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探讨正常生理条件下牦牛热休克蛋白27(HSP27)在黄体期牦牛主要生殖器官中的表达差异,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检测了HSP27基因在黄体期牦牛卵巢、输卵管和子宫中的相对表达量,用Western-blot和免疫组织化学SP法研究了HSP27蛋白在黄体期牦牛卵巢、输卵管和子宫中的表达量和组织内分布。RT-qPCR分析表明,HSP27基因在黄体期牦牛卵巢、输卵管和子宫中均有表达,其中卵巢中的表达量分别是输卵管和子宫组织的1.03倍和4.63倍。免疫组织化学结果表明,牦牛卵泡膜内层、颗粒层、输卵管黏膜上皮、子宫内膜上皮和子宫腺中均有HSP27阳性表达。Western-blot和免疫组织化学结果表明,HSP27蛋白在黄体期牦牛各主要生殖器官组织中表达差异极显著(P0.01),其中在卵巢中表达量最高,在子宫中表达量最低。本试验结果表明,HSP27在黄体期牦牛的各个主要生殖器官中存在表达差异,这为进一步研究HSP27在哺乳动物生殖过程中发挥的作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对6头健康成年牦牛颈静脉放血致死并取出心脏,经左右冠状动脉同时灌注甲醛碳素墨水,再经40 g/L多聚甲醛水溶液充分固定,取心室组织块石蜡包埋、切片,光学显微镜观察,显微镜测微尺测量并照相。结果显示,牦牛心室微循环床中微动脉的直径小于100μm,以分叉状或梳状发出分支,走行多弯曲,呈蛇行状或螺旋状。终末微动脉管径均小于15μm。牦牛的毛细血管直径小于10μm。毛细血管之间形成H形或Y形的广泛吻合。吻合的毛细血管主要有3种不同的来源。牦牛微静脉的直径小于300μm,呈树根样结构。一条微静脉由若干条不同来源的毛细血管结合而成。牦牛心室肌中存在着动静脉吻合。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牦牛舌抗菌肽(LAP)基因序列的特征及其在生殖系统中的表达情况,采用RT-PCR法从牦牛睾丸、附睾组织中扩增LAP基因,重组到pMD19-TSimple载体中,进行了测序和序列分析,并应用RT-PCR检测了雌性牦牛生殖系统(卵巢、输卵管、子宫、阴道等组织)中LAPmRNA的表达。结果显示,克隆的LAP基因包含一195bp的完整开放阅读框(ORF),与牛LAP基因相似性达97.9%,该ORF编码的64个氨基酸含有β-防御素特征性结构,即6个在特定位置上的保守半胱氨酸残基;LAP在牦牛生殖系统上皮组织中均有表达。推测LAP在牦牛生殖系统的先天免疫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为探索成纤维细胞因子2(fibroblast growth factor,F2GF2)及成纤维细胞因子受体(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receptor,FGFR)在健康成年牦牛繁殖周期中的生物学功能,本研究选取了不同繁殖周期(发情期-卵泡期、发情期-黄体期、妊娠期-黄体期)牦牛子宫组织,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RT-q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从基因和蛋白水平分别检测不同繁殖周期牦牛子宫FGF2和FGFR的表达和分布,用积分光密度方法分析FGF2和FGFR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显示,不同繁殖周期牦牛子宫中FGF2mRNA表达水平为:发情期-卵泡期发情期-黄体期妊娠期-黄体期(P0.01);FGFRmRNA表达水平为:发情期-黄体期妊娠期-黄体期发情期-卵泡期(P0.05)。