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美数据库著作权保护的司法比较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引言 数据库的保护一直是各国关注的主题。1996年3月,欧洲议会与欧洲联盟理事会发布了《关于数据库法律保护指令96/9/EC》,开创了给数据库以特殊保护的先河,足见对数据库保护的重视。而在1996年12月WIPO召开的外交会议上,《关于数据库的知识产权条约(草案)》终因各国分歧过大而暂时搁浅。近  相似文献   

2.
乐冰 《法制与社会》2011,(30):87-88
目前各国数据库的保护模式主要有版权保护、特殊权利保护和反不正当竞争法保护。木文通过对这三种数据库法律保护模式优缺点的比较,提出了数据库属于区别于知识产权和物权客体的信息财产,对数据库的保护应该通过新引入“信息财产权”的方式进行。  相似文献   

3.
数据库法律保护三大主要制度中,版权法和特别权利保护制度各存缺陷,前者无法解决数据库制作者的投资回报问题;后者又无法有效的协调私人利益与公众利益的冲突,反不正当竞争法在版权法基础上对数据库进行补充性保护,既解决了数据库制作者的投资回报问题,又保护了公众获取信息的自由,同时也符合我国的现实国情。  相似文献   

4.
以全球信息高速公路的发展为背景,世界各国信息市场呈现国际一体化趋势。信息量的激增使先进信息处理系统的采用成为必须,数据库因而成为各国经济、文化等领域发展的重要工具,如何实现数据库的有效保护也因此受到各国普遍重视。从研究角度看,有关数据库保护的国际准则的讨论主要围绕着数字技术对知识产权的影响而展开。一般地,大多国家依旧将数据库纳入原有的版权法保护体系,而欧盟1996年3月11日发布的(关于数据库法律保护指令)则另辟暖径,规定了数据库的双重保护制度。本文拟结合相关国际立法对该指令加以评析,以期对我国数据库…  相似文献   

5.
浅论数据库的法律保护--从中外三个案例谈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南松 《科技与法律》2002,1(3):114-120
信息技术的发展对知识产权的法律体系提出了一系列新的问题,而数据库的法律保护就是其中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本文从三个案例进行分析,阐述当今世界各国对数据库保护的模式,并发表笔者自己的一些观点.  相似文献   

6.
对电子数据库的法律保护,许多国家的主张和愿望是一致的。因为这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是,各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尤其是历史发展和法律制度的差异,导致出现了不同的数据库法律保护模式,这是发展趋势中的可以令人理解的阶段性特点。当前对电子数据库的法律保护应该注意以下三点:第一,进入公有领域的信息,就变成公共产品,不能因为被收入数据库而为数据库制作者私有,从而降低了信息数据的利用价值;第二,数据库是信息社会促进信息传播的不可缺少的重要工具,不能因为强调保护信息数据的公有而忽视投资  相似文献   

7.
王静 《法制与社会》2015,(9):103-104
网络中的虚拟财产伴随着网络技术的如日中天和网络产生的繁荣昌盛,它与现实社会的发展也变的十分紧密,不可分割,网路虚拟财产的侵权案件也日益繁多.本文第一部分为网络虚拟财产的概速,以及网络虚拟财产纠纷的显示手段开始,从法律保护层面提出网络虚拟财产的保护存在哪些方面的问题;然后,针对存在的问题体现网络虚拟财产需要被法律保护的重要性,表现在保护网络虚拟财产是网络虚拟财产自身价值的需要,是保护游戏用户的利益及平衡各个主体利益的需求,和法律本身价值和效用得以体现的必要;结尾,对网络虚拟财产的立法不完善、监管主体职责不明确、举证困难和虚拟财产的价值难以确定等四方面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指出应当通过完善虚拟财产的立法、明确各监管主体的责任、解决纠纷举证难度大等问题,从而实现网络虚拟财产在法律保护方面得以巩固.  相似文献   

8.
本文在论述网络游戏中虚拟财产的法律问题的产生及其特征的基础上,着重对虚拟财产的法律定位及虚拟财产权的民法保护进行了阐述;通过分析虚拟财产权利的法律性质,提出虚拟财产权是一种无形财产及其本质是一种信息权利。文中指出网络虚拟财产是多元财产形态的一种,理应受到民法的保护。  相似文献   

9.
李静  魏英超 《法制与社会》2011,(20):95-96,109
虚拟财产纠纷已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及法律问题,本文以网络虚拟财产具有法律上的财产属性为前提,结合当前网络虚拟财产的立法现状,通过对网络虚拟财产刑法保护的现有路径的剖析,最后主张通过刑法的立法解释的路径对网络虚拟财产进行保护。  相似文献   

10.
随着互联网应用的日益普及,以网络游戏为主要依托产生了新的意义上的财产——虚拟财产,而当今网络游戏的盛行使得围绕虚拟财产产生的纠纷逐渐增多。理论界及实务界基本已经承认了虚拟财产的财产属性,然而对虚拟财产的保护问题却莫衷一是。虚拟财产的问题已不再是一个虚拟的问题,而是一个亟待解决的法律现实问题。本文试图从现实入手分析其必要性,并对虚拟财产进行法律定性,进而从民法角度探讨虚拟财产的保护问题。  相似文献   

