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三国演义》历来脍炙人口,数百年来一直为人们所喜爱。毛泽东对其更是酷爱之至。 1 毛泽东从少年时代起就爱读《三国演义》这部书。1936年他同美国记者斯诺的谈话中说:“当时,我爱看的是中国古代的传奇小说,特别是其中关于造反的故事。我读过《岳传》、《水浒》、《隋唐演义》、《三国演义》和《西游记》等。”  相似文献   

2.
《三国演义》历来脍炙人口,数百年来一直为人们所喜爱。毛泽东也很爱读这部古典小说,并发表了一系列独到的见解。 毛泽东从少年时代起就爱读《三国演义》这部书。他1936年同美国记者斯诺的谈话中就有回忆。他说:“当时,我爱看的是中国古代的传奇小说,特别是其中关于造反的故事。我读过《岳传》、《水浒》、《隋唐演义》、《三国演义》和《西游记》等。”的确,就《三国演义》而言,在好些方面给了他很大的影响,反映在他后来的言行中的例子很多。  相似文献   

3.
我与放眉是同龄人,大抵都经历过同时代的岁月、风雨和历炼,且在青春的时期,我们都曾有过到农村插队,荷食携壶,相随饷田于山乡的非常相似的经历。及至中年,那些在人生道路上所经历的沧桑,那些关于世态、事业、家庭的热忱、感喟、欷嘘、追求与冀望,那些关于对孩子的泣血般的舐犊之情,也有许多相同的地方。也许因为这个缘故,读他的文章就格外地触动我的心弦。 《夜雨心窗》,是李放眉散文作品的一部结集。读这本书,和读其他有些书不一样——那些书也许高深或斑斓,也许作高深或斑斓状,也许夺席谈经,才华横溢,但你却难以窥见他的“心窗”——而放眉的“心窗”是坦坦荡荡地开放着的,读其散文,仿佛在检阅我们这批同时代人的足迹,读一部我们心灵的历史,重温  相似文献   

4.
毛泽东是个爱书如命的人,他善于从书中汲取知识,用于指导现实与革命。 《水浒传》是毛泽东喜欢读的书之一。今天所能看到的毛泽东读《水浒传》的最早记载,是他的同学周世钊的回忆文章《少年毛泽东的故事》中记述的:“那时,乡间能够借到的书,多半是些民间流传的旧小说。当他阅读《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东周列国志》这些小说的时候,常常被一些生动的斗争故事所吸引,一遍一遍地读,  相似文献   

5.
近期有两则关于读书的传闻。 一则是某公司到一高校招聘员工,面试研究生时问最近在读什么书,学生坦然回答:“没读什么书,因为没时间。”另一则是某宣传部门去地方调查优秀读物的学习落实情况,随机问两名机关干部:“这些书你们买了、读了吗?”一位回答说:“我们单位好像没买。”另一位说:“买过,只是没有时间读。”  相似文献   

6.
最早,“学究”一词是专门名称,出于唐代的科举制度。唐代科举有进士、明经等科,其中明经这一科又分为五经、三经、二经和学究一经几种。经,指经书。五经就是《易》、《诗》、《书》、《礼》、《春秋》。应科举考试的人可以应五经考试的,叫做“学究”。从宇义上说,学究一经,就表示学通一部经书。  相似文献   

7.
生活和风格     
马克思的一生是艰苦奋斗的一生,这是大家都知道的。不过过去我曾经想,他能够读那么多书,写出像《资本论》那样不朽的巨著和其他许多许多书,大概总还有一个比较便利的写作环境吧。最近,读了《马克思恩格斯通信集》,和梅林著的《马克思传》、拉法格、李卜克内西等同志回忆马克思的文章,才知道事实并不是这样。《马克思传》里说,马克思“在开始社会活  相似文献   