FGF2和FGFR在牦牛不同繁殖周期的子宫内膜、子宫腺及血管上皮中均有表达,子宫内膜和子宫腺为主要表达部位,阳性细胞的细胞质中表达较高。积分光密度分析结果显示,FGF2蛋白表达水平为:发情期-卵泡期子宫发情期-黄体期子宫妊娠期-黄体期子宫;FGFR蛋白表达水平为:妊娠期-黄体期子宫发情期-卵泡期子宫发情期-黄体期子宫。以上结果表明,FGF2和FGFR在不同繁殖周期的表达差异性可能与其参与早期胚胎附植及胚胎发育的调控相关,这为进一步研究FGF2和FGFR在牦牛繁殖周期中的调控作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仓明  张东  旭日干 《中国兽医科学》2007,37(10):876-881
为检测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s)及其受体(IGFR)mRNAs在绵羊发情周期早期卵巢、子宫和输卵管中的表达,探讨绵羊胚胎早期发育过程中其发育环境——生殖道中生长因子的表达、分泌及其作用,取绵羊发情周期早期卵巢、子宫和输卵管,经固定、切片、免疫染色,观察IGFs mRNAs的表达和分布情况。同时用RT-PCR技术研究了各组织中IGF-Ⅰ、IGF-Ⅱ、IGF-ⅠR、IGF-ⅡR mRNAs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IGFs mRNAs在绵羊发情周期早期的卵巢、子宫和输卵管中都有表达,4种因子表达模式相似:在卵巢中,IGFs主要定位于卵泡颗粒细胞,间质细胞亦有少量表达。在输卵管中,上皮细胞免疫染色呈阳性;在子宫中,腺细胞及上皮细胞的阳性信号强于固有层。RT-PCR检测表明IGFs mRNAs在3种组织中均有表达。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S100A12基因在牦牛生殖器官中的表达情况,采用RT-PCR技术从牦牛脾组织中扩增S100A12基因序列,用半定量RT-PCR技术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分别检测S100A12基因mRNA和S100A12蛋白在牦牛脾、淋巴结、乳腺及生殖器官中的表达。结果显示,克隆的牦牛S100A12基因序列片段大小为279bp,包含一个完整开放阅读框(ORF),推导编码92个氨基酸;S100A12mRNA和蛋白在脾中表达量相对最高,在睾丸、附睾、淋巴结、乳腺、卵巢中相对强表达,在阴茎、阴道、子宫(子宫角、子宫体和子宫颈)中相对弱表达。结果表明,S100A12mRNA和蛋白在牦牛生殖器官中均有不同程度的表达,提示其在牦牛生殖过程中可能发挥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笔者1980年曾遇到真两性畸形猪一例。该猪外观为雌性,约20市斤时,经我场马坡队力技术员实施卵巢摘除术。术式取左侧卧保定小挑花术。挑出呈桃红色的双侧子宫角及一侧子宫角的卵巢着生位置上长有的一个蚕豆大的梨籽状肌肉样物,无输卵管及伞着生,梨籽状肌肉样物与正常卵巢外观有鲜明的区别。经反复牵拉另一侧子宫角未牵引出卵巢及其他任何样物。欲将子宫送回腹内因充血肿胀已不可能,无耐将双侧子宫角及上述梨籽状肌肉样物一并摘除。以“落花猪”留来日完成全部摘除手术。 笔者见该猪时,体重已约50市斤,性欲仍十分旺盛,不时爬跨栏圈,阴户呈长尖锥状,向下方耷拉。即以大挑花术行“落花”探摸摘除术。经反复探摸骨盆区处未触及卵巢,仅在膀胱的前上方探及一鸽蛋大的球  相似文献   

8.
