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四渡赤水出奇兵!!四渡赤水,是毛泽东根据情况的变化,指挥中央红军巧妙地穿插于国民党军重兵包围之中,采取灵活的战略战术,调动和迷惑敌人,在运动中歼灭大量敌军。四渡赤水,先后历时2个多月,是中央红军长征历时最长的一次战役。1935年1月29日,红军分三路从猿猴(今元厚)场、土城南北地区西渡赤水河,向四川省古蔺、叙永地区前进,拉开了四渡赤水的序幕。此后的两个多月,红军在土城至茅台百里地段的赤水河上又三次飞渡。最后,成功地跳出了敌军的围追堵截,把蒋介石的几十万军队甩在乌江以北。四渡赤水是中国工农红军战争史上以少胜多、变被动为主…  相似文献   

2.
土城战役是中央红军在遵义会议后主动发起的对尾随川军进行歼灭的战役。土城战役由于未能迅速解决川敌郭勋祺部,敌援军四面合拢,红军被迫撤出战场,西渡赤水河,以图脱离敌军包围圈。土城战役开启了四渡赤水战役的序幕。  相似文献   

3.
毛泽东与茅台酒 1935年1月遵义会议后,中央红军3万余人,在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共中央、中央军委指挥下,于土城重创川军4个团,一渡赤水,进入云南扎西。蒋介石急调重兵围堵。红军为争取主动,转头东进,二渡赤水,将围堵之敌甩在后面;接着,以一部分兵力将敌军引向温水方向,主力再占桐梓、娄山关、遵义城。敌军两个师急驰遵义。红军将其主力歼灭于城南忠庄地  相似文献   

4.
1935年元月初。中央红军突破200里乌江敌军防线.先后进占遵义、湄潭、绥阳、桐梓等县。四渡赤水,二进遵义.娄山关、红花岗、老鸦山大战,红军在黔北转战达3个月之久.足迹遍及黔北大部分地区。  相似文献   

5.
彭苏 《党史博采》2023,(2):43-46
<正>1934年12月,中央红军长征进入贵州,随即进行了一系列大动作:召开遵义会议、激战土城、第二次攻占遵义和四渡赤水,最后佯攻贵阳离开贵州前往云南。中央红军在贵州四个多月的征战中,曾与四位敌军将领进行过激烈的战斗,然而,这四位敌军将领在新中国成立后都投向了人民阵营:他们是贵州军阀王家烈、川军郭勋祺、黔军刘鹤鸣和中央军吴奇伟。  相似文献   

6.
四渡赤水,从1935年1月19日红一方面军离开遵义北上,至5月9日胜利渡过金沙江止,历时3个多月,辗转5000余公里,共歼灭和击溃敌人4个师、2个旅零10个团,俘敌3600余人,粉碎了国民党蒋介石在川、滇、黔边围歼红军的计划,摆脱了数十万敌军的围追堵截。四渡赤水是红军赢得战略转移胜利的关键战役。这个胜利,是毛泽东正确领导的结果,而彭德怀在这个过程中既努力贯彻毛泽东和中革军委的战略部署,又从实际出发,前后8次提出军事  相似文献   

7.
四渡赤水战役是长征期间中央红军在川黔滇边地区进行的一次出色的运动战,也是我军战争史上以少胜多、变被动为主动的光辉范例。毛泽东是四渡赤水战役的主要决策者和指挥者。遵义会议后,毛泽东重新进入党和红军的最高决策层,并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四渡赤水战役中,毛泽东在周恩来、朱德等的协助下,从敌强我弱的客观实际出发,指挥中央红军采用灵活多变的运动战的战略战术,不断变化作战方向和作战目标,“走”“打”结合,与十倍于己的敌军巧妙周旋,寻找有利战机消灭敌人,最终挫败了蒋介石围歼中央红军于川黔滇边境的计划,带领中央红军成功实现了渡江北上的战略意图。周恩来、朱德、张闻天、王稼祥、彭德怀等亲历者,都在不同场合谈到过四渡赤水战役的历史,并高度评价毛泽东在部署、指挥战役中的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8.
正1935年1月29日至1935年3月22日,中央红军在三个月的时间四渡赤水河,巧妙地穿插于敌人重兵集团围剿之间,在运动中大量歼灭敌人,牢牢地掌握战场的主动权,取得了红军长征史上以少胜多、变被动为主动的光辉战例。一渡赤水遵义会议后,中央红军为实现北渡长江与红四方面军会合的任务,1935年1月19日,中革军委向各军团下达了《关于渡江的作战计划》。拟定中央红军各部进至赤水、土城附近地域后,分3路纵队由宜(宾)泸(州)间的蓝  相似文献   

