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正>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闽西苏区的粮食工作在中央苏区经济建设史中占据重要地位。中央红军长征前,在经济严重困难的情况下,闽西人民倾其所有供应粮食,满足红军需要,成为红军长征胜利的坚强后盾。因此,本文拟以永定为中心,考察长征前闽西苏区的粮食问题,对于弘扬苏区革命传统、推动新时期的粮食工作具有历史借鉴意义。一、中共永定支部的成立与财政、民生概况根据土地革命前的统计,永定有49514户、201486人,境内丘陵山地多,平原谷地少,山田  相似文献   

2.
今年是福建省闽西老区建设促进会成立20周年.在改革开放初期,一些已退出党政军领导岗位的闽西籍老领导、老将军、老红军情系老区人民,关心乡梓建设,于1989年自发成立了福建省闽西老区建设促进会,为促进闽西老区的建设和发展,不遗余力地继续发挥余热并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3.
黄鹄显志略     
王英 《党史纵横》2001,(4):42-42
黄鹄显 (1914- 1986)福建上杭人。 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 3月在闽西新十二军三十四师一团三连当班长; 4月入闽西彭杨军政学校学习; 10月毕业后回第一团,任第一连指导员。 1932年任第三十四师师部特务连连长。 1933年任红军总司令部作战局 (一局 )参谋,参加中央革命根据地第三至第五次反"围剿"作战。 1934年 10月随中央红军长征。在中革军委第一局 (作战局 )任作战参谋。 1935年 6月中央红军同红四方面军会师,重新成立红军总司令部,任作战局参谋。 10月奉命随军南下,任红四方面军总指挥部作战科科长…  相似文献   

4.
唐正芒 《党史博采》2007,(12):28-29
1960年是三年"大跃进"时期粮食最困难最紧张的时候。国家竭尽全力在全国范围内调剂粮食,甚至迫不得已采取拆东墙补西墙的办法,但饥饿、逃荒、浮肿病及人口的非正常死亡仍呈增加趋势。就在这个关口,陈云果断提出粮食进口的建议。这在当时是许多人不敢想的。因为中国自建国后每年都出口粮食,并早已宣布中国已解决了粮食问题,甚至说把全世界的人口都集中起来中国也能养活。那么陈云的建议提出后中央其他领导是何反应?结果又如何呢?  相似文献   

5.
今年是福建省闽西老区建设促进会成立20周年。在改革开放初期,一些已退出党政军领导岗位的闽西籍老领导、老将军、老红军情系老区人民,关心乡梓建设,于1989年自发成立了福建省闽西老区建设促进会,为促进闽西老区的建设和发展,不遗余力地继续发挥余热并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6.
60年前,中国共产党创建了闽西苏区,同时领导闽西人民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文化建设,在这块红色的土地上,革命文化的灿烂之花吐芳盛开,其丰硕的成果和成功的经验,值得我们认真研究和借鉴。闽西苏区文化大约经历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1927冬大革命失败到1930年3月闽西苏维埃政府成立,是闽西苏区文化的开创阶段。  相似文献   

7.
今年3月18日,是福建省苏维埃政府成立60周年纪念日。了解和回顾这段历史,具有重要意义。1 闽西总暴动后的第二年,即1929年3月,毛泽东、朱德、陈毅率领红四军入闽,创建了闽西革命根据地。到1930年春,各级苏维埃红色政权象雨后春笋在闽西大地上诞生,计有6个县苏、69个区  相似文献   

8.
主力红军长征以后,在原闽西革命根据地的范围内,于1935年4月成立了中共闽西南军政委员会,领导闽西的红八团、红九团、明光独立营等红军游击队,坚持三年不屈的斗争,粉碎了国民党军多次的“清剿”终于迎来了全民族抗战的兴起。这个时期,即称为闽西的三年游击战争时期。闽西具有报刊活动的良好基础。即使是三年游击战争时期极为艰难困苦的环境中,党刊党报仍以顽强的生命力坚持活动,并在反“清剿”斗争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1930年3月18日,闽西革命根据地第一次工农兵代表大会在福建省龙岩城召开,闽西工农民主政府成立。当时,闽西苏区市面上流通着大量劣质银币和白区纸币。这种劣币多来自与闽西苏区交界的广东。不法奸商以廉价偷运闽西境内,然后购买金银土产出口,从中谋取巨额利润。而苏区人用这种劣币到白区购买贷物却要打几折。这对苏区经济是  相似文献   

10.
2001年7月25日,龙岩市举行《闽西人民革命史》首发式,龙岩市委领导和老同志游梅耀、邱锦才、谢毕真、任延寿、谢克金以及有关部门负责人出席。 《闽西人民革命史》是龙岩市委党史研究室向建党80周年献上的一份厚礼。该书生动展现了闽西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革命斗争的壮丽画卷,既简明又完整地描述了闽西从20世纪20年代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期间的历史轮廓,客观真实地反映了闽西人民光辉的革命历程。  相似文献   

