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野生动物的保护问题愈来愈受到人们的重视,而目前的保护也大多停留在观念上、学理上,就连野生动物保护的基本法也是一部珍稀、濒危野生动物保护法,不能够起到保护野生动物应有的功能和适应现实发展的需要。所以,本文谈的野生动物保护应该是更全面意义上动物保护,包括家养及用于科学研究和实验等野生动物的保护。通过分析现代野生动物保护存在的漏洞和不足,提出对野生动物法律保护完善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新疆是野生动物的天堂,雪豹、紫貂、马鹿、北山羊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在这里健康成长。为了恢复这些野生动物的数量。新疆各级政府及其部门不遗余力地保护自然环境,保护自然生态链。野生动物的种群和数量正明显增多。  相似文献   

3.
野生动物是大自然生态平衡的基石,是人类生存发展不可或缺的伙伴,保护野生动物对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伴随着改革的深入,我国的社会、经济、文化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是我国野生动物保护法律制度却并没有随着社会的进步而完善,法制还存在许多问题和不足,已经不能满足目前保护野生动物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4.
野生动物保护取得的成效 对野生动物资源的保护一直是我国的一项重大任务,野生动物资源是国家的宝贵财富,也是保护我国环境和维持生物多样性的需要。随着国家《野生动物保护法》及地方一系列关于野生动物资源保护法规的颁柿实施,社会公众对野生动物的保护意识逐渐增强,  相似文献   

5.
广东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表决通过修订后的《广东省野生动物保护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自2020年5月1日起施行。《条例》扩大了野生动物保护管理范围,将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以外的其他陆生野生动物也纳入管理范围。  相似文献   

6.
野生动物资源的刑法保护是重要和必要的,与野生动物的刑法保护理念发展同步,我国刑法有关野生动物资源的保护体系已逐渐走向精细化,“野生动物资源”法益的内涵亦随之更新。我国现行刑法对野生动物资源的保护存在保护类型粗放、入罪标准重心偏离、刑罚裁量较为轻缓等困境,难以满足野生动物资源法益完整保护的需要。不同类型的野生动物资源因核心法益内容,以及具体法益内容占比的不同,其刑法保护诉求也不尽相同。为此,刑法应在复合法益结构的基础上对野生动物资源进行类型化、个别化保护,并以此为基础实现我国野生动物资源刑法保护体系的完善:着重实现涉人工繁育野生动物资源之刑法保护体系的区分性构建;通过优化破坏野生动物资源犯罪价值核算适用标准,完善此类犯罪的入罪标准;在对破坏野生动物资源犯罪量刑时,要从严把握缓刑适用标准,并准确划定生态恢复措施的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7.
拒绝舌尖上的"野味",革除滥食野生动物陋习,刻不容缓。从"谁执法谁普法"相关执法部门开展普法活动,到教育机构教育未成年人从小养成"热爱自然,善待动物"意识,再到各界人士身体力行,依法保护野生动物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中国一直在路上。今年2月24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动物交易、革除滥食野生动物陋习、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为全国野生动物利用产业按下了"暂停键"。  相似文献   

8.
陈进冬突然寒下脸来问道:“你知不知道蒙古野驴是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非法捕杀是要负刑事责任的!”  相似文献   

9.
破坏野生动物资源类犯罪为法定犯。但由于行政法、刑法以及司法解释关于野生动物犯罪相关规定存在一定的冲突,特别是在动物保护等级、保护对象、升档标准等方面,导致司法实践在法律适用方面存在众多困难。而在司法实践中,关于动物犯罪案件司法鉴定、主观明知、违法性认识、证明标准等方面也存在不同的观点。  相似文献   

10.
广州不少餐馆当街摆卖野生动物,不少是国家保护动物。"野味"是公款吃喝餐桌上的常客。"吃野味"成了粤人摆阔的方式。少数政府机构和公务人员的默许甚至保护,助长了此类消费。(2月9日《人民日报》)近年来,虽然专家、学者和志愿者不遗余力地呼吁禁止滥食野生动物,保护人  相似文献   

11.
禄磊  李爱 《中国检察官》2023,(10):56-59
对于行为人使用电捕方式非法猎捕野生蚯蚓等具有重要生态价值但未被列入保护名录的野生动物,造成野生动物资源和生物多样性严重破坏,但行为不具有行政可罚性时,检察机关可以适用法律关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原则性规定,对违法行为人提起民事公益诉讼,要求其承担生态环境损害责任;检察机关可利用一体化履职优势,解决案件办理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通过督促行政机关履职,运用诉前禁止令、诉前保全等措施,最大限度维护社会公共利益。  相似文献   

12.
梁玮 《法制与经济》2010,(16):48-50
自然资源权属问题历来为学者们所争议。有关自然资源的权属问题可以衍生出多个无益于保护野生动物、合理利用野生动物资源的现象。本文以明确野生动物、野生动物资源、自然资源、野生动物保护法等相关概念为前提,以2010年沈阳私人动物园东北虎饿死案为切入点,探讨野生动物园中野生动物权属的问题,并对野生动物合理利用和保护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3.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保护、拯救珍贵、濒危野生动物,保护、发展和合理利用野生动物资源,维护生态平衡,制定本法。 第二条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野生动物的保护、驯养繁殖、开发利用活动,必须遵守本法。  相似文献   

14.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保护、拯救珍贵、濒危野生动物,保护、发展和合理利用野生动物资源,维护生态平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以下简称《野生动物保护法》)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相似文献   

15.
“野生动物资源属于国家所有”、“公民有保护野生动物的义务”,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的明文规定。然而,有法不依、执法不严、滥捕滥杀野生动物的现象在一些地方时有发生,严重破坏了生态平衡。家住江苏省如皋市的“环保卫士”陈进冬,20年拯救野生动物121万只(条).从而捍卫了法律的尊严。其锲而不舍、善待保护野生动物的精神令人敬佩,值得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16.
路红 《政府法制》2012,(2):46-46
应朋友之邀,携老妈去美国作了一个月的观光客。30天的旅程,相对参与旅行团的走马观花,还是比较自主宽松有意思的。美国朋友保护地球环境、保护野生动物的文明习惯,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相似文献   

17.
野生动植物跨国犯罪泛指违反国际和国内野生动植物保护法律法规,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间从事非法野生动植物偷猎、运输、加工和交易等犯罪行为,以及为此类行为提供便利的渎职腐败、洗钱、文书造假等相关违法犯罪行为。一、野生动植物跨国犯罪现状及发展趋势2019年,世界动物保护协会发布了全球首份野生动物异域宠物全球贸易报告《狂野之心:异域宠物贸易的残酷现状》,该报告指出,每年全球野生动物非法贸易数额非常惊人,初步估计高达200亿美元。  相似文献   

18.
野生动物保护中的几个法律问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曹树青 《河北法学》2004,22(7):129-131
从近年来野生动物保护的实践出发,提出了野生动物保护目前面临的现实问题和法律缺陷。就野生动物的生存权和人的生存权、财产权的意合,野生动物致害后的处置和损害补偿,野生动物管理等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法律对策,并对上述问题提出了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19.
纵观我国现行法律有关动物保护的规定,其主要基于如下考虑:一是财产权的保护。如刑法故意毁坏财物罪、破坏生产经营罪的规定,等等,二是对自然资源管理制度的保障。如野生动物保护法的有关规定。在人  相似文献   

20.
在新刑诉法的框架下完善我国证人保护制度具有重要意义.我国应借鉴他国立法和实践经验,适当扩大保护对象的范围,明确保护机关的职责,确立责任追究制度并把握保护力度,细化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