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一、保障人民权利的历史发展 随着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开辟,陕甘宁边区逐渐进入了相对和平的环境,革命政权日趋巩固,人民各得其所,安居乐业,努力生产,支援抗战。但是,在这种环境下,贪图安逸,居功自傲,目无法纪,追求特权等思想,开始滋长。在国共合作的形势下,地主、资产阶级腐朽意识形态的渗入,致使一些区乡和部队基层干部的违法  相似文献   

2.
人权问题是国际国内意识形态斗争的焦点之一。但任何一国的人权,都是要通过本国的具体立法来加以确认和保障实现的。在我国,全国性法律和地方性法律中的人权立法,共同构成了我国的多层次的人权保障法律体系,使我国成了世界上人权立法最为完善的国家之一。我国的人权立法,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充分体现了我国的社会主义本质,为我国人权立法在社会生活中的真正实施,奠定了坚实的法律基础。随着全社会范围内重视人权保障的良好的社会环境的真正形成,我国公民的人权必将会得到充分地实现和切实地保障。  相似文献   

3.
郭世东 《江淮法治》2008,(15):59-60
1942年1月19日,延安学生疗养院的运输员刘世荣与保管员李德成,同往三十里铺运木炭,途中两人发生口角,刘将李打伤。回到疗养院后,总务科长白占山、秘书李延德,下令将刘捆绑在窑洞内,因绳子缚得过紧导致其气绝而亡。经过延安市地方法院和边区高等法院两级审理,判处李延德徒刑3年、白占山徒刑2年零10个月。这次公开审判,在《解放日报》上进行了详细报道,在边区内外引起很大反响。  相似文献   

4.
2012年12月4日,新当选的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宪法颁布30周年纪念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宪法与国家前途、人民命运息息相关","宪法的伟力在于人民出自真诚的信仰,只有保证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尊重和保障人权,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宪法才能深入人民群众,宪法实施才能真正成为全体人民的自觉行动。"犹如法治的黄吕大钟,回响在人民大会堂。在学界内外回顾纪念的话语体系中,最引人注目的关键词莫过于"人权"。2004年将"国家保障和尊重人权"写入宪法,铸就了中国法治事业发展史的一个里程碑。而2012年的法治建设,更是开启了从"人权入宪"到"人权入法"的光辉历程,在共和国的立法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相似文献   

5.
张涛 《法制与社会》2011,(7):266-266
人权是一个历史的、发展的概念。在联合国及有关国际人权组织的推动下,人权国际保护的内容在不断扩大。中国对人权国际保护的立场和态度以及中国的人权状况如何,经常成为世界注目的焦点和中心。只有将人权的普遍性原则与各国的具体情况相结合,严格区分人权的国内法属性和国际法属性,在尊重国家主权和不干涉内政原则的基础上,国际人权保护问题才能获得解决。  相似文献   

6.
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为了打败日本帝国主义、加强民主宪政建设,开始了运用政权保障人民权利的历史性尝试。陕甘宁边区人权立法使边区人民获得了广泛真实的人权,充分体现了宪法理念和宪政的基本价值,成为新民主主义宪政建设的典型代表。  相似文献   

7.
西方国家的劳动立法开始于产业革命以后。中国在19世纪中叶出现现代工业,到20世纪20年代,才开始制订劳动法律。中外各国的劳动立法都是经过工人阶级的激烈斗争以后才得以产生并且逐步得到发展的。  相似文献   

8.
人权在国内表现为宪法中的基本权利,宪法基本权利对立法者具有约束力,国际私法立法也受基本权利的制约。在各国的国际私法立法中,宪法基本权利主要通过决定连结点影响国际私法。我国现有的冲突规范并不完全符合宪法基本权利的要求,在国际私法立法中应当充分考虑宪法基本权利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艾滋病立法与国际人权保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国际社会已经达成共识,认为有效地控制艾滋病与人权保障之间存在着密切关系,而法律则是实现防治艾滋病的一个重要手段。因此,现实和未来都要求各国通过以保障人权为核心的相关立法,充分保护艾滋病病人和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各项基本权利,切实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因素来战胜艾滋病,最终维护人类的共同利益,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对此,在国际人权法的框架下,结合艾滋病的流行特点,国际社会和许多国家近年来制订了不少准则和法律,以阻止艾滋病的进一步传播。  相似文献   

10.
宪法的国家根本法地位,决定了宪法的变化必然要引起其他法律的变化。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宪法规定,决定了侦查权力的行使应当以此为原则。然而,侦查程序的立法内容和实际实施还存在与此相矛盾的地方。因此,必须依据宪法规定的原则,对我国侦查程序中的人权保障加以立法完善。  相似文献   

11.
人权的法律保障与和谐社会的构建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张冬梅 《河北法学》2007,25(10):79-82
和谐社会应当是依法保障人权的社会,人权不仅需要法律保障,更需要健全而完善的法律体系的保障.因此,有必要从立法、司法等方面完善人权法律保障体系,构建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2.
行政立法应当以保障和不侵犯人权来证成自己道义上的正当性。为了保障人权,必须对行政立法的权限和目标进行控制。行政立法不得限制基本人权,对非基本人权的限制也要程度适当。行政立法限制公民的权利、增加公民的义务必须有法律的授权。行政立法必须制约行政权力、保障行政相对人权利。在行政许可的设定上必须贯彻法律保留原则,劳动教养制度应当废除。  相似文献   

13.
14.
15.
16.
论环境权的人权属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于环境权的属性问题一直是法学界争论的一个焦点 ,可谓众说纷纭 ,莫衷一是。从权利本原的角度入手 ,阐述目前我国研究权利特别是环境权的范式存在的误区 ,提出应从唯物主义的立场揭示环境权的自然权利属性。同时 ,对人权的历史发展中概念、性质、主体和内容的变化进行剖析 ,推断出环境权符合人权的构成要件 ,在精神实质与价值内涵上与人权存在固有的联系 ,是一项人类社会生存与发展不可或缺的基本人权。  相似文献   

17.
财产是自由的保障,货币财产权是各种财产权类型中最根本、最重要的一项权利。随着金本位制的废除和信用货币的扩张,货币当局不再受任何外在规则的纪律约束,纸币发行日益泛滥,每每诱发通货膨胀和金融危机,造成人民财富的流失。这种灾难性后果的出现,使得现行货币体制不断遭受来自法律和道德的多重质疑。而修正现行货币体制的首要途径则是通过货币立宪,确认公民的货币财产权和选择自由,并依靠不断勃兴的货币财产权抑制当局的货币公权。  相似文献   

18.
一般人格权制度的产生及其模式是与民法典尤其是人格权法的立法模式息息相关的,因此,受限于不同制度背景的一般人格权制度必然会表现出不同的特点。从我国民法典制定的大背景着眼,将一般人格权的内涵予以明确规定,才是我国民法典的最优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