11.
数据库的法律保护与反垄断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薛虹 《知识产权》1998,(3):20-24
信息产业在经济生活中的地位日益重要,由此造成的垄断问题也日益突出。最近的一个例子就是,软件巨头Microsoft凭借其“视窗”软件在市场上的绝对优势,将浏览Internet的软件Explorer集成在“视窗”软件之中,致使美国商务部对其垄断行为进行调查,并于1997年10月底作出处罚决定。 一、数据库的法律保护概述 数据库的法律保护及反垄断是另一个对信息产业有重大影响的热点问题。数据库成为知识产权体系中  相似文献   

12.
财产是人类社会存在的基础,它包括范围极其广泛,而且,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范围在不断的扩大。信息时代的到来,使信息成为人们不可缺少的财产。这就需要制定相应的法律对信息加以保护,因为人类的各种财产保护都离不开法。计算机网络的发展使信息法律保护问题更加突出,世界各国已开始在这方面进行立法,但是,尚有许多理论和实践问题有待于研究,信息权的保护问题即是其中之一。  一、 信息权的含义和内容  在私法领域涉及到的客体主要有三种,一种是人身,另一种是行为,再一种就是财产。财产的含义有多种说法,比较合理的观点是…  相似文献   

13.
随着网络科技的发展,网络游戏消费成为文化产业消费的重要方式之一。与此同时,有关网络游戏虚拟财产的民事纠纷以及财产犯罪日趋增多,可是与之相匹配的法律保护却相对滞后。理论界有关网络游戏虚拟财产的价值属性也众说纷纭。文章对网络虚拟财产的性质及其交易特征进行了简要分析,结合了当今国内有关网络游戏虚拟财产的法律保护案例,对当今我国类似问题的法律保护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4.
虚拟财产伴随网络发展越来越多的受到人们的重视,人们通过法律维权意识的增强,使更多的法律人士也开始关注到虚拟财产的法律保护问题。实践中,虽然通说已经承认虚拟财产的价值属性,然而所依据的法律却各不相同,使得法律在虚拟财产的问题上存在很大的弹性,人们在就虚拟财产进行维权时无所适从,权益无法及时得到保护。我国法律对虚拟财产没有准确的定位,对于本来就处于弱势的玩家而言这无疑是不公正的。本文将对虚拟财产的性质,法律定位等进行逐一分析。  相似文献   

15.
网络虚拟财产的法律保护是互联网时代社会中出现的一个新型法律问题。本文分析了网络虚拟财产的法律属性,并探讨了对其进行法律保护的合法性依据。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其进行债权和物权性保护的双重模式。  相似文献   

16.
随着网络游戏的出现和发展,针对网络游戏出现的纠纷频繁发生,特别是网络游戏中的虚拟财产成为纠纷的焦点之一。而我国现行法律并没有针对此问题作出明确的法律规定。加快进行相关的法律制度建设以保护具有中国特色的网络游戏业的健康发展,已成为网络游戏产业发展的重要课题。笔者在文中首先探讨了虚拟财产的财产属性,随后简要介绍在我国目前的法律体系下如何对保护虚拟财产进行有效保护,最后对完善保护虚拟财产的法律制度提出了若干建议,希望对虚拟财产的法律研究以及相关立法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7.
网络虚拟财产法律地位的不确定性不利于对其进行保护。探讨网络虚拟财产在刑法中的准确定位以及对其应给予何种及如何给予适当的保护时,首先要解决网络虚拟财产的属性界定问题;其次要研究刑法对其加以保护的价值基础与现实基础;最后,我们可以借鉴一些国外和地区的立法实践经验,通过修改刑法总则关于财产范围的划定、增设新的相关条款来加强对网络虚拟财产的刑法保护。  相似文献   

18.
马宇 《法制与社会》2012,(16):54-55
婚内财产分割是我国法律一项新的规定,其突破了传统的夫妻共同财产只能在离婚时分割这一束缚,更为有利的保护婚姻存续期间夫妻一方的财产权益,这与国外的非常夫妻财产制度有类似之处,本文通过婚内财产分割的法律地位及分割后的财产性质、损害行为所涉财产的分割、婚内财产分割后对新债权人的效力的分析,对我国婚内财产分割的法律问题进行研究,以求能在法规适用及未来立法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虚拟财产能否受到法律保护,这和虚拟财产自身的特殊性及其法律性质的关系十分密切,但就目前而言其争议声依然不断,因此虚拟财产在接受刑法保护上仍存在无法可依的问题。为了规避在网络虚拟财产方面产生的一些犯罪理论争议,我们应及早认定法律是否为网民所掌握的游戏账号之类的虚拟财产提供保护,及这些财产是否拥有现实价值。因此,本文中将解释网络虚拟财产的含义,并着重分析这些财产所具有的特征和属性。  相似文献   

20.
王铁雄 《法学杂志》2012,33(3):43-50
通过借鉴国外征收补偿与财产权保护法制的先进经验,结合我国征收补偿与财产权保护法制历史与现状,在学术界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针对我国征地补偿实践中存在的“有法不依”和“无法可依”现象与我国现行征地补偿与农民财产权益保护法律制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为改革我国征地补偿与农民财产权益保护法律制度提供对策建议:坚持农民财产权益保护、征地和补偿三位一体、从保护农民财产权益角度改革征地补偿法律制度;从实体法与程序法上建构对农民财产权益的制度性保护与个别性保护,以改变征地实践中“有法不依”与“无法可依”现象、确保农民财产权益的存续保护与价值保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