9.
四渡赤水前后的毛泽东何世红佯攻贵阳中央红军按毛泽东同志的部署,在川南古蔺地区完成诱敌的战略任务后,以神速的行动,四渡赤水,再返贵州,然后乘黔北、黔中和黔东广大地区敌军空虚之际,经枫香坝强渡乌江。除留九军团于乌江北岸牵制敌人外,另以一只小部队东向瓮安、...  相似文献   

10.
人们耳熟能详的“四渡赤水出奇兵”、“毛主席用兵真如神”虽是《长征组歌》中的唱词,却是毛泽东高超军事指挥艺术的真实写照。长期以来,大家对毛泽东的这一“得意之笔”争相传颂,但对它的由来却少有提及。你可知道,以青杠坡战斗为核心的土城战役是导致红军四渡赤水的直接因素。从某种程度上甚至可以说,土城战役的失利,却拉开了“四渡赤水”的光辉序幕。  相似文献   

11.
王锦慧 《党建》2006,(9):35-36
赤水河是长征这条地球红飘带上的一个闪光点:1935年1月至4月,3万多红军四渡赤水,一举摆脱了数十万敌军的围追堵截,用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经典战例,书写了长征史上最光彩神奇的篇章。沿着赤水河,我们追寻红军四渡赤水的壮怀激烈,品读两岸人民发扬长征精神续写的光彩神奇的新篇章。1穿行在崇山峻岭中的赤水河中游,有一座红色之城———习水县。习水是四渡赤水的主战场。四渡赤水其中的一、二、四渡均在习水境内。中央红军在习水回旋期间经历20余次激战,2000多红军将士牺牲在这块土地上。习水的青杠坡因长满青杠树而得名。1935年1月28日拂晓,…  相似文献   

12.
遵义会议重新确立了毛泽东在党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从此,中央红军一改长征初期被动挨打的局面,面对占绝对优势的敌军或避其锋芒,或主动出击,四渡赤水、巧夺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一幕幕精彩绝伦的活剧体现了毛泽东高超的指挥艺术和广大红军将士大无畏的英雄气概,最终摆脱了数十万国民党军的围追堵截,为与红四方面军胜利会师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3.
四渡赤水是红军长征途中具有重要转折意义的战役,1935年1月19日至1935年5月9日,将近四个月的时间里,在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指挥下,中央红军采取高度机动的运动战方针,纵横驰骋于川黔滇边境广大地区,积极寻找战机,有效地调动和歼灭敌人,彻底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企图围歼红军于川黔滇边境的狂妄计划,红军取得了战略转移中具有决定意义的胜利。  相似文献   

14.
《当代贵州》2011,(20):44-45
中央红军主力西渡赤水河,向古蔺以南地区前进,寻机北渡长江。由此,拉开了军事史上著名战役——四渡赤水的序幕。 1935年1月19日起,红一、三、五、九军团分三路先后从遵义、桐梓、松坎地区出发,向土城、赤水方向前进。24日,击溃国民党军黔军的抵抗,攻占土城。28日,在土城、青杠坡地区对尾追的川军2个旅发起猛攻,予以重创。  相似文献   

15.
中共中央政治局于长征途中召开的遵义会议,结束了“左”倾教条主义错误在中共中央的统治,确立了毛泽东在党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而后,在面临着几十万国民党大军围追堵截的危急关头,毛泽东指挥千军万马四渡赤水,把蒋介石及其“追剿”红军的部队甩在身后,最终跳出了敌军重重包围,实现了渡江北上,进军川西北的战略意图.四渡赤水是毛泽东运筹...  相似文献   

