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跑官要官是官场“痼疾”,具有一定的多样性、复杂性、隐蔽性、顽固性,上可以追溯到我国几千年的封建史,在“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历史周期中,跑官要官现象时隐时现、若明若暗,至今未绝。尤其是在改革开放之后,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转型加快,跑官要官这一封建陋习有所抬头,甚至有愈演愈烈之势。党中央对治理跑官要官问题高度重视,近年来习近平等领导同志多次提出明确要求,中组部也制定了一系列政策规定,进行专项整治,架起了严禁跑官要官的“高压线”。  相似文献   

2.
报载,某县委书记为防止部分干部在乡镇领导班子换届之际跑官要官,日前在其休息室大门上张贴了一张“告示”:坦言“要官别找我”。另据报载,某县不久前通知全县干部,今后凡是找县委领导或组织部跑官要官的,一律记录在案,并将其名单在电视台曝光。其实,类似这样的举措现实中还有不少,这既说明了当前一些地方跑官要官现象的严重程度,也反映了各级党组织制止跑官要官现象的坚决态度。跑官要官之风在一些地方屡禁不止,究其原因,主要就是在这些地方干部职务方面的正常晋升机制还没有真正形成,领导干部凭个人好恶、亲疏、恩怨、得失看人用人的现象没有得到根本改变。正因为在干部任用工作中“人治”因素比较严重,制度和机制性因素作用难以发挥,才使极  相似文献   

3.
目下,对“跑官”现象的声讨是愈见激烈了,社会上大有口诛笔伐之势.一些“跑官”者也因此身败名裂,丢尽了脸.为什么那么多的人敢冒众人之怒、辱己之险去拼命地“跑官”呢?  相似文献   

4.
现在,跑官要官、行贿买官、拉票贿选、作假骗官、屡禁不止,造成这种不良状况的制度性原因主要是—— 选任工作各环节过大的“自由裁量权” 近年来,虽然在健全干部职务正常晋升机制方面动了不少脑筋,想了不少办法,但这些制度  相似文献   

5.
谭建 《理论探讨》2012,(3):164-167
要有效治理跑官要官行为,必须对其内涵、特征、表现形式及目前总体状况进行界定和把握.在此基础上提出加强教育、完善制度、严格监督、严厉惩处等治理措施,既重“堵”,又重“疏”,更重“防”,全面加以治理.  相似文献   

6.
杨柳 《瞭望》2005,(22)
专家分析我国职务犯罪情况之后发现,其中一半以上的大案与组织人事工作“失范”有关。他们指出,由于组织人事工作中干部人事制度缺乏公开、民主、竞争机制,为跑官、买官、卖官提供了机会,同时又成为派生其他腐败的源头。  相似文献   

7.
龙岗干部群众对干部制度改革的评价是:“卷子好过条子,考官好过跑官,赛马好过相马。”然而,民主公开、竞争择优的结果,是当官者失去了一些所谓的权力,这对于习惯于集各种权力于一身的官员来说,无疑是一次痛苦的“自我革命”。一直主导着龙岗这轮  相似文献   

8.
在中纪委、中组部近期公开通报的一批跑官要官的典型案件中,有别于“向上”跑官要官的“向下”跑官要官现象令人关注。在云南省梁河县召开人民代表大会进行换届选举期间,时任梁河县农业局局长的尹黎明为能当选副县长,利用职务之便,指使下属对梁河县农村人大代表进行贿赂。通过贿赂部分农村人大代表,并经人大代表联名提名,尹黎明以106票当选为梁河县副县长。  相似文献   

9.
惩治腐败是我党的当务之急,作为组织人事部门,如何积极投入到这一工作之中,为端正党风,加强领导班子思想作风建设鼓劲出力?我们认为,应当着力于自己的本职工作,在干部队伍建设及其思想作风建设上下功夫.把惩治思想意识中的“腐败”放在显要位置。毋容讳言,侵入到我党组织人事工作健康肌体的病毒,首推干部群众深恶痛绝的跑官、要官与假造政绩骗官之风,它使得我们正常的干部选拔工作受到破坏,如不加以重视,将导致“黄钟毁弃、瓦釜雷鸣”的荒唐局面。就上述三种病毒而言,跑官、要官表现较为明显,只要我们的领导干部坚持以党的大…  相似文献   

10.
眼下,正值换届选举之时,有些人为了要使出种种手段,有明目仗胆当面向领导硬要的,有绕着弯子迂回死要的,有动用“夫人外交”软要的,有通过“八杆子打不着”的亲戚朋友介绍暗要的,还有破斧沉舟强要的一。此等等,可谓五花八门。最近,河北省委书记程维高向全省的县市委书记声明:‘初是通过上层关系跑官要官的,一经找到我们,不但不提拔,原拟进领导班子的取消提名,已经在领导班子里的要坚决撤下来,坚决查处”,同时公布领导班子换届“十不准”的原则,这无疑是给跑官要官者当头一棒。无独有偶,江苏省阜宁县委书记沈德林同志在该县…  相似文献   

