   

8.
正从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首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到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抓好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任务,1月26日召开的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二次会议研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案,表明这项改革即将进入具体实施阶段。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指出,制定好方案是做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基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涉及面广,影响深远,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正因如此,会议分别听取了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住房和  相似文献   

9.
正中国信达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贵州省分公司立足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主责主业,致力于服务贵州区域实体经济改革发展,不断创新综合服务能力,推动贵州企业对接资本市场,推动省属国企做大做强。中国信达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贵州省分公司(以下简称中国信达贵州分公司)多年来坚守主责主业,在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支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方面进行探索实践,聚焦贵州省重要行业和重点企业,为瓮福集团、  相似文献   

10.
当前中国经济面临着产能过剩、企业成本过高、债务率过高、房地产库存较大等结构性难题。2015年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11次会议首次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核心是用改革办法实现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主要包括供给侧结构调整和供给侧改革。供给学派主张供给管理,供给学派的理论、政策主张及实践对我国当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正>实体经济是社会生产力的集中体现,是强国之本、兴国之基。年前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着力振兴实体经济。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主体,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战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必须把改善供给侧结构作为主攻方向""推动我国经济朝着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方向发展"。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  相似文献   

12.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上明确指出:"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动力,推动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实现整体跃升。"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去库存、去产能、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的任务,这为扶贫开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3.
王兴平 《唯实》2018,(4):53-56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也进入新时代,基本特征就是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会议要求,要服务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促进形成金融和实体经济、金融和房地产以及金融体系内部的良性循环;强化实体经济吸引力和竞争力,优化存量资源配置,强化创新驱动;大力破除无效供给,把处置"僵尸企业"作为重要抓手,推动化解过剩产能;大力培育新动能.  相似文献   

14.
<正>抓实抓好"巩固、增强、提升、畅通"八字方针,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聚焦到短板上,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发展动能转换、质量效益提升,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内蒙古重要讲话精神的关键所在。持续巩固"三去一降一补"成果。一是抓好资产、债务处置工作。把化债同转方式相结合,降低企业杠杆率与企业兼并重组、产业整合相结合,稳妥处置相关企业债务。加快培育新动能,强化就业困难职工托底帮扶,做好职工分流安置工作。二是拓展降成本空间。紧盯国家、自治区现有相关政策和减税降费、阶段性降低企业社保  相似文献   

15.
"十三五"开局之年,贵州省九市州和贵安新区按照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围绕"三去一降一补"五大任务,积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改革体制机制,优化经济结构,提升供给品质,亮点频现,一些基层探索成果成为全省、全国推广经验。本期"聚焦"梳理了一组具有代表性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案例,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16.
正贵州发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依托优势描绘新材料产业蓝图、打造新材料产业集群,让新材料产业快速发展、方兴未艾,为工业经济注入了新活力。2016年,贵州省规模以上新材料产业工业生产总值完成188.30亿元;工业增加值50.89达亿元,同比增速为15.28%;2017年第一季度,贵州省规模以上新材料产业完成工业生产总值49.79亿元;工业增加值达13.46亿元,同比增速为15.28%,较去年提高3.3个百分点。这是贵州省新材料产业交出的优  相似文献   

17.
正在促进实体经济转型升级中,贵州用"五步工作法"这把"金钥匙",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不断推动实体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运用大数据手段推进各环节优化重组,持续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不断培育壮大新业态,促进实体经济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3月16日,在贵州省"万企融合"大行动宣讲培训会上,贵州省大数据局副局长娄松如此解读"万企融合"大行动方案。  相似文献   

18.
<正>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2016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初见成效。我们在改革中突出重要领域、抓住关键环节,特别是"三去一降一补"初见成效。比如在去产能方面,以钢铁、煤炭行业为重点,2016年退出钢铁产能超过6500万吨,退出煤炭产能超过2.9亿吨,都超额完成了2016年的去产能目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基于国际经济和中  相似文献   

19.
正中国经济已经有明显的结构性分化,为适应这种变化,从2015年底开始,我国提出了以改善过剩的产能、降低供给成本以及开辟供给空间为主要目标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并且已经顺利开展改革工作。面对产能过剩和扩大供给两个方面,共享经济不断带来新的思路。(一)共享经济就是将闲置的资源重新分配提高资源利用率共享经济又叫分享经济,它最早在2008年起源于美国,利用共享闲置的物料成本、时间成本和  相似文献   

20.
正实体经济是强国之本、兴国之基。"不论发展到什么时候,实体经济都是经济发展的根基,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坚定不移做强做优做大实体经济,坚决防止‘脱实向虚’。"贵州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孙志刚强调,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深入实施"千企引进""千企改造"工程,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努力在后发赶超上有新成效。实施"双千工程"增动能、降成本减轻企业负担、大数据融合推动跨越、国企战略性重组释放改革红利,贵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