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毕节地区是全国唯一的农村综合改革试验区,试验的主题是"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人口控制"。结合毕节试验区近20年来的改革实践,笔者认为,发展生态农业,对于建设和谐毕节具有重要意义。一、生态农业在毕节试验区建设中  相似文献   

2.
1988年时任贵州省委书记胡锦涛同志倡导的以"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人口控制和可持续发展"为主题的毕节试验区是全国第一个综合改革试验区,也是科学发展观的"冶炼炉"和理论发源地,近年来,随着毕节试验区以煤电为代表的能源建设步伐的加快,全区GDP和财政收入等经济指标  相似文献   

3.
毕节试验区林业生态建设经验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毕节试验区是1988年时任贵州省委书记的胡锦涛同志亲自倡导并报经国务院批准而建立的"开发扶贫、生态建设"试验区。试验区建立20年来,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指引下,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试验区各族人民紧紧围绕试验区"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人口控制"这一主题,艰苦奋斗、  相似文献   

4.
走进毕节     
20年前的1988年6月9日,在时任贵州省委书记胡锦涛同志的倡导下,经国务院批准,国家级生态试验区毕节开发扶贫、生态建设试验区建立.20年来,毕节试验区牢牢把握"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人口控制"三大主题,谱写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事业全面发展进步的新篇章.  相似文献   

5.
毕节地区为典型的喀斯特岩溶山区,被联合国有关组织确定为"不适宜人类居住的地区"。为改变毕节地区的贫困面貌,1988年6月9日,国务院批复建立毕节开发扶贫、生态建设试验区。20年过去了,以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人口控制为主题的毕节试验区取得了可喜成绩,是科学发展观思想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生动实践。  相似文献   

6.
毕节试验区是时任贵州省委书记胡锦涛同志亲自倡导、于1988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建立的全国唯一的“开发扶贫、生态建设”试验区(后来加上“人口控制”)。毕节试验区的建立是在喀斯特贫困地区走科学发展道路的探索试验。毕节地区人大工委高度重视试验区建设,在省人大常委会和中共毕节地委的领导下,紧紧围绕试验区“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人口控制”三大主题,大力弘扬“坚定信念、艰苦创业、求实进取、无私奉献”的毕节试验区精神,按照开发与扶贫并举、生态恢复与建设并进、人口数量控制与质量提高并重的思路,切实依法履行职责,  相似文献   

7.
毕节试验区是1988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的。是旨在为内陆喀斯特地貌贫困地区探索修复生态、摆脱贫困"做示范、探路子"的试验区,也是我国多党合作服务改革发展、助推脱贫攻坚的试验区。毕节试验区成立30年来的具象实践,使毕节试验区成功完成了从生态恶化、人穷地瘠到生态良好、生活富裕的靓丽蝶变。为我国生态建设和贫困治理提供了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8.
1988年,国务院批准建立了毕节试验区,31年来统一战线参与毕节试验区建设,谱写了多党合作服务改革发展的毕节篇章,体现了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优越性。文章从"多党合作参与毕节试验区建设的历史背景""多党合作服务改革发展的毕节实践历程""多党合作服务改革发展的毕节经验体会"三个方面对此予以阐述。  相似文献   

9.
贵州省委书记石宗源在毕节试验区安顺试验区成立20周年总结大会上指出,毕节试验区的改革发展彰显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巨大的政治优势.石宗源说,自1989年9月20日"支援贵州毕节试验区规划实施顾问组"正式成立以来,由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组成的专家顾问组紧紧围绕毕节试验区的三大主题,深入毕节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10.
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参与毕节试验区座谈会和支持毕节试验区建设工作研讨会2009年4月14日在北京召开,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同志和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共中央统战部部长杜青林同志分别在座谈会上和研讨会上作了重要讲话,座谈会和研讨会的召开,标志着毕节试验区经过20多年建设已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开启了毕节试验区的新征程。本文结合贾庆林同志、杜青林同志和石宗源同志的重要讲话精神,阐述了致公党贵州省委要发挥自身"侨"、"海"优势,进一步促进毕节试验区在新的历史起点站实现新发展。  相似文献   

11.
火光 《前进论坛》2014,(10):32-33
<正>毕节试验区建立26年来,农工党中央及各级组织发挥自身优势,"情系乌蒙、爱洒大方",坚持"大方不脱贫,农工党不脱钩,脱贫不断线"的承诺,用真情和汗水有力助推毕节试验区又好又快发展。与此同时,还有一个农工党地方组织,和毕节试验区人民紧密团结,一起艰苦奋斗、不断创新,在前进的道路上描绘了一幅幅动人的画卷,这就是农工党毕节市委会。农工党组织在毕节的发展也经历了25年的日月更替、风雨兼程。农工党毕节地方基层组织成立  相似文献   

