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14 毫秒
1.
几百年前,大陆人“从唐山过台 湾”,落地生根,建设台湾;50年前起,海峡两岸隔绝达数十年,老死不相往来;约15年前,台湾当局开放岛内民众到祖国大陆探亲;而今天,台湾人纷纷到祖国大陆当“台干”、做“台劳”,经商,工作,生活,寻梦。一个新的社会群体 随着台商在祖国大陆投资的发展,台资企业越来越多,从台湾岛内到大陆台资企业工作的台籍干部与工程技术人员也不断增加,于是一个新的社会群体出现这就是所谓的“台干”。目前在大陆的“台干”是越来越多的趋势。 过去,尽管大陆“台干”的工资待遇较岛内高得多,但毕竟是远离…  相似文献   

2.
1998年以来,由于东南亚金融风暴,深圳市台资企业受到较大影响,其中40%的企业订单不足。客户大多看好东南亚及韩国等地的厂商,纷纷涌向这些地区。同时,台商认为,台湾金融危机有加剧的迹象,股票换现金现象严重,在台湾接单亦因经济不明朗而萎缩,直接影响在祖国大陆工厂的生产。面对这种严峻形势,深圳市台办及早动手,组织干部到台资企业  相似文献   

3.
从2008年起,祖国大陆台商面临着一系列前所未有的挑战,陆续颁布实施的《劳动合同法》、《企业所得税法》等数个新法案以及多项对台政策的调整发酵,直接增加了祖国大陆台商的营运成本和经营难度,三项针对加工贸易型台资企业的政策调整,更是从转变增长方式、环保和区位选择等方面,对占祖国大陆台商主体的传统制造业台资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010年6月29日,  相似文献   

4.
笔者从事对台工作40年,感到变化最大的是台资企业在祖国大陆的蓬勃发展。从20世纪80年代中开始,重庆台资企业从无到有从少到多,截止2008年底,已有857家,引进台资10多亿美元,总金额从西部第四上升到第二,成为重庆经济的重要增长点,在未来将有更大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台资企业顶新国际集团1988年进入祖国大陆,1992年开始在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奠基,至1996年初,已从生产方便面扩展到饮品、糕饼、粮油、物业管理、贸易及相关配套产业。顶新国际集团的负责人认为,随着祖国大陆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国际上一流大企业势必更快速地进人祖国大陆市场。估计再过几年,全世界各行各业最大的公司都将在祖国大陆出现。顶新国际集团能否在这场世界级的大赛中打胜仗,关键在于是否拥有足够的世界级一流人才。而顶新国际集团从一个中小企业急速扩充成为一个集团企业,人才相对短缺,如何培育高素质人才,是一件非常…  相似文献   

6.
今日文摘     
今日文摘台商投资祖国大陆收益不断增加近两年台商赴祖国大陆投资的获利者呈上升趋势,因此台商普遍对未来持乐观态度,打算进一步在祖国大陆增加投资的为数不少。在赴祖国大陆投资的1万多家台资企业中,获利率在15%以上的,去年占到11.1%,比上一年增加近1倍;...  相似文献   

7.
许峻 《台声》2004,(12)
上海证券报为使台资企业及其它外资企业真正了解在祖国大陆A股上市的条件、步骤及成功关键,富兰德林事业群11月16、17日在上海举办"2005中国大陆资本市场与台资企业高峰论坛",出席会议的企业达160家,人数达198人,显示出台资企业对A股上市的浓厚兴趣。  相似文献   

8.
台商建言     
在东南亚和南美的大多数国家,增值税率一般在5—7%;祖国大陆将增值税率定为17%,台资企业的成本负担相对而言比较重,影响了台资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希望祖国大陆能了解台商的处境与苦衷,将税率定得更  相似文献   

9.
做好争取台湾民心的工作是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工作的基础。为在祖国大陆投资的台商排忧解难,帮助台资企业在祖国大陆发展壮大,是宣传对台方针政策,促进两岸交流交往的一个重要内容。由于与台湾有着特殊的联系,湖北省台盟一直关注着台资企业在湖北的发展,关注着台商在湖北的工作、生活情况。多年来。他们经常走访在鄂台资企业,召开台商座谈会,深入调研台商投资环境,积极向有关部门反映台商投资经营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为促进鄂台经贸交流和人员往来作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本刊记者对此作了了解。现略记如下:  相似文献   

10.
叶林 《两岸关系》2014,(5):26-27
<正>作为大陆主要台商聚集地,东莞台资企业对当地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人才是企业发展的动力,为了更好地解决东莞台资企业对各类人才的需求,为东莞台资企业转型升级提供充足的人才保障,促进台资企业更好更快发展,由东莞市人力资源局、东莞市政府台湾事务局主办,东莞市台商投资企业协会协  相似文献   

11.
正今年以来,因新冠疫情的冲击,全球经济遭受重创,众多企业的生存发展步履维艰。祖国大陆高度关心疫情下大陆台资企业的生存发展。5月15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务院台办等十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应对疫情统筹做好支持台资企业发展和推进台资项目有关工作的通知》,提出持续帮扶台资企业复工复产等11条新措施。这"11条"助力台企复工发展的新措施,体现了祖国大陆在特殊时期对台资企业的特别关爱,以及推进两岸经济社会融合发展,与台湾同胞共享大陆发展机遇的坚定决心与大格局、大气魄。  相似文献   