8.
我是河北省元氏县委宣传部干部。“八小时之外”的时间如何安排,在业余生活越来越丰富多彩的今天,确有必要做一番探讨。我认为,“八小时之外”是养心治性的最佳时间。养心治性是人一生中很重要也很必要的修养内容。我国古代在这方面有很多精辟的论述和动人故事。“君子养心莫善于诚”,“养生治性,行义求志”,这些千古名句,也为今人修养自身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古人云:开卷有益。读书,可谓是养心治性的一个好方法。有副对联说得好:《子夜》读《春秋》、灯暗心明;《大学》念《论语》、府高智广清人张潮说过:《大学》、《中庸》、《…  相似文献   

9.
那时住在国外,从网上得知国内一部名为《狼图腾》的小说正在畅销,更看到出版人对这部小说的推荐语:“我们是龙的传人还是狼的传人?”顿时五雷轰顶,难怪面对当今中国的经济起飞,一些不怀好意的人惊呼“狼来了”呢。不久回国,才下飞机,走出海关,步跑进机场候机大厅书店,问服务员有没有《狼图腾》,人家顺手就递给我一本可见这部书很是炙手可热也。关于狼,中国人是从《东郭先生》《狼来了》等故事解读狼性的;后来《伊索寓言》引进中国,我们又读到了《狼与小羊》的神话。现在忽然间,让我们承认自己是狼的“传人”,心理上还真有点不平衡。一口气读…  相似文献   

10.
由于种种原因,江青这人令人真假难辨。我在写作《江青传》时不能不做许多辨伪工作,关于江青入党的问题就是其中之一。 关于江青的入党经过,有着各种说法。毛泽东的卫士长李银桥在其所著《在毛泽东身边十五年》一书中,回忆江青在延安整风时曾对他说过的两句话:“那时,是个姓王的介绍我入党的,名字我忘记了。现在这个人不知到什么地方去了。”  相似文献   

11.
第四章 文事与文道 被称为“油印博士” 邓小平一生经历过、主持过许多文事。文事活动在他的一生中占重要地位。 邓小平曾办过《赤光》杂志、《红星》报、《红旗》杂志。 《赤光》是旅欧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机关刊物。邓小平以希贤的本名和一些化名在上边写过一些文章。邓小平曾回忆说:“我在《赤光》上写了不少文章,用好几个名字发表。那些文章根本说不上思想,只不过就是要国民革命,同国民党右派斗争,同曾琦、李璜他们斗争。”邓榕在《我的父亲邓小平》一书中说:“他在文中揭露了青年党的丑陋行径;批驳了青年党关于苏俄调军边境压迫中国等无耻造谣;抨击了帝国主义列强假中国请求为名,以组织专家委员会入手,借负审查中国政治经济形势及整理中国债务之责,干涉中国事务的罪恶企图。这些文章言辞泼辣,战斗性强,但都属于揭露性质的,尚未上升到理论和政论的水平,这与时年只有20岁的,刚刚加入革命队伍的一个青年所具有的水平是相当的。”  相似文献   

12.
追寻房龙     
周玉奇 《唯实》2000,(9):142-142
推荐给儿子看的书——房龙的《人类的故事》,他一口气看完了。问他感觉,“很好!”于是我又给他《古代人——人类文明的起源》、《发明的故事》、《宽容》。“接着看吧,看完我们再讨论。”儿子埋下头去,由此我想到房龙其人其书,想到了青少年读书。  相似文献   

13.
应当说,我对人生的感悟、对世界的理解,多源于那些大大小小厚厚薄薄的书。爱读书,是我保持乐天、自信、充实与向上的根由。在经历半个多世纪的人生体验之后,我可以举出许多本书对我的滋养。而当我作人生的“回头看“时,我发现有三本书,则足足影响了我的一生!日本投降那年,我刚七岁,在湖南的一所乡村小学读三年级。我的启蒙老师龙珠文每晚给我念一本叫《绿野仙踪》的外国童话书。那是一个叫多萝茜的小女孩历险的故事:多萝茜被旋风吹到  相似文献   

