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位出色的當代女畫家,擱下畫筆,幾乎以半生的時間去為别人掛畫。这對她個人來講,無疑是一大憾事,但又是我們時代特有的美談,因為顯示出畫家的性格和捨己為人的胸襟,也體現了中國進步的藝術家以奉獻為樂的美德。畫家郁風就是這樣一位以奉献為樂的人。為了幫助他人,她長時期放下自己心愛的畫筆。為了祖國的文化事業,她多次改行:她當過話劇演員,採編合一的新聞記者,又作過宣傳畫,編過副刊,還是‘展覽工作者’——如果有這個名词的話。  相似文献   

2.
敦煌壁畫是中國古代文化遺產中的瑰寶,也是表現佛教思想的藝術精品。郵電部於1990年7月10日發行《敦煌壁畫》(第三組)特種郵票一套,共4枚。這是繼1987年和1988年之後的第三組敦煌壁畫郵票。圖一隋·飛天,面値8分。圖二隋·供養菩薩,面値10分。圖三隋·觀音濟難,面値30分。圖四隋·帝釋天,面値50分。郵票規格第一、四圖為54×40毫米,第二、三圖為40×54毫米,齒孔度數11度,彩色影寫印製,枚數號碼:T.150(4-1)至(4-4)。  相似文献   

3.
一九八六年,致力於中國民族管弦樂事業的作曲家、指揮家、理論家、演奏家們,為振興和繁榮民族管弦樂,在中國音樂家協會的支持下,發起組織了中國民樂管弦樂學會@是宨T從事民樂研究和推動演出活動的規模最大的一個學術團體。學會創建四年來,團結了全國各地的民樂工作者,現已擁有一千三百餘名會員,其中不僅有  相似文献   

4.
剪紙是我國廣泛流傳的一種民間藝術,歷史悠久,深為人們所喜愛。不久前在中国美術館举办的‘全国剪紙展’,是建國三十六年來規模最大的一次剪紙展覽。展品共七百餘件,來自二十八個省、市的漢、滿、蒙、回、藏、苗、彝、侗、白、維吾爾等十多個民族,分為民间剪紙和新剪紙兩部分,生动地反映了中國剪紙藝術的歷程。民间剪紙是民俗性的實用剪紙,多做裝飾房間用,有窗花、燈花、喜花、炕圍花、頂棚花等;同時這種藝術形式還用於器物紋飾、印花製版、建築彩画、木工雕花以及農民畫等方面,成為多種民間美術的造型基礎。民間剪紙創作不受繪畫理論的約束,它構  相似文献   

5.
在北京國際機場候機大樓裹的大型壁畫羣中,有一幅以中國民間傳奇故事白蛇傳為題材的大型壁畫,以其獨特的構圖,優美的造型、淡雅的色彩,吸引着許許多多過往的中外旅客。這幅巨畫的作者就是任教於中央美術學院和中央工藝美術學院的夫婦壁畫家李化吉和權正環。在首都新落成的燕京飯店大廳裹,他們根據神話故事創作的《精衛填海》壁畫,同樣使人流連忘返。他們繪製的六米長的巨作《牛郎織女》,還遠涉重洋展現在紐約華商  相似文献   

6.
一、隸書的形成和發展秦始皇統一六國之後,用丞相李斯創制的小篆為通行書體,統一了中國文字?∽P畫複雜,着筆緩慢、圓轉往復,很是費事。所以在民間和下層機構,出現了簡體快速字——隸書。據說當時有個獄吏程邈,把民間的書體加以收集、整理,對大、小篆的結構和點、畫作了簡化,又把圓轉改為方折,以便書寫。他後來得到秦始皇的重用,官至御史。於是這種字體便在普通公文中使用起來,因為辦理公文的小官叫“徒隸”,所以人們把這種字體叫“隸書”。“隸書者,篆之捷也。”“捷”就是快速、急就,兼有簡化的意思;“隸”則是隸屬、輔助的意思。所謂隸書,也可說是隸屬於篆書的一種輔助字體。隸書的發展,可以分為三個階級:秦起、漢興、唐變。即隸書產生的秦代,鼎盛於漢代,至唐代則逐漸演變為楷書。隸書上承甲骨,大、小篆書體的傳統特點,  相似文献   

7.
剛過‘不惑’之年的戈壁,是一位微雕藝術家。他出生在江南水鄉蘇州,自幼喜愛書畫,曾拜名家顧仲華、費新我為師。他在書法、繪畫、竹雕、竹編、泥塑等方面均有較深的造詣,尤以微雕見長。他能在高四厘米、寬六厘米半的象牙摺扇上,分別用各種書體刻上三百首唐詩,共一萬四千六百多字,還有三百零八個印章。《百八鐘聲》寒山寺微雕是他的另一件代表作。在僅長八十二厘米、寬三十八厘米的範圍內,他表現了姑蘇城外这座古刹的風貌和《楓橋夜泊》的意境,接通電源後,燈光閃耀,古樂悠揚,觀眾既可看到寺內各種建築、樹木、陳設,又可聽到《楓橋夜泊》的詩句和一百零八記鐘聲。戈壁的雕刻作品在難以想像的微小之中,融詩文、書法、繪畫和微雕藝術為一爐,將平面微雕、立體微雕組織在古建築羣中,配以民族音樂、燈光、朗誦,首創了既能微觀、又能宏觀,既有平面、又有立體感的有聲有色的新型藝術品。去年,戈壁又開始了更大的創作活動——微雕圆明园。  相似文献   

