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国家权力与公民权利历来是众多学者讨论的问题,这两者之间到底应该是一种什么样的状态,两者之间又有什么样的关系,笔者的主要观点是主张国家权力应该略小于公民权利,而且本文将主要从两者的对比中来论证这个观点。  相似文献   

2.
提防权力的危害和警惕黑社会的危险一样重要,而且应该把两种警惕有机结合起来,谋求权力制衡和保障公民权利,以保证公共权力对黑社会进行遏制而不是与之合流。  相似文献   

3.
辛亮亮 《法制博览》2013,(11):54-55
正当程序原则作为一项宪法原则已被世界各国得到广泛承认,其对限制政府权力、保障公民权利都有重要意义。在行政执法中,正当行政程序无论是作为一种执法理念,还是作为一种制度构建,其对于行政相对人的权益保障与规范政府行政行为而言,都是大有裨益的。然而在我国,各种"钓鱼执法"案例层出不穷,本文将由此作为切入点,分析在行政执法过程中正当行政程序缺失的原因及其相应的完善对策。  相似文献   

4.
非传统安全作为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国家间的共识。如何在非传统安全领域实现合作,实现国家间的共赢,实现国家安全的最大化已成为需要人们认真思考的重要问题。在众多影响因素中,国家权力或许是最为重要的。  相似文献   

5.
读者     
《南风窗》2007,(2):8-8
“边界”带来和谐如果遇到问题,管理者总是最先想到最省事的办法,而不是最合理、最正义的办法,这就可以称为“政府懒政”了。不难发现,政府懒政总是以公民权利与公民自由的被侵犯为代价。背后的问题在于,权力缺少一个明晰的边界,总是跑到权利的领地来骚扰和掠夺。权力是需要制约的,权力只有在遇到边界的地方才会停止。  相似文献   

6.
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在对马克思不同时期阐述的国家思想进行发挥和完善、在与各种资产阶级国家和权力学说的斗争以及马克思主义内部的思想争论中提出了一系列更具有国际视野的国家观。这些思想对于我们全面认识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国家理论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苏联公民权利的总体状况,可概括归结为以下5大特征:其一,公民权利的总量不断增多;其二,公民权利的质量不断改善;其三,发展中存在不均衡的现象;其四,社会权利兑现得比较好;其五,政治权利的实现差强人意.随着社会结构和公民需求的变化,苏联人民的民主要求与僵化的苏联政治体制的矛盾不断加深,最终构成为推动苏联演变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8.
朱蕾 《法制博览》2013,(10):232
国家所有权,顾名思义即所有权属于国家,与罗马法所言的"所有权是上天赋予所有人对于财产的绝对支配权"不同,国家这一集公权、私权于一体的主体的特殊性与复杂性,以及国家所有权本身所表现出来的"公"与"私",这就注定了在面对以强大的行政权力为后盾的公法性时,其私法性往往被覆盖。纵观我国国家所有权的立法现状和权利实现方式,不难发现制度不严密很大程度上是滋生贪污腐败的温床。如何让国家所有权的私法性真正体现出来,从制度上规范国家所有权的权利行使,在国家所有权的保护中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9.
在国际政治博弈中,权力被认为是确保国家安全的终极手段。但在权力积聚的安全效用问题上的根本分歧催生了结构理论的两种权力政治逻辑,导致了米尔斯海默进攻性现实主义与沃尔兹防御性现实主义的对立。沃尔兹认为国家会理性地将安全最大化作为追求的终极目标,而不大可能追求权力最大化。米尔斯海默承认国家以安全最大化为终极目标,但同时强调权力是维护安全的惟一可靠手段,权力最大化是实现国家安全最大化的最可靠方式。无论是沃尔兹,还是米尔斯海默,其权力政治理论的内在动力机制都在于无政府状态及其自助逻辑导致的“安全困境”,以及随之而来的权力争夺。  相似文献   

10.
2005年的中国立法,民主立法是今年立法方法的显著特点。从立法内容上看,今年在通过立法完善市场经济法律制度,推动市场经济改革方面是成效卓著,这反映在物权法的审议,公司法和证券法的修改出台。同时,在严格规范警察权力和加强公务员管理,加强公民权利保护方面也取得了重要进展。  相似文献   

