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猪细颈囊蚴赫尔尼亚甚为少见。笔者1978年2月遇到一例。患猪为去势公猪,体重约70斤。营养不良,体温、脉搏、呼吸无大变化。行走困难,后肢下蹲,卧多站少,在阴囊部有西瓜大一个隆起。触诊无热无痛,用手压可以纳入腹腔,手放开隆起复原,穿刺无尿。确诊为阴囊赫尔尼亚,手术整复治愈。  相似文献   

2.
猪腹股沟膀胱赫尔尼亚较少发生。笔者1979年6月曾遇到一例。患猪为去势公猪,体重60斤左右。突然发现腹部增大,后裆偏左出现婴儿头大之隆起,触诊局部敏感,富有弹性,表面不热,叩诊呈浊音。两后肢外展,运步困难,卧多立少,未见排尿,粪便正常。精神萎顿,食欲不进,脉搏、呼吸增数,体温无大变化。经穿刺有尿液流出,剖腹探查,确诊为腹股沟膀胱赫尔尼亚,经整复治愈。  相似文献   

3.
公马去势后肠脱出并不多见,笔者曾治愈一冽,现将个人体会简介如下: (一)病例 院实习牧场青色伊犁马,开放式去势法摘除两侧睾丸。手术顺利,止血充分。牵遛运动40分钟后,发现该马右侧阴囊切口内有白色球状物突出并逐渐增大,返回术地已有尺许小肠肠攀从切口脱出,该马全身大汗,急起急卧,并欲打滚,此时肠攀脱出米许,其颜色由白变红、发紫已成钳闭。  相似文献   

4.
1974年以来,我们结合临床实际,筛选出电针麻醉新穴位——椎旁组穴。应用该穴组电针麻醉作阴囊赫尔尼亚手术获得成功。(一)操作方法1.器材:SBM型半导体脉冲式电疗机一台,兽用新针4~6寸2根。2.保定:横卧保定。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来,我站接治猪肠扭转4例,其中大结肠扭转1例,前肠系膜根扭转1例,空肠扭转2例,用手术疗法全部治愈。 (一)症状与诊断 病初猪突然不吃,神情苦闷,体温、脉搏、呼吸无显著变化;以后出现疝痛,猪喜扒卧,腹部左右翻动,有时后肢乱蹬,有时突然起立向前冲,将躯体倚在墙根处,而后卧下,起卧频频交替;病猪腹部饱满,触诊有痛感,可摸到隆起的肠型,并出现呕吐,呕吐物多为黄绿色水样物。根据一突(突然发病)、二痛(疝痛)、三满(腹部饱满)、四吐(呕吐)综合判定,即可确诊为肠变位。  相似文献   

6.
我们对于小公猪先天性的阴囊赫尔尼亚,在去势的同时,采取对阴囊外壁紧靠基部的二层皮肤(即紧靠近腹股沟外环口的部位)进行一次连续缝合,经过百余例试验,证明手术简便,安全可靠。现将手术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祖国医学脾胃学说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营卫生化之源;脾胃气旺则五脏受荫,脾胃气伤则百病丛生,善治者惟在调和脾胃。近年来,笔者以脾胃学说指导临床,对一些疑难病症通过调理脾胃,取得较好疗效。现举几例,以抛砖引玉。 (一)骡脾虚风邪案 1980年8月20日,于河南省商水县兽医院会诊一10岁风症病骡。 主诉:该骡近一年来使役较重,于四天前清晨耕地中突然倒下,睡卧于地,将其强行打起后则见表情淡漠,反应迟钝,步履不稳,被迫停役。勉强牵至家后,精神更差,眼耳不灵,水草不进,身驱向后倾坐。在公社兽医站曾按中暑、脑炎治疗三天,病情无减有增,特来县兽医院就诊。  相似文献   

8.
《兽医科技杂志》 1981年第10期第18页介绍了河北省兴隆县兽医院盛时达同志的“家畜药物去势术研究报告”。有些院(站)进行了试验及推广,1982年11~12月我院门诊治疗中遇到用此法去势而继发肠粘连患骡3例,现报告如下。 (一)临床病状 发热,体温在39~40℃,有的体温正常。表现程度不等的疝痛症状,呈持续性剧烈疝痛,所有药物难以止疼。轻者只卧地不翻滚,重者不时翻滚,回头望腹,急起急卧。有一例继发肠变位。  相似文献   

9.
在马骡急腹症中,肠变位的发病率虽不高,但其死亡率却最高,据近3年来不完全统计共收治肠变位病例76例(马61头,骤15头),其中有50例行手术治疗,失去手术抢救时机26例。死亡62例,治愈14例,死亡率占81.6%。鉴于肠变位容易误诊较难治疗和死亡率高等仍是目前兽医临床尤其是基层兽医临床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笔者结合临床实践对诊断肠变位谈几点体会以供参考。 (一)诊断 1.询问病史;了解对病畜腹痛初次诊断的结果及用药物治疗后效果如何,腹痛程度有无增重或减轻。病后有无剧烈翻滚和急起急卧,给镇痛剂后效果如何有无鼻流粪水,病后多长时间出现。腹围有无变化和有无造成腹内压突然增高史等。  相似文献   

10.
笔者用春泽汤加味治疗家畜寒湿泄泻38例,一剂治愈者达35例。发病机理寒湿泄泻多因外感寒湿或采食霜冻草料,或寒冷季节久卧湿地,或大剂量服用寒凉药物,致寒湿伤及脾胃,使脾胃运化失调,清浊不分,食物消化未尽所致。临床症状精神沉郁,食欲减退或废绝,排水样粪便...  相似文献   