本试验旨在探究猪肾动脉、肾静脉的分支及伴行特点,为肾脏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形态学基础。运用ABS(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铸型技术,对30个猪肾脏进行肾动脉、肾静脉单独和联合灌注。结果显示,猪肾动脉为1条,在进入肾门之前已分支,分支类型为前、后干型和背、腹干型,且以前、后干型较为多见。前、后干型中,前干在肾窦内分成一背侧支和一腹侧支,再由背、腹侧支发出肾脏前端和中部背、腹侧的各肾段动脉。后干不分出背、腹侧支,而是由主干直接发出肾脏中部和整个后端背、腹侧的各肾段动脉。前干血液供应范围大于后干。背、腹干型中,背干直接分出肾脏前端和中部背侧的各肾段动脉。腹干分为一前侧支和一后侧支,前侧支发出肾脏前端和中部腹侧的各肾段动脉,后侧支发出肾脏中部腹侧和后端背、腹侧的各肾段动脉。腹干血液供应范围显著大于背干。各级动脉间未见吻合。猪肾静脉为1条,在肾窦内由前干静脉和后干静脉汇聚而成。前干静脉收集肾脏前端和部分中部背、腹侧的血液,后干静脉收集肾脏部分中部和后端背、腹侧的血液,各同级或者不同级静脉之间均存在吻合,分级越小吻合越广泛。肾脏动脉和静脉间的伴行,随管径变细而更加紧密。结果表明,猪肾脏背部和腹部的血液供应随分支类型的不同而存在差异。静脉血液回流通路形式多样。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讨牦牛肾中黄体生成素受体(LHR)的表达情况,分析肾中LHR与卵巢中LHR表达的相似性,选取青海省健康的3头2岁龄雌性牦牛,根据黄牛LHR基因序列5′端和3′端的保守性设计特异性引物,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检测牦牛肾和卵巢组织中LHR基因的表达量,并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对LHR蛋白在牦牛肾和卵巢组织中表达情况进行定位研究。RT-qPCR结果显示,牦牛肾组织中LHR mRNA的相对表达量是卵巢的79.75倍。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LHR在牦牛肾组织的近曲小管和远曲小管呈阳性反应,在卵巢组织中卵泡颗粒层呈明显的阳性反应;LHR在牦牛肾和卵巢中的表达量之间差异极显著(P0.01)。结果表明,牦牛的肾组织与卵巢组织一样,均具有表达LHR的特性,提示肾可通过调节LHR参与牦牛的繁殖性能。  相似文献   

10.
卵泡期和黄体期牦牛输卵管中Bcl-2和Bax的表达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发情周期不同阶段牦牛输卵管中Bcl-2和Bax的表达变化,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和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fluorescent quantitative PCR,q RT-PCR)技术分别对黄体期和卵泡期牦牛输卵管中Bcl-2和Bax蛋白及其m RNA的表达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发情周期不同阶段Bcl-2和Bax蛋白免疫阳性产物主要表达于牦牛输卵管黏膜上皮细胞质中,且主要分布于上皮细胞游离面和基底面。黄体期Bax蛋白阳性产物表达量显著高于卵泡期,而Bcl-2表达量略低于卵泡期,但无显著差异。卵泡期和黄体期牦牛输卵管管壁中有Bcl-2和Bax m RNA表达,不同时期Bcl-2 m RNA变化无显著差异;黄体期Bax m RNA表达显著高于卵泡期。表明,Bcl-2和Bax参与了牦牛输卵管黏膜上皮细胞周期性增殖与凋亡的调控,而且这一凋亡通路中主要通过Bax的变化来实现。  相似文献   

11.
为了探讨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及其受体酪氨酸蛋白激酶受体B(TrkB)蛋白在幼犬生殖器官中的表达情况,选取4只40日龄左右的幼犬分别进行手术采集卵巢、子宫、输卵管和睾丸样品,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析BDNF和TrkB蛋白在这4种器官中的分布情况。结果表明,BDNF蛋白在卵泡细胞胞质中强表达,在初级卵母细胞中表达较弱,而TrkB仅在卵泡细胞中表达,此外,BDNF和TrkB都在卵巢间质细胞中表达。BDNF和TrkB在子宫内膜上皮和腺上皮以及输卵管黏膜上皮细胞中都有表达,TrkB在子宫和输卵管的固有层和肌层部分细胞中也可见表达。BDNF和TrkB都在睾丸的精原细胞中表达。结果提示,BDNF蛋白对幼犬生殖器官的活动有一定的调节作用,可能通过与其受体TrkB的特异性结合来实现其功能。  相似文献   

12.
双峰驼肾动脉血管分布的铸型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管道铸型技术以及扫描电镜技术对双峰驼肾动脉血管进行了系统观察。结果显示,双峰驼肾动脉在入肾门前约4~8 cm处分为背干和腹干,入肾后在肾窦内相继形成肾段动脉。左右两肾段动脉的分支分布各有特点,各段动脉分支延伸至肾的皮髓交界处,形成弓形动脉;弓形动脉是叶间动脉的延续,并不与肾表面相平行;肾血管球以及出、入球微动脉因分布区域的不同,形态结构也不尽一致。表明,双峰驼肾各段动脉分布的规律性强,段动脉分支之间没有吻合支存在;肾各部位的血管球随分布区域的不同,其形态结构也呈现一定的变化。  相似文献   

13.