11.
探寻影响国际关系的因素是国际关系学的重要课题。国际关系现实主义学派看重国际关系中的权力与利益因素,国际政治经济学则用政治与经济互动的原理,将国际关系看作是国家权力与市场力量交互作用的过程。本文将文化视为影响国际关系的重要因素之一,但并不意味着否定国家权力、国家利益、市场力量在国际关系中的作用。相反,与之相比,文化对国际关系的影响只居于次要地位。本文只是对文化在国际关系中的作用作一专门讨论而已。  相似文献   

12.
新加坡取得令世人瞩目的经济发展和国家治理发展成就与新加坡人民行动党在国家治理尤其是权力治理方面的成效密不可分:通过严格公平施政与公正司法的机制,确保公权力得到公正行使;构建权力问责机制和自律性机制,确保权力主体责任担当;以法定权力和法律制度制约公共权力,确保公权力运行得到有效控制与监督。新加坡人民行动党治理权力的成功经验对提升我国治理能力和治理现代化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即依法治权确保权力公正运行、责任法定化确保权力主体的责任担当、权力监督的法治化和制度化。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30年代中共将苏维埃革命的触角伸入广袤的中国乡村之时,失序的乡村社会考验着苏维埃政权的乡村治理能力。中共以阶级斗争作为乡村权力再造的重要切入点,推动苏维埃制度在乡村中的确立,唤起了权力主体的民主意识觉醒,使国家权力顺利嵌入乡村基层政权。苏维埃政权成功实现对乡村民众的赋权,并导入新的委员代表制度,构建了一个超越传统的全能型政权,通过重构社会组织的机能,再造乡村社会秩序的国家意志得以体现。  相似文献   

14.
分裂国家统一模式的比较研究——复合权力结构的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出现的分裂国家中,越南、德国、也门三国分别通过武力、吸收、一体化模式完成了国家统一。分裂国家统一及其模式选择不是行为体取向单一发展的逻辑,而是复合权力结构综合作用的结果,横向上包含硬权力和软权力结构两大内容,纵向上涉及全球、地区、国家权力结构三个层次。通过比较研究可见,同质性复合权力结构影响国家能否完成统一,而异质性复合权力结构影响国家统一模式的选择。该结论对中国的统一问题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5.
苏娟 《当代世界》2013,(9):75-78
随着中国与国际社会日益紧密的交流,中国文化正在逐渐被世界认以和认同,国际影响力也在逐渐提高。国际文化话语权本质上是一个国家的文化主导权,是一种权力,更是一种能力。国际文化话语权已经成为表达、维护和实现国家文化权益、政治利益、经济利益乃至国家安全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6.
以权力制约权力对于推动人类文明的历史进程起着巨大的作用,但是制约权力的公法模式并不充分,多元化的权力制约机制是我国的必然选择。循依法治国之道,实现社会制约权力,是制约权力、推动和谐社会构建的新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民管理国家的思想是社会主义民主理论的重要内容。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由人民管理国家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由人民管理国家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和有效的措施。认真学习和研究这些思想,对于推进社会主义民主理论研究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8.
国家声誉在大国崛起中的作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崛起国家与体系内现状国家之间的互动关系是国际关系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任何国际体系中,如果主要国家的利益及其相应的权力长期维持恒定状态,或者权力关系所发生的变化依然按照原有比例分配,那么,这种体系就能无  相似文献   

19.
李保中 《法制博览》2013,(5):145+125
特别权力关系是行政法中的一个重要理论,在特别权力关系中一方当事人的权利受到一定的限制并负有特别的义务,这种关系不同于民事法律关系和一般行政法律关系,特别权力关系存在与公务员与国家、学生教师与学校、服刑人员与监狱等法律关系中。虽然特别权力关系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批判和反思,但是它并没有消亡,有它的生存空间和存在价值。对特别权力关系基本内容的探讨和研究是本文的目的,以其能引起大家对特别权力关系的关注和重视。  相似文献   

20.
迈克尔·霍华德是当代西方研究战争问题的著名学者,他在总结历史经验教训和剖析现有战争理论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战争观。他认为战争是理性因素的产物,其根源一直都是政治家所知觉到的敌国权力的增长以及对于本国权力被消灭或者受到限制的恐惧;国家的存在既是产生战争的重要原因,又是维护和平的必要前提;民族主义曾经并将继续引发战争,同时也是国家进行战争的有力工具;战争必须加以控制,但很难被彻底消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