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明太祖朱元璋刚建立明朝时,为了肃清元朝近百年统治的影响,以取得海外诸国的承认,在外交上实行了一系列“怀柔远人”,鼓励海外诸国人明朝贡的政策。这种政策在明成祖朱棣继位后又得到进一步的发展。明成祖除了广泛派出使者到海外诸国,招徕他们人明朝贡外,还不惜耗费巨资,派遣郑和七下西洋,携带敕书及精致手工艺品遍赐海外诸国,从而大大提高了明朝的国际地位。当时在郑和下西洋活动的影响下,就有东南亚4个国家的9位国王8次来华进行访问。  相似文献   

2.
明初中国政府为了发展与东南亚国家的友好关系,奉行了一系列和平外交政策,包括派遣郑和七下西洋,遍历东南亚各国。郑和作为一位和平外交使者;在下西洋期间,不仅为满剌加立国,制止了强国对弱国的欺凌,而且在旧港剿灭海寇,保证了航道的畅通,同时在苏门答腊为国王平定了叛乱,维持了当地的和平秩序。郑和及其随从的和平外交活动在东南亚民众中影响很大,至今仍到处流传着有关他们的传说。这些事实说明,郑和作为一位和平使者,的确为发展中国与东南亚的友好交往立下了功勋。  相似文献   

3.
明代,琉球是一个与中国关系极为密切的藩国。在明朝长达二百七十七年的统治时期,中国向琉球派遣使者共有二十余次,而琉球入明朝贡达三百余次,频繁的中琉交往引出了琉球的中介贸易问题。以琉球为中介,中国与东南亚各国,与朝鲜、日本都进一步开展了海上贸易活动,朝鲜、日本和东南亚各国之间在这一时期的海上贸易活动也通过琉球起中介作用。那么,琉球的中介贸易在明代中国海外贸易史上所处的地位与作用究竟如何呢?本文拟就这一问题进行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4.
《东南亚》1992,(4)
东南亚是中国山水相连的近邻,是最早与中国发生贸易往来的地区之一。据《汉书·地理志》记载,早在公元前2世纪,中国同东南亚之间的海路贸易就已开始。在隋唐宋元期间,中国与东南亚的贸易逐渐繁盛起来。从15世纪初开始的郑和七下西洋的大规模航海活动,是中国与东南亚贸易史上的一件大事,使双方贸易在规模、范围、程度上都达到了空前的地步,并对以后中国与东南亚的贸易关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拟对郑和下西洋对中国与东南亚贸易的影响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5.
货币是海上丝绸之路繁盛的见证,为我们研究丝绸之路提供了新的视角。15世纪郑和七下西洋——印度洋,极大地扩展了古代丝绸之路。跟随郑和出洋的马欢撰写了《瀛涯胜览》,对于所至印度洋周边以及东南亚20个国家的货币流通情形均有描述,展现了16世纪全球化开端之前"世界经济"的雏形;结合葡萄牙人初到东方关于印度洋和东南亚各国货币流通情形的观察,以海上丝绸之路上流通的货币为重要线索,探讨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进程,印证了16世纪以前一个白银世纪不曾存在。  相似文献   

6.
《东南亚》1993,(1)
东南亚地区是东西方的交通要冲,它贯通两大洋——太平洋和印度洋,连接两大洲——亚洲和澳洲;马六甲海峡是东西方航路的咽喉,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东南亚各国是我国的友好邻邦,两千多年来东南亚地区就是中国走向海洋、走向世界的海上通道。我国历代政府都非常重视发展同东南亚国家的友好关系,加强友好往来,这已成为传统的睦邻政策。我国明代伟大航海家郑和七下西洋,无论从增进中国同亚洲各国的友好关系方面,还是在开展对外贸易方面,东南亚都是重点地区。郑和致力于恢复和发展  相似文献   

