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9 毫秒
1.
伟大革命导师列宁,领导俄国人民取得了十月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列宁在日理万机中,非常关心中国人民的民族解放事业,给予中国革命极大的支持和帮助。在历史上列宁曾三次接见旅俄华侨刘绍周。刘绍周是何许人也,为何会受到列宁三次接见? 刘绍周,又名刘泽荣,1892年出生于广东省高要县,在他5岁时,随父移居俄国。在那里,他完成了高中、大学的学业。1917年,俄国爆发了震撼世界的十月革命,25岁的刘绍周亲眼目睹了这场伟大的革命,接受了斗  相似文献   

2.
1919年3月,共产国际成立.列宁十分关注中国革命.他亲自接见了作为中国代表列席大会的华工联合会负责人刘绍周,同他进行了有关中国革命的长时间谈话.列宁的这一举动,无疑确定了共产国际及苏联对中国革命的态度.共产国际相继派人到中国进行考察并帮助建立中国共产党,苏  相似文献   

3.
五四运动的导火线是中国在“巴黎和会”上的外交失败。1919年1月,第一次世界大战战胜国在法国召开“巴黎和会”,中国作为战胜国之一派出代表参加会议,并在会上提出收回战前被德国攫取的山东主权的合理要求。而由帝国主义列强把持的“巴黎和会”不仅无理拒绝了中国代表的合理要求,还蛮横地决定将战前德国在山东的一切特权无偿转让给日本,这种无视中国主权的做法激起了中国人民的极大愤慨。  相似文献   

4.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起就是共产国际的一个支部,而中国共产党成立于1921年7月21日,共产国际成立于1919年3月,那么,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前,共产国际大会中有没有中国人参加?回答是肯定的。据史料记载,1919年3月2日至6日,共产国际第一次代表大会有两位中国代表列席参加了大会,并享有大会发言权,他们就是刘绍周、张永奎。1920年7月19日至8月7日,共产国际第二次代表大会中国代表刘绍周和安恩学列席了大会,并享有大会发言权。刘绍周成为共  相似文献   

5.
党史文摘     
《湘潮》1989,(9)
最先提出国共合作的是列宁第一次国共合作是列宁提出来的。列宁十分关心中国革命。在国共合作问题上,列宁亲自做了两件事:一件是列宁接见共产党和国民党代表,要求国共两党合作:另一件是委派代表马林等人来帮助中国革命,斡旋国共两党合作。1922年1月,共产国际召开了莫斯科远东会议,中国代.表30余人,有共产党、国民党等各方代表。会上,列宁接见了中国代表团,  相似文献   

6.
刘绍周5岁时就随父母前往俄国,其父受聘指导制茶工作。刘在1916年从事华工救济工作;1917年4月创办“旅俄华工联合会”并任会长。因组织华工参加和保卫十月革命,受到苏维埃政府的重视。1919年3月共产国际“一大”召开时,因中共尚未成立,中俄交通被列强隔绝,苏联外交部便邀请刘绍周作为  相似文献   

7.
正1919年12月的一天,位于苏俄首都莫斯科克里姆林宫的人民委员会主席列宁办公室迎来了几名特殊的中国客人,他们是"中国红鹰"团团长任辅臣的遗孀张含光及其子女。列宁亲切接见了他们,夸赞任辅臣"是勇敢的战士,卓越的军事指挥员,优秀的布尔什维克,杰出的华工领袖,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  相似文献   

8.
第一次国共合作是列宁提出末的。列宁十分关心中国革命。在国共合作问题上,列宁亲自做了两件事:一件是列宁接见共产党和国民党代表,要求国共两党合作;另一件是委派代表马林等人来帮助中国革命,斡旋国共两党合作。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中国社会面临着更加严重的危机。帝国主义卷土重来,加紧对中国的掠夺。1921年底至1922年初,美、  相似文献   

9.
续辛亥革命后,由于中国资产阶级的软弱,国家政权最终落入帝国主义的忠实走狗———北洋军阀手中。于是,领导中国革命的重任历史地落到中国无产阶级身上。从此,中国革命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1919年爆发的“五四”运动就是新的历史时期的标志。1918年11月,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德、奥等“同盟国”的失败而告终。次年的1月18日,英、法、美、日等27个战胜国在巴黎召开所谓的“和平会议”,即“巴黎和会”。中国以战胜国的身份参加了这次会议。当时,中国人民对这次会议的期望值很高,纷纷要求收回被日本、德国占领的山东,废除一切不平等…  相似文献   

10.
赵勇田 《湘潮》2008,(11):48-49
1934年7月,红一方面军副总政委,中革军委总动员部部长滕代远离开部队,经过长途跋涉,于次年7月25日出席了在苏联莫斯科召开的共产国际第七次代表大会。并在会上作了题为《保卫自由和独立》的发言,会后,他与王明,陈云一起受到了斯大林,莫洛托夫等人的接见,参加共产国际七大之后,滕代远继续留在苏联,进入莫斯科列宁学校,边学习,边写作。  相似文献   

