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英九2008年上台执政至今,两岸之间确实展现了自1949年分治以来前所未有的祥和气氛。成功开启了两岸分治以来暌违60余年的和平新局。然而,2016年台湾地区选举结果出炉,台湾地区充满不确定性。以"台独"为党纲的民进党全面执政,两岸关系的走向正处于历史抉择的关口。本文通过对2016台湾地区选举的分析和蔡英文相关表态的分析,试对"520"台湾地区政党轮替后两岸关系的发展走向进行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2.
2008年台湾大选后。国民党重新执政,这是台湾局势发展的内在逻辑使然。马英九当局有意修复两岸关系,但是政策尚具有不确定性和模糊性,台湾地区的“台湾主体性”意识魔咒依然存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为两岸交流合作向纵深发展提供了契机和良好的国际环境,两岸应该抓住历史机遇促进交流和合作。大陆对台工作应该围绕中央的政策方针,未雨绸缪,推动两岸的和平发展。  相似文献   

3.
自1979年以来,大陆领导人不断推进海峡两岸的和平统一进程。近年来,随着海峡两岸经贸交流的不断深入,两岸和平协议的签署进入了两岸交流议程。中共十八大报告指出两岸应商谈建立军事安全互信机制和协商两岸和平协议。台湾地区领导人马英九也对两岸和平协议问题做出最新的回应。两岸和平协议签署的法理基础是主权和治权可以处于分离状态,两岸分裂属于治权的分离。和平协议签署过程中存在的政治障碍在于台湾地区领导人提出暂缓政治谈判的主张,法律障碍在于台湾地区"公民投票法"导致的和平协议被否则的后果。和平协议的性质和使命应得到重新认识,"一个中国"的解读更应具有灵活性,同时台湾地区"公民投票法"的修订应得到关注。  相似文献   

4.
2008年5月马英九作为台湾地区新一届领导入,在“5·20就职演说”中进一步阐明其“活路外交”政策,并通过之后在执政中推行的一系列举措加以落实,自此马英九“活路外交”政策从理念的阐述开始进入外交实践阶段。“活路外交”政策作为台湾“外交”的新出路,正是力图建立两岸发展、国际参与的“暂行架构”,让台湾能有一定的国际空间,也就是“大陆同意的台湾参与国际事务”新模式,具体做法则是在“九二共识”基础上,两岸就国际空间展开谈判。随着马英九“活路外交”政策的清晰化与付诸实践,两岸交往出现了可喜的变化,交往次数明显增多,交往层次明显提升,交往内容明显扩宽。  相似文献   

5.
文章运用引力模型对中国大陆与台湾地区的贸易流量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大陆的国内生产总值,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均对两岸的贸易流量有显著影响。相关贸易政策的颁布也对两岸贸易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中国大陆经济发展水平、贸易环境良好时,两岸贸易流量增加,而台湾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对两岸贸易的影响则相对不明显。  相似文献   

6.
马英九以"不统、不独、不武"主张为核心政策,以"九二共识、一中各表"为政治基石,以海基会与海协会协商为运作平台,以改善岛内外经济环境为主轴,致力于推动两岸经贸文化交流。如果马英九2012年连任,深入研究和准确把握马英九大陆政策的真实意图,对于我们继续推动两岸关系发展、促进祖国和平统一事业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长期以来,台湾当局一直将“侨务”政策作为“外交”战略中的重要一环加以发展。马英九上台后,“侨务”政策无论施政理念还是工作主轴相较于陈水扁时期都出现了较大的转向。本文在对马英九当局提出的“侨务休兵”的背景、内涵、瓶颈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就“侨务休兵”实施后的走向及对未来两岸“侨务”事业的影响做一个简要的预测评析。  相似文献   

8.
今年以来,台湾形势发生重大而积极变化,国民党以绝对优势获得“立法院”多数,国民党的马英九和萧万长以超出200多万张选票击败民进党的谢长廷和苏贞昌当选为台湾地区新一届领导人,实现政党轮替,取得完全执政。两岸民众和国际社会对两岸关系发展非常关注并寄予新期待。总的看,海峡两岸在“九二共识”的基础上,双方将按照“建立互信、搁置争议、求同存异、共创双赢”的方针,走向和平发展的新阶段。  相似文献   

9.
蔡顺 《人事天地》2008,(2):10-10
台湾政治人物马英九,是2008年台湾地区“总统大选”的热门人物。与陈水扁在台湾民众心中的糟糕形象相比,长相斯文、形象健康、学识和教养甚高的马英九有清廉的形象,被称为“不粘锅”。  相似文献   

10.
2008年5月20日马英九宣誓就任台湾地区领导人,台湾政局发生变化,两岸关系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两岸人民对马英九政府充满企盼。但在看到这些机遇的同时也需要认识到国民党上台可能带来的挑战,包括台海问题的主导权问题、台湾身份的定位问题、台湾生存空间问题、台湾岛内政局变化问题等方面面临的挑战。只有冷静思考,沉着面对,才能在台海新形势下,牢牢把握处理两岸关系的主导权,早日实现祖国的统一。  相似文献   

