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台湾、韩国汇率变动与经贸发展关系的实证分析王建民*胡增印**台湾与韩国都是以外向型经济为主的新兴工业化社会。它们都曾运用汇率政策作为促进外贸及经济增长的重要手段。不同的是两者在汇率制度改革与采取币值贬值政策过程中,尽管两者进出口贸易发展迅速,但台湾通...  相似文献   

2.
对海峡两岸经贸关系的发展潜力与趋向的认识陈克明*海峡两岸经贸关系在过去十几年中以惊人的高速度发展,从其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基本特点来分析,仍有以较高速度发展的潜力。在经历了以贸易为主转入投资带动贸易形态后,目前又处于新的转型时期,两岸经贸关系的发展将...  相似文献   

3.
儒家文化和台湾经济魏萼*原著李义虎*译刘国奋校译者说明:魏萼教授是台湾著名的经济学家。多年来,他关于儒家文化与台湾经济,儒家文化与大陆经济的许多思想在海内外引人瞩目。特别是近来他关于“中国特色”、“中国道路”的著述和讲演,再度引起学术界的注意,对我们...  相似文献   

4.
作为长三角一体两翼经济格局中的南翼,浙江近来举动颇多,力争在上海更多的经济辐射下,拓展上升空间:宁波的身影则在一系列举措后隐约浮现。  相似文献   

5.
台湾农业升级与大陆农业产业化——在转型过程中实现两岸农业的合作发展王兴化*进入90年代,在内外环境的共同作用下,海峡两岸农业都面临着转型的压力。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及一系列相应的政策调整,台湾农业基本实现了现代化。随着农业生产经营条件的剧烈变化,台湾农业...  相似文献   

6.
加强经贸合作促进共同繁荣——试析祖国大陆与香港、台湾经济合作关系张子凤*祖国大陆与香港、台湾的经贸关系经过近20年的迅速发展,已达到相当水平,对各自经济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目前已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面向21世纪,世界经济区域化,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盛行...  相似文献   

7.
香港、台湾与祖国大陆经济关系的发展及资本融合王建民王刚*自70年代末祖国大陆实行经济改革开放以来到目前近20年的时间里,香港与内地、台湾与祖国大陆及香港与台湾之间的相互经贸关系发展迅速,并逐渐形成一个由香港、台湾与祖国大陆构成的资源重新配置与经济合理...  相似文献   

8.
台湾资本投资香港的现状与前景陈恩*由于受海峡两岸现实政治关系的制约,在过去相当长一段时间,台湾资本投资香港发展缓慢。自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特别是进入90年代以来,随着两岸政治关系的逐步缓和和经贸关系的迅速发展,台湾资本在香港投资增长迅速,香港已成为...  相似文献   

9.
周恩来与“一国两制”构想陈立旭*我们党用“一国两制”方式和平统一祖国构想的形成有着几十年的酝酿、发展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周恩来起了巨大作用。一从“一手”到“两手”建国前后,与国民党进行军事斗争仍然是中国共产党的一项重要工作任务。蒋介石逃往台湾之后,我...  相似文献   

10.
台湾的农业改革与农业政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台湾的农业改革与农业政策陈恩*台湾在过去40多年来农业发展和农村建设取得较大成就,其重要原因之一,是从台湾农业实际出发,适应不同时期农业经济发展需要,不断推行农业生产制度的改革,适时制定和实施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农业经济政策。一、实行渐进式和平土改土地改...  相似文献   

11.
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企业主动创造发展机遇,积极参与海外港口以及相关基础设施的投资、建设和运营,"港口外交"已成为中国对外交往的"新名片"。正确义利观是中国企业参与"港口外交"的重要指导原则。从"义"的角度看,中国企业参与"港口外交"注重与对象国发展战略对接,促进对象国的经济发展;注重民生改善、社会和谐与政局稳定;不断创新中国成套对外援建模式。从"利"的角度看,中国企业参与"港口外交",有利于拓展自身发展空间;服务于中国日益增长的贸易需求;有利于促进产业转移与合作;有利于提升中国国际影响力。展望未来,中国企业深入参与"港口外交",需要始终坚持正确义利观,做到义利并举、以义为先和义利协调。  相似文献   