11.
刘绍周1892年出生于广东高要县一个普通的茶农家庭,长大后又名为刘泽荣。1897年5岁时,因天灾茶山被毁,随父去俄国,流落在高加索黑海沿岸的巴统市,童年和青少年时代在俄国读书,1914年毕业于圣彼得堡大学。大学毕业后,刘绍周在吉斯洛得斯克中学任教,也帮助家族在巴统种茶。1917年  相似文献   

12.
(一九二二年三月五日)1 姓名 年龄任弼时,年十九。2 社会上的地位 从什么家庭出身? 地位是学生,不过是从贫苦家庭出来的。3 结婚了没有?没有4 教育受过中等教育5 职业儒6 加入过什么团体和政党?加入过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进过了俄国少年共产党。7 做过哪种活动或革命的运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在湖南做普通的学生运动———1 91 8-9。8 现在的政见对于中国南北政府都是不能作靠,不过南政府还稍顺民意,我们当照马氏说的:“共产党不论在何时何地还是经济的斗争,共产党都是要去帮助他。”所以此刻我们应当宣传我们主义,他方面也暇〈假…  相似文献   

13.
苏联解体以后,俄罗斯面临着经济转轨、政治转型的艰巨任务.行政改革作为政治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正式出现在俄罗斯的官方文件中只是在1997年.但这并不意味着叶利钦没有意识到行政改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在叶利钦的执政时期内俄罗斯已经逐渐形成了一些新的行政管理体制和管理类型.较之以前,俄罗斯政府管理职能的转变、政府内部组织结构的重组,中央与地方关系的调整等等都有很大的变化.  相似文献   

14.
中、俄、哈、蒙阿尔泰区域合作的研究简要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顺应经济全球化和经济区域化的世界经济发展潮流,阿尔泰区域合作,有利于中、俄、哈、蒙在区域共同营造互利、互惠、共赢的经济环境,促进区域内各国经济的发展与繁荣,发展睦邻友好关系,加强安全合作,构建和平稳定的区域发展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政治、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1975年1月4日,我和夫人雪白离开我驻捷克斯洛伐克大使馆乘火车直接赴我驻苏联大使馆工作。两天两夜后到达莫斯科,使馆政务参赞马列和领事郭育山到车站迎接我们。进到使馆,刘新权大使和夫人黄友辛以及其他熟悉的同志都来看望我们。大家热情漾溢,像—股热流温暖了我的全身,我深信  相似文献   

16.
对于在落后国家发展先进文化,马克思恩格斯评论了俄、中等国革命前因循守旧的文化传统和对皇权愚忠的文化传统,此后在具休实践中,列宁、毛泽东就先进文化建设提出先进文化是人类在旧社会创造的全部知识合乎规律的发展,苏维埃制度有利于先进文化的发展,进行先进文化建设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同时,发展先进文化必须要以行之有效的办法和措施为前提.  相似文献   

17.
长期以来,关于马克思及其理论在俄国有两个神话,一是马克思本人成为"弥赛亚"般的英雄神话,二是他的理论成为观念的神话.自上一世纪80年代以来,马克思及其理论经历了作为改革的指导思想,到被视为导致俄国崩溃的错误思想的代表者的转变过程.目前在俄国,对马克思理论的认识有五个流派.近些年马克思理论研究又有复苏,一些学者主要研究"后苏联的马克思主义"问题,运用马克思理论遗产研究全球化问题,社会主义发展前景等问题.  相似文献   

18.
任弼时是中国老一代无产阶级革命家,也是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重要成员之一.他从16岁起投身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为新中国的建立献出了自己的全部精力,他的思想和业绩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史上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任弼时英年早逝,对他生平和思想的研究已开展多时,但由于相关档案资料的缺乏,对任弼时早期思想转变的研究相对比较薄弱.本期<党的文献>发表的任弼时1922年3月5日亲笔填写的<旅俄中国青年共产团团员调查表>,为我们研究青年任弼时的思想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60年代初,中苏两党关系恶化。1968年起,中苏边境紧张气氛增加,冲突规模明显增大。“文革”爆发后,台湾当局认为是反攻大陆的“天赐良机”。但是美国对此避而不谈,还有意冷落台湾当局。台湾当局企图寻求新的盟友,苏联也希望借台湾来牵制大陆。在这种背景下,台湾与苏联开始了秘密接触。投石问路1968年10月11日,在东京的一个俱乐部里,名叫维克托·路易斯的英国《伦敦晚报》记者,见到了台湾驻日本“大使馆”新闻参赞卢为,要求访问台湾。但是路易斯持的是苏联护照,卢为鉴于其身份敏感,不敢做主,报告了台湾“驻日大使”陈之迈。陈之迈指示卢…  相似文献   

20.
当今俄罗斯四大议会政党具有不同的意识形态:统一俄罗斯党主张俄罗斯保守主义,俄共坚持共产主义,公正俄罗斯党信奉社会民主主义,俄罗斯自由民主党鼓吹民族主义。右翼自由主义政党没有进入议会,但自由主义在社会上仍有一定影响。俄罗斯各议会政党的意识形态之间存在原则性差别,也有一些共同之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