8.
布贴壁掛     
河北省辛集市的農民晝,历史悠久,享有盛名。最近,他們採用农民画形式用布貼方法製成了壁掛,為民間工藝品增加了一個新的品種。這種壁掛,融繪畫、剪紙、布貼藝術為一体,线條粗獷、造型稚拙,色彩艷麗。內容多取材於農民生活及各種神話傳說、民間故事等,具有强烈的鄉土氣息,現已成為一種很有特色的室內裝  相似文献   

9.
漫畫是時代的產物,它總是同時代的脈搏一起跳動的,如果我們重視十九世紀歐洲的戈雅和杜米埃的貢獻,那麼我國許多諷刺畫家在反帝、反封建以及大革命年代裹的功績,同樣也是不可磨滅的。近幾年在北京,每年葉淺予總要召集三十年代的漫畫作者聚會一次。於今我們都已是七八十歲的老人了,把中國漫畫家在抗日烽火中的經歷紀錄下來,在中國漫畫史上留下有意義的一頁,是我們這些老人的樂趣,也是我們的責任。一九三五年日本帝國主義併吞中華的兇燄愈演愈烈。全國人民抗日情緒日益高漲。在中國漫畫的發源地上海,編輯《時代漫畫》月刊的魯少飛、王敦慶與《獨立漫畫》月刊的編輯  相似文献   

10.
青年畫家李愛國的性格頗有雙重性的味道:他是中國東北部的人,却沒有東北人特有的那種粗犷作風。从形貌和言談举止上看,他更像一位南國的文靜書生。他的畫有恢弘的意境和懾人魂魄的氣勢,但他選取的是工筆畫這一極為繁難、一般人不願或不敢染指的畫種。他為人、為畫的這種差異恰恰構成了他的畫的藝術特色。  相似文献   

11.
畫家皴、擦、點、染作畫,書法家揮毫疾書,都要借助於我國特有的文具——毛筆。他們就是用這種具有民族特色的毛筆,繪製出一幅幅栩栩如生的“工筆”畫、“彩墨”畫;書寫出一幅幅龍飛鳳舞的墨迹珍品。毛筆,在我國具有悠久的歷史。最初人們寫字是用竹筆蘸漆寫在竹簡上,約在兩千二百年前的戰國時期,先人開始用兔毛纏在竹桿上作筆。不過初期的毛筆製作粗糙簡單,後來秦國大將蒙恬加以改進,採用鹿毛和羊毛混和製作,使毛筆軟硬適度,製作精巧,故有“蒙恬始作秦筆”之說。其實,筆的出現遠在秦之前。隨着我國文化  相似文献   

12.
一提到中國畫,人們馬上會聯想到毛筆。的確,用毛筆蘸墨作畫,是中國幾千年來的傳統。而李冰奇作畫不用毛筆,却是用手指。在源遠流長的中國畫壇上,指晝只能算是一個小小流派,而且時間不算太長,大約只有三百來年的歷史。這門獨特藝術的開創者是清朝(一六四四——一九一一年)初年的高其佩。近代指畫大師,則首推本世紀七十年代去世的潘天壽^潘天壽之後,把指畫藝術提高到一個新階段的,便是山東奇才李冰奇了。這有一九九○年九月間在北京中國畫研究院展出的一百多幅指晝作品為證。中國美術家協會主席吳作人先生用一個半小時仔細鑒賞之後,語重心長地讚道:“晝花卉很  相似文献   

13.
中國漆畫,有悠久的歷史傳統,距今已有六七千年,浙江餘姚河姆渡文化遺址曾發掘出朱漆碗。河北藁城台西村商代遺址發掘的漆器殘片,除有雕刻花紋,還加綠松石鑲嵌。河南信陽楚墓中,戰國時(公元前四七六——前二二一年)的漆瑟,彩繪龍蛇和舞樂場面,色彩有鮮紅、暗紅、黃、綠、藍、白、金等九種之多。漢代(公元前二○六——公元二二○年)是我國漆藝最盛時期。馬王堆出土的漆棺,畫滿人、神、禽獸、雲氣,真是風雲流動,氣勢雄偉,漆晝藝術達到了相當高的水平。南北朝時期(四二○——五八九年),山西出土木板漆晝,又有新的創造和發展,已接近當時人物畫大師顧愷之作風。唐、宋、元、明歷代漆藝均有發展,能手不斷出現。晚清及建國前後,福建、山西、陝西等地傳統的漆工藝多半是保留在工藝品方面,特別是在“特種工藝”製品上。藝術上到封建社會末期,已開始走下坡路,使材料、技術向畸型發展,風格上追求繁縟堆砌。製作這類工藝品浪費大量人力和珍貴的金、銀、珠、玉等裝飾材料,而走向審美價值的反面。中央工藝美術學院成立後,在六十年代開  相似文献   

