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瑞荣 《两岸关系》2010,(12):46-47
<正>11月16日,由福建省人民政府、国台办、农业部、海峡两岸关系协会和台湾茶业协会、农会等16家单位联合主办的第四届海峡两岸茶业博览会在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地——武夷山隆重开幕。本届茶博会实行"会节同办",同期举办武夷山茶节,集茶业展览、商贸、文化、  相似文献   

2.
魅力茶都:普洱茶文化大展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第七届中国普洱茶叶节,首届全球普洱茶嘉年华会、云南省首届普洱茶交易会4月27日至30日在中国茶城思茅举行。“一节两会”以打造“世界茶源,中国茶城,普洱茶都”,共创”天下普洱”为主题,以弘扬普洱茶文化和振兴普洱茶产业为宗旨。连日来,精彩纷呈。高潮迭起的各项活动使思茅沸腾,让来宾和思茅各族群众不断感受茶都独有的风采,领略独特的民族风情。“一节两会”27日夜拉开帷幕,大型迎宾晚会《天下普洱》展示了茶乡人的热情,接着是隆重、盛大、古朴、气势恢弘的蔡茶祖;“马帮茶道,瑞贡京城”120匹马帮思茅扬鞭穿城而过向首都北京进发;第三届…  相似文献   

3.
章虹宇 《今日民族》2011,(11):29-29
立夏,是我国二十四节气之一,表示夏季之始。到了立夏节,我国各民族都会举办不同的活动。大理白族自治州鹤庆县的白族过立夏节又别具特色,除举办赶雀护田、开镰刈麦和“钓龙”送春等民俗活动外,还要吃花粥、饮花酒和喝立夏茶。  相似文献   

4.
金秋10月,丹桂飘香。1995年10月下旬来自台湾的陆羽茶艺中心总经理蔡荣章先生率20多位台湾茶侣怀着喜悦心情,与全国各地和来自日本、韩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专家、学者、茶侣300余人,相聚在景色秀丽的武夷山下,欢度第五届国际无我茶会和第四届武夷岩茶节,为古老的武夷茶乡增添了欢乐气氛。由台湾陆羽茶艺中心首倡的国际无我茶会,先后在武夷山举办过三届。第三届、第四届国际无我茶会,是1992年和1993年分别在日本和韩国举办的。从1990年以来,武夷山还连续举办了三届岩茶节,台湾许多茶界知名人士应邀与中外茶友相聚武夷,  相似文献   

5.
正11月16日至18日,第十二届海峡两岸茶业博览会在福建省武夷山市举行。本届茶博会以"缘聚武夷、茶和天下"为主题,以"茶文化""茶养生""茶器具""茶食品""茶设备""茶旅游"等为博览会主要内容。茶博会特设"一带一路"展区,其中来自台湾参展商  相似文献   

6.
茶香飘四海,友谊连九州。2014年11月16日,由福建省人民政府、台盟中央、全国台联等15家单位联合主办,南平市人民政府承办,省直有关部门、设区(市)政府及武夷山市政府等25家单位协办的第八届海峡两岸茶业博览会在武夷山隆重开幕。本届茶博会秉承"缘聚武夷茶和天下"理念,主题为"茶与养生",兼顾"茶与茶文化、茶与茶具、茶与茶食品、茶与茶设备"等内容。在海峡两岸共同参与推动下,海峡两岸茶业博  相似文献   

7.
茶外茶是在祖国医药学理论指导下,将单味中药依法制成的一种特殊茶剂。由于茶外茶在增强人民体质,防病治病,延年益寿等方面具有的独特作用,这一颇具传统特色的饮食疗法倍受广大群众的青睐。现将临床疗效可靠的8种茶外茶的制法、功用简介如下,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由福建省政府、国台办、农业部、海峡两岸关系协会等联合主办,南平市政府承办的第五届海峡两岸茶业博览会暨武夷山茶节,于2011年11月25日在武夷山市隆重开幕。  相似文献   

9.
<正>"南方有嘉木,天下重普洱。"一片树叶子,成就了传奇普洱。据布朗族传说,茶祖叭岩冷种植茶园,并给后代留下遗训:留下金银财宝终有用完之时,留下牛马牲畜也终有死亡时候,唯有留下茶种方可让子孙后代取之不竭,用之不尽。千百年来,茶作为国饮不知育养了几多大国茶匠,他们世代传承的手艺,延续着经久不衰的茶脉。光阴荏苒,时序更迭。日前,在普洱举行的第十五届中国普洱茶节上,人们被四位"大国茶匠"的故事所深深打动。他们以精益求精的专业  相似文献   

10.
“茶外茶”是在祖国医药学理论指导下,将单味中药依法制成的一种特殊茶剂。由于“茶外茶”在增强人民体质。防病治病,延年益寿等方面具有的独特作用,这一颇具传统特色的饮食疗法倍受广大群众的青睐。现将临床疗效可靠的8种“茶外茶”的制法、功用简介如下,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茶香飘四海,友谊连两岸。11月16日,由福建省政府、国家有关部委和台湾有关方面联合主办,南平市政府承办的第六届海峡两岸茶业博览会在武夷山市开幕。本届茶博会突出“茶与茶文化”主题,  相似文献   