12.
海峡两岸关系的回顾与前瞻姜殿铭*两岸关系发展的回顾根据《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台湾于一九四五年结束了日本帝国主义长达五十年的殖民统治重归中国版图。从那时起,海峡两岸关系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从一九四五至一九四九年,台湾作为中国的一个省,在当时的国...  相似文献   

13.
台湾哲学鸟瞰王其水*日据时代,台湾可以说没有哲学,是名符其实的文化沙漠和哲学沙漠。1949年国民党退据台湾,是本世纪台湾哲学发展的开端。现在与昔日相比,情况已大不相同。台湾已经有了一个哲学界,而且颇具繁荣兴旺之外观。但在此兴旺景象背后,也存在着一些难...  相似文献   

14.
对主权问题的历史与现实之考察——兼论台湾问题刘国奋*90年代以来,随着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和国际政治经济的快速发展,世界格局亦发生相应变化。在这种新形势下,以美国为首的一些西方专家学者、政治家在主权问题上掀起了新的一波论战,他们有的以国际政治经济的变化...  相似文献   

15.
1997年台湾政局发展评析*刘佳雁1997年是岛内各派政治势力围绕第四次“修宪”和年底县市长选举展开激烈较量的一年,在这一年里,国民党与民进党联手通过“修宪”正式确立了“中华民国在台湾”的“宪政体制”,向“实质独立”之路迈出了一大步;同时,“修宪...  相似文献   

16.
试析近年来两岸关系发展中的问题刘国奋*自80年代末以来,两岸关系可以说是经历了大起大落的发展过程。在这段时期,两岸经贸关系较之前期可谓迅速发展;两岸各项交流活动渐次展开,并为解决其中衍生的问题启开了两岸事务性商谈。与此同时,两岸的政治关系却日益紧张,...  相似文献   

17.
参与斯里兰卡港口建设是中国在印度洋地区重要的政治经济合作行为,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斯恢复印度洋航运中心的发展政策高度契合,也为两国港口项目合作提供了难得的机遇。然而,中斯港口经济合作也日益受到斯里兰卡内部政治经济势力的再平衡与外部大国在印度洋地区地缘政治与安全博弈的复杂局面影响,这成为中国在印度洋地区开展经贸合作与构建海上互联互通须面对的挑战。  相似文献   

18.
面向二十一世纪的海峡两岸经贸关系展望——兼评香港回归对两岸经贸关系的影响刘映仙*自80年代末以来,祖国大陆与台湾的经贸关系获得了阶段性发展,其中香港发挥了重要的中介作用。1997年7月1日,根据“一国两制”的伟大原则,香港已顺利回归祖国。香港回归以后...  相似文献   

19.
中国参与埃及港口建设既是中国推进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发展的反映,也是中国与埃及长期以来双边关系良性互动的结果。塞西执政后,埃及港口建设迎来了新的发展期。中国参与埃及港口建设既有优势,也面临诸多风险。清醒认知风险,利用优势并做出科学决策,才能扎实有效地参与埃及港口建设,并实现双赢。  相似文献   

20.
张凡 《工会博览》2009,(5):79-79
随着港口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港口的用工制度也在逐渐地发生变化。一支由农民合同工为主的员工队伍悄悄溶入,作为港口生产装卸的主力军队伍——装卸队。他们的到来为港口的装卸生产注入了新鲜血液,带来生机和活力。同时,他们相对文化素质较低,小民意识较强,团对合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差,给队伍的管理和建设带来很大困难。在新形势下,如何带出一支能打硬仗的装卸队伍是摆在管理者面前亟待解决的一道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