16.
《党课》2006,(10):88-88
1935年1月,遵义会议后,毛泽东、周恩来、刘伯承分析了眼前的形势,感到情况严重。青杠坡一战未能消灭尾追之敌,四周敌军越聚越多,战局于我十分不利。为此,他们决定立即抢占附近的渡口,摆脱敌人的追击。因抵制错误路线而被撤职、到“瑞金团”当战士的“兴国团”团长高翔,主动率领数十名红军抢占了渡口的浮桥和对岸的小镇,为大队红军摆脱敌军打通了道路。红军一渡赤水,进到云南扎西地区。此时的蒋介石以为歼灭红军的时机已到,于是调集40万大军围住扎西地区,妄图将红军一举歼灭。毛泽东与总部首长研究了敌情,准备用运动战对付敌人,趁敌人重兵围扎西,黔北空虚之时,红军东渡赤水,迅速回师。红军主力二渡赤水,夺取渡口。高翔被任命为“瑞金团’’团长,“瑞金团”奇袭娄山关,解放遵义城。恼羞成怒的蒋介石改用碉堡战结合重兵进攻来对付红军,企图消灭红军于乌江以北。毛泽东经过真重考虑,决定红军三渡赤水,造成北渡长江的声势。红军在三渡赤水牵动了国民党的追兵后,然后突然调头东下,四渡赤水,南涉乌江,把敌人主力甩到了后面。“瑞金团”完成了牵敌西去的任务,追赶主力到贵阳附近的新场,主动出击,夺取敌人的黑水铺兵站,造成贵阳城中的敌人混乱。蒋介石怕红军攻占贵阳,急调滇军增援,疲惫不堪的滇军被红军牵向东去,遭遇沉重打击。而红军主力则大步开进云南,五月初从容渡过金沙江。至此,红军彻底摆脱了敌人的战略包围,从内线转到了外线,开始了新的伟大征程。  相似文献   

17.
1935年3月15日,中央红军自遵义西进,占领仁怀,由茅台三渡赤水,进入川南.蒋介石误认为红军要北渡长江,急忙调整部署:令周浑元纵队主力和吴奇伟纵队两个师向古蔺追击;令孙渡纵队在毕节、王家烈纵队在金沙以北截击;令川军潘文华部5个旅在叙永、古蔺防堵,一部由茅台西渡赤水河尾随;令第五十三师由石阡向遵义推进;同时严令各部构筑碉堡和封锁线,企图把中央红军聚歼于古蔺地区.正当各路敌军扑向川南、尚未形成包围之际,中共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决定:红军主力迅速东进,摆脱敌人的围攻.3月20日,红一军团一个团伪装成主力,由铁厂、两河口地区大张旗鼓地向古蔺以西前进,吸引川、滇军向西.21日晚至22日,毛泽东等指挥中央红军主力以隐蔽、神速的动作,由二郎滩、九溪口、太平渡等地向东四渡赤水,经临江场、楠木坝、花苗田挥师南下,使敌人在北面布置的堵截防线形同虚设.  相似文献   

18.
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史上,有一个生死悠关的重要会议,这就是长征途中著名的遵义会议.还有一个非同寻常的军事战役,这就是遵义会议后的四渡赤水!它的最高指挥者是毛泽东.1935年1月,遵义会议召开时,中央红军面临的形势异常险恶.此时蒋介石正在紧锣密鼓制定一个“川江南岸围剿计划”,迅速调集中央军及川湘桂黔滇五省六方30多个师近200个团的40万正规部队,将滞留黔北的中央红军团团包围,妄图利用长江天险,“合剿而聚歼”中央红军“于川江南岸地区”.这时中央红军只有3万,敌我兵力众寡极端悬殊,而且敌军装备先进,给养充足,又有飞机参战.生死攸关的遵义会议,在结束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对中共中央统治的同时,还慎重研究了中央红军的进军方向和最后落脚点.会议作出了重大战略决策:北渡长江,进军川北,与红四方面军会合.为了实现这一战略目标,1月19日,毛泽东指挥中央红军从遵义地区兵分三路向川南挺进,以图西渡赤水,在四川的宜宾、沪州之间北渡长江.蒋介石派驻重庆的参谋团,在中央红军尚未离开遵义前,就对红军的动向作了反复推测,判断红军定是从宜宾、沪州之间北渡长江,于  相似文献   

19.
长征,是世界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壮举。1934年10月10日晚,中共中央、中央军委率中央红军8.6万余人,从瑞金、于都出发,撤离中央苏区,踏上向西突围的征途,这便是长征的开始。长征,经历了突破敌军四道封锁线的惨烈;途中召开了具有决定意义的遵义会议;随后进行了毛泽东称之为“得意之笔”的四渡赤水的战斗;红军突破乌江,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强渡大渡河;通过少数民族地区时红军与彝族头领彝海歃血结盟;翻越了人迹罕至的大雪山;又  相似文献   

20.
正位于川黔交界处的习水县土城镇是赤水河中游最大的镇之一,西与四川古蔺为界,北接赤水市,是川黔交通的枢纽和咽喉。1935年,红军长征四渡赤水,土城是一渡赤水的主要渡口。追寻红军长征的足迹,我们从遵义出发驱车来到了土城古镇。赤水河畔土城古镇土城古镇依山而建,四周青山环抱,赤水河绕镇而过,街巷多为青石板铺砌,依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