11.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闽西苏区在金融事业方面做了许多开拓性的工作、取得了极其丰富而又宝贵的经验。1930年3月,闽西苏维埃政府成立前后,闽西苏区各地创办合作社,工农银行,发行了苏区合作社货币和工农银行货币,为建设苏区,巩固红色  相似文献   

12.
正许多事情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使人们淡忘,但伍洪祥同志在闽西百姓心中的记忆却清晰如昨。这是因为伍洪祥同志的一生都与闽西这块红土地紧密相关,与闽西百姓福祉紧紧连在一起。伍洪祥同志的革命生涯可谓是血雨腥风、枪林弹雨,从上杭农民暴动到闽西三年游击战争,从闽粤赣边抗日救亡到鲁南淮海烽火战场,战斗足迹遍及大江南北。新中国成立后,由于工作需要,伍洪祥同志回到生他养他并为之战斗的闽西,他倾尽全  相似文献   

13.
福建省苏维埃政府的成立,是我省革命斗争史上的一件意义深远的大事。六十年前,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福建各地人民群众高举革命旗帜,反抗国民党统治,举行武装暴动,开展土地革命,历经艰难曲折,创建了闽西革命根据地。1931年冬,以毛泽东同志为主席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在瑞金成立后,作为中央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的闽西苏区,于1932年3月18日在长汀召开福建省第一次工农兵代表大会,成立了以张鼎丞为主  相似文献   

14.
1935年是闽西三年游击战争最艰苦的岁月。这年4月,根据闽西南军政委员会的决定,在宁洋、连城游击的红九团第二营与明光独立营成立第一作战分区,罗忠毅任司令员,方方任政委,5月温含珍被任命为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温含珍同志是上杭县茶地乡人,教师出身,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我党一位优  相似文献   

15.
罗舜初     
罗舜初(1912—1981).福建上杭人.1929年冬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2年10月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家境贫苦,读小学后当店员.929年4月参加农民暴动.后任共青团区委委员.1930年1月任共青团区委儿童局书记、团区委组织委员.1931年7月调闽西红军独立团当班长.1932年7月入瑞金中央军事政治学校学习.1933年2月任红军总司令部参谋处作战参谋.参加中央革命根据地第三至第五次反“围剿”作战.1934年10月参加长征,任中革军委第一局作战参谋,是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的得力参谋.1935年6月同红四方面军会合.7月重新成立红军总司令部,任参谋主任.10  相似文献   

16.
##正##问:长江局与南方局是什么样的关系?如何认识长江局的历史作用?答:1937年12月1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决定成立长江局。这个时候正是淞沪会战战败,日本正准备发动徐州会战,国共两党需要更加紧密地团结,一致抗战。12月23日,长江局在武汉正式成立,目的是为了加强中国共产党在南方的领导,同时加强国共谈判和两党合作,巩固和扩大  相似文献   

17.
《党课》2008,(9):117-118
邓子恢,1896年8月生,福建龙岩人。1925年参加革命。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中共闽西特委书记、闽西苏维埃政府主席、中华苏维埃工农民主政府财政部长、闽西南军政委员会副主席、新四军政治部主任、新四军第四师政委、淮北党政军委员会书记、华中分局书记、华中军区政委、中原临时人民政府主席、中原局第三书记。新中国成立后,历任中南局第二书记、中南军区第二政委、中南行政委员会副主席、  相似文献   

18.
罗舜初(1914--1981),福建上杭人.1929年参加闽西农民武装暴动.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1年冬参加中国工农红军.次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曾任红一方面军司令部参谋、红四方面军司令部二局科长、中革军委二局副局长等.……  相似文献   

19.
1944年10月在上杭县稔田梅镇与下都乡豪康交界的楮树坪成立了王涛支队(后改称闽西支队),开展抗日反顽活动,刘永生为支队长。1948年10月,闽西支队改称闽粤赣边纵第七支队,支队司令员蓝汉华,政委范元辉,副政委丘锦才。部队活动于粤东、闽西各地,主动出击,收缴反动武装,发动群众,壮大革命力量,策应南下大军,开展解放战争。  相似文献   

20.
中央红军长征后,留在闽西地区的红军游击队,在地方党组织的领导下,紧紧依靠人民群众的支援,坚持了艰苦卓绝的三年游击战争,保卫了土地革命的果实,保存和发展了自己的力量和阵地,并且在战略上配合了主力红军长征,为中国革命作出了重要贡献。闽西三年游击战争,“是闽西展开革命斗争以来最艰苦、最复杂的阶段,也是闽西党和人民经受最严重考验并且获得伟大胜利的阶段”。然而,对于闽西革命斗争中这样一个重要的历史阶段,过去一直研究得不够,有许多问题尚未孬清或存有争议。本文仅就其中几个问题提出探讨,目的在于抛砖引玉。祈请熟悉这段历史的老同志及党史工作者批评指正。一、闽西三年游击战争从何时开始,到何时结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