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临终关怀对于提高个体临终生命质量具有重要作用,由于人口老龄化不断加剧,我国对临终关怀服务产生了更多的需求。在梳理我国临终关怀实践和政策的基础上,结合人口老龄化形势提出了"老年临终关怀服务"的概念,指出制度缺乏、筹资困难、人员不足和民众接受度低是阻碍我国老年临终关怀服务发展的主要障碍。发展我国老年临终关怀服务事业的重要途径包括"打通"医疗卫生服务与老年临终关怀服务的"命脉"、将社会化养老服务"延伸"至老年临终关怀服务、加大对老年临终关怀服务的"投入"力度,以及充分做好老年临终关怀服务长效发展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2.
声音     
<正>既然"临终关怀"涉及民生,就应该在"临终关怀"上多些政府资金的注入。——《法制晚报》报道说,整个北京市开展"临终关怀"服务的医院有30多家,病床2000多张,远不能满足"临终关怀"需要,"临终关怀"缺的不仅是一张床,缺少的是"资金后盾",政府应当依据"临终关怀"病床设置的数量,按照床位的多少,给予一定的补贴、奖励,激发更多医院投身"临终关怀"服务,同时应将"临终关怀"的费用纳入医保报销范畴,纾解患者家属的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3.
你会坚持十几年,甚至一辈子去做善事吗?你会把小时候老师常表扬同学时用到的一个词"做好事"当成人生的"必修课"吗?无论是怎样的天气,你会风雨无阻地按照约定去看望高龄残疾老人吗?只要一个电话,你会放下所有事情去对重度残疾病人进行人生最后的人道临终关怀吗?你会利用自己的职业特点帮助那些重度肢体残疾青年重新树立生活的坐标吗?你会自己拿出资金为盲校的学生录制有声读物吗?用更多的问句也讲不完他的慈善故事,新华社《国际先驱导报》记者张大诺的爱心之旅告诉我们——人人都慈善。  相似文献   

4.
沈毅 《观察与思考》2002,(11):26-27
<正> 在一定人群中,老年人的医疗需求是人一生中最多的特殊时期;这种医疗需求,不但是一种物质需求,而且是一种精神需求甚至道义需求。随着人类社会文明和科技进步,医学已从过去的生物学模式,转变为现代的生理——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人们已由过去单纯的“治病救人”的医学要求,发展到从生命的开始到临终的整个过程都需要得到公正的、有效的、合理的全程优质保健服务。“临终关怀”体现出现代人对人生最终环节上的特殊的医疗服务和人文关怀。临终关怀的要义现代“临终关怀”的医学形式,由桑德斯(Saunders)博士于20世纪60年代  相似文献   

5.
<正>湖北省荣军医院老年护养中心所在的半层病区,被粉色妆点出一些温馨。然而,死亡的气息却始终挥之不去。每过些时候,这里就会有人死亡,然后又有新人住进来。这里就像人生的最后一个驿站,一些孤寡老人的生命在这里走到尽头。这里被称为临终关怀中心,是全省唯一免费收治临终三无、孤寡老人的机构。临终关怀被冠以更委婉的名字——"善宁服务"。来到这里的老人,大多数是生命周期预计不超过6个月的孤寡老人。而我的工作,就是陪伴他们走完通向天  相似文献   

6.
正"建筑,更多承载的是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追求和人生的梦想。"中煤科工集团重庆设计院有限公司第一建筑设计院院长汪源,对建筑有异于常人的设计理念。"履职为民,服务社会,其实也是一种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具体表现,更是一种完善自我,提升人生境界的必修过程。"作为渝中区人大代表,他则有更多的感悟。  相似文献   

7.
社会支持奉献爱心 1988年,天津医科大学创建了我国第一所临终关怀研究中心和临终关怀病房。这个研究中心承担了向全国医药卫生界和社会公众宣传普及临终关怀知识、培训临终关怀专业骨干的任务,举办了多期临终关怀学术研讨会和讲习班。全国各地有近2000名工作人员参加培训。临终关怀事业开始在我国形成和发展,此后,北京、上海、浙江、宁夏、四川、安徽等地都建立了临终关怀机构,临终关怀学已成为我国医学领域一个新兴的分支  相似文献   

8.
牛力 《中国减灾》2007,(12):48-49
有的人说是因为梭罗成就了瓦尔登湖,也有人说是因为瓦尔登湖成就了梭罗。不管怎么说,在人们的心中,梭罗和瓦尔登湖以及他亲手搭建的小木屋,似已不可分离。梭罗,是西方文化的一个神话,他以45年奇特的生活方式,充实着自己的人生,他所构建的独有的"诗意",给人们留下了无穷的阐释空间。  相似文献   

9.
在常州,提起卢明康,大家都知道他是赢得业内人士好口碑的交通局负责人,一位勤恳的"交通人".而知道他也是一位"民革人",则是在他1998年加入民革组织,特别是担任民革常州市委主要负责人以后.此后不久,他还担当了常州市政协的领导职务,于是,人们又尊称他为"政协人".从此,"三维一体"的人生之路在他的脚下延伸……  相似文献   

10.
李广彦  刘院生 《政策》2012,(3):44-47
一个民营企业家,一个半百老人,倾其一生所有,在一条河流上,做出一件常人难解的事情,谱写了一曲治水为民的赞歌,他,就是被人们尊称为"夷陵大禹"的张宗淮。他以非常的义举,印证了"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的高尚人生境界!  相似文献   

