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中原城市群产业集群发展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张旭建 《学习论坛》2007,23(1):57-61
中原城市群产业集群在经济贡献度、行业同构性、产业链、可持续发展等方面与发达省份存在较大差距。今后应立足省情,按照市场机制的要求构建中原城市群产业集群重点产业发展平台,通过加强集群产业的扩展与整合,提升城市群的产业关联度和竞争力。  相似文献   

2.
“珠三角”经验对中原城市群发展的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建 《学习论坛》2004,20(1):30-32
发展城市群已成为现代生产力布局的重要趋势.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的发展经验对发展中原城市群的启示主要有要尽快扩大经济实力,优化经济结构,强化产业基础;夯实经济发展的微观基础;协调整个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努力发挥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进一步加快城市化进程.  相似文献   

3.
田志文 《世纪桥》2007,(8):33-34
分析了中原崛起与和谐社会的内涵与特质,指出:中原崛起的核心在经济层面,和谐社会则强调社会整体各个层面;中原崛起的价值目标侧重发展的效率与速度,和谐社会的价值目标侧重公平、正义、民主、秩序、发展、均富等价值原则。  相似文献   

4.
遵循城市群发展规律,借鉴周边城市群发展经验,结合安徽主体功能区规划,统筹推进江淮城市群的发展,是安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更是我省加快推进城镇化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5.
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思考和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中原经济区就从构想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这对于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对于区域经济的协调互动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必须按照<中原经济区建设纲要(试行)>的目标要求,突出科学发展、"三化"协调、载体建设、改革开放、改善民生、服务大局等六项原则,着力建设十大支撑体系,勇于创新、持续运作,力争迈出实质性步伐,取得突破性进展.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以下几个方面应引起高度重视:深入研究国内外已有区域性规划的成败得失,善于取他人之长,走好捷径;适时明确中原经济区所涵盖的范围,筹建相关的合作论坛或组织;加快中原城市群发展,加速提升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力;在探索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三化"协调科学发展路子上树立样板;及早对中原经济区的产业布局进行系统规划和整合;加快打造综合交通枢纽和物流中心;将中原经济区建设与富民强省有机地结合起来,细化为具体项目.  相似文献   

6.
河南精神与中原崛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梁周敏  王奎清 《学习论坛》2005,21(12):56-59
中原崛起包含着文化的崛起、精神的崛起,中原崛起要求我们将积淀深厚、丰富多彩的中原文化继承并发扬光大,同时又要随着时代的发展提炼和升华中原文化的精髓———河南精神。  相似文献   

7.
陆小成 《前线》2023,(3):68-71
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党的二十大作出的战略指引。破解京津冀城市群能耗和碳排放强度大、传统能源和产业转型滞后等难题,是当前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的一个重要任务。全面推动京津冀城市群绿色化发展,通过加强绿色低碳规划引领,强化绿色低碳技术创新,构建低碳能源结构,培育低碳产业集群,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加快打造生态宜居、绿色低碳的世界级城市群。  相似文献   

8.
中原文化价值观与中原学术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汪振军 《学习论坛》2005,21(1):63-66
中原文化价值观根植于传统的中国文化 ,它对中原学术有着巨大的影响 ,中原学术曾经有过它的鼎盛期 ,但从近代以来 ,当中国学术已经向现代转型时 ,而中原学术还没有走出传统官学一体的模式。特别是 2 0世纪中原学术的衰落 ,使人们认识到 ,要使中原学术重振雄风 ,必须从根本上改变原有的文化价值观。以正常的心态对待学术 ,尊重知识 ,尊重人才 ,中原学术将大有希望。  相似文献   

9.
中原文化的和谐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翰卿 《学习论坛》2006,(11):63-67
中原文化蕴涵着深邃的和谐精神。崇尚和谐,倡导和谐,和谐发展是中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之一。中原文化精神的整体和谐、主体构成成分的自足和谐、各种中原文化构成的积极互动与和谐发展,是中原文化和谐精神的重要特征。中原文化的和谐精神是河南乃至全国和谐社会建设巨大的文化精神资源。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八大,犹如一场春风,吹开了于树万花,温暖着亿万中原人民的心。  相似文献   

11.
刘国重 《学习论坛》2004,20(4):44-45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是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做出的一项重大战略部署。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 ,必须在提高认识、分析原因的基础上 ,从实际出发 ,采取相应的对策和措施 ,特别是要在加大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 ,加快城镇化步伐 ,合理配置城乡资源等方面狠下工夫  相似文献   