11.
按照《党章》规定,从今年开始到明年上半年,全国省、市、县、乡四级党委都要分批进行换届。笔者认为,防止和纠正换届中的不正之风,营造风清气正的换届环境,一方面要杜绝出现“跑官要官”、“买官卖官”、“拉票贿选”、突击提拔干部等违规违纪行为,另一方面也要坚决防止悄然滋生且呈蔓延趋势的“挑官”现象。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决定》指出:“匡正选人用人风气,坚决整治跑官要官、买官卖官、拉票贿选等问题。”这是党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根本性要求,是党心民心所向,为我们深入整治选人用人不正之风,进一步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指明了方向,明确了工作重点。整治选人用人上不正之风,既是攻坚战,又是持久战。要打好匡正选人用人风气“组合拳”,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社会上和党内有少数人为了达到升官的目的.违背组织原则和党的干部选拔任用制度.跑官要官。试举两例:浙江省富阳市物资联营公司经理王某把一万元人民币送给该市市委书记周宝法后.王获得了某开发区副主任的好位子(引自《党员特刊》第:期);山西省汾西县原乡镇企业局局长兼焦炭公司总经理孟永明.为了升迁多次向县委书记郑泽生等主要领导行贿4.1万元,还用公款邀请郑泽生一家到澳门等地游山玩水。孟“买”到了“担任检察院反贪局局长”的允诺。江泽民总书记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明确指出“那些背离党的路线的人,那些贪图私利、…  相似文献   

14.
干部找组织、找领导谈想法,是正常现象,不能简单地说是跑官要官。但在实际中,正常的谈想法、说意愿容易被误解,甚至被冠以跑官之名。故而准确地把握干部跑官要官与正常表达意愿的关系,将其有效区分,是值得研究的一个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15.
为了防止和杜绝发生“问题干部”上岗提职等问题,最近,山东省委组织部提出,在干部任用问题上必须做到“八个严禁”和“八个必须”。“八个严禁”即:严禁跑官要官;严禁买官卖官;严禁拉票贿选;严禁封官许愿;严禁任人唯亲;严禁跑风漏气;严禁弄虚作假;严禁有案不查。  相似文献   

16.
对跑官要官者公开曝光湖南方东曙最近,湖南省常宁市委在市委换届选举工作会议上,对两个跑官要官的干部公开曝光,并当场将他们送的钱转交给市廉政办。这一举动,实在令人拍手称快。跑官要官是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的歪风邪气,严重地干扰了党的干部路线的贯彻执行,极大地...  相似文献   

17.
《党政论坛》2011,(12):9-9
买官卖官、跑官要官等这些官场顽症,在今年即将启动的省市县乡领导班子集中换届中很难行得通了。 “要以最坚决的态度和最有力的举措同用人上的不正之风进行战斗,用铁的纪律保证换届风清气正。”浙江省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吴顺江说,中组部在相关通知中一改过去常用的“斗争”一词,首用“战斗”一词,很有分量,这是要求要像打仗一样向用人问题上的不正之风“开炮”。  相似文献   

18.
今年是全国省市县乡四级党委班子集中换届之年,也是各地调整干部相对集中的阶段。中央三令五申强调,严肃换届纪律,营造风清气正的换届环境。笔者认为,换届不仅要防止拉票贿选、跑官要官、买官卖官等违纪违规行为,而且还要注意防范患上“综合症”。  相似文献   

19.
信息窗     
对“跑官要官”者决不提拔重用中纪委书记吴官正日前在中纪委第六次全会上的工作报告中指出,对跑官要官的官员,不仅不能提拔重用,还要严肃批评并记录在案;对买官卖官的, 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决不手软;对选举中搞非组织活动的,必须严肃处理。要加强对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  相似文献   

20.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少数干部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价值取向发生了变化,进而使学习的兴趣也产生了错位。 不学学术学“官术”。有的干部既不学理论,又不学业务。虽然参加了自修、函授等学习,但他们看重的是文凭。吓参加听课,不阅读教材,不做作业,考试请人代考,凭借权力、金钱,把文凭搞到手。对于“为官之道”、“升官秘诀”却情有独钟。他们潜心钻研《升官术》、《厚黑学》,对书中宣传的腐朽思想和一为官之道”不是予以批判和抵制,而是以“经验”待之,刻意进行模仿。学的结果是,在工作中把主要精力用于拉关系,走路子、跑官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