11.
黄伟坤 《广东民政》2008,(11):40-43
前言: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活质量和服务要求也越来越高。进入老龄社会,临终关怀服务逐渐兴起,老人希望在临终时能得到全方位人性化的服务。2008年4月,随着广州市老人院慈爱大楼的落成,该院率先在全国民政系统开办了宁养(临终关怀)服务,目的是使老人能够无痛苦、安祥、温馨、体面地离开人世。本文结合国内宁养(临终关怀)服务的发展情况,介绍了广州市老人院开展宁养(临终关怀)服务的实务经验,并对宁养服务作出前瞻。  相似文献   

12.
《三国演义》是我国的四大名著之一,在《三国演义》中人们最熟悉的人物莫过于诸葛亮了。本文试通过分析他的悲剧形象,从儒家的道德情操、人生价值观和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对他的影响,来分析造成他悲剧命运的根源。  相似文献   

13.
因为残疾,他曾两次揽住死神的手臂,又擦肩而过,如云寂灭。因为体育,他重回人生的竞技舞台,自胜者强,如凤涅槃。白万浬是一位肢体残疾人,他与健全人同场竞技铁人三项赛,共获得18枚铁人奖牌。"独臂铁人"白万浬也曾有过失落,在人生的低谷他也曾想过自杀,但当风雨过后,他迎来了人生的彩虹,让我们看看"铁人是怎样炼成的"。  相似文献   

14.
吴国萍 《人民论坛》2012,(26):182-183
荣誉观是古希腊人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苏格拉底时代,由于城邦衰落而导致的道德滑坡,使苏格拉底决心通过道德教化重建雅典人的道德体系。于是苏格拉底提出了"认识你自己"、"美德即知识"、"人生的最高目的是寻求善"等哲学命题,从中反映出他对荣誉的独到理解和认识。  相似文献   

15.
试论毛泽东的人生价值观刘长林人生价值观是人们对自己的人生意义和作用、衡量人生价值的标准以及怎样实现人生价值等问题的根本看法。人生价值观是毛泽东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他论述了人的价值、人格价值和人生价值的内涵,提出了评价人生价值的标准,指出了实现人生价值...  相似文献   

16.
高天云 《传承》2008,(3):22-24
从"伐木能手"到"植树大王",七十岁的赵希海在18年的人生历程中完成了这一巨大的转变。当中国民众越来越关心身边的环保时,赵希海用他的行动告知人们,树可以一棵棵砍伐下来,也可以一棵棵种上去。他种下的是对未来的期望,留下的是一个绿色的世界。  相似文献   

17.
高林 《黄埔》2008,(1):62-63
在贵阳风景如画的花溪河畔,生活着一位德高望重的百岁黄埔老人。不少媒体和个人带着好奇走近他,这不仅缘于他百年风雨人生里装满了许多传奇故事,更在于人们想探究他百年健康人生的长寿秘诀。他就是可称得上传奇人物的张葆琛老人。  相似文献   

18.
有关专家指出,我国已经步入老年化社会。随着我国城市化、社会工业化的推进,现代生活节奏日趋加快,如何更好地关怀照顾老年人,特别是患有不治之症或无治疗价值的老年人,使其在较安详的氛围中度过人生最后一段时光,已成为一大社会问题。诚然,按照中国传统的伦理观,子女格尽孝道,侍奉床前,直至送终,乃义不容辞。但在当今时代,有时却显得力不从心,难遂人愿。那么,医院不愿收治,家庭又难u护理的老年病人究竟怎么办?九十年代初,在我国由南向北出现的“临终关怀”病房,似乎给了人们一个满意的答案……持续升温:热“临终关怀”…  相似文献   

19.
曾以《小康庄》、《我是中国人》、《一筒罐头》和《笑林广播电台》等相声表演连续获奖的笑林突然在舞台上失踪了——他说他需要冷静剂。笑星耐得三年寂寞,换来了法学硕士的文凭,他认真地说:“通过学习,我对人生有了进一步的理解。”作为笑星,他最高兴的是在台下听到人们说他“嘿,原装的,不是假冒伪劣!”赵小林委员5岁登台表演,今天成为了人们熟悉的笑林。他的笑“源”大概来自他的开朗性格、O型血、山东血统……  相似文献   

20.
生而为人,那么,人的价值是什么?有的人可能向自己或向别人提出过这个问题;也有些人活了一辈子却从来不曾想过这个问题,但他们仍以其人生实践表明了他们对这一问题的回答。可以说,人的价值问题是谁也避不开绕不了的大问题。孙观懋的小说集《撒旦的礼物》通过对丰富而又复杂的人生的表现,对人的价值问题作了艺术的探索。《撒旦的礼物》小说集共收小说22篇,是孙观懋10年来小说创作的选集。他说:"小说是用放大镜、显微镜看人生,要在一个个血肉存在丰满的人生中找回人的价值":"小说拒绝忘却,恰恰相反,它要把一切有价值的存在,用鲜活的文字固定下来,让人们永远记住。"(《后记》)他是这样认识小说的,在《撒旦的礼物》中也是这样从事艺术实践的。《小巷幽默曲》中的老段,生活很不称心,但他勤于思索,善于考虑问题。他发现,"时代的标志","不是牛仔裤,不是日立家用电器,不是奥琪系列化妆用品,也不是矗立在市中心的摩天大楼,是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