14.
八方采风     
毛主席一生遍读古代各种经史子集,对于“水浒”、“三国”、“红楼”等三大名著,更是喜爱备至。他曾开玩笑地说:“不读三大名著,不是中国人。” 毛主席尤其推崇《三国演义》。在他早期的军事著作中,曾把“赤壁之战”列为中国古代的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对于书中的许多人物故事和典故,他都可以信手拈来。50年代初,在接见共青团干部的一次谈话中,毛主  相似文献   

15.
龚格格 《党的文献》2012,(4):120-121
《资治通鉴》是邓小平十分喜爱的一部历史典籍。他的子女曾回忆说,邓小平“最喜欢中国古典史书,特别是《资治通鉴》,家里有两套,其中一套是线装本。《资治通鉴》不知道看过多少遍了,应该叫熟读”。在《我的父亲邓小平》一书中,毛毛写道:“父亲特别爱看书,什么书都看,中外古典名著、历史人物传记、时势评论专辑乃至整本整册的二十四史,他通通都喜欢读。在历史古籍中,他最喜欢读的,还是《资治通鉴》。”据子女们回忆,有两个时期邓小平读《资治通鉴》最多,一是20世纪60年代初,一是“文革”中他在江西的岁月。  相似文献   

16.
鉴之我见     
人至老年,闲暇无事,常同孙子一块“玩”个开心。这大概就是天伦之乐吧!但也有不乐之时。读小学的孙子喜看《中国历史故事》、《上下五千年》之类的课外书籍。这本是好事,可他往往提出一些千奇百怪的问题,令我一时难以解答,何乐之有?我这个50年代读大学的“文科生”,也曾从事过“传道、授业、解惑”工作的中专教师,被小学生提的历史问题难住了,岂不可笑?我真的笑了。小学生喜读历史性的书籍,且屡屡发问,也算是我们国家和民族大有希望之所在。近读一则报道,更使我振奋。据《解放放军报》4月9日披露,我国学者、离休军干连云山花了30年心血研究,得出了惊世骇俗的结论:中国高  相似文献   

17.
王文华  胡杰群 《实践》2008,(6):55-55
那些落马的贪官们也读书吗?答案是:读。那么,贪官们都读什么书?落马前和落马后他们的回答肯定是不一样的。在落马前,他们都说自己在读“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江泽民同志的“三个代表”、胡锦涛总书记的“八荣八耻”等等。事实上,这些书他们可能连摸也没摸过。  相似文献   

18.
乔木同志在负责起草《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时,在审定《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一书时,都对“文化大革命”发表过许多重要的意见。这些见解的基本方面虽然已经吸收在上述文件和著作中了,有些是以文章、讲话的形式发表在《胡乔木文集》第二卷中,但是也还有大量珍贵的内容没有披露出来。本文只是就乔木同志对“文化大革命”的几个问题的论述作一些介绍,希望他留下的这些很有价值的思想遗产能够为广大党史工作者所了解,使我们在“文化大革命”历史的研究中得到教益。下面讲三个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求是》2010,(17)
<正>读了小说《余震》,我就很喜欢这个故事。这是一个关于亲情的故事。它发生在当代,发生在普通人中间,故事中的人物和我之间没有历史的尘封,也没有千山万水的阻隔,我可  相似文献   

20.
当代大文豪凯勒说过;“一本新书象一艘船,带领着我们从狭隘的地方,驶向生活的无限广阔的海洋。”最近,读了青年理论工作者席文启和曹晨辉合著的《新国家》一书,也领略到了这种豁然开朗的意境。《新国家》一书的作者提出,探索新国家即当代社会主义国家本身是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它包括什么是新国家?新国家的性质、职能是什么?新国家应当怎样解决在组织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任务?等等。提出并解决这些问题,首先遇到的就是怎样看待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国家的理论和学说。作者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