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婚姻是一座围城,城外的人想进去,城里的人想出来。婚姻看似坚强,实则很脆弱,如果不维护,不检修,不审视,婚姻会生病,离婚便成了最终结局。据民政部最新发布的2013年社会服务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3年我国共有350万对夫妻办理了离婚手续,比上年增长12.8%,这是自2004年以来,我国离婚率连续十年递增。在离婚率居高不下的形势下,合肥  相似文献   

2.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婚姻在一人的一生中不可置否十分重要.2013年依法办理离婚手续的共有350.0万对,比上年增长12.8%,粗离婚率为2.6‰,比上年增加0.3个千分点.其中:民政部门登记离婚281.5万对,法院办理离婚68.5万对.而在2006年粗离婚率仅有1.56‰.所以当代结婚要时刻为着离婚打算,婚前协议可不是为了结婚,而是准备更好的离婚.  相似文献   

3.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转眼间2021年已经成为过去时。根据民政部发布的数据显示:2021年上半年,我国离婚登记96.6万对,离婚率为23.18%,该离婚率与2020年上半年的41.1%相比有了大幅下降。这些数据不禁引发公众的思考:这是否与2021年离婚冷静期的出台有--定关联性呢?是否意味着离婚冷静期对挽救婚姻起到了一定的正面作用呢?  相似文献   

4.
钟新 《政府法制》2011,(21):26-27
据全国民政事业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我国共有46.5万对夫妻办理了离婚登记,平均每天有5000多个家庭解体,较去年同期增长17.1%;我国离婚率连续7年递增,其中一线大城市的离婚率更是遥遥领先,有关资料显示,北京、上海及深圳位列离婚率前三甲。 专家认为,快节奏生活下夫妻交流匮乏、婚姻观念变化以及离婚成本偏低等因素,对婚姻的消极影响不容忽视。挽救"中国式离婚",需要一系列的婚姻家庭社会救疗机制。  相似文献   

5.
2019年被网友们戏称为“离婚年”民政部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前三季度全国登记离婚达310.4万对,比2018年同期多出20.5万对。而自2003年起,我国离婚率更是已经连续15年上涨。有人感叹:“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已经变成了“不爱我就拉倒”。  相似文献   

6.
每个家庭都希望有美满幸福的婚姻。但现 实生活却不尽人意:有的蜜月未过,就反 目成仇,有的十年夫妻仍劳燕分飞。离婚率直线上升,因离婚引起的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重视。现行的《婚姻法》以“夫妻感情破裂”为离婚的法定条件在司法实践中难于操作,越来越暴露出它的缺陷。 离婚率上升的现实 据社会学者对中国婚姻状况的调查研究,从1980年开始,中国离婚率直线上升,以下数字很能说明问题: 90年代后期,全国的离婚率仍然继续上升,1997年全国结离婚对比率高达13%左右。 据分析离婚的主要原因主要有: 因移情别恋、第三者插…  相似文献   

7.
罗冠男 《法学杂志》2016,(1):102-110
“离婚自由”和“离婚谨慎”是当代各国离婚法的普遍原则.在意大利离婚法中,分居作为离婚的前置条件,其法定的期限一再地缩短.意大利2014年和2015年离婚法的改革,进一步简化了离婚的程序,缩短了分居的期限,实际上是向“离婚自由”更加靠近了一步.意大利现行的分居制度可分为合意分居和裁判分居,其制度因其特定的社会原因而具有自己的特点.我国目前面临着离婚率飙升的问题,过于简单的离婚程序受到诟病.我们可以借鉴意大利的分居制度,在我国构建作为离婚前置程序的分居制度,作为离婚的缓冲器以降低我国离婚率.  相似文献   

8.
付琳  王丽华 《法制与社会》2013,(31):280-281
随着现代人价值现和道德观的不断转变,婚姻家庭的传统思想观念遭到了猛烈的冲击,离婚已经演化为一种不可小视的现象越来越多的出现在我们身边.从意思自治的角度来说,离婚是当事人的正当权利,公权力不应过多的介入.然而婚姻绝非仅是当事人之间的事情,其稳定关系着整个社会的和谐安稳.我国目前的离婚制度尚存在许多不合理之处,这在一定程度上大大提高了离婚率,因此从婚姻法的视角出发研究降低我国离婚率的对策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9.
李梦娟 《江淮法治》2008,(20):40-41
离婚率逐年上升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其中对子女的影响是最大的。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夏吟兰建议修改我国目前的离婚登记与诉讼程序:有10周岁以下子女的,不适用“协议离婚”;有10周岁以上子女的.在“协议”和“诉讼”离婚前都必须让子女表达其真实的愿望,而且应当由登记部门认真审查协议的公平性;同时设定离婚考虑期。至少应为一个月。  相似文献   

