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42 毫秒
1.
彭芙  代敏  万峰 《中国兽医科学》2012,(10):1073-1080
采用琼脂平板2倍稀释法测定了草豆蔻水提物、醇提物、醇-水提取物、挥发油4个活性部位对15个不同种属120株奶牛乳腺炎病原菌的最低抑菌浓度,用SPSS17.0软件中单因素方差分析法比较分析了4个活性部位分别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鲁氏不动杆菌和芽孢杆菌等11种菌株的抑菌活性的强弱;采用小鼠全身感染模型分析了草豆蔻油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体内抗菌活性。结果显示,草豆蔻4个活性部位对受试菌有不同程度的体外抗菌活性,且对革兰氏阳性菌的抗菌活性较对革兰氏阴性菌的活性强;在4个活性部位中,以挥发油的体外抗菌活性最强,除对4株单胞菌和7株大肠杆菌无抑菌活性外,对其余109株受试菌均有较强的活性,对革兰氏阳性菌的MIC50和MIC90分别为0.94~1.87mg/mL和0.47~1.87mg/mL,对革兰氏阴性菌的MIC50和MIC90均为0.47~29.92mg/mL。草豆蔻油在体内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模型小鼠和大肠杆菌感染模型小鼠有强的保护作用。高、中、低3个剂量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模型小鼠的保护率分别为100%、90%、80%,对大肠杆菌感染模型小鼠的保护率分别为100%、90%、40%,呈明显量效关系。结果表明,草豆蔻挥发油是中药草豆蔻对奶牛乳腺炎病原菌的抗菌活性物质,可用于奶牛乳腺炎等感染性疾病的防治和食品防腐剂的开发。  相似文献   

2.
百余株宠物源性大肠杆菌的生物被膜表型与耐药谱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改良结晶紫半定量方法、快速银染法和扫描电镜定性方法对106株宠物源性大肠杆菌的生物被膜形成能力进行了定性和定量研究,同时采用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的方法进行了对恩诺沙星、阿米卡星、头孢噻呋等15种宠物医院常用抗生素的敏感性试验,采用Whonet5.3软件对试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研究了抗生素压力下大肠杆菌耐药谱型与生物被膜表型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06株宠物源性大肠杆菌分为4种不同的成膜能力表型;不同成膜能力菌株对15种抗生素表现出不同的耐药谱型。快速银染法和扫描电镜法能够对大肠杆菌生物被膜进行鉴定;生物被膜的形成与耐药谱型之间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复方蒲公英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质粒的体外消除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以复方蒲公英注射液为消除剂、十二烷基硫酸钠为对照组消除剂,以从患有乳腺炎乳牛的乳汁中分离的多重耐药菌株为靶细菌进行耐药质粒体外消除试验,用质粒DNA抽提与琼脂糖凝胶电泳方法观察复方蒲公英注射液对该耐药菌株质粒的影响,探讨了复方蒲公英注射液作为消除剂的可能性。结果显示,复方蒲公英注射液对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作用24h,其1/2MIC、1/4MIC、1/8MIC的消除率分别为2%、2.6%、3.6%,延长作用时间至48h,其1/2MIC、1/4MIC、1/8MIC的消除率分别为2.8%、3.6%、4.4%。证实,复方蒲公英注射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质粒有消除作用,可用于临床治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感染。  相似文献   