7.
东南亚各国主要分布在中国南海及以外的一些岛屿,它们与中国之间的友好交流,历史十分悠久。两宋时期,中国与东南亚交往日益频繁。“海上丝绸之路”由此也走向繁盛。一两宋与东南亚国家的交流频繁主要可以从朝贡和海外贸易两个方面得到反映。据《宋会要辑稿·蕃夷》所载统计,宋代来华朝贡的国家有26个,朝贡次数为302次,其中,除东亚的高丽外,东南亚国家交趾(今越南北部)、占城(今越南中南部)、三佛齐(位于苏门答腊岛)、真腊(今柬埔寨)、婆(位于爪哇岛)、丹流眉(今泰国)、蒲端(今菲律宾)、摩逸(位于吕宋岛)、勃泥(今文莱国)、蒲甘(今缅甸中部)…  相似文献   

8.
明太祖立国之初,为了防御倭寇侵扰,为了羁縻海外国家,实行了一种海禁与朝责贸易相结合的对外政策。一方面,禁止沿海居民私通海外诸国,规定“片板不许入海”;另方面,鼓励海外诸国入明朝贡,随带方物进行贸易。因此,明初中国与东南亚的海上贸易基本是限制在朝贡贸易这唯一合法的渠道上。  相似文献   

9.
很多东西方学者所认为的中国与东南亚之间长期存在的“朝贡贸易与宗藩关系”,实际上并不具备“朝贡”和“宗藩”的实质。将到中国者统称为朝贡者,基本上是中国统治者以及历代史官、文人的一厢情愿。中国朝廷通常没有也不打算利用这种表面上的、自我安慰式的“朝贡宗藩”关系来干预东南亚地区事务。实行“朝贡体制”数百年的明清两朝,其海外政策基本上是不作为的自我封闭政策,并没有获得对东南亚的实际政治影响力。  相似文献   

10.
明代对海外诸国的贸易采用了一种“朝贡贸易”制度,即寄市舶于贡舶,“有贡舶即有互市,非入贡即不许其互市”。这种朝贡贸易有不少是由华籍使者来承担的。这些华籍使者为什么到国外定居呢?他们在朝贡贸易中起着什么作用呢?明政府对他们采取了什么政策呢?这是值得探讨的一些问题。本文拟以史籍中明确记载为华籍的使者为例,作一初步的论述,以求为华侨、华人史的研究提供点滴素材。  相似文献   

11.
郑和下西洋是中国人民对世界航海事业的巨大贡献。它促进了古代中国与东南亚国家之间的友好往来、伊斯兰教在东南亚的传播、华人移入与开发东南亚,是古代中国与东南亚友好关系史的顶峰。  相似文献   

12.
两宋时期由于与北方的辽、西夏、金长期对峙,对外陆路交通几近断绝,主要通过海路与外国发生政治、经济交往。因此,双方之间的海上贸易十分繁荣,形式更加多种多样。除了盛极一时的市舶贸易之外,海外国家还不断派遣使者,向宋朝廷“贡献方物”,宋朝廷则以“回赐”的方式,偿以相应的中国产品,从而实现双方之间的商品交换,以故史家称之为“朝贡贸易”。然而海外贡使在朝贡过程中,不仅与宋朝廷进行官方的交换,而且还在民间  相似文献   

13.
古代琉球(今日本冲绳)是位于中国东南太平洋上的一个岛国,自明初与中国建立了关系后,贸易乃是两国之间交往的重要内容之一。由于中琉两国的特殊关系,由于明清两朝对琉贸易的发展,对福建港口的兴盛、福建商品市场的繁荣和琉球社会的进步都起到不可忽视的历史作用。本文拟对此做一粗略的考察。一、中琉贸易的形式与性质明太祖建立明朝之后,即遣使外夷,诏谕四海,“使者所至,蛮夷酋长称臣人贡”[1]。在对待海外贸易的问题上,明太祖做出了明确的规定;(一)、民间海上的私人贸易一律禁止,他认为:尽力求利,商贾之所为,开边启衅,…  相似文献   