目前国内外未见有关于支气管动脉在肺内亚宏观状态的研究报道。为了弥补这一空缺,研究制作了墨汁明胶铸型剂;采用支气管动脉和支气管树联合铸型的方法制成了猪肺墨汁明胶铸型标本;然后采用多层次整肺切片的方法对包括支气管动脉在内的猪肺亚宏观结构进行了观察。结果,创建了用墨汁明胶支气管动脉铸型结合多层面整肺切片的研究方法;发现了在亚宏观状态下猪支气管动脉在肺内的分布特征;描述了支气管动脉与支气管树、肺动脉和肺静脉在亚宏观状态下的形态特征和位置关系。上述研究结果对肺的形态学研究增添了新方法,对支气管动脉的亚宏观研究增加了新资料。  相似文献   

14.
运用组织学方法对成年牦牛肺支气管动脉的组织结构进行了研究与分析,以探索支气管动脉对高原低氧环境的适应性结构。支气管动脉分布于支气管、胸膜、淋巴结、小叶间隔、肺动脉与肺静脉外膜、迷走神经鞘膜及气管腺周围,其中膜厚度占外径百分率MT(%)的均值为(33.30±11.03)%。肺外支气管动脉内皮下层无纵行平滑肌束,但进入支气管壁后其内弹性膜分叉并包绕纵行平滑肌束;中膜平滑肌结构较致密,外膜中含纵向螺旋状排列的胶原纤维束和弹性纤维。小支气管黏膜固有层中含有大量的支气管小动脉,数量可达(120±51)条/mm2。虽然黏膜固有层与外膜中的支气管动脉管径相差较大,但中膜平滑肌的厚度却很相近。可见,成年牦牛肺内支气管动脉管壁中的平滑肌含量非常丰富,是一种对低氧环境的适应性结构,表明低氧对牦牛肺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选择青海高原上的成年健康母牦牛40头为试验牛,对它们的卵巢形态及黄体、卵泡进行了观测.结果在乏情期牦牛的卵巢体积为1.78 cm×1.32 cm×0.99 cm,重1.48 g±0.86 g,右侧卵巢上的选择卵泡和优势卵泡显著地高于左侧卵巢卵泡(P<0.05);妊娠早期牦牛孕角侧卵巢平均为2.51 cm×2.12 cm×1.68 cm,空角侧卵巢为2.07 cm×1.52 cm×1.13 cm,孕角侧卵巢重4.94 g±0.95 g,空角侧卵巢重2.44 g±0.81 g,妊娠黄体直径1.26 cm±0.35 cm.孕角侧卵巢上的替补卵泡数显著地多于空角侧(P<0.05).  相似文献   

16.
本试验旨在探究猪支气管、肺动脉的分支及伴行特点,为诊断和治疗呼吸道、心肺疾病提供形态学基础。通过ABS(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铸型技术,对30个猪肺脏进行支气管、肺动脉单独和联合灌注。结果显示,猪支气管树整体呈倒"Y"型,右肺支气管树由右尖叶支气管、心叶支气管、副叶支气管和右隔叶支气管及其分支构成;左肺支气管树由左尖叶支气管和左隔叶支气管及其分支构成。左、右肺动脉分支与支气管各段分支相对应。结果表明,猪支气管分支与肺脏分叶相对应,肺动脉分支与支气管分支紧密伴行,右肺的通气和供血系统强于左肺。  相似文献   

17.