10.
离婚率的逐年攀升是偶然现象,还是我们的新婚姻法本身存在着一些应进一步完善的地方?本文从法经济学角度对我国的协议离婚制度进行了分析,认为这种宽松的离婚制度在我国现在的环境下是不可取的。  相似文献   

11.
婚姻家庭制度,作为社会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不断发展、繁荣,中国的离婚率亦随之逐年攀升。本人通过实习与调研,对吉林省农安县人民法院近两年受理的离婚案件进行了整理与分析,发现农村地区离婚案件存在原告方女性居多、当事人年龄趋于年轻化、离婚理由以婚前了解不足居首等特点。  相似文献   

12.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于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正式通过,其中婚姻家庭篇第1077条规定了一个月的冷静期,该政策引发了广大群众的争议.该政策在不损害离婚自由的前提下,给冲动型离婚双方当事人客观冷静的做出更加全面的现实抉择,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离婚率,维护了社会婚姻家庭稳定.近年来结婚率的不断下降和离婚率的持续...  相似文献   

13.
婚姻自由原则是我国婚姻法所一贯坚持的基本原则,其既包括结婚自由也包括离婚自由。但近些年来,伴随着"闪婚"等一些社会现象的出现,我国的离婚率偏高,同时随着离婚率的提高,复婚率也在不断的提高,这一现象的出现说明我们有必要设置一些离婚障碍,以促使人们能更加理性的对待婚姻问题。别居法律制度是国外一些国家亲属法或家庭法中的重要内容。我国婚姻法中没有关于别居制度的具体规定,但国内许多地方已出现了相关的司法实践——"试验离婚"(冬眠离婚),我们有必要在婚姻法中增设别居制度,为这一司法实践提供法律支撑,以增加婚姻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4.
上升的离婚率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因离婚而出现的一系列社会问题也引起了人们的讨论,如何保障离婚家庭的儿童权益是其中一个重要问题。本篇文章以对贵州省离婚家庭儿童权益的调查数据为基础,以儿童利益最大化为原则,通过分析我国法律和相关制度对离婚家庭儿童权益的保障,探究如何才能最大化的保障和优化儿童的利益,使离异家庭中未成年子女能够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5.
论离婚精神损害赔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近年来婚姻家庭纠纷的增加,离婚率的提高,离婚损害赔偿制度已引起社会的更多关注。《婚姻法》修正案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增加了离婚损害赔偿制度,它完善了我国婚姻家庭制度,明确了婚姻过错方的法律责任。离婚损害赔偿既包括财产损害赔偿,也包括精神损害赔偿。针对目前学界的观点,作者对离婚精神损害赔偿的理论依据﹑构成要件等进行专门的探讨。  相似文献   

16.
随着全球ADR的发展,被誉为东方经验的调解近年来在我国也逐渐升温,受到了司法部门以及众多资深法律人士的重视.而今,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巨大转变,无过错离婚席卷全球,日益飙升的离婚率带来了大量离婚诉讼案件,带给法院的审判压力也愈来愈重.此时,传统的离婚诉讼模式显然已经不能适应繁多冗杂的离婚诉讼需求.因此,本文通过分析我国现有的离婚制度,在研究国外离婚制度的基础上,初步提出了建立以法院附设为核心的离婚调解制度的构想,以减轻法院的审判压力,节约司法资源,减轻当事人的诉累和经济负担,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7.
现今社会离婚率日益上升,农村离婚案件逐年递增约占离婚案件的20%~30%。这成为创建和谐社会,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稳固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强大阻力,不得不令人深思。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湖南省一个人民法院的121个农村离婚案件为例,在分析121个个案中离婚原因的基础上,总结了离土背景下农村离婚率上升的更深层次的社会原因,讨论了法院对于离婚案件的审理过程。文中认为法官取证责任的转移引起的第三方参与的减少,法庭处理方式和法官观念的变化对于农村离婚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9.
我国现代社会,离婚率不断上升,人们看待离婚也发生了变化,相当一部分当事人自愿办理协议解除婚姻关系手续.协议离婚也已慢慢成为损害妇女权益的另一种形式:妇女一直以弱势群体的身份存在于社会群体中,在协议离婚中.她们因为种种原因不得不妥协于另一方.怎样去维护离婚中妇女的合法权益,已经引起了社会的重视.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随着离婚率的增加,随之而来的探望权问题受到人们的重视.夫妻双方离婚后,没有跟子女生活在一起的一方依法享有探望子女的权利.虽说探望已作为一种法律写入婚姻法中,但在我国,其存在时间不长,人们对这种权利认识还不够充分、深入.由于中国的特殊国情,对离婚这一情况才慢慢接受,而对婚姻关系解除后对子女的探望权问题还没有一个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