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由厦门大学台湾研究所主办的“21世纪亚太经济发展与两岸关系学术研讨会”,于1998年7月24日至25日在厦门大学克立楼举行.参加这次学术研讨会的有来自台湾的邱义仁、萧全政、陈忠信、林忠正、郭正亮等学者,来自北京的海峡两岸关系研究中心、台湾研究会的学者和厦门大学南洋研究院、经济学院、政法学院、历史系以及厦门大学台湾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共计30多人.正式提交会议的论文16篇,其中台湾学者6篇,在会上报告的有12篇.  相似文献   

2.
一九九四年十二月二十日,台湾研究会邀请北京部分台湾问题专家、学者在京举办了“一九九四年台湾形势及两岸关系回顾与展望座谈会”.外交部、海协、社科院、北京大学、人民大学等国家机关和学术机构的部分专家、学者出席.座谈会上,专家、学者们回顾了一九九四年海峡两岸关系发展情况,并就台湾政局、经济、军事、大陆政策、两岸关系等热点问题进行了研讨.大部分学者认为:去年两岸关系中出现了许多复杂问题,在两岸同胞普遍关心的  相似文献   

3.
1995年,海峡两岸关系由缓和走向紧张,在前进中出现曲折,已引起海内外极大关注,今后两岸关系发展如何更为世人所嘱目。1995年12月21日,台湾研究会在京举办了“1995年海峡两岸关系回顾与展望”座谈会。首都部分台湾问题专家、学者回顾了1995年两岸关系的发展,并对1996年两岸关系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华人之窗     
第一届海外华人国际大会于1992年11月26日在旧金山举行。来自世界各地的200多名学者聚在一起,探讨各国华人华侨法律政治经济现状及全球华人问题。11月26日至29日举行的这次研讨会,是历史上第一次有来自中国大陆及台湾的学者共同探讨侨务政策问题的集会。大陆的学者来自厦门大学、复旦大学,台湾的学者来自台大、台北政治大  相似文献   

5.
日据初期台湾稻米输日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台米生产和输日问题是日据时期台湾经济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日本学者和台湾学者在这方面都有深入的研究.战前日本学者川野重任在他的名著《日据时代台湾米谷经济论》中指出了日据时代台湾(和朝鲜)稻米问题的社会意义,即日本本土稻米供应不足时  相似文献   

6.
1983年8月9日至12日,两岸学者20余人,齐聚北京香山饭店,举行了自1949年两岸分离以后的第一次学术交流会,至今已整整三十年了^笔者是与会者之一,当时的会议主题是“台湾之将来”,称为第一次会议,后来去福建厦门又开过第二次会议。  相似文献   

7.
张海鹏 《台声》2007,(3):32-34
1947年2月28日,台湾人民爆发的“二·二八”起义,已经过去了60年。作为研究近代中国历史和台湾史的学者,回顾60年前台湾人民的“二·二八”起义,感慨万千!  相似文献   

8.
张敏 《台声》2000,(9):38-39
7月23日至8月7日 ,中国太平洋学会、台湾中国餐饮学会、台湾中国印刷学会共同举办海峡两岸中华五千年文化暨寻根访祖考察活动。在此次考察中 ,两岸学者行经北京、内蒙、山西、河南 ,寻根访祖 ,共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海峡两岸一家亲7月23日、24日 ,学者们在北京参观了恭王府、北海公园、王府井、天安门广场 ,以及中国历史博物馆隆重推出的敦煌百年大展 ,辉煌灿烂的中华历史文化令两岸学者们赞叹不已。24日下午在国家海洋局贵宾厅内 ,两岸学者进行了学术交流。中国太平洋学会秘书长、国家海洋局综合管理司司长鹿守本教授热诚欢迎…  相似文献   

9.
(一) 近几年来,大陆学者,台湾学著及海外华人学者举办了数十次有关中国统一和台湾前途问题的学术会议,在接触、交往方面已经有了实际进展。比较重要的会议如下: 一九八三年三月二十五日至二十七日在美国旧金山举行亚洲问题研究协会年会,《中国统一之展望》是这次讨论会的一个专题。会议主席是美国西东大学杨力宇教授。来自大陆的学者有正在美国的北京大学赵金胜、复旦大学吴嘉静;来自台湾的有正在马里兰大学任教的丘宏达教授;美国学者有北卡罗来纳大学齐锡生教授、纽约市立大学亚  相似文献   

