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长征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的一笔巨大精神财富,长征歌谣是长征精神的重要载体.在弘扬长征精神的过程中,我们要注重长征歌谣的研究,充分挖掘其时代价值.本文通过对长征歌谣的分类研究,来论述它的历史意义和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2.
红军为什么要进行长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工农红军的二万五千里长征,是一部气壮山河的英雄史诗.毛泽东对长征给予高度的评价:“长征是历史纪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长驱二万余里,纵横十一个省……宣告了帝国主义和蒋介石围追堵截的破产.““长征一完结,新局面就开始.““谁使长征胜利的呢?是共产党.没有共产党,这样的长征是不可能设想的.“……  相似文献   

3.
长征:红军的奇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长征,是一首诗,一首悲壮的史诗. 长征,是一曲歌,一曲英雄的赞歌. 长征,是一个奇迹,一个无与伦比的奇迹. 中国工农红军近20万将士,是70年前长征奇迹的创造者. 让我们走进历史,走进长征,去领略一下中国工农红军所创造的奇迹吧!  相似文献   

4.
近十年来红军长征研究述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近十年来红军长征研究的概况及特点 (一)近十年来红军长征研究的主要成果 1995年红军长征胜利60周年纪念活动推动了长征研究.随着新一轮长征研究高潮的到来,有关部门出版了一大批关于长征问题的史料,颇具代表性的有: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中央档案馆合编<红军长征文献>、中央档案馆编<红军长征档案史料选编>、费侃如编著<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长征史事日志(1934.10.10--1935.10.1)>、李勇、殷子贤编著<红军长征编年纪实>、文化部党史资料征集工作委员会办公室编<长征中的文化工作>、赵国荣主编<红军长征过禄劝>,以及当事人的长征日记等,这为深入研究长征提供了方便.  相似文献   

5.
孙国林 《党史文汇》2006,(10):11-14
红军长征是人类战争史上空前的战略大转移,是毛泽东从逆境转向顺境的一段终生难忘的人生旅程.他的智慧、才华和坚定的革命精神熠然彰显,并为世人所称颂.长征胜利之后,特别是20世纪的40年代,毛泽东经常回头看长征.由于他是长征的亲历者、指挥者,又是党的领袖,所以能以与众不同的眼光、角度和语言,对长征发表许多精辟的论述.  相似文献   

6.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开始长征,次年到达陕北.1936年10月,第一、二、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胜利会师,长征结束.长征期间及以后的几年中,有关的报道、回忆录见诸于众多的中外书刊.那么,孰为红军长征的最早报道文章?据笔者所知,大致有以下诸说:  相似文献   

7.
一 1964年9月,红军长征30周年前一年,曾参加过二万五千里长征、刚刚被任命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主任的肖华接到了全军许多文艺单位的约稿,希望他能写一部有关长征的文艺作品.大家向肖华约稿并非偶然,因为爱好写作的肖华此前也一直有个心愿:希望能将"长征"搬上舞台.早在1958年夏,他偶然得到一本描绘长征的画册,如获至宝,便找来有关方面负责人说:除了画册,应该用多种艺术形式表现长征.尽管他本人也一直打算创作一部有关长征的作品,但由于工作繁忙,一直没有时间落笔.此时,长征已过去了30年,正在杭州疗养的肖华想,该是实现这个心愿的时候了.  相似文献   

8.
平凉是红军长征途经甘肃地域最广、过境部队最多、驻扎时间最长的地区之一.在这里,毛泽东等中央和红军领导人驻足休整;在这里,红军建立过多个红色政权,开展游击战争;在这里,红军实现了长征大会师.平凉大地上遍布着长征英雄的足迹,长征精神已深深浸入这片热土.  相似文献   

9.
《长征组歌》,是一部热情讴歌红军长征精神的颂歌. 2006年,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为了纪念这个有历史意义的日子,最近,笔者慕名来到位于北京市西郊八里庄的北京军区政治部干休所,找到了《长征组歌》的曲作者之一--76岁高龄的李遇秋老人,对他进行了专访.  相似文献   

10.
2006年10月19日,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纪念日."长征"是一次震惊中外的大进军,在中国革命史上有着极其重大的意义.毛泽东曾给予其相当高的评价,说:"长征是历史纪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所谓的"长征",一般是指1934年10月16日到1936年10月19日中国工农红军从长江南北各根据地向陕甘宁一带的战略大转移.其中走得最远的红一方面军,一共走了二万五千多里,所以称"二万五千里长征".为了集中地再现中国工农红军英勇豪迈的气概和长征壮阔艰险的场面,从而激励后人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做出更大的贡献,特根据所掌握的史料写成此文.  相似文献   