12.
《小康》2021,(10)
正中国扶贫看贵州,贵州扶贫看毕节。毕节是全国唯一一个以"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为主题的试验区,而赫章,正是毕节试验区的发祥地和试验田。中国扶贫看贵州,贵州扶贫看毕节。毕节是全国唯一一个以"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为主题的试验区。作为毕节试验区的发祥地以及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贵州省16个深度贫困县之一,近年来,  相似文献   

13.
2018年7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对毕节试验区建设作出了重要批示。批示强调:"现在距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到3年时间,要尽锐出战、务求精准,确保毕节试验区按时打赢脱贫攻坚战。同时,要着眼长远、提前谋划,做好同2020年后乡村振兴战略的衔接,着力推动绿色发展、人力资源开发、体制机制创新,努力把毕节试验区建设成为贯彻新发展理念的示范区。"这是继2014年5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对毕节试验区改革发展作出批示后的又一次重要批示。为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落实统一战线参与毕节试验区建设座谈会的部署,农工党中央及全国各省级组织组成调研组,赴农工党中央定点帮扶县——贵州省大方县,开展定点扶贫工作调研。  相似文献   

14.
毕节试验区是我国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开发扶贫、生态建设"试验区。为贫困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闯出一条新路子,在多党合作服务改革发展实践中探索新经验,是党中央国务院和习近平总书记赋予毕节试验区的历史使命。省第十二次党代会再一次强调指出,要建好毕节试验区,探索多党合作服务改革发展新经验。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时任贵州省委书记的胡锦涛同志在思考贵州这个内陆山区省份如何走出贫困的问题时,第一次提出了贵州毕节“开发扶贫、生态控制、人口控制”试验区。毕节试验区得到了各民主党派、全国工商联的大力支持。经过近20年的建设,毕节试验区的实践意义、理论意义、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越来越展现出它的广阔性和深远性。值此毕节试验区成立即将20周年之际,本刊刊登著名经济学家、民盟中央名誉副主席、第四届毕节试验区专家顾问组组长厉以宁教授在对毕节试验区实地考察后作的报告(摘要),这篇报告不仅对毕节试验区的建设而且对其它贫困地区的发展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值得我们学习和参考。  相似文献   

16.
毕节试验区是全国烟草行业烟叶生产的主要基地,经过20多年的发展历程,"两烟"生产已成为毕节试验区产业链最完整、管理体系最健全、技术服务体系最完善的支柱产业,在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中,发挥了其他产业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年来,在地委、行署的高度重视下,毕节地区烟草专卖局(公司)坚持科学发展观,在改善烟区生产生活条件、探索现代烟草农业建设,夯实"两烟"基础,实现"两烟"可持续发展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在毕节试验区成立20周年之际,我们开设"毕节烟草与毕节试验区建设"栏目,集中刊发一组研究和探索毕节烟草的理论文章,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7.
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毕节地区是全国最具典型的多民族地区之一,全区有35个民族,一个自治县,77个民族乡,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区总人口的28%。推进这些地方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建设毕节试验区、构建"和谐毕节"具有重要意义。结合毕节民族聚居地的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状况,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应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18.
<正>20多年来,毕节试验区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农工党也参与和见证了毕节试验区改革发展的整个历程。毕节试验区大方县被确定为农工党中央的定点扶贫县后,农工党中央更是作出了"大方不脱贫,农工党不脱钩,脱贫不断线"的承诺。农工党对对毕节试验区尤其是对大方县倾注了大量心血,作出了重要贡献,帮扶大方县用力之大、用情  相似文献   

19.
毕节试验区建设多党合作高地,既是省委立足毕节实际对毕节试验区建设的精准指导,也是毕节试验区28年来多党合作的必然要求,更是毕节试验区承担历史使命的现实体现。回顾毕节试验区多党合作的历史脉络,分析毕节试验区建设多党合作高地的实践基础,提出毕节试验区建设多党合作高地需要思考的几个问题,以期为毕节试验区建设多党合作高地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20.
经过20多年的艰苦努力,毕节试验区牢牢把握"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人口控制"三大主题,走出了一条在贫困地区实现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新路子。针对三大主题之一的‘开发扶贫’,探讨其内涵、实践探索及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