11.
黄牛子宫捻转在临床上比较少见,笔者自1970年以来共诊治16例,全部行剖腹产术,治愈14例占87.5%,死亡2例占12.5%。手术取出的胎犊成活6头。16例中发生子宫前捻转9例,子宫后捻转7例;扭转90度的8例,90~180度的3例,180度以上的5例。 (一)病因分析 本病的发生多因孕牛临产腹痛不安,卧地翻滚使子宫转动而致。 (二)临床症状 母畜都有临产前的腹痛及努责现象,有的腹痛较剧,表现摇尾,后肢踢腹,拱腰,或卧地不起,强烈努责,但不见胎水排出。如持续时间过久,因捻转部位麻痹,疼痛表现减轻,个别的可消失。但  相似文献   

12.
幼驹便秘是幼驹的一种常见病。在临床实践中,由于幼驹体小,难以采用直肠按压等疗法,因而其治疗效果常较成年动物差。现将我们从1975年以来用药物疗法、手术疗法及电针疗法治疗的52例,介绍于后,以供参考。 (一)临床表现 病驹突发腹痛,急起急卧,前肢刨地,回头顾腹,少数卧地翻滚,侧卧伸腿及努责;精神不振或沉郁,食欲减少或废绝,口腔干粘,有的有黄白舌苔;眼结膜充血或瘀血,个别黄染;肠音减弱,  相似文献   

13.
通过几年的实践,我们体会闭合腹腔缝合法在手术治疗腹膜赫尔尼亚中较其通常的分层(腹膜、腹壁肌、皮肤等)缝合法简便易行,手术成功率高。其具体操作: 1.闭合腹腔(指腹膜破裂后,肠管进入腹膜和腹横筋膜之问所形成的腔隙)。整复肠管后,沿着破裂的腹膜缘,将其缝合在同侧的腹横筋膜和腹壁肌上。 2.创缘缝合。将切口处的腹膜、腹横筋膜、腹壁肌、腹黄筋膜一次连续缝合对吻,再皮肤连续缝合对吻即可。如能在手术猪的腹部加一腹带更好。  相似文献   

14.
作者曾遇误将破伤风抗毒素注射于脐孔周围所致的膀胱近脐端局部坏死,尿液慢慢渗漏入腹腔致死幼驹一例,介绍如下。 4日龄母骡驹一直人工哺乳,忽然将近一天未排粪,小便正常,不食,卧地不起。临床检查:脉搏105次/分,呼吸45次/分,体温37℃,营养差,精神高度沉郁,可视粘膜潮红,全身无力,躺卧不起,不时伴有回头顾腹、伸颈、空嚼等神经症状,大小肠音消失,直肠内积有多量干粪块,幼驹处于重度昏迷状态。  相似文献   

15.
母猪急性酒糟中毒一例发病情况1992年12月20日,某猪场用糯米酒糟饲喂母猪,有6头相继出现中毒症状。临床症状有3头卧地不起,精神极度沉郁,呼吸困难,外表有皮疹。另3头中毒初期,表现为兴奋不安,食欲废绝,运动后躯摇晃,两后肢有时不能站立。剖检对抢救无...  相似文献   

16.
乳牛生产瘫痪是高产乳牛生产后突然发生的以低血钙、低血糖、低血磷和低血钾等为主要特征的一种急性代谢疾病。多发生于第 2— 3胎和高产乳牛产犊后 1— 3d内 ,病牛表现四肢瘫痪、卧地不起、头颈向后侧转、丧失知觉等。笔者曾治疗 3 8例病牛 ,其转归情况见表 1。1 症状1.1 轻型 精神沉郁 ,食欲正常或稍减 ,排粪正常 ,一时性前后肢交替踏地 ,卧地时头部至髻甲呈轻度的S形弯曲 ,不昏睡 ,有时可勉强站立 ,但后躯摇摆表 1  3 8头病牛病程及治疗转归情况病 程(d)发病数(头 )痊愈数(头 )治愈率(% )死亡数(头 )病死率(% )1— 2 2 2 1 986 .…  相似文献   

17.
1984年5月9日在我县束馆区兽医院见到肠管套叠320厘米患马一例,现将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报道如下。 临床症状 埝头乡一头8岁龄母马,持续性剧烈腹痛,急起急卧,全身肌肉振颤,特别是两前肢较明显,全身出汗,耳朵、鼻梁发凉鼻  相似文献   

18.
猪疝病的简易手术疗法疝病(赫尔尼亚)是猪的常见病,笔者1993年4~8月间在广西贺县八步镇11个村的67户用手术治疗疝病猪127例,均痊愈。疝病统计127例长东杂交一代均为外疝,先天性的122例,占96.10%,后天性的5例,占3.90%。日龄18~...  相似文献   

19.
(一)主证:病猪多突然发病,表现发热重,恶寒轻(有时发抖),咳嗽,精神不好,卧地不愿动,被毛发乍,鼻镜干而无汗,鼻腔流出少量清涕,吃食减少,小便发黄,口腔粘膜发红且干。本证属风热感冒,相当现代兽医学的流感。  相似文献   

20.
笔者于1983年1~9月份采用果导合剂治疗17例1~35日龄幼驹便秘,治愈率达94.1%。临床症状 精神不振,饮食废绝,腹痛剧烈,肚胀打滚,肠音减弱或废绝,口干舌燥,苔黄口臭,结膜潮红,脉相洪数。治疗方法 内服果导片25~50片,石蜡油150~250毫升(年龄较大可增至500毫升),蜂蜜150~250毫升,三味药混合加温水500毫升一次内眼。另外肌肉注射安痛定10~20毫升,耳后窝皮下注射10%高渗盐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