14.
武術與舞蹈     
中國舞蹈自創始之初,就與武術有不解之緣,二者可謂東方人體文化中的一雙學生姊妹。刑天與帝爭神,被殺不屈,“乃以乳爲眼,以臍爲口,操干戚以舞。”受其影響的執斧武舞傳統,在中國封建時代流傳很久@位砍了腦袋還要戰鬥的武士,傳說是神農氏的大臣,紀念神農氏的樂舞  相似文献   

15.
去年夏天,中國象棋邀請賽在遼寧省丹東市舉行。中央美術學院畫家李琦教授躬逢其盛,主辦人請他為赴賽的中國象棋特級大師胡榮華晝一肖像,特邀李胡二人到家作客。當時李琦沒帶晝具。比賽結束後的幾天,他把一幅胡榮華的畫像從北京寄到了一千公里外的丹東。晝上有字敍述因由:「中國象棋大王胡榮華。幸會於丹東,默寫於北京。」原來此畫是李琦教授憑印象所作。看着這幅惟妙惟肖的畫像,觀畫人連聲稱讚:「好像喲,傳神極了!」後來畫像在《棋友》雜誌上發表了。比這稍前,在中國第一大報《人民日報》上,發表了香港著名畫家趙世光先生的文章《神乎其技——李琦的默像藝術》。文章描述了李  相似文献   

16.
人類文化寶庫中獨具特色的書法藝術,是中華民族創造的極其豐富的光輝燦爛的文化遺產之一。它起於點畫用筆,繫於單字結構,成於整篇章法,美於風神氣韵;法度森嚴而又變化無窮。篆、隸、楷、行、草,各種書體自成系統,而以楷書為基礎,楷書又有大楷、小楷之分。寫楷書難,寫小楷又北寫大階難;而用純金寫小楷,更是難上加難。在當代中國書法界,用純金寫小楷而又接連有長卷問世者,則首推趙之中。據趙之中先生說,純金書法本來是中國人的創造,為書法一絕。但到了當代,除了在寺廟內  相似文献   

17.
在擁有田徑場、游泳館和綜合館、曲棍球場,規模宏偉的國家奧林匹克體育中心一幢大樓前,掛着一幅巨型條幅,上面寫着“團結、友誼、進步”六個大字,上款寫的是“熱烈譟R第十一屆亞運會圓滿成功”,下款為“今日中國雜誌社贊助楊萱庭書”詠嗊\會開幕至圓滿結束,這一巨型條幅一直懸掛在那裏,成為奥林匹克體育中  相似文献   

18.
中國民族服飾,以其凝重的傳統,文化的功能,質樸的藝術稱著於世。五十六個民族的服飾尤如五十六顆燦爛奪目的珠寶,閃爍在中華服飾王國的皇冠上。分布在貴州、湖南、四川、雲南等省份的苗族服飾豐富多采,尤其婦女愛穿的短衫和褶裙,又以地域而異,樣式有一百多種。衣襟有左衽、右衽,也有大襟和對襟;百褶裙有的長及脚面,也有的短至膝蓋;特別是首飾的點綴使服飾更加斑駁陸離。苗家的銀飾久負盛名,上有銀冠,下有銀衣,頸套銀圈,胸掛銀牌……幾乎人人都戴“銀”,一整套銀飾可達十多公斤。居住在寶島台湾的高山族分為多個族羣,他們的衣飾以族羣而  相似文献   

19.
茫茫戈壁灘上,波斯商隊正趕着駱駝緩緩前行。忽然狂風大作,商隊迷失方向。他們跪伏沙丘,祈求蒼天指示生路。果然,遠方出現了一團跳動的光環,漸漸向商隊靠近,原來是一頭光彩奪目的神鹿。晓身上有九色斑紋,閃閃發光。它帶领商队冲出風暴,直奔長安。 這是中國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的畫家馮健男創作的彩色連環畫《九色晓》中的一組畫面。這本畫册曾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洲文化中心一九八二年度兒童圖書插圖比賽中獲銀獎。一九八二年度評委、日本著名畫家安野光雅先生對這本取材於敦煌壁畫佛經故事的畫册評價說:‘九色鹿’之色彩完美地掌握住了古典  相似文献   

20.
要聞     
十世班禪大師法體迎請議式在西藏舉行十世班禪大师法體五月二十六日從班禪新宫德慶格桑普彰迎請至扎什倫布寺。来自西藏和青海等地的五萬多僧俗衆生,這天一大早就簇擁在迎請道路兩旁。迎請隊伍由一位身穿白袍、手執生死輪回圖經幡的紅教活佛開道,緊隨其後的是三位高舉佛旗的喇嘛和鼓隊、嗩呐隊。端坐大师法體的黄緞大轎抬出時,迎請在大道兩旁的人紛紛将潔白的哈達抛向大轎,许多手執藏香端着香爐的藏民失聲痛哭。幾位来自瑞士紅十字會的學者也向大轎抛去了哈達。十一時十五分,十世班禅大师法體在法號鼓樂聲中被順利安放在扎什倫布寺則甲大廳,以供僧俗朝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