成年牦牛几种主要组织细胞中胞红蛋白的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胞红蛋白(CYGB)在成年牦牛不同组织细胞中的分布特征,选择健康成年牦牛8只,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SP法观察CYGB在成年牦牛不同组织细胞中的分布特征。结果显示,CYGB在成年牦牛大脑和小脑皮质部与髓质部、脊髓、肾上腺皮质部、垂体、松果体、胰岛、睾丸、附睾、卵巢、子宫、胃、肠、肝、唾液腺、心肌、骨骼肌、脾、肺和肾等组织细胞中均有表达,CYGB免疫阳性物质主要定位于细胞质。此外,在牦牛皱胃胃底腺、小肠腺以及十二指肠腺分泌细胞中也发现有CYGB阳性表达。在肾上腺髓质部和肾的肾小球内未见CYGB阳性表达。结果表明,CYGB在成年牦牛多种组织细胞中广泛分布,CYGB在这些组织的氧利用及功能活动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8.
甘露糖结合凝集素(mannose binding lectin,MBL)是一种钙离子依赖的糖结合蛋白,是天然免疫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研究旨在探究牦牛MBL2基因mRNA组织表达谱及可能靶定它的miRNAs组织表达谱。本研究首先应用RT-PCR技术分析牦牛MBL2基因mRNA在牦牛肝、脾、肺、肾、后腿骨骼肌、卵巢、小肠、颌下淋巴结、大肠、肠系膜淋巴结这10种组织里的表达谱,其次使用Targetscan和miRBase软件针对可能靶定MBL2基因的miRNAs进行预测,最后利用RT-PCR技术分析可能靶定MBL2基因的miRNAs在牦牛所检测10种组织中的表达谱。试验结果显示,MBL2基因mRNA在所检测的牦牛组织中仅在肝中表达,表达水平极显著高于脾、肺、肾、后腿骨骼肌、卵巢、小肠、颌下淋巴结、大肠、肠系膜淋巴结组织(P0.01);预测到可能靶定牦牛MBL2基因的miRNAs共有37个,从中选择了8个进行组织表达谱分析,发现bta-miR-143、 bta-miR-193a、 bta-miR-345-5p、 bta-miR-2385-3p、 bta-miR-2432、 bta-miR-2285p、 bta-miR-2284t-5p、bta-miR-126-5p在各组织中均有表达,与MBL2基因的mRNA在牦牛肝中共表达。综上所述,牦牛MBL2基因可能主要由肝表达,预测筛选的8个miRNAs可能在肝中通过靶定MBL2基因发挥调节作用,但它们之间是否存在真实的靶向关系及其靶向调节的生物学效应都有待于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9.
应用组织化学方法在组织和细胞水平上对碱性磷酸酶、酸性磷酸酶、过氧化氢酶以及三磷酸腺苷酶在蛋鸡输卵管内的分布特点及分布意义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显示,4种酶在蛋鸡输卵管各段的分布部位以及反应强弱存在差异。碱性磷酸酶在子宫部分布最多,在有精子储存的黏膜固有层腺体和血管周围也有明显分布;酸性磷酸酶在阴道子宫交界部分布最多,酸性磷酸酶阳性反应呈颗粒状,主要分布于黏膜上皮和固有层腺体;过氧化氢酶在输卵管各段血管周围以及子宫阴道交界处精子腺和蛋白分泌部反应明显;三磷酸腺苷酶在各段尤其是子宫阴道交界处精子腺部位黏膜上皮纤毛和腺体分布较多,血管也有一定分布。表明这些酶在精子储存时对精子的活性和储存环境的维持、物质运输及分泌等活动具有一定的生物学作用。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牦牛FGF18(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18)基因的序列特性及其在子宫中的表达水平,根据黄牛FGF18基因序列5′端和3′端的保守性设计特异性引物,RT-PCR扩增之后通过基因克隆得到牦牛FGF18基因,利用生物学软件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了FGF18基因在妊娠早期和非妊娠期牦牛子宫中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牦牛FGF18基因序列编码区长624bp,编码207个氨基酸,其中赖氨酸含量最高,约为9.7%;同源性分析和系统进化树显示,它与黄牛FGF18基因的同源性最高,为99.7%,表明FGF18基因在进化中具有高度保守性;编码产物的主要功能是胁迫应答和信号转导,与IL-1有相似的结构域,并且含有典型信号肽,整体表现为亲水性。QRT-PCR检测结果显示,FGF18基因在妊娠早期牦牛子宫中的表达量是非妊娠期子宫中表达量的24.7倍,说明FGF18蛋白在牦牛胚胎的早期发育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