4.
为制备复方庆大霉素注射液,对其进行质量控制方面的测定,同时进行注射液的体外抑菌试验,以便给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通过预实验和L9(33)正交设计优化制备处方。对复方庆大霉素注射液分别进行澄明度检查、p H值检查、热原检测试验等质量控制研究。通过对患乳房炎母猪的乳汁进行细菌分离培养和生化鉴定,采用二倍管稀释法测定复方庆大霉素注射液和庆大霉素注射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无乳链球菌的MIC和MBC。结果,复方庆大霉素注射液的最优配方为:每50 m L注射液中硫酸庆大霉素为1 g,氟尼辛葡甲胺为0.01 g,助溶剂N,N-二甲基甲酰胺为6%,稳定剂聚乙二醇为3%,抗氧化剂无水亚硫酸钠为0.06%。质量控制结果显示,注射液澄明度检查未检出可见异物,p H在7.0~7.5,无热原出现。从患猪奶样中分离出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无乳链球菌。体外抑菌试验结果表明,复方庆大霉素注射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无乳链球菌的MIC分别是1.18、2.35、4.70 g/m L;庆大霉素注射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无乳链球菌的MIC分别是2.35、4.70、9.39 g/m L。复方庆大霉素注射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无乳链球菌的MBC分别是2.35、9.39、9.39 g/m L;庆大霉素注射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无乳链球菌的MBC分别是4.70、18.78、18.78 g/m L。结论:确定了复方庆大霉素注射液配方,质量控制符合注射液要求,对常见的病原菌具有良好的抑菌效果。  相似文献   

5.
为评估旋毛虫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对BALB/c小鼠的免疫保护作用,选用2种重组表达的Serpin型和Kazal型旋毛虫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TsAdSPI和TsKaSPI),联合弗氏佐剂通过腹腔注射的方式单独免疫小鼠,用间接ELISA法检测免疫后小鼠特异性血清抗体Ig G以及Ig G亚型(IgG1和Ig G2a)的水平,用CCK-8法测定重组蛋白刺激后脾淋巴细胞的增殖情况,用ELISA法检测脾淋巴细胞培养液上清中细胞因子IFN-γ、IL-10、IL-12和IL-4的水平;使用旋毛虫肌幼虫攻击感染免疫后的小鼠,计算并分析小鼠肠道成虫减虫率及肠道病理变化,并评估TsAdSPI和TsKaSPI与ISA206佐剂联合免疫小鼠后对小鼠肠道成虫减虫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PBS组相比,2种重组蛋白所诱导的Ig G和Ig G亚型抗体水平均明显升高,IL-12、IFN-γ、IL-4和IL-10表达水平也均显著升高,且重组蛋白可诱导免疫小鼠脾淋巴细胞的体外增殖;攻虫结果表明,2种重组蛋白免疫后小鼠肠道旋毛虫成虫数量较PBS组显著减少且肠道病理变化减轻;2种重组蛋白联合免疫组的成虫减虫率高于单独免疫组。上述结果...  相似文献   