12.
经济发展阶段是一个由低水平向高水平发展的阶梯,是一个经济进步的历史过程。经济发展阶段的飞跃,伴随着产业结构的高度化、人口的社会化、教育的大众化。经济发展的本身是一个综合发展的社会过程。GDP增长快了,并不能说明经济发展阶段整体水平高了。改革开放25年来,我国GDP增长一直保持在高水平上,但是从整体水平来看,我国的经济发展仍然处在一个低水平上。发展中国家经济起飞时最容易出现的一个偏向就是片面追求GDP增长,而忽视了这种GDP的高增长往往是以牺牲整个社会基础能力的提高为代价的。事实上,在不同的国家或地区GDP的大小是不能简单进行比较的。比起GDP我们更应当重视的是社会软环境的建设,我们追求的小康社会不是"GDP指标"上的小康社会。  相似文献   

13.
我国经济从 1997年开始 ,已经连续 5年GDP增长处于 7%~ 8%的水平 ,影响我国经济增长的原因是经济体制改革带来的一些问题。但是 ,只要我们努力解决以下问题 ,就完全可能在未来 2 0年~ 30年甚至半个世纪的较长的时间里 ,把我国经济维持在较高的增长水平上 :1、深化国有企业改革。 2、推动金融体制改革。 3、加快社会保障体制改革。 4、减少第三产业的进入壁垒。 5、推动教育体制改革。 6、反思、改革传统的扶植农业的政策。  相似文献   

14.
武燕 《学习论坛》2003,(3):36-37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们党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庄严使命所应坚持和遵循的正确道路。同时指出 ,人类社会进入 2 1世纪的时候经济全球化趋势是当今国际局势发展的重要特征之一。弄清楚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化究竟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产生哪些实质性影响 ,怎样从经济全球化的视角来研究我国社会主义的发展 ,对于拓展当代社会主义理论 ,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具有重要意义。一、经济全球化为我国社会主义的发展提供了良好机遇经济全球化的日益深化为我国社会主义更快更好地发展提供了良好…  相似文献   

15.
刘恒杰 《学习论坛》2004,20(4):41-43
近年 ,经营城市的理念已被广泛接受。但是 ,由于认识上的不同 ,在经营城市的实践中也出现了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因此 ,必须正确认识经营城市的作用 ,坚持科学的原则 ,正确处理经营城市实践中产生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转变发展方式,是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促进长远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宁夏作为西部欠发达地区,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问题更具特殊性和艰巨性,必须抓住中央重视和加快推进发展方式转变的机遇,促使宁夏转变发展方式取得更大进展。  相似文献   

17.
当代国际服务贸易的发展趋势和我国的发展思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加入WTO后,我国面临激烈的国际服务贸易的竞争,如果我们的服务业不能得到实质性的改善,必将感受到市场拱手让人的切肤之痛。文章通过分析当代国际服务贸易的发展趋势和我国服务贸易发展中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8.
资源依赖型经济区域在历史上曾经一度辉煌,为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由于历史的发展,这些区域都不同地出现了发展危机,严重地影响了这些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如何促进资源依赖型经济区域顺利转型,就成为当前应关注的焦点问题。基本思路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发展思路;调整产业结构;由粗放型经营方式向集约型经营方式转变;大力推进循环经济;加强城市建设,改善城市发展的不良环境。  相似文献   

19.
区域经济的发展是通过区域中心城市的带动、辐射和扩散进行的,并以城市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道路为重要内容和必然条件。未来西部区域经济的发展应着重以中心城市为重点进而带动整个周边区域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传统的体育观认为 ,体育是一项事业 ,其功能是强身健体 ,提高国民的身体素质。正如毛泽东所说 :发展体育运动 ,增强人民体质。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推进 ,体育产业化已成为一股国际热潮。发达国家体育的产业运作已经进行了多年 ,积累了一套成功的经营模式和运作方式 ,体育产业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一位从事多年体育赞助事业的瑞士人阿兰简专门出版了一本名为《瑞士体育经济》的书 ,书中介绍 ,在瑞士 ,体育每年带来的产值超过 2 2 0亿瑞士法郎 (约 15 0亿美元 ) ,创造就业机会 4万多个。在英国 ,大学里甚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