12.
杨瑞荣 《两岸关系》2008,(12):50-51
闽台茶叶同根生,两岸茶香飘万里。2008年11月16日,第二届海峡两岸茶业博览会在福建武夷山崇阳溪畔新建成的茶博园开幕。本届茶博会不仅搭构了两岸茶业界交流合作的平台,也为茶人与参会来客搭起了品茶问茶、访友交友的桥梁。应主办方的邀请,台湾有36家茶业企业100多名客商出席此次茶博会。  相似文献   

13.
茶之味     
《台声》2008,(11)
虽然台湾茶的种原及制茶技术由祖国大陆流传而来且发展史并不长,但岛内茶种及制茶方法经长期改良,荼的种类和品质都有了长足的进步。各主要茶区都努力塑造出自己的特色茶,打出自己的茶品牌。如今台湾茶所具有的特色及良好的香气滋味已被世界所公认。  相似文献   

14.
茶中珍品     
中國生産茶葉不僅歷史最久,而且品類最豐——世界上所有的茶類,在中國一應俱全,各種花色品種應有盡有。如綠茶、紅茶、烏籠茶、花茶、緊壓茶、白茶、黃茶,等等。近年又出現以茶為主要成分的複合飲料,如健美茶、益壽茶、戒煙茶等。中國茶中珍品,即各種名茶,數量繁多,但都出自其本身品質、風韵、聲譽以及體現悠久歷史文化的掌故,往往又與秀麗的名勝古?⒚烂畹纳裨捁适隆灹嫉牟铇淦贩N、精湛的製茶工藝、名人的詩詞歌賦分不開。限於篇幅,只能簡略地介紹幾種。  相似文献   

15.
美丽的南明河畔萦绕着悠悠的茶香。市民们通过以茶写诗、以茶作画、以茶歌舞、以茶会友等形式,共同营造了"知茶、赏茶、品茶、喝茶"的良好氛围。  相似文献   

16.
《创造》2007,(4)
4月8日上午,在普洱市体育馆运动中心举行了祭茶祖仪式,祭茶祖仪式分为开道请茶祖、开坛迎茶祖、虔诚祭茶祖、分享吉祥4个程序.请茶祖大道旁,布朗族、哈尼族、拉祜族、佤族、彝族、瑶族、傣族群众身着礼仪盛装,各执吉祥物,图腾物,载歌载舞,迎接茶祖.  相似文献   

17.
茶之源     
尚道 《台声》2008,(11)
中国是茶的故多。传说茶叶被人类发现是在公元前28 纪的神农时代,唐代茶人陆羽所著《茶经》中载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神农百草经》载: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其中所述的荼经考证即为今丑的茶。与祖国大陆的茶史相比,台湾茶史虽短,却也有200余年。台湾诗人吴德亮在《台湾找茶》一书中写遒,早在300多年前(1645年)台湾就有野生茶树的记载,不过真正发展茶树栽培管理制造,则是近200年前由先民自大陆福建所引进,包括茶种及种植技术等。民间常言遒: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可见茶早已深入民间的日常生活。小小的茶叶饱含着两岸中国人的文化与智慧,在品茶的过程中,茶人追求着一茶一人生的哲理境界,享受的是茶所带来的宁静与平和。  相似文献   

18.
茶俗拾趣     
古人云:“茶之為物,可以助詩興而雲山頓色,可以伏睡魔而天地忘形,可以倍清淡而萬象警寒,茶之功大矣。”飲茶既有一般飲料的作用,還可以攝取營養、保健和療疾成分,欣賞茶葉的詩情畫意,增加美的享受,陶冶人們的情操。而真正領略茶的真趣,對藏茶、用水、擇器、冲泡之學問又不可不明察。這其中無不體現着中國人創造的茶的品飲藝術。中國之大,無奇不有。單就飲茶而言,各地習俗都極盡講究,但又各有異趣。  相似文献   

19.
银球茶     
贵州苗岭出产一种奇特的茶,叫银球茶,属绿茶类,外观呈球状,每粒直径18至20毫米,重2.5克,饮用时每杯一粒,冲开水后逐渐伸展散开为片片完整的茶叶。中国的茶叶种类很多,以造型来分,有沱茶、砖茶、条形茶、珠茶(一片茶叶揉成珠状)、菊花茶(把茶叶扎成菊花状)等,但长期以来没有球形茶。贵州省雷山的毛克翕,在1982年受中国乒乓球节节胜利之后发,创制出了球型茶,因其外表有一层银毫,故名银球茶。毛先生也因此名声远扬,被聘为全国17位茶叶评委之一。  相似文献   

20.
品读台湾茶     
尚道 《台声》2008,(11):87-96
中国是茶的故多。传说茶叶被人类发现是在公元前28世纪的神农时代,唐代茶人陆羽所著《茶经》中载“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神农百草经》载:“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其中所述的“茶”经考证即为今日的茶。与祖国大陆的茶史相比,台湾茶史虽短,却也有200余年。台湾诗人吴德亮在《台湾找茶》一书写道,“早在300多年前(1645年)台湾就有野生茶树的记载,不过真正发展茶树栽培管理制造,则是近200年前由先民自大陆福建所引进,包括茶种及种植技术等。”民间常言道: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可见茶早已深入民间的日常生活。小小的茶叶饱含着两岸中国人的文化与智慧,在品茶的过程中,茶人追求着一茶一人生的哲理境界,享受的是茶所带来的宁静与平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