12.
沐泽 《台声》2009,(4):50-51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台资企业在大陆设厂,其中大部分属于外销型的“三来一补”企业.即来料加工、来样加工、来件装配和补偿贸易。而伴随着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使得海外市场尤其是欧美市场严重萎缩,以外贸出口为主的台资企业也受到了极大的挑战。而此时.祖国大陆4万亿元的投资计划以及其他扩大内需的政策让台资企业看到了巨大商机.也看到了应对危机的希望。  相似文献   

13.
唐宁 《台声》2000,(9):45-46
台湾同胞来祖国大陆投资 ,绝大多数的台资企业在取得利润的同时 ,都能依法纳税。国家为了鼓励和支持已经在祖国大陆投资的台湾同胞 ,也为了吸引更多的台湾同胞到祖国大陆投资 ,以法律、法规或者规章制度的方式明确规定了企业可以享受的税收优惠政策。本文将结合《台湾同胞投资保护法》及其《实施细则》有关规定 ,简要介绍一下台资企业相关的税收优惠问题。依法纳税是每个纳税人应尽的义务。一旦违反有关规定必将受到相应的制裁。同样 ,台资企业只有在依法纳税的前提下 ,才能享受符合本企业的税收优惠待遇 ,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减免税”。实际…  相似文献   

14.
甘铁生 《台声》2003,(2):14-16
在广东省台资企业的老板中,流传着一个响亮的名字:万海水。用东莞台商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陈明致先生的话说:提起万老,不仅仅在广东台商中,就是“在大陆,无论哪里的台商举办活动,都会邀请万老。万老也会不辞辛苦地赴会,极少缺席。”万海水何以在台商中有如此响亮的名字?当记者在广东采访台资企业时,广州市台资企业协会常务理事张明先生告诉我说:“万老之所以如此德高望重,跟他无比热衷台商事宜、关注祖国大陆的改革开放、全身心地投入到祖国大陆的经济建设并热衷于两岸的公益事业紧密关联……他的高风亮节,使接触过他的人都不由…  相似文献   

15.
《北京观察》2003,(9):10
台湾捷安特自行车厂落户江苏昆山,带动数十家中、下游配套协作台商接踵而至:在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以台资企业为主体的“自行车园区”、“电子产业带”、“家具城”和“鞋业基地”等星罗棋布,台商投资祖国大陆突显的“群聚现象”正释放出巨大的“聚变”能量。台资企业在带动当地经济繁荣的同时也赢得了自身竞争力和效益的不断“升腾”。  相似文献   

16.
杨晓明  徐波 《台声》2000,(5):16-17
近年来 ,越来越多的台资企业进军祖国大陆市场 ,这充分表明了台商对投资祖国大陆的信心与日俱增。台资企业以其雄厚的实力和较佳的业绩 ,成为祖国大陆经济发展的一个新的增长点 ,并且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当人们透过陶瓷市场上那种竞争激烈、硝烟四起的场面 ,不难发现一些实力比较强的台资企业已经在市场上站稳脚跟 ,并且成为陶瓷行业中的佼佼者。每年一届 ,中国最高级别的国际陶瓷工业展览会 ,都成为他们展示实力的最佳舞台。“大鸿制釉”和“福禄刀水”便是其中的杰出代表。在北京举办的第14届国际陶瓷工业展览会上 ,他们的综合实力…  相似文献   

17.
祖国大陆最大的台资企业富士康企业集团,去年12月15日成立中共党委。这是深圳市第一家台资企业党委。144名有选举权的中共正式党员投票选出7名党委委员、5名纪委委员。  相似文献   

18.
胡明 《江苏政协》2010,(2):46-48
一、台资经济:昆山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中之重改革开放以来,昆山从自身实际出发,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坚定不移地实施外向带动战略,特别是把引进台资作为利用外资的重点来抓,成功走出了一条以外向型经济为主要特色的"昆山之路"。从1990年第一家台资企业落户昆山,到目前,全市累计批准台商投资企业3562家,投资总额404.9亿美元,注册台资185.6亿美元。昆山已成为台商在祖国大陆  相似文献   

19.
修瑭 《台声》1996,(10)
从几个简单的数字可以看出江苏和台湾之间经贸关系发展到了什么程度:在江苏的台资企业有64O0多家,相当于祖国大陆各省市台资企业总和的五分之一强;截至今年上半年,江苏全省吸引台资总额已达93.6亿美元,列全国各省市之首;苏州市现有  相似文献   

20.
丁宇 《两岸关系》2012,(5):41-42
全国台湾同胞投资企业联谊会(简称台企联)成立于2007年4月16日,是由在祖国大陆批准成立的各地台湾同胞投资企业协会为主体自愿组成的联合性非营利性的社会团体,以为会员和台资企业服务,增强会员间联谊以及会员与政府部门间联系,维护会员合法权益,推动两岸经济交流与合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