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文章认为在公安工作实践中,武器的使用应是在熟悉武器性能、充分利用地形地物和各种战术动作的基础上,依法、熟练使用,这些是实践中消灭或制取敌人,保护自己或减少损失的基本条件,缺一不可,因此武器使用课程的教学内容应包括警察使用武器的法律条例、武器常识、基础射击、应用射击、枪战战术等方面的学习训练。只有法律知识、武器使用技术、战术等方面内容的有机结合,相互交叉、渗透、重组,形成公安特色的武器使用课程教学体系,才是武器使用课程发展的友向和生命之所在。  相似文献   

2.
毛志斌(河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校长):“5·26”血案发生以后,突出地提出了枪支的管理问题。事件的当天晚上,现场的民警无一人带枪,他们执行的又是侦查暴力犯罪案件的任务,在这个过程之中,民警无一带枪,迎着歹徒勇敢地冲上去,只能是以自己的胸膛顶住罪恶的枪口...  相似文献   

3.
当前,反恐形势十分严峻,而警察的武器使用技能严重滞后,实战效益不佳、短板效应明显,制约了反恐战斗力优势的形成。深化武器使用的训练改革与转型升级,有利于积极构建反恐严打高压态势,增强武器实战能力与素养,发挥制敌效能,提升反恐实效,达成最大化执法效益。  相似文献   

4.
自媒体时代对警察合法、规范使用武器提出了更高要求。当前的《警察武器使用》《公安机关人民警察佩戴使用枪支规范》教学内容还不能解决警察实战中开枪的关键问题,这些问题影响着民警武器使用效果,改革势在必行。为此,根据国际上先进的警察训练理念和发展趋势,提出了优化警察武器使用训练五个阶段的设想:第一训练阶段以警械、武器基本操作为主,优化武器使用训练内容,将使用武器的法律规定作为训练的有机组成部分;第二阶段加强彩弹对抗训练;第三阶段加大近距离和弱光情景的实战训练;第四阶段警组配合,警械、武器转化实战对抗阶段;第五阶段想定对抗阶段。  相似文献   

5.
自媒体时代对警察合法、规范使用武器提出了更高要求。当前的《警察武器使用》《公安机关人民警察佩戴使用枪支规范》教学内容还不能解决警察实战中开枪的关键问题,这些问题影响着民警武器使用效果,改革势在必行。为此,根据国际上先进的警察训练理念和发展趋势,提出了优化警察武器使用训练五个阶段的设想:第一训练阶段以警械、武器基本操作为主,优化武器使用训练内容,将使用武器的法律规定作为训练的有机组成部分;第二阶段加强彩弹对抗训练;第三阶段加大近距离和弱光情景的实战训练;第四阶段警组配合,警械、武器转化实战对抗阶段;第五阶段想定对抗阶段。  相似文献   

6.
香港警察被誉为亚洲"最优秀的警队",其高质量的警务实战训练在国际警坛上享有盛誉。为保持训练效果,香港警务处枪械训练科设置了为期42天的"武力使用教官课程班",目的在于培养素质高超的警务实战教官,为实战训练服务。与香港警方的武力使用训练课程相比较,内地公安院校的警务技战术教学仍存在较多需要改进的地方。应借鉴香港武力使用教官课程训练内容,提升公安院校警务技战术教学水平。  相似文献   

7.
针对近期发生的“10·28”、“3·01”和“4·30”等严重暴力恐怖袭击事件,公安部制定了《全国公安机关开展依法使用武器警械专项训练活动实施方案》,根据公安部政治部人事训练局要求,5月12日至23日,武汉市人民警察培训学院连续了举办两期全国公安机关依法使用武器警械专项训练教官培训班。来自宁夏、新疆、重庆和湖北等省、市、自治区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公安局的196名学员,顺利完成了各项培训任务。  相似文献   

8.
正5月9日上午,山西省公安机关开展依法使用武器警械专项训练活动教官培训班第一期开班典礼在我校警官培训中心举行,省公安厅李喜春副厅长、我校张子荣校长、白志强副校长、省公安厅人训处张小刚副处长等领导参加了开班典礼,来自全省各地的146名教官参加此次培训。李喜春副厅长在开班典礼讲话中指出:从当前形势任务来看,开展依法使用武器警械专项训练活动,既是确保人民警察依法履行职责使命、提升公安机关实战能力的内在要求,也是有效  相似文献   

9.
枪支是人民警察专配的、震慑与制服违法犯罪嫌疑人的直接工具和保护执勤的公安民警的有力武器。目前对武器的管理虽然可以避免滥用武器警械事件发生,但容易造成公安民警不必要的伤亡,也会降低公安民警在紧急情况下使用枪支的意识和技能。  相似文献   

10.
当前,违法使用武器的主要表现有:没有法律依据随意使用武器、没有判明紧急情形使用、没有警告直接使用、违反禁止和停止使用的规定以及违背使用的目的使用。违法使用武器产生的原因是:使用操作细则少,滥用权力,犯罪难于及时准确判明,使用的时机把握不好,对武器使用的目的认识不清,枪法欠缺和心理控制能力差。为此,使用武器应慎用和理性使用,提高实战技能,把握使用标准,细化、量化使用程序以及加强射击技能和心理素质训练。  相似文献   