6.
红茂草生物碱抑菌活性的测定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用醇提法提取红茂草生物碱,经石英色谱柱层析分离、结晶后测定了红茂草生物碱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杆菌、粪肠球菌的体外最小抑菌浓度(MIC)、抑菌率和半数抑菌浓度(IC50)。结果显示,红茂草生物碱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杆菌、粪肠球菌的MIC分别是0.22、0.18、0.18、0.30mg/mL;对这4种供试菌的IC50分别是0.180 7、0.140 70、.140 70、.260 5 mg/mL。表明,红茂草生物碱对这4种细菌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7.
优选头孢噻呋钠纳米脂质体的处方工艺并对其理化性质进行考察,为奶牛乳房炎的治疗提供参考。以无水乙醚为助溶剂,磷酸缓冲液(PBS,pH=6.3)为水化剂,采用逆向蒸发-薄膜分散法制备头孢噻呋钠纳米脂质体。以头孢噻呋钠与卵磷脂质量比、卵磷脂与胆固醇质量比、无水乙醚与PBS的体积比为考察因素,包封率为评价指标,采用L_9(3~4)正交试验设计优选处方。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头孢噻呋钠含量,超滤离心法测定头孢噻呋钠纳米脂质体的包封率。以纳米激光粒度仪测定脂质体的粒径,光学显微镜和透射电镜观察其形态,体外释药曲线计算脂质体的累计释放率。结果显示,头孢噻呋钠纳米脂质体的最佳处方工艺为膜材比为4∶1,药脂比为1∶5,有机相与水相的比为3∶1。所得脂质体包封率为61.8%±1.14%,平均粒径为86.74 nm,多分散指数(PDI)为0.23。头孢噻呋钠纳米脂质体标准曲线为A=24.549C+0.1246,平均回收率为98.44%,RSD均小于1%。头孢噻呋钠纳米脂质体在6 h内累计释放率为65%以下,而同样时间内头孢噻呋钠累计释放率超过80%,头孢噻呋钠纳米脂质体的释放率较头孢噻呋钠更缓慢。结果表明,以逆向蒸发-薄膜分散法制备的头孢噻呋钠纳米脂质体较头孢噻呋钠有缓释性。其形态为椭圆、均一无黏连聚集的球形,粒径分布均匀、包封率高。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家兔圆小囊抗菌肽(RSRP)的体外抗菌活性以及与抗菌药之间的协同效应关系,采用琼脂糖弥散试验检测RSRP对8株供试细菌的抗菌活性,然后采用棋盘微量稀释法,选取11种常用抗菌药,分别测定其对临床分离的耐药大肠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再采用分级抑制浓度指数来定量检测RSRP与抗菌药之间的抗菌作用关系。结果显示,RSRP对8株供试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抗菌活性,分级抑制浓度指数从小于0.3到大于5不等。证实该抗菌肽与不同的抗菌药之间协同、相加、无关和拮抗作用关系均存在,其中与β-内酰胺类药物氨苄西林钠、头孢噻呋钠表现明显的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9.
为调查达州、广安、攀枝花、巴中、资阳等四川省主要山羊产业区内的山羊皮下脓肿病的流行病学和致病病原,并对临床分离菌进行药物敏感性评价,以指导合理使用抗生素。在厌氧和常规培养条件下从临床病例中分离细菌,结合细菌的菌落形态和细菌生化特性分析,通过16Sr RNA基因序列分析进行细菌鉴定;测定分离菌的半数致死量(LD50)以判定其毒力强弱;使用CLSI推荐的K-B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表明,该病以1周岁左右的母山羊在春秋季发病为主,发病率为8.36%~11.27%,平均发病率为9.44%;分离的主要致病菌是伪结核棒状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其中伪结核棒状杆菌xw2株的LD50为107.5CFU/m L,金黄色葡萄球菌xj5株的LD50为109.7CFU/m L;药敏试验发现这两种分离菌的耐药现象比较普遍,对青霉素和庆大霉素的耐药现象比较严重,但20株伪结核棒状杆菌菌株对环丙沙星、利福平、头孢噻污的敏感率均≥85.00%,14株金黄色葡萄球菌菌株对氨苄西林、左氧氟沙星、利福平的敏感率均≥85.71%。  相似文献   

10.
用公英乳康涂膜剂的3种不同配方A、B、C及六茜素和克林霉素进行乳牛乳腺炎主要致病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无乳链球菌的对比抑菌试验。结果显示,A、B、C 3 种配方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依次为125、250、250 mg/mL;对无乳链球菌的MIC分别为250、500、500 mg/mL;而六茜素和克林霉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IC分别为400和25μg/mL,它们对无乳链球菌的MIC分别为400和50μg/mL。结果表明,公英乳康涂膜剂对2 种致病菌的抑菌作用不如六茜素和克林霉素,但其也有较好的抑菌作用,且配方A的抑菌效果强于B和C。  相似文献   

11.
为探讨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被膜形成与耐药性之间的关系,本研究对分离于宁夏地区牛乳腺炎的50株金黄色葡萄球菌进行药敏试验,采用刚果红琼脂法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物被膜形成能力,同时用PCR方法对菌株的生物被膜相关基因进行检测。结果显示,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情况严重,普遍存在多重耐药现象;受试菌株有36株菌(72%)为生物被膜阳性菌株,有14株菌(28%)为生物被膜阴性菌株;受试菌株生物被膜相关基因的检出率分别为icaA(96%)、sarA(76%)、fnbA(100%)、fnbB(100%);生物被膜阳性菌株对大多数抗菌药物的耐药率高于生物被膜阴性菌株,但二者只对克林霉素的耐药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结果表明,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被膜的形成机制复杂,生物被膜的形成在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药性方面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2.
头孢噻呋钠是一种专门用于动物的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目前国内暂无对头孢噻呋钠在靶动物牛的安全性相关研究.为了评价该制剂对靶动物牛的安全性和剂量相关的毒性反应,确定合理的安全范围.本试验遴选32头健康牛,随机分为4组,每组8头,设0倍剂量组(空白组)、1倍剂量组、3倍剂量组、5倍剂量组.牛颈部肌肉注射给药,连续9d,每...  相似文献   