11.
1935年10月,中央红军胜利到达陕北革命根据地,完成了二万五千里的战略大转移,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把中国革命大本营放到了西北地区.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发展奠定了基础.可是,国民党反动派却认为中央红军已经“力竭心疲,精锐尽失,歼灭自在意中”.在革命队伍内部,有些人看到红军人数锐减(中央红军主力到达陕北时只剩7000余人),也出现了悲观情绪.张国焘更是竭力散布“中央红军失败了”、“估计长征是失败”的悲观论调,妄图动摇军心.因此,在中央红军到达陕北后,回顾红军长征的战斗历程,肯定长征的伟大成绩,总结长(?)的历史意义,就成为教育干部、鼓舞红军指战员继续前进、开拓新局面的一项迫切任务.毛泽东到达陕北后不久,在所作《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的报告中,批判了张国焘的悲观论调,阐明了红军长征胜利的重大历史意义.而且,毛泽东在《七律·长征》一诗中,对红军长征的战斗历程和取得的辉煌成就作了艺术的概括.广大红军指战员也以喜悦的心情回顾长征的光辉历程,采用各种方式庆祝长征的伟大胜利,借以教育、鼓舞自己和人民群众.当时,以歌曲这一艺术形式总结长征战斗历程的,当推陆定一、贾拓夫合写的《长征歌》和萧向荣写的《长征曲》.这两首长征之歌在根据地军民中流传甚广,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12.
爬雪山,过草地是红军长征中最艰难的一段历程,也是红军长征最具代表性的一段历程.在阿坝州境内,红军经历了四个"最":①红军长征在阿坝州境内召开的重要会议最多.红军长征途中,中共中央召开了19次政治局会议,在州境内先后召开了两河口政治局常委会议等10次政治局会议.②红军长征在阿坝州境内经过的时间最长,参加人数最多.  相似文献   

13.
林卫国 《党史文汇》2006,(10):30-31
中共高级干部中的长征亲历者,用文艺手段来描述长征的,以散文、诗歌居多,美术极少.人们一般只知道,黄镇在长征途中曾用简陋的工具,画了许多宣传画、写生画和漫画,幸存的24幅后来以《长征画集》出版.而曾任共青团中央书记、国务院侨务办公室主任、中日友好协会会长、全国侨联名誉主席的廖承志也曾用画笔描绘长征,则鲜为人知.  相似文献   

14.
曹美菊 《党史文苑》2006,(10):65-67
1936年10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那场震惊中外的红军长征,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一座丰碑.长征精神体现着中华民族的精神,是正确荣辱观的榜样.弘扬长征精神对于树立正确的荣辱观具有现实意义,是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强大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15.
散木 《党史博览》2007,(4):53-55
索尔兹伯里在其《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一书中,四处提到徐梦秋,并称其为"红军第一位历史学家" 之所以想起了徐梦秋,首先是有这么一本书被人们经常提起--《红军长征记》.这部在长征结束后由长征部分亲历者撰写的最早也是最重要的回忆录,徐梦秋是其中编辑之一.  相似文献   

16.
在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胜利闭幕之际,我们隆重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缅怀红军长征的光辉业绩,学习长征的光荣传统,颂扬长征的革命精神,这对于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事业,实现安徽奋力崛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长征从这里出发!!长征是历史纪录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请问历史上曾有过我们这样的长征吗?没有。今年,是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为纪念红军的这一伟大壮举,从第1期起,推出“画说长征”,力图既向广大读者传达红军长征的历史沧桑感和悲壮感,又反映长征沿途人民在新的长征中取得的伟大成就。中央红军长征的出发地——江西于都1.1934年10月中旬,中央机关跨过瑞金武阳桥到于都集结。图为中央红军长征第一桥——武阳桥。2.10月16日,中央红军86000多人集结完毕,正式拉开万里长征的序幕。…  相似文献   

18.
今年,是长征胜利六十周年.长征留给后世的是无价的精神财富.中国红军战士在长征路上所经受的艰难困苦,是人间罕见的.他们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北上抗日的坚强决心,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坚韧不拔、前仆后继、不怕牺牲的革命精神,艰苦奋斗的作风和英雄无畏的气概,团结友爱、先人后己的高尚风格,对于我们,对于青少年一代,对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新长征,都能够汲取无尽的鼓舞力量.我们重温长征史,目的就是弘扬长征精神,万众一心共促中华腾飞!  相似文献   

19.
冯晓蔚 《党史文汇》2006,(11):21-23
"老少人八口,举家事长征".这是人们对老红军侯清芝一家八口参加长征这一壮举的吟颂.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工农红军胜利完成的伟大长征,参加者约有20万人,结束时到达陕北的仅剩3万,而举家八口参加长征,这大概仅有侯清芝一家吧!  相似文献   

20.
晓学 《党史纵览》2003,(1):40-41
长征是中国工农红军在中国历史,乃至世界历史上创造的一个奇迹.在漫长的二万五千里长征路上,磨造出了千万英雄,锤炼出了不朽的长征精神.但受当时恶劣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所限,中国工农红军在长征中的许多珍贵公文档案都散失了,许多个人文档亦存留不多.军事博物馆收藏的国家一级文物--<长征什记>即是存留下来的为数不多的个人文档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