11.
马英九上台执政以来,两岸关系出现了新的变化,两岸关系明显转暖,台独分裂势力受到沉重打击,主张和谈和统一的势头显著加强,两岸的经济文化交流和人员往来更加频繁,两党交流和政治磋商日益增多,这些都为我们实施”一国两制”的方针奠定了基础。但也要看到,台独势力分裂活动依然猖獗,大有卷土重来之势。马英九上台后的一些言行,对两岸关系的改善既有积极的方面,也有了消极的东西。我们既要看到有利的方面,又要注重不利的因素,既要注重加强做台湾人民的工作,又要从战略的高度,从中美关系的大局出发,妥善处理两岸关系,化解矛盾,积极促进两岸上关系的进一步改善。  相似文献   

12.
马英九首个任期经济成绩显著,两岸关系良好的发展势头得以保持,台湾民众对大陆的好感度逐年攀升,两岸多领域、多层面的交流合作不断扩大与深化,成果丰硕。但进入第二任期以来,其面临的诸多问题有待马英九从政治层面进行深入思考。马英九在第二任期如何抉择台湾政经战略未来的发展走向,值得我们高度关注与解读。  相似文献   

13.
由于受到历史因素和意识形态的影响,一直以来大陆对台湾地区法制的认识存在着误区,直接影响着两岸的交流与法制的融合。一百多年来,台湾地区的法制建设是中国法制现代化的一个分友,一个成果,呈现了继承性、现代性和地区性的三个特点。改革开放后,两岸的法制交流逐渐发展起来了,推动了两岸法制的融合。  相似文献   

14.
2008年中国国民党候选人马英九在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中获得胜利,选举的胜利并不意味着国民党改革的成功。全面执政后的国民党很快陷入了困境,金溥聪担任国民党秘书长之后展开了以五都胜选为目标的党务改革,但是由于改革存在着诸多的盲点,并未取得理想的效果。国民党的未来发展需要对于自身有着清晰的定位。  相似文献   

15.
马英九执政以来,两岸关系步入了和平发展的轨道,取得了重大突破和丰硕成果。两岸经贸文化等交往的持续深入发展,对推进两岸建立互信机制既提出了要求,也创造了平台,奠定了基础。虽然两岸互信机制的建立面临着难得的历史机遇,但同时也存在诸多影响两岸互信机制建立的困难与挑战,我们必须要有足够的智慧和勇气去突破固有的思维模式,以创新的精神去探索建立两岸互信机制的路径和架构,不断开拓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新局面,以期早日实现祖国和平统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16.
马英九团队上台执政以来,摈弃李登辉、陈水扁执政时期"戒急用忍"、"积极开放、有效管理"的两岸政策,采行与大陆和平发展的策略,两岸之间出现与前所未有的和平发展势头。随着"大三通"的实现、ECFA的签署,两岸的经济关系得到极大的发展,而同时文化的交流与合作也得到广泛和深入的发展,梳理两年来两岸文化交流的状况,分析其中的得益与不足,并提出前瞻性的规划和建议,对发展两岸关系不无裨益。  相似文献   

17.
从国家认同观的视角看待台湾当局两岸统独政策,是研究台湾政治发展和两岸政治关系的一个重要课题。在“中国”国家认同观下,蒋介石、蒋经国时期形成了“两岸统一”政策;在“台湾定位”国家认同观下,李登辉时期制定了“两岸分治”政策;在“台湾”国家认同观下,陈水扁时期推行了“台湾独立”政策;在走向“一个中国”国家认同观下。马英九时期确立了“两岸终极统一”政策。  相似文献   

18.
大陆和台湾隔绝了数十年,各自形成不同法域,造成两岸间特殊的区际法律冲突,而如何适用法律解决冲突成为两岸重要的课题.1992年台湾颁布<台湾地区与大陆地区人民关系条例>,2010年两岸先后修订和新颁布了<涉外民事法律适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成为解决两岸夫妻财产法律冲突的主要依据.为了两岸关系的...  相似文献   

19.
从国家认同观的视角看待台湾当局两岸统独政策,是研究台湾政治发展和两岸政治关系的一个重要课题;在"中国"国家认同观下,蒋介石、蒋经国时期形成了"两岸统一"政策;在"台湾定位"国家认同观下,李登辉时期制定了"两岸分治"政策;在"台湾"国家认同观下,陈水扁时期推行了"台湾独立"政策;在走向"一个中国"国家认同观下,马英九时期确立了"两岸终极统一"政策。  相似文献   

20.
2001年12月,祖国大陆和台湾地区先后成为WTO正式会员。基于WTO国民待遇、最惠国待遇、自由化、透明化与公平竞争等基本原则,目前两岸经贸的多重限制,将逐步放宽甚至取消,必将会对两岸经贸关系的发展带来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