13.
克拉维酸是一种β-内酰胺酶抑制剂,与阿莫西林同时应用时使得通过产生β-内酰胺酶对阿莫西林耐药的大多数细菌重新成为敏感菌.对来源于鸡、猪的共31株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最小抑菌浓度(MIC)测定表明,70%以上菌株对阿莫西林耐药;克拉维酸与阿莫西林联合使用使MIC显著下降;与单一使用阿莫西林相比,头孢氨苄青霉素对大多数分离菌的MIC较低.  相似文献   

14.
从健康仔猪体内分离到1株乳酸菌,利用微生物系统分析仪以及16S r RNA基因测序比对,确定该分离株为屎肠球菌(E.faecium),遂将其命名为LY001。并进一步对其抗逆性、耐药性、生物被膜形成、抑菌性能以及对小鼠的致病性等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该菌株在大约6 h以后生长达到稳定期,具有较好的抗逆性;它对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以及喹诺酮类表现敏感,对氨基糖苷类、大环内酯类以及四环素类表现耐药;它具有一定的生物被膜形成能力;其培养上清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大肠杆菌、沙门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长;该菌对小鼠不具有致病性。以上结果表明,该分离株有潜力作为优良益生菌制剂的菌株。  相似文献   

15.
为探讨复方中药英黄散水煎液对奶牛乳房炎致病菌的抑菌能力及抗炎效果,首先对乳房炎患牛奶中的致病菌分离鉴定,通过牛津杯法进行药敏试验,采用常量肉汤稀释法测定英黄散对不同致病菌的最小抑菌浓度和最小杀菌浓度;将小鼠随机分为英黄散低、中、高剂量组,阿司匹林药物组,空白对照组,然后开展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试验、小鼠棉球致肉芽肿试验、醋酸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变化试验,观察英黄散的抗炎作用。结果,经分离鉴定,得到3种致病菌,分别为无乳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这3种致病菌对英黄散均具有一定的敏感性;其最小抑菌浓度依次为31.25、62.5、125 mg/m L;最小杀菌浓度依次为62.5、125、250 mg/m L。抗炎试验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相比,英黄散高剂量组及阿司匹林药物组能明显减轻小鼠耳廓肿胀度且差异极显著(P0.01),中剂量组差异显著(P0.05);英黄散高剂量组与阿司匹林组小鼠腹腔渗透液吸光度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且差异极显著(P0.01),中剂量组差异显著(P0.05);英黄散低剂量组及阿司匹林组肉芽肿增重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且差异极显著(P0.01),中剂量组差异显著(P0.05)。上述结果表明,英黄散具有良好的抑菌能力及抗炎效果。  相似文献   