11.
英国警察使用武器经历了一个渐进的备受争议的发展过程,大多数警察对武装化持抵制态度。目前,英国警方通过培训授权持枪警察、装备武装反应警车来处置需要使用武器的紧急事件,不同警种使用的武器也有差异。警察开枪事件常常引发公众的非议。  相似文献   

12.
日本的公共职业训练是一种典型的准市场机制。这个准市场机制包括公共职业训练的需求方、公共职业训练的供给方、以及公共职业训练的课程体系。虽然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是公共职业训练的主导力量,但是企业、企业联盟、社团法人、财团法人、工会、非营利社会组织以及委托训练机构等都能够向社会提供公共职业训练。日本的公共职业训练对我国的启示包括:建立统一的法律法规;建立独立的、提供公共职业训练的事业机构;提供公共职业训练的机构应该多元化;有限的市场竞争。  相似文献   

13.
儒学是中国传统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是中国传统政治合法性的基础。然而到了清末,随着列强的入侵,西学的输入,加之内乱频仍,儒学出现了天道观念的认同危机、大一统观念的认同危机、纲常伦理的认同危机,由此导致了晚清政治的合法性危机,从而加速了清朝的覆亡。这一过程给了我们深刻的启示,我们必须创新当前的意识形态工作,从而巩固政治合法性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缉捕是人民警察一项重要的执法活动。在缉捕行动中犯罪分子为了逃避法律制裁,往往会以各种方式与人民警察进行对抗、拒捕。缉捕是一种情况复杂、危险、多变的战斗。加强缉捕行动中依法使用武器的研究与训练,是人民警察打击犯罪,有效保护群众和自身安全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5.
如何维护和加强“合法性”,是任何一个政权必须认真对待的问题,更是执政党需要面对的问题。毛泽东党群关系思想不仅为建国之初执政党建设指明了方向,而且对新时期强化执政合法性具有重要启示:党群关系是执政合法性的根本;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是执政合法性的源泉;执政的历史方位是执政合法性的依据;有效监督是防止执政合法性资源流失的基本保证。  相似文献   

16.
文章基于对美国联邦调查局下设的National Security Branch(NSB)中的Directorate of Intelligence(DI-情报指挥部)为培训其情报分析人员而设立的情报分析训练课程的一些简单研究,希望能从借探讨美国情报分析训练课程,进一步我国如何去培养情报人员带来一定的启示。文章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美国情报分析课程的使命,美国情报分析培训机构的设置,美国情报分析训练课程培训的对象,美国情报分析训练课程内容设置,美国情报分析训练课程的特点以及对我国公安情报工作的启示。  相似文献   

17.
人民警察使用武器的注意义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民警察使用武器的注意义务包括法定和非法定两种形式。衡量民警使用武器违反注意义务的依据是:法定注意义务以法律规定为标准,非法定注意义务以“合理人”为标准。当前关于民警使用武器注意义务的规定上存在着要求与实际作法不符,该规定的没有规定,非法定渊源规定不严格等问题。因此,在修改《人民警察使用警械武器条例》时,应规定使用武器时应保持合理之谨慎,否则承担法律责任,并严格规范民警使用武器教材,将注意义务理论纳入民警使用武器的培训之中和增加违反注意义务的责任承担主体等措施来丰富完善民警使用武器的注意义务内容。  相似文献   

18.
使用武器,是法律赋予人民警察的一项特殊权利,是人民警察在紧急情况下,为制止严重暴力犯罪行为采取的强制处置措施。为了保障民警在执法执勤尤其在处置暴力恐怖犯罪中能依法、规范、有效使用武器,必须加强民警使用武器在模拟场景中的培训,提升民警使用武器的法律素养和实战技能,以及强化民警在实战场景中的应战心理素质。  相似文献   

19.
诱惑侦查作为一种特殊侦查手段,近年来已被广泛应用于贩毒案件的侦查工作中。由于我国现行立法尚未对此做出明确、具体的规定,因而引发不少争议。在贩毒案件的侦查工作中妥善运用诱惑侦查手段,不但必要,而且合法。但要注意与警察圈套的本质区别。  相似文献   

20.
经营者常在竞价排名中使用他人商业标识作关键词,包括显性使用和隐性使用。我国法院认为显性使用造成消费者初始混淆,侵犯商标权。然而,初始混淆理论值得商榷,因为商标法与反不正当竞争法从未赋予商标绝对财产权,该理论亦不符合网络消费活动特征,同时限缩了竞争者正当商业活动的范围,也损害了消费者选择权。在隐性使用方面,我国法院对其合法性判断存在分歧,有法院认为隐性使用构成对商业标识权益的侵害,也有法院认为隐性使用不构成商标意义上的使用,还有法院认为其属于不正当竞争行为。笔者认为隐性使用既不构成商标使用,也不导致消费者混淆,未侵犯商标权。不应适用一般条款认定隐性使用构成不正当竞争:当法律规则已认定隐性使用不违法时,不存在适用一般条款的空间。即便适用一般条款,也应综合权衡不同利益主体的规范命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