10.
台湾民间学术团体“台湾史研究会”的几位学者利用回大陆探亲之便,以个人名义与厦门大学台湾研究所的研究人员于1988年8月2日举办“台湾研究学术交流会”。这是海峡两岸学者第一次在大陆共聚一堂进行学术交流。厦门大学台湾研究所所长陈孔立教授向来自台湾的同行表示热烈欢迎。他指出,这次研讨会有台湾学者参加并发表论文,我们感到十分荣幸。参加本次学术交流会的论文共有16篇,有14篇在会上报告,其中6篇是由“台湾史研究会”提出的。交流会共分六场进行,先由作者报告,接着进行讨论和提问,然后由作者答辩。  相似文献   

11.
由福建省闽台交流协会、福建省社会科学院、福建省历史学会以及厦门大学台湾研究所联合举办的“海峡两岸台湾移民史学术研讨会”于1999年12月6日至12月9日在台湾移民的主要祖籍地漳州举行。来自海峡两岸19个高等院校和社科院、所的研究台湾移民史的50多位专家、学者与会,提交论文34篇。  相似文献   

12.
1993年台湾县市长选举已于11月27日揭晓,11月17日,笔者完成对本届县市长选举的计量研究与预测,并随即在学术圈内发表此一研究结果,这是笔者首次尝试建立一分析模型,运用量化分析手段预测选举结果.如今选举结果已出,对于一位研究台湾学者来说,更重要的是检验自己的研究方法,在此基础上总结经验教训,探索出一条新而有效的研究途径.并借此就教于学界.  相似文献   

13.
编后语     
今年七月七日至九日在美国芝加哥举行了“台湾研究国际研讨会”,中国大陆学者提交大会讨论的学术论文有:本所陈在正的《1874—1975年清政府关于海防问题的大讨论与对台湾地位的新认识》、孔立的《清代台湾分类械斗的若干问题》、郑启五的  相似文献   

14.
陈筠 《两岸关系》2008,(1):37-38
辞旧迎新之际,2007年12月25日,全国台湾研究会“台湾政局暨两岸关系回顾与展望研讨会”在北京举行。众多台湾问题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就当前两岸关系的现状及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早在2005年,日本学者大前研一曾经出书警示"M"型社会即将到来,在台湾引起巨大回响。时至今日,一语成谶。贫富差距扩大与城乡发展落差已成为当前台湾面临的重大难题。  相似文献   

16.
由中华全国台湾同胞联谊会主办的第五届台湾民情研讨会于1996年8月26日至29日在山东烟台举行.从事台湾问题研究的专家、学者和从事对台工作的人士近60人出席了会议.这次会议旨在研讨在新形势下如何更好地做好“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工作.  相似文献   

17.
1996年12月26日,台湾研究会邀请北京部分台湾问题专家、学者在京举办了“1996年两岸关系回顾与展望座谈会”。社科院、外交部、交通部、外经贸部、人民大学等国家机关和学术机构的40多名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座谈会上,专家、学者们回顾了1996年海峡两岸关系发展情况,并就台湾政局、经济、民心、两岸关系等热点问题进行了研讨。大部分学者认为,1996年两岸关系在政治层面上仍处于僵持状态,1995年形成的紧张关系未得到缓解。两岸关系的主要矛盾是“一个中国一和“两个中国”的斗争。对两岸关系持续紧张的主要原因。有学者很迷。台湾当局…  相似文献   

18.
李家泉 《台声》2013,(10):47-48
1983年8月9日至12日,两岸学者20余人.齐聚北京香山饭店,举行了自1949年两岸分割以后的第一次学术交流会,至今已整整30年了。本人系与会者之一,当时的会议主题是“台湾之将来”,称为第一届会议。此后在福建厦门又开过第二次会议,算是第二届,本人也参与其中。如今,时移势易,抚今思昔,不禁感慨系之。  相似文献   

19.
延后退休     
据台湾统计部门称:今年前三季度,台湾青壮年就业人口减幅创下历史新高;而65岁以上的老年就业人口,却连续5年增加。学者认为:现代社会“啃老族”越来越多,辛苦的父母只好持续扮演提供子女财务后援的角色,台湾社会“延后退休”趋势已形成。  相似文献   

20.
国内要闻台湾专家来京述灾情两岸学者共商防震计 1999年9月21日的台湾大地震受到全国人民的关注。在大震后期及重建家园的时刻,应海协会的邀请,以台湾李庆华先生为团长的“赴大陆地震救助与重建考察团”一行30多人,11月1日来到北京进行防震和重建家园的考察,并同大陆专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