16.
为设计新型Metalnikowin类抗菌肽并评价其抗菌活性,依据抗菌肽Metalnikowin的作用机理和氨基酸组成,通过人工方法设计合成Metalnikowin类抗菌肽(Metalnikowin-like antibacterial peptide,MLP)并测定其体外和体内抗菌活性。体外抑菌试验结果显示,抗菌肽MLP对鸡致病性大肠杆菌O 1、猪致病性大肠杆菌K 99(A TCC39302)、鸡白痢沙门菌(ATCC10398)、猪霍乱沙门菌(ATCC13312)、禽多杀性巴氏杆菌(CVCC474)和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9213)均具有很好的抑菌活性,其对这6种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分别为1.56、6.25、3.12、6.25、1.56和12.5 g/m L。酸稳定性试验结果显示,抗菌肽MLP在p H值为5~6时活性最高。热稳定性试验结果显示,抗菌肽MLP 100℃加热40 min后仍具有抑菌活性。在对雏鸡感染鸡大肠杆菌和小鼠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体内疗效试验中,抗菌肽MLP显示了较好的治疗效果。本研究为临床上设计有效的Metalnikowin类抗菌肽提供了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17.
采用平板二倍稀释法检测了临床分离的54株耐β-内酰胺类药的鸭疫里默氏杆菌(RA)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值),进一步开展了耐药泵表型检测、β-内酰胺酶表型和基因型检测以及脉冲电泳指纹图谱和耐药泵相关性研究.结果显示,54株RA临床分离株对苯唑西林、青霉素、头孢噻肟和头孢吡肟的耐药率分别为100%、100%、66.7%和98.15%;耐药泵抑制剂氰氯苯腙可使53株RA对β-内酰胺类药物MIC值显著下降(P<0.01),MIC下降倍数最高达到2048倍,耐药率依次下降为88.89%、46.30%、22.22%和38.89%;54株RA的β-内酰胺酶表型和基因型检测结果均为阴性;54株RA基因组经Sma Ⅰ酶切后以82%相似性系数为界,可分为13个脉冲电泳群,同一群的不同菌株可以认为是同一菌株不同克隆亚体或突变体.Ⅱ群、Ⅲ群、Ⅶ群、Ⅷ群、Ⅺ群和Ⅻ群对头孢吡肟和V群对头孢噻肟的耐药是由耐药泵介导的,而其他群的菌株则出现了其他机制.说明,耐药泵只是介导RA对β-内酰胺类药物耐药的主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8.
为评价黏杆菌素对兽医临床常见的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杆菌和大肠杆菌的抗菌作用,以微量肉汤稀释法对2种诱导多重耐药菌株进行最低抑菌浓度和最小杀菌浓度测定;采用菌落计数法绘制黏杆菌素对2种诱导多重耐药菌株的时间-杀菌曲线。结果表明,黏杆菌素对铜绿假单胞杆菌和大肠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分别为2和0.25μg/mL,最小杀菌浓度分别为2和0.5μg/mL。黏杆菌素在0.5、2、4、8、16倍最低抑菌浓度下,对多重耐药大肠杆菌不同时间点的杀菌速率差异显著(P<0.05),呈现浓度依赖性;对铜绿假单胞杆菌呈现部分浓度依赖性。黏杆菌素在2倍最低抑菌浓度下,多重耐药大肠杆菌和铜绿假单胞杆菌菌量在2h内显著下降,在4倍最低抑菌浓度下可在8h内将大肠杆菌全部杀死,在4h内将铜绿假单胞杆菌全部杀死。说明黏杆菌素对诱导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杆菌和大肠杆菌具有强效、速效的杀菌作用。  相似文献   

19.
从柬埔寨进口的 4 15尾暹罗鳄鱼在隔离检疫期间 ,有 2 0 5尾发生单眼或双眼结膜炎 ,发病率为 4 9.4 % ,其中死亡 16尾 ,发病死亡率为 7.8%。从 6尾病鳄鱼患眼中分离到 10株细菌 ,经生化鉴定 ,有 6株普通变形杆菌 ,2株弗氏柠檬酸细菌 ,2株阴沟肠杆菌。经药敏试验 ,上述 3种细菌对氨苄青霉素 青霉烷砜、亚胺硫霉素、菌克单、诺氟沙星、环丙沙星、庆大霉素、丁胺卡那霉素、卡那霉素、妥布霉素、氯霉素、复方磺胺、头孢菌素Ⅳ高度敏感 ;对呋喃妥因中度敏感 ;对氧哌嗪青霉素、头孢菌素Ⅴ、头孢呋辛、头孢噻肟三嗪、头孢噻甲羧肟、头孢克罗耐药。  相似文献   

20.
为了延长头孢噻呋钠的作用时间,采用离子交联法制备头孢噻呋钠-壳聚糖纳米粒,研究其形态、粒径、载药量、包封率和体外释药特性。结果显示,经优化工艺所得的纳米粒形态规整,近圆形,平均粒径为179.4±39.5nm,平均包封率为84.31%±2.53%,平均载药量为6.69%±0.18%。体外释放试验表明,原料药在放入释放介质后第4小时释放率达到90%以上,而纳米粒在此时药物仅释放60%。结果表明,该纳米粒制备工艺可行,对头孢噻呋钠具有明显的缓释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