14.
扶南是古代吉蔑人建立的国家,它于公元1世纪崛起于中南半岛,并称雄东南亚达数世纪之久,“是东南亚历史上第一个大国,像欧洲历史上的罗马一样,它的威望在亡国后还维持得很久”,①对东南亚的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扶南的强盛是建立在发达的海上贸易基础之上,从扶南建国到6世纪走向衰落期间,它的商船东达中国,西抵阿拉伯海,海上贸易十分活跃,对促进东西方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起了巨大的作用。一扶南是伴随着东西方海上贸易的繁荣而登上历史舞台的。公元1世纪前后,西方兴起了强大的罗马帝国,而东方的汉帝国也极其繁荣昌盛。东…  相似文献   

15.
朝贡关系是明代中国与东南亚各国发生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一种主要形式。明朝朝贡关系的发展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时期,则经历了由盛转衰的过程,在不同的时期,它的性质也是不同的。这个变化过程实际上是明代中国与东南亚关系演变的缩影。一洪武、建文年间(1368—1402年)是朝贡关系逐步建立的时期,明朝政府在朝贡中实行“例不给价”制度。朝贡关系作为明初统治者羁縻远人,巩固统治的手段,基本上  相似文献   

16.
陈文 《东南亚》2004,(2):46-52
有明一代 ,明王朝推行和平的外交政策 ,主动拓展外交空间 ,与亚非国家广泛建立了外交关系 ,出现了“四方来朝”的新局面 ,而出使各国的使者于此功不可没。明王朝与占城始终保持着密切的宗藩关系 ,双方使者来往频繁 ,为两国的友好关系以及经济文化交流与发展作出了贡献。本文就明朝出使占城的相关问题 ,诸如出使的频率、派出机构、出使任务、完成使命情况等问题作些探讨 ,从一个侧面了解明王朝与占城的关系。一、出使频率———前期多 ,后期少占城是最早向明王朝“奉表称臣”的国家之一 ,也是东南亚国家中向明王朝朝贡最多的国家之一 ,而明王…  相似文献   

17.
“海上丝绸之路”是古代中国与东南亚、南亚等地之间的一条远洋贸易航线,它是古代中国联系东南亚、南亚等地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之一,古代中国运用这条贸易航线发展对外的经济文化交往。  相似文献   

18.
郑和下西洋与福建华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前言郑和下西洋为明代对外关系史和中西交通史上的一件大事,它不仅是中国海外交通史上的里程碑,而且在世界航海史上也占有重要的地位。福建华侨前往南洋贸易或谋生,早在唐末五代就已开始,历经宋、元、明初,已有不少华侨旅居南洋各地。由于郑和七下西洋,有三次经过福建,当时福建沿海有很多人随同前往,其中不少人留下定居,因而使得福建华侨旅居东南亚人数进一步增加,福建华侨与东南亚的关系也进一步得到了发展。  相似文献   

19.
郑和、王景弘七下西洋,秉睦邻友好、和平外交之宗旨,以无敌舰队之实力为后盾,“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三次用兵,剿灭海寇及图谋不轨者,致海道清宁,“海外诸邦,益服中国威德”,“四夷宾服,万国来朝”,南亚、东南亚诸国与天朝共享太平和谐。这正是:“没有霹雳手段,哪有菩萨心肠?”《司马法》有言:“杀人安人,杀之可也;攻其国爱其民,攻之可也;以战止战,虽战可也。”《尉缭子》亦指出:“兵者,所以诛乱禁不义也。”与此同时,郑和、王景弘下西洋“抚外夷以礼,导人向善”,“宣教化于海外诸番国,导以礼义,变其夷习”,沿途传播中华先进文化,致使远夷…  相似文献   

20.
往事重提,是缘于两个发生在今年并被人们隆重庆贺了一番的纪念日。第一个纪念日,是郑和下西洋600周年。自1405年起,郑和率船队七下西洋,扬国威,通商贸,促友谊,成为中国人走出国门闯世界的“开山祖”,在世界航海史上写下了重重一笔。今年我所在的同心出版社还特意出版了《与郑和相遇海上——乙酉六百年祭》以表景仰之情。第二个纪念日,是中国远洋渔船队下西洋20周年。1985年,过去只知道在自家沿海打转儿的中国远洋渔船队,乘改革开放长风,破闭关锁国重浪,开赴西非捕鱼捉虾,成为中国远洋渔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